一等奖 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食品酶学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食品酶学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食品酶学教学设计一、引言食品酶学是学习食品加工中酶的应用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食品酶学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食物中酶的种类、结构、性质以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食品酶学教学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酶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2.掌握不同类型食品中的常见酶及其作用;3.了解酶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食品酶的应用;5.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食品酶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酶的概念和分类;- 食品酶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食品中常见的酶及其作用- 淀粉酶:作用、来源和应用; - 蛋白酶:作用、来源和应用; - 脂肪酶:作用、来源和应用; - 果胶酶:作用、来源和应用; - 纤维素酶:作用、来源和应用。

3.酶的性质和功能- 酶的特点和结构;- 酶的活性和条件;-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

4.食品酶的应用-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酶在食物营养价值改善中的应用;- 酶在食品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5.食品酶学实验- 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实验;- 酶催化反应实验;- 食品降解实验;- 酶的稳定性实验。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食品酶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实验,酶催化反应实验等,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科研项目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知识考核: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对学生对食品酶学的基本概念、常见酶及其作用、酶的性质和功能、酶的应用等知识进行考核。

2.实验评价: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3.讨论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酶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酶的定义和功能;
2. 酶的分类;
3. 酶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淀粉酶、试管、试管架、加热器等;
3. 生物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酶存在,这些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否会发生。

二、讲解酶的定义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酶的定义: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 介绍酶的功能:加速生物体中的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活化能。

三、讲解酶的分类(10分钟)
1. 根据活性中心的结构,将酶分为叶绿体酶、线粒体酶、溶酶体酶等。

2. 介绍不同分类酶的特点和作用。

四、实验:酶的催化作用(20分钟)
1. 准备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淀粉酶、试管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体会;
2.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和思考题,以巩固学生对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酶的作用原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高中生物说课教案酶

高中生物说课教案酶

高中生物说课教案酶
一、学科名称:生物
二、教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
三、教学内容:酶
四、教学目标:
1、了解酶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酶的特点;
3、了解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4、掌握酶与底物的反应过程。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酶的定义、作用、特点和分类。

难点:酶的作用机制和与底物的反应过程。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讲解酶的定义、作用和特点。

2、实验法:进行酶活性的测定实验,让学生对酶的作用有直观的理解。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思考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七、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提问引入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酶的作用。

2、讲解:讲解酶的定义、作用和特点,让学生对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熟悉酶的作用过程。

4、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对酶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课后作业:
1、复习酶的定义和作用。

2、整理对酶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的理解。

3、完成与酶相关的练习题。

以上是一份高中生物说课教案酶范本,希朿对您有所帮助。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

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Word文档可编辑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_生物酶教学设计酶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生物酶教学设计”。

第1篇: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实施新课程中,须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程理念,中学生物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

学”,“引导──探究” 发觉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觉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探讨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符合《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变更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

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学问、发展实力、形成正确的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它不仅重视学问的获得,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得学问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

在问题的推动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主动,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须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

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别等学问的学习。

2.教学目标(1(2)实力目标:进行有关的试验和探究,按所设计的试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试验操作。

学会限制自变量,视察和检测因变量的改变,以及设置比照组和重复试验。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试验结果。

②参加沟通,听取别人的正确看法,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看法。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酶一、教学目标1.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掌握酶的活性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概念、特性、作用及活性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酶的活性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消化酶,提问:消化酶是什么?它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二、探究酶的概念与特性1.教师讲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3.教师通过实例讲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如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三、探究酶的作用1.教师讲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

2.学生举例说明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加酶洗衣粉、发酵食品等。

四、探究酶的活性影响因素1.教师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通过实例分析酶活性影响因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

五、巩固拓展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提高酶的活性?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查阅资料,了解酶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酶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实例讲解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与特性2.酶的活性影响因素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中生物学中提到的消化酶吗?谁能告诉我消化酶是什么,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生1:消化酶是一种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酶。

高中生物《酶》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酶》优质课教案

《酶》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教师讲述后通过分析概念的内涵正确简述酶的概念;阅读课本中的史实,大致描述酶的发现过程;在演示实验和分析实验方案后能举例说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与特性;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思考,科学地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对假设中的重要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能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合作设计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学会依据实验目的控制变量,具有较强的控制变量意识;学会观察和测量因变量的科学方法;能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估,写出格式规范的探究报告。

情感目标:认同像酶发现过程那样,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观点;感受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下操作性定义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技能。

难点:酶的催化作用原理,下操作性定义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技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以“探究研讨法”展开教学。

四、教学过程。

酶与酶促反应一等奖说课稿

酶与酶促反应一等奖说课稿

酶与酶促反应一等奖说课稿《酶与酶促反应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酶与酶促反应一等奖说课稿本教学说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传授“对照实验”的思想方法,理解酶的特性、酶促反应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理论—实践”的一般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生物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一)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要学习的是酶与酶促反应,是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活动的必备知识。

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ATP的知识后,学习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酶和ATP是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对于学生认识新陈代谢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对照实验的基本思想利用实验探索的直观性,借助实验现象,理解酶的化学本质、特性、影响酶促反应、酶的应用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难点:酶的特性的实验探究学会分析各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三)编排特点1、简洁明了“酶与酶促反应”知识介绍精干,便于阅读;“边做边学”“课题研究”“放眼社会”“评价指南”“拓展视野”目的清楚2、注重探究知识与动手结合知识与动脑结合3、图群丰富实验图示、知识图示、实物图示结合三、教学对象(一)知识与经验1、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常识,有化学实验的基础。

2、前面学习了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等生物学实验。

(二)学法与技巧1、学生具备用阅读、协作学习、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2、学生具备实验探究的基本常识(三)发展与提高1、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设计技能2、培养分析能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四、教学策略(一)设计思想1、思想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知识呈现、情景创设、自主协作、知识建构2、过程方法: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题引入、学生阅读、方案讨论、学生探究、实验分析3、认知方法:体现认知规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设计思想综述: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图示引入、学生对教材阅读、提出问题实现知识的呈现和情景创设;探究方案的讨论在进一步创设情景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自主协作式的探究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探讨及事例的分析等活动,达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在整个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酶的特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酶的特性-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酶的特性【教学目标】1.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点】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其实同学们如果留意,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酶产品,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酶的功能呢要更好地发挥酶的作用,就需要更进一步地了解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酶的特性。

二、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说到酶在哪里产生的(活细胞)酶的作用是(发挥催化作用)酶的本质是什么物质(有机物)(PPT展示)那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条件说出酶的概念吗(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一)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寻找证据——实验阅读课本P86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1.①号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吗这说明什么2.哪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反应最快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思考:(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猪肝(2)为什么要将猪肝制成研磨液(3)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能否共用一个吸管(4)氧气的多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观察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小结: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要理解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自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因变量。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

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二)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为什么说酶对于细胞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 问题回答
要?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
条件下快速进行。
针对训练:见多媒体
分析回答
利用板书
结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AN;酶降低活化能 作用更显著,所以催化效率显著高于无机催化剂。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教师活动 及意图
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点拨
使学生准 确的表达
鼓励学生
毕希纳:酵母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菌
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菌细胞 讨 论 82
中一样。
页的问题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问题,没能知道酶是什么。
萨姆纳:脲酶是蛋白质
后来科学家:证明许多酶是蛋白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教学设计
科目
生物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授课时间 2018 年 10 月
知识与技能
1、说明酶的化学本质; 2、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授课人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资料说明酶的化学本质; 2、进行实验探究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认可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进展的; 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化氢酶比 Fe3+的催化效率高。 为什么酶的催化效率高?
理解概念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 看动画
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理解原理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
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加深原理
(曲线图见多媒体)
理解
4、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吗? 不能
联系上一
板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 酶的本质 1、 本质 2、 概念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1、细胞代谢 2、酶的作用原理 3、意义
思考 抢答
学生齐 读概念
指导学生
的实验
使学生正 确做实验
1
23
4
按照表格添加试剂:见多媒体
小组做 实验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用“问题 串”引导 学习
点拨概念 放映动画 放映曲线
提示 点拨 及时巩固
1、与 1 号试管相比,2 号试管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2 号试管放出气泡。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
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3 号和 4 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气泡产生,
这说明什么? 说明 FeCl3 中的 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
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3、3 号和 4 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反应速率快?
这说明什么?
根据实验号试管快。说明:过氧
展示合作
切赫和奥特曼: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结果
结论: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总结
酶: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要向科学家学习,有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科
学精神,在学习上也要有这样的精神,让学习每天
都有进步!
及时巩固
增强学习 的信心
引入酶作 用的学习
针对性训练:见多媒体
教学重点
1、酶的本质; 2、酶的作用;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实验探究 教具 多媒体、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及意图
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学习
提示 分析资料时 注意人物, 特别重视发 现过程及结 果
请同学们看课本 P78。 1、斯帕兰札尼要干什么? 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
细胞的生命活动要产生和利用能量,而这些能 量的产生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把细胞中每 时每刻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二、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是也会产 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幸好细胞内有 能将其分解为氧和水的过氧化氢酶。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分解
思考 回答
在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使肉块消失的物质是什么,
在后来很多人对酿酒过程的探究和争论中才得知它是
什么,请同学们分析有关资料了解它是什么。
一、酶的本质
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小组合作 巴斯德: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
是细胞中某些物质起作用。
分析资料
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