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遗传学试卷
遗传学期末试卷四套(答案全)

××-××学年上学期统一考试遗传学试卷(A)学院专业年级级学号姓名2分,共20分)1,假定A基因与 B 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并且已知他们之间的交换率50%,那么这样的个体可以形成四种配子,他们的比例是()。
(A)1:1:1:1 (B)5:5:0:0(C)4:4:1:1 (D)3:3:1:12、莱茵哈德衣藻抗链霉素的遗传是一种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的,这种遗传物质存在于()中。
(A) mt+交配型的核中( B ) mt-交配型的叶绿体中(C) mt-交配型的核中( D ) mt+交配型的叶绿体中3.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锈病(R) 对感锈病 (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 15 株高秆抗锈, 17 株高秆感锈, 14 株矮秆抗锈, 16 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A)Ddrr × ddRr (B)DdRR × ddrr(C)DdRr × ddrr (D)DDRr × ddrr4、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的缺失环是由()染色体形成的。
(A)一条缺失染色体(B)两条缺失染色体(C)一条正常染色体(D)两条正常染色体5、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传递的是()。
(A)不同频率的基因(B)不同频率的基因型(C)具体的性状(D)各种表现型6.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红眼雌蝇杂合体和白眼雄蝇交配,子代中雄蝇的表现型是()。
(A)¾ 红眼,¼白眼(B)½红眼,½白眼(C)全为白眼(D)全为红眼7、5- 溴尿嘧啶的诱变作用主要是由于()。
(A)掺入 DNA 分子(B) DNA 分子形成二聚体(C)使 DNA 分子产生移码(D)使 DNA 分子的氢键断裂8、杂合体a+++bc 和隐性个体abcabc 杂交,子代中,表现型比例最低的类型是()。
【精品】遗传学练习题

普通遗传学课程考试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花粉直感2、QTL3、单倍体4、连锁群5、狭义遗传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保持平衡状态的群体应是一个______随机交配________群体.中的单体表现_____显性_____,则说明有2、表现显性的小麦单体1A,与表现隐性的双体杂交,若F1关基因不在1A染色体上。
3、某DNA的核苷酸中,A的含量为30%,则G的含量为__20%________.4、小麦和黑麦是两个近缘种。
在小麦中常发生籽粒颜色的突变。
根据基因突变的__平行性_______可推测黑麦中也可能发生子粒颜色的突变。
5、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的核再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两个子核。
其中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稀疏的一端,发育成____生殖核______。
另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稠密的一端,发育成_____营养核_____.6、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主要方法有____农杆菌转化法__________和_____基因枪__________.7、性状伴随Y染色体的遗传属_____限性_______遗传。
8、玉米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载有Aa和Bb基因。
这杂种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到达一极的染色体含_________AaBb___________基因,到达另一极的染色体含_____AaBb____________基因。
9、植物杂种优势常利用三系配套,这三系指___不育系________、____保持系_____和____恢复系_________。
10、已知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与B,b,并具有互作关系。
如果基因型、表现型如下:基因型表现型A_B_甲性状A_bb乙性状aaB_乙性状若aabb表现丙性状,则基因____A____对基因_____B___为____积加____作用.11、普通小麦(AABBDD)×提莫菲维小麦(AAGG)的F在减数分裂前期I可形成_____7______个二价1体和____21_______个单价体。
【精品】遗传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遗传学部分习题答案(简答题和计算题)四、简答题1、简述真核生物DNA合成与原核生物DNA合成的主要区别。
答:(1)真核细胞DNA的合成只是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而原核生物则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都可进行DNA合成。
(2)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是多起点的,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是单起点的。
(3)真核生物DNA合成所需的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比原核生物要短.(4)在真核生物中,有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即DNA聚合酶δ和DNA聚合酶α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而在原核生物中,由DNA聚合酶Ⅲ同时控制两条链的合成。
(5)真核生物染色体为线状,有染色体端体的复制;而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多为环状,无端体的复制。
2、述减数分裂与遗传三大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直接体现了遗传学的三大规律的本质.间期时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及相关蛋白的合成,结果每条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前期Ⅰ的细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粗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出现交换(基因交换),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边,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一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连锁在一起(基因连锁);减数第二次分裂重复一次有丝分裂。
这样形成的配子中各自含有双亲的一套遗传信息,又有交换的遗传信息,配子结合成合子后发育成的个体既有双亲的遗传信息,又有变异的遗传物质。
3、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及遗传学意义。
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答: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2.5分)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2。
5分)5、大豆的紫花基因H对白花基因h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普通遗传学试题

普通遗传学普通遗传学试卷一及答案判断题:1、每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等于其单倍染色体数(n )。
()2、三点试验中,两边两个基因对间的重组值一定等于两个重组值之和减去两倍的双交换值。
()3、植物中的多倍体要比动物中的多倍体多。
()4、一般而言,RNA 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5、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
()6、倒位纯合体一般是完全正常的,不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7、植物中同源三倍体通常是高度不育的,而同源四倍体则有较高的育性。
()8、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DNA 折叠的紧密程度不同。
()9、正常真核生物细胞的核内DNA 的含量在非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生长的任何时期都不会发生改变。
()10、TBP蛋白是所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都需要的一种转录调节蛋白。
()11 、当转座子所编码的转座酶基因发生缺失等突变后,该转座子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转座到新的位点。
()12 、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
()13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
因此,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一样的。
()14 、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座位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15 、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16 、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都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17 、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逆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一般是不可逆的。
()18 、突变效应表现微小,难于察觉的称微突变,多受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19 、控制亚洲瓢虫色斑遗传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共有十二个之多,它们可在一只亚洲瓢虫体内同时存在。
()20 、自然界的突变多属显性突变。
()21 、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为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各不相同的多个复等位基因。
()22 、已发现控制烟草自交不亲和共有15 个复等位基因,它们可同时存在于一株烟草上。
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二、填空题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尔于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确定了基因的连锁程度,创立了基因学说。
沃特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
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
三、选择题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D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D Gregor Mendel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A Avery O. TB Barbara McClintockC Beadle G. WD Gregor Mendel三、简答题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遗传学题海整理

遗传学试题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1)转录:以DNA为模板拷贝信使RNA(mRNA)的过程。
(2)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3)测交:被测个体与隐性亲本的杂交。
(4)回交:是指F1与亲本之一的杂交。
(5)重组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比率。
(6)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7)Hfr细胞:细菌的染色体整合有F因子的细菌。
(8)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上未表现出来的DNA区段。
(9)三体:在二倍体的染色体基础上,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变为三条,即2n+1的个体。
(10)端粒:是指染色体的自然末端,对染色体起封口作用,使DNA序列终止,是染色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1)微效多基因:数目较多,效果较微小的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
(12)基因组:是指一个物种配子中的整套染色体。
(13)F因子:在结合过程中间充当至育因子的一段双链DNA序列。
(14)同源染色体:是指一对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控制统一性状的,大小和外观均相似,分裂期间配成一对的染色体。
(15)连锁: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对性状,有联系的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的现象。
(16)相对性状:是指同一单位性状在两个不同个体间所变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7)染色体:遗传物质或基因载体,它是一条经螺旋化压缩包裹在蛋白质基质的DNA 分子。
(18)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19)基因工程:按照预先设计的生物施工蓝图,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对基因进行操纵,以达到定向改变生物的目的。
其目的是将目的基因引入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中整合、表达和传代,从而创造出新型的生物。
(20)核外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或规律。
(21)植物的双受精:1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为合子,发育成胚(2n),同时另1个精核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胚乳(3n)的过程。
(22)胚乳直感:植物在胚乳(3n)的性状上由于受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一、简答题(共20分)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aa﹞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与Bb的重组率为25%,Cc的位置不明。
AaCc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的分离。
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和Cc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4、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 上的全部基因?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个5分,共10分)1、关于斑竹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舜帝南巡不归,死后葬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夫,伤心不已,挥泪于竹,竟不能褪去,于是有斑竹。
2、一血型为A的妇女控告一血型为B的男人,说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她孩子的血型为O,法院驳回了其起诉。
三、填空题(共10分)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为,核DNA含量为。
4、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分)1、(8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C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
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A、CcPp×CCPpB、CcPP×CCPpC、CcPp×ccppD、ccPp×CCPp2、(6分)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到以下交换值:基因a、c a、d b、d b、c交换值40% 25% 5% 10%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现代遗传学习题(已做)

现代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A) 分子遗传学B) 植物遗传学C) 传递遗传学D) 种群遗传学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选择题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 A和C都正确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A) 均一体B) 杂合体C) 纯合体D) 异性体E) 异型体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A) 表现型B) 野生型C) 表型模拟D) 基因型E) 异型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B) 豌豆C) 老鼠D) 细菌E) 酵母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A) 亲代B) F代C) F1代D) F2代E) M代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 以上所有结论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依题意,3对基因的作用为互补作用。 A_ C_ R _的有
色子粒植株与aaccRR 杂交时,可看成是A_ C_ 与aacc
的测交,由测交结果可推知, A_ C_ 的基因型为AACc或 AaCC;同理,由(2)可推知 A_ R_ 的基因型为AaRr;
由(3)可推知 C_ R_ 的基因型为CcRR或CCRr 。
1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 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 (PPRRAA)的小麦10株,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 毛颖、抗锈、无芒(P_R_A_)小麦几株?
答:要从F3 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 的纯合小麦株系,则需在F2群体中选出纯合基因 型(PPRRAA)的植株。因为F2群体中能产生 PPRRAA的概率为1/27,所以在F2群体中至少应 选择表现为(P_R_A_)的小麦植株: 1/27 = 10 /X X=10×27=270(株)
习题解
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 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实,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 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怎么样验证解释? 答:⑴.为胚乳直感现象,在甜粒玉米果穗上有的子粒胚乳 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非甜显性特性的子实。原因: 由于玉米为异花授粉植物,间行种植出现互相授粉,并说明甜 粒和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 性性状(假设A为非甜粒基因,a为甜粒基因)。 ⑵.用以下方法验证: 测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与 纯种非甜玉米测交,其后代的非甜粒和甜粒各占一半,既基因 型为:Aa×aa=1:1,说明上述解释正确。 自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使 该套袋自交,自交后代性状比若为3:1,则上述解释正确。
14. 设玉米子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 基因型为A_ C_ R _的子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无色。 有色子粒植株与以下3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子粒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问这些有色子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9.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现 有甲品种为白稃,但具有刺芒;而乙品种为光芒,但为黑稃。 怎样获得白稃光芒的新品种?(设品种的性状是纯合的) 答: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bbRR和BBrr,将 两者杂交,得到F1(BbRr),经自交得到F2,从中可分 离出白稃光芒(bbrr)的材料,经多代选育可培育出白稃 光芒的新品种。
综上所述, A_ C_ R _的有色子粒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Aa CC R r
16.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 a3、a4),试决定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 ⑴. 一条染色体;⑵. 一个个体;⑶. 一个群体。 答:a1、a2、a3、a4为4个复等位基因,故: ⑴.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a1或a2或a3或a4; ⑵.一个个体:正常的二倍体物种只含有其中的两个, 故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合是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 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⑶.一个群体中则a1a1、a2a2、a3a3、a4a4、a1a2、 a1a3、a1a4、a2a3、a2a4、a3a4等基因组合均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