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血液科临床路径

血液科临床路径


病情告知,必要时向患者家属告病重或病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危通知,并签署病重或病危通知书


完成上级医师杳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患者家属签署输血知情冋意书、骨穿冋意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二级护理
□其他医嘱

八、、
□饮食
临时医嘱:
1.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 轻、脾大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主要为中晚幼粒和杆状核 粒细胞,原始细胞<5%-10%,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增 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 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10%。
(5)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D46.20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 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 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 径。
(6)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涂片形态学分析、网织红细胞、尿常规、 大便常规+隐血;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明确后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支持对症治疗。
2.化疗:可选择下列药物进行单药或联合化疗。如高三尖 杉酯碱、阿糖胞苷、蒽环类药物或预激化疗等。
3.去甲基化治疗。
4.可选择沙利度胺治疗。
(九)出院标准。

临床路径最新版目录

临床路径最新版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肺脓肿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结核性胸膜炎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慢性支气管炎6特发性肺纤维化、7胸膜间皮瘤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社区获得性肺炎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支气管扩张12支气管哮喘13自发性气胸14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贲门失缓和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2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3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4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5溃疡性结肠炎〔中度〕6上消化道出血7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9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10胆总管结石11胃十二指肠溃疡12反流性食管炎13大肠息肉14轻症急性胰腺炎15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病毒性脑炎2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肌萎缩侧索硬化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5颈动脉狭窄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视神经脊髓炎8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脑出血11吉兰巴雷综合症12多发性硬化13癫痫14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房性心动过速2肥厚型心肌病3肺动脉高压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5主动脉夹层6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7心房颤抖介入治疗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10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2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13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6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慢性髓细胞白血病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血友病A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9初治APL10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2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3急性肾盂肾炎4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5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6慢性肾脏病贫血7终末期肾脏病8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9急性肾损伤10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垂体催乳素瘤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尿崩症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6 1型糖尿病7 2型糖尿病8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9库欣综合征10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甲状腺癌2结肠癌3胃癌4胃十二指肠溃疡5急性乳腺炎6直肠息肉7门静脉高压症8. 腹股沟疝9下肢静脉曲张10血栓性外痔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结节性甲状腺肿13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颅骨凹陷性骨折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4颅骨良性肿瘤5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颈内动脉动脉瘤7高血压脑出血8大脑半球胶质瘤9大脑凸面脑膜瘤10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1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2颅前窝底脑膜瘤13颅后窝脑膜瘤14垂体腺瘤15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6三叉神经痛17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2肱骨髁骨折3尺骨鹰嘴骨折4尺桡骨干骨折5股骨髁骨折6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7股骨下端骨肉瘤8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9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1胸椎管狭窄症12股骨头坏死13髋关节发育不良14髋关节骨关节炎15膝内翻16膝关节骨关节炎17腰椎间盘突出症18颈椎病19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20股骨颈骨折21胫骨平台骨折22踝关节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肾癌2肾盂癌3输尿管癌4前列腺癌5肾上腺无功能腺瘤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鞘膜积液8精索静脉曲张9肾癌10膀胱肿瘤11良性前列腺增生12肾结石13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漏斗胸3非侵袭性胸腺瘤4肺良性肿瘤5纵膈良性肿瘤6食管裂孔疝7支气管扩张症8气管恶性肿瘤9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 10贲门失缓和症11自发性气胸12食管癌13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法洛四联症2主动脉瓣病变3升主动脉瘤4房间隔缺损5 室间隔缺损6动脉导管未闭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子宫腺肌病2 卵巢良性肿瘤3宫颈癌4输卵管妊娠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完全性前置胎盘2过期妊娠3医疗性引产4阴道产钳助产5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6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7产褥感染8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9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0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矮小症2病毒性心肌炎3川崎病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癫痫61型糖尿病7急性肾小球肾炎8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1过敏性紫癜12毛细支气管炎13热性惊厥14胃食管反流病15消化性溃疡1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7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支气管肺炎 19轮状病毒肠炎20 支原体肺炎21麻疹合并肺炎22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3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6先天性马蹄内翻足7梅克尔憩室8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9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0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1先天性肌性斜颈和隐睾〔睾丸可触及〕 12先天性巨结肠13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4尿道下裂15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角膜裂伤6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7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8翼状胬肉切除手术9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共同性斜视12上睑下垂13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鼻出血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鼻中隔偏曲4分泌性中耳炎5甲状腺肿瘤6慢性扁桃体炎7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8突发性耳聋9下咽癌10腺样体肥大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3声带息肉14慢性鼻-鼻窦炎15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1牙列缺损2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3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4复发性口腔溃疡5口腔扁平苔藓6口腔念珠菌病7单纯疱疹8乳牙中龋9乳牙慢性牙髓炎10个别乳磨牙早失11舌癌12唇裂13腭裂14下颌骨骨折15下颌前突畸形16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癜风2淋病3慢性光化性皮炎4荨麻疹5系统性硬化症6寻常痤疮7寻常型银屑病8带状疱疹9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0寻常型天疱疮11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PDCA循环联用探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PDCA循环联用探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与PDCA循环联用探究摘要】目的:观察在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将PDCA循环方案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52例接受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需同时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与PDCA循环方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日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

结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化疗护理,同时给予患者护理路径与PDCA循环方案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路径;PDCA循环;化疗;不良反应;满意度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 占全部NHL的30%-40%,其发病率目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1]。

DLBCL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化疗是效果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案,随着对其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进一步认识, 根据其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2]。

对于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目前约有一般的患者接受化疗后病情可痊愈[3-4]。

但此类患者如果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其化疗治疗的效果也无法得到较好保证,我院针对接受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方式,现结合研究情况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当中择取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开展观察,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6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48.2±4.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47.4±3.5)岁。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5.老年性白内障
6.角膜裂伤
7.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8.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
9.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10.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11.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
12.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
1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十九、耳鼻喉科15个临床路径病种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声带息肉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6.腮腺多形性腺瘤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3.直肠息肉
4.门静脉高压症
5.腹股沟疝
6.下肢静脉曲张
7.血栓性外痔
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9.结节性甲状腺肿
10.乳腺癌
11.结节性甲状腺肿
12.甲状腺良性肿瘤
13.急性乳腺炎
14.慢性胆囊炎

血液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1

血液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1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3级、外周T细胞淋巴瘤),行化学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淋巴瘤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2、临床体征: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等提示。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2009年第一版(中国版)》(一)标准住院日路径一:6天内路径二 10天内(二)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3级、外周T细胞淋巴瘤)。

2、临床路径一为一线化疗路径。

3、临床路径二为复发、难治患者的二线化疗路径。

四、化疗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四项2、血型鉴定(初次)3、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4、大便常规+OB5、住院生化常规6、血脂分析(≥35岁)7、免疫常规8、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9、血β2-MG10、尿β2-MG11、心电图12、心脏彩超(必要时)13、胸腹部CT或PET-CT(必要时)五、治疗开始于完善检查后第1天六、化疗方案路径一 A :CHOP±美罗华a)CTX 750 mg/m2 iv d1b)ADM/THP 50 mg/m 2 iv d1c)VCR 1.4 mg/m2 iv d1d)强的松 60mg/m2/d po d1-5;q2-3W共6-8程,每2程评价。

注:美罗华于化疗前一天应用,剂量为375mg/m2B:EPOCHe)ADM/THP 10 mg/m 2/d Civ96hf)VCR 0.4 mg/m2/d Civ96hg)VP-16 50mg/ m 2/d Civ96hh)CTX 750 mg/m2 iv d5i)强的松 60mg/m2/d po d1-5;j)第6天开始预防性应用G-CSF(化疗结束24h后开始使用); q3W共6-8程,每2程评价。

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

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

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一、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初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 )(ICD-10:C83.3)。

(二)诊断及分期依据。

根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年版)、《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最新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并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包括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皮肤等。

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伴有乏力、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沉及β2微球蛋白(β2-MG)可升高。

侵犯骨髓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可减低、正常或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到淋巴瘤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出现脑脊液异常。

胃肠道侵犯时大便潜血可阳性。

3.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决定性依据。

病理形态学特征为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内见大淋巴细胞呈弥漫增生,胞浆量中等,核大,核仁突出,可有一个以上的核仁。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检查对于确诊DLBCL至关重要。

常采用的单抗应包括CD20、CD19、CD79、CD3、CD5、CD10、Bcl-2、Bcl-6、Ki-67、MUM1和MYC等。

4、分子生物学检查:有条件可开展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Bcl-2、Bcl-6和Myc等基因是否发生重排。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表
□ *#(倩・陋畜学.骨■辅榕、见檢 甘弔*腿色僱松越,
口3M«<的拥是料靈金稚
二 寬磴上拔医林燈第记求轉汕也川和 礪兄化疗力輩糾丨期
A点 医
C丸戒辆0序註啜
□-艰护州
C飲仃
C就辅科樽
0耳他医•
据时醞•・
C出戯蛇*城常理”出窝粒
.輛甫节检湖1*邛训dl'US nv辑再扌A— HF检集口斛押期椅*UB. >KWSi.直电*湛血功凝、ttlt前检盘*先疫厚量白.自當匏燧最愷孤倉聲査
弥漫大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弥漫大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 日出院日期: 年月曰标准住院日:
住师1天
|性浇第2天
主 疗
工ft
口阳用镌坐底体幡忡斤
C完恥扁也£墙
口岸化轻瞅
□E養时向拿疔章K育療斛亀H知・
□皐盘伞輯褸醫愉血冋盒韩,蔚穿同点臥餐穿闲盘
□冗戍瓦菽怆*
口構巴蛆撇沽输(溝理第用*免鬼辑总)
"SOng/af. ivgtt. dl:讯布未50mt/J ivgtt. dl
1.Irb/»2• iv. dl:泼也松100»t・ po« dl-5
依托泊100nc/»\ ivctt. dl-3
□补液治疗(縄化■水化》
□止吐.保fh抗患決尊K«
□其他医・
•■t医■
□输iUMII(必夔时〉□心电《1护(0鰹时)
利妥甘单抗:3:5mg/・'・ ivgtt. dh环AMR: 750^/®*. ivgtt. d2
1则两札50ms/乩ivgtt. d2: K/rtHtt: 1. l®s/»\ iv. 42
泼hl松*lOCng. po. d2-6;依Hi泊0*: 100n»/®\ ivgtt. 427

临床路径病种

临床路径病种
3.慢性鼻—鼻窦炎
4.喉癌
5.慢性扁桃体炎
6.突发性耳聋
7.鼻出血
8.鼻中隔偏曲
9.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10.分泌性中耳炎
11.甲状腺肿瘤
12.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二十、口腔科16个临床路径病种
1.舌癌
2.唇裂
3.腭裂
4.下颌骨骨折
5.下颌前突畸形
35.克罗恩病
36.肠外瘘
37.肛周脓肿
九、神经外科18个临床路径病种
1.颅前窝底脑膜瘤
2.颅后窝脑膜瘤
3.垂体腺瘤
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5.三叉神经痛
6.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7.颅骨凹陷性骨折
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
10.颅骨良性肿瘤
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12.颈内动脉动脉瘤
12.上消化道出血
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
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出血
3.吉兰—巴雷综合征
4.多发性硬化
5.癫痫
6.重症肌无力
7.病毒性脑炎
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9.肌萎缩侧索硬化
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11.颈动脉狭窄
12.颅内静脉窦血栓
10.乳腺癌化疗
11.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12.胃癌姑息化疗
13.胃癌术前化疗
14.胃癌辅助化疗
15.胃癌放射治疗
二十三、精神科5个临床路径病种
1.双相情感障碍
2.精神分裂症
3.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CD-10:C85.103)。

(二)诊断及分期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年版)。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但DLBCL也可原发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器官或组织,包括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皮肤等。

瘤块浸润、压迫周围组织而有相应临床表现。

可有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症候。

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可升高。

侵犯骨髓可造成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可减低、正常或升高;涂片或可见到淋巴瘤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有脑脊液异常。

3.病理组织学检查:系确诊本病必需的依据。

普通病理学检查,其特征为大淋巴细胞呈弥漫增生,破坏正常淋巴结结构;瘤细胞胞浆量中等,核可有一个以上的核仁。

免疫组织学病理检查对于确诊DLBCL至关重要。

采用的单抗应包括CD3、
CD5、CD10、CD20、Bcl-2、Bcl-6、Ki-67和MUM1。

4.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腔CT。

DLBCL按照CT以及体检所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分布区域进行分期及评价疗效。

分期标准(Anne Arbor分期)见表1。

PET-CT对于淋巴瘤的分期和疗效评价更可靠,有条件者可直接行PET-CT检查。

表1. Ann Arbor分期
I期
II期单一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器官区(I);单一结外器官或部位(IE) 膈上或膈下同侧受累淋巴结区≥2个;或病变局限侵犯结外器
官或部位,并膈肌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IIE)
III期膈上下两侧均有淋巴结受累(III);伴结外器官或组织局部侵犯
(IIIE),或脾脏受累(IIIS),或两者皆受累(IIISE)
IV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或组织广泛受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说明:有B症状者需在分期中注明,如II期患者,应记作IIB;肿块直径超过10 cm或纵膈肿
块超过胸腔最大内径的1/3者,标注X;受累脏器也需注明,如脾脏、肝脏、骨骼、皮肤、胸膜、肺等分别标记为S、H、O、
D、P和L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淋巴瘤》(石远凯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恶性淋巴瘤》(沈志祥、朱雄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肿瘤学治疗指南——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 2009》。

首先进行病理诊断,然后根据临床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数(IPI)制定治疗方案。

国际预后指数(IPI)是根据患者年龄、血清LDH水平、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和淋巴结外组织器官受累部位5个特征估计预后,并据此进行分层治疗的一个体系。

若患者年龄>60岁、LDH升高、ECOG≥2、分期为III或IV期、结外受累超过1个部位,则每个特征记1分,否则该特征记0分。

累加计分既得IPI。

IPI为0或1者为低危,4或5者为高危,2和3分别属低中危和高中危。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第一疗程含诊断)。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85.10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病变淋巴组织的活检,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病
理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腔CT(根据临床表现增加其它部位)、浅表淋巴结及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
(3)血常规及分类、尿及大便常规和潜血、心电图;
(4)肝肾功能、LDH、电解质、血型、输血前检查;
(5)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形态学、免疫组化;
(6)病毒学检查(包括HBV、EBV、HSV、CMV,有条件行HTLV等);
(7)出凝血功能检查。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MRI、PET-CT检查;
(2)发热或疑有某系统感染者应行病原微生物检查;
(3)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分析、细胞分子遗传学。

(七)治疗开始于确诊并完善检查后第1天。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化疗
方案1.R-CHOP(有条件时使用):
利妥昔单抗:375mg/m,ivgtt,d1;
环磷酰胺:750mg/m,ivgtt,d2;
阿霉素:50mg/m,ivgtt,d2;根据患者情况,可酌情调整剂量;
长春新碱:1.4mg/m,iv,d2;最大剂量为2mg; 2222
泼尼松:100mg/d或1mg/kg/d,酌情选择,po,d2–6;每14天或每21天重复一疗程;通常6–8疗程。

方案2.CHOP: 环磷酰胺:750mg/m,ivgtt,d1;
阿霉素:50mg/m,ivgtt,d1;
长春新碱:1.4mg/m,IV,d1;最大剂量为2mg;
泼尼松:100mg/d或1mg/kg/d,酌情选择,po,d1–d5;每14天或每21天重复一疗程;通常6–8疗程。

方案3.R-ECHOP(用于耐受性良好的患者,有条件时使用):
利妥昔单抗:375mg/m,ivgtt,d1;
依托泊苷:100mg/m,ivgtt,d2–4;
环磷酰胺:750mg/m,ivgtt,d2;
阿霉素:50mg/m,ivgtt,d2;
长春新碱:1.4mg/m,iv,d2;最大剂量为2mg;
泼尼松:100mg/d或1mg/kg/d,酌情选择,po,d2–6; 每21天重复一疗程,通常6–8疗程。

方案4.ECHOP(用于耐受性良好的患者):
依托泊苷:100mg/m,ivgtt,d1–3;
环磷酰胺:750mg/m,ivgtt,d1;
阿霉素:50mg/m,ivgtt,d1;
长春新碱:1.4mg/m,iv,d1; 最大剂量为2mg; 222222222222
泼尼松:100mg/d或1mg/kg/d,酌情选择,po,d1–5; 每21天重复一疗程,通常6–8疗程。

2.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3.造血干细胞移植:年轻高危、复发及难治的患者。

4.R-CHOP-14(有条件时使用)或CHOP-14组化疗期间,常规使用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的使用剂量为5µg/kg (d6-10天/每疗程),若白细胞大于
20×10/L,则停用。

(九)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中或治疗后有感染、贫血、出血及其他合并症者,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2.若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建议腰穿检查,并鞘注化疗药物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同时退出此途径,进入相关途径。

3.年轻高危预后不良、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疾病进展或复发需要选择其他治疗的患者退出路径,进入相关路径。

9
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CD-10:C85.1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