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号化学元素再次被实验确认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图解化学元素1000字感想

图解化学元素1000字感想

图解化学元素1000字感想本书的封面封底是把各个元素依次列出来。

所以我拿到本书,第一件事是翻到封底,看看第112、114、116号元素是怎么写的。

这是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在找相关资料时发现,国内网站,包括物理学会、化学学会等官方网站上,对元素周期表的更新资料非常少,大多数找到的资料还是多年以前的,只更新到105号左右。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如此有名的东西,相关官方网站对它却如此冷漠呢?2012年2月19日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537岁”生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选择在这天宣布,第112号元素正式以哥白尼的名字命名,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把伟大科学家的名字列入元素周期表,是向他们致敬的一种方式。

96号元素的名字是锔(Curium),是以居里夫妇的姓氏命名的,实际上98号及之后的元素正式名称,均是以伟大科学家的姓氏起名。

科学普及范儿能做到这份上,也必须说,相关机构还是很是费了一些心力的。

114号、116号元素的正式名称是在2012年5月30日被正式采纳,中文名出来要更晚一些。

但如此重大的事件,在中文网络里竟然几乎毫无动静,这实在有点令人费解。

(当然,国外原版科普图书也有不少留白甚多,没能及时更新。

)不过这本《图解化学元素》给我了一个惊喜,112、114、116号元素端端正正地印在了封底上,看来原版作者和中文译者编辑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元素,不仅仅化学本书的书名里有“化学元素”几个大字,前言开篇却洋洋洒洒地写5页原子结构的物理知识,直到第6页上才开始说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化学结构也是以物理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为基础的,尤其是电子的量子行为,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变得越来越不“化学”,被科学界戏称为“理科综合奖”。

但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习惯用的“化学元素”这个名词,是出于历史习惯,其实应该说是不严格的。

正如本书导读“元素简史”指出的,“元素”这个词的产生,是古代哲学家在思考世间万物是有什么构成。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6)AB
【17题答案】
【答案】(1)①. ②.SO2③.S2->N3->Na+
(2)①.NH +OH-=NH3↑+H2O②.SiO2+2OH-=SiO +H2O
(1)画出F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元素H的单质与足量氧气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元素C、D、H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C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D.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溶液
6.寿山石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寿山石由X、Y、Z、W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X的某一种核素只由两种微粒构成,高温烧结的Z2Y3称为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W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
D
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火焰呈浅紫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K+可能含有Na+
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16.(I)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号元素(Fl)的一种同位素,该原子的质量数是289,试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南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南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南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A、B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A>BB. D、E形成单质的氧化性D2>E2C. A单质着火时,可以用干粉灭火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CO4<HEO4参考答案:C上述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知道,D、E为-1价,则D为F元素,E为Cl元素;C主要化合价为-2、+6价,可以知道C为S元素,A为+2价,原子半径等于S元素,故A为Mg元素;B为+3价,原子半径小于Mg大于S,故B为Al元素;金属性Mg比Al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Mg>Al,A错误;非金属性F>Cl,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强,所以氧化性F2>Cl2,B错误;金属镁能够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镁单质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C正确;非金属性Cl>S,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ClO4,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2. 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B. H2为正极,O2为负极C. 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D. 此电池反应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参考答案:D【详解】A.该电池中燃料不燃烧,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不能发出蓝色火焰,故A错误;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C.放电时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但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所以KOH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故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实际上就相当于氢气的燃烧反应,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故D正确。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添新成员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添新成员

化学元素周期表又添新成员国际化学界为新元素举行命名典礼2012年10月24日,“第116号和第114号新元素命名典礼”在俄罗斯科学院中央大楼金色礼堂举行。

出席典礼的嘉宾,是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政界人士。

其中包括:新元素的“父母”——俄罗斯弗雷洛夫核反应实验室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新元素诞生地俄罗斯莫斯科市的代表。

新元素命名地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市的代表,俄罗斯科学院的代表,俄罗斯联邦政府教育与科学部官员,美国利弗莫尔市市长,以及波兰、南非等国驻俄罗斯的大使。

在科学家、官员以及媒体等各界人士的见证下,114号和116号元素“兄弟”俩终于迎来了它们的正式命名典礼。

化学元素命名权威机构——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简称IUPAC)主席巽和行宣布: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实验室经过长期合作,共同合成出第116号和第114号两种新化学元素。

根据新化学元素命名惯例。

决定将第114号元素命名为Flerovium,其化学符号为FI,以纪念俄罗斯弗雷洛夫核反应实验室(the Flerov Laboratory of Nuclear Reactions)和前苏联原子物理学家格奥尔基-弗雷洛夫;将第116号元素命名为Livermorium,其化学符号为Lv,以纪念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the Lawrence LivermoreNational Laboratory)和该实验室所在的利弗莫尔市。

巽和行的话语刚落。

会场掌声四起。

两个新元素终于在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安家落户。

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

是国际化学界的传统和盛事。

这一活动起源于欧洲为新生儿举办“命名礼”的习俗。

上一次为新元素举办命名典礼是在2010年,在112号新元素鎶的诞生地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举行的。

不过。

此次在元素周期表创建人门捷列夫的故乡,为元素周期表上的两个新成员举办如此隆重的命名典礼,过程和创意本身就是一个让科学变得兴味盎然的乐事。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

118种化学元素的名称来源说明1. 氢,H(Hydrogenium, [En]Hydrogen),即形成水的元素,由希腊语Ydor(意思是水,演变为拉丁语就是Hydra)和Gennao(我产生)构成。

2. 氦,He(Helium),这是从日光光谱中发现的元素,所以用希腊语Helios(太阳)命名。

3. 锂,Li(Lithium),因从叶石中发现而得名,希腊语Lithos意思是石头。

4. 铍,Be(Beryllium),因从绿宝石(Beryl)中发现而得名。

5. 硼,B(Borum, [En]Boron),得名于硼砂,硼砂的拉丁语是Boron,因为它可以熔融金属,阿拉伯语Boron的意思是焊接。

6. 碳,C(Carboneum, [En]Carbon),古代就已发现,得名于炭(Carbon)。

7. 氮,N(Nitrogenium, [En]Nitrogen),即形成硝石的元素,由希腊语Nitron(意思是硝石,演变为拉丁语就是Nitre)得名,后缀-gen参见氢(1)。

8. 氧,O(Oxygenium, [En]Oxygen),即形成酸的元素,希腊语Oxys(酸),后缀-gen 参见氢(1)。

9. 氟,F(Fluorum, [En]Fluorine),得名于萤石(拉丁语Fluor,原意是熔剂),化学成分是氟化钙。

10. 氖,Ne(Neon),来自希腊语Neon(新的)。

11. 钠,Na(Natrium),英语为Sodium,因电解苏打(Soda,化学成分是碳酸钠)制得而得名。

拉丁语Natrium意思也是苏打。

12. 镁,Mg(Magnesium),得名于苦土(Magnesia,希腊一个盛产苦土的地方)。

13. 铝,Al(Aluminium),得名于明矾(拉丁语Alumen,原意是具有收敛性的矾),化学成分是硫酸铝钾。

14. 硅,Si(Silicium, [En]Silicon),得名于石英玻璃(Silex)。

进一步接近认识“稳定岛理论”

进一步接近认识“稳定岛理论”

龙源期刊网 进一步接近认识“稳定岛理论”作者:来源:《硅谷》2010年第21期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10月26日宣布,该实验室的科研小组发现了部分超重元素的6种同位素。

据悉,科学家此次在获得了还未命名的第114号元素的新同位素后,通过观察阿尔法粒子连续性辐射,又发现了第112号元素(copernic-Ium)、第110号元素(darmstadtium)、第108号元素(hassium)、第106号元素(seaborgium)和第104号元素(rutherfordium)的5种同位素。

此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从新的同位素中获取的信息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认识原子核壳体结构理论,该理论是“稳定岛理论”预测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预言,位于质子数为114和中子数为184的双“幻数”球形核附近,存在一个“超重稳定岛”,岛内的元素具有超常寿命。

发现超重元素同位素科研小组的负责人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核科学部重元素原子核与辐射化学组组长海诺·尼奇,他同时还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

研究文章第一作者为伯克利分校化学系研究生保罗·埃里森,他负责对具体实验提出建议并进行管理。

尼奇表示,借助实验室的88英寸(约2.2米)回旋加速器,他们对钙48进行加速并撞击充气分离器中的钚242,从而获得了新的超重元素的同位素。

这与他们去年证实第114号元素存在时的实验布置类同。

科研小组共有20名成员,他们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俄勒冈州立大学、德国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以及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

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参与了2009年9月第114号元素的确认研究。

第114号元素于10年前由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学家分离出来,但直到去年才被确认。

超铀元素的发现史

超铀元素的发现史

在用中子轰击铀时出现的好些元素当中,有一种起初无法证认的元素。

这使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麦克米伦开始认识到,裂变中释出的中子很可能已经像费米曾经希望会发生的那样,使某些铀原子转变为原子序数更高的元素了,而且麦克米伦和物理化学家艾贝尔森能够证明,那个未被证认出来的元素实际上就是第93号元素。

证实这个元素存在的证据是它在放射性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这是后来新发现的所有元素的一个共同点。

麦克米伦认为,很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超铀元素和第93号元素混在一起.后来,化学家西博格同他的合作者沃尔和肯尼迪很快就证实了事情确是如此,并指出这个元素就是第94号元素。

第93和第94号元素分别被命名为镎和钚。

后来发现,它们也在自然界中存在,因为人们后来在铀矿石中发现了痕量的镎和钚。

这样一来,铀这个元素就不再是最重的天然元素了。

后来,西博格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继续得到了一种又一种超铀元素。

他们在1944年通过用亚原子粒子来轰击钚的方法,得到了第95和96号元素,并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镅和锔,后者是为纪念居里夫妇而命名的。

在他们制出了足够数量的媚和锔以后,他们又对这些元素进行轰击,并先后在1949年和1950年成功地获得了第97和98号元素。

他们把这两种元素分别命名为锫和锎。

1951年,西博格和麦克米伦由于这一系列成就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第99和100号元素则是在一种更加戏剧性的场合下发现的,它们是1952年11月第一颗氢弹在太平洋上空爆炸时出现的。

尽管它们的存在早巳在爆炸碎片中被检测到,但是直到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1955年在实验室中获得了小量这两种元素以后,它们才得到确认,并被分别命名为锿和镄,前者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后者则是为了纪念费米,因为他们两人都在这以前几个月去世了。

后来,这个研究小组又对小量的锿进行了轰击,并获得了第101号元素。

他们把这个元素命名为钔,以纪念门捷列夫。

接着,加利福尼亚大学又和瑞典的诺贝尔研究所合作,在这个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 岛 , 出现 这 种 异 常 温 暖情 形 。 也
3 次月 食 , 别是 1 1日凌晨 和 6月 2 分 月 6 日傍 晚的月偏食 , 以及 1 月 2 日傍晚 的 2 1 月全食 。 6 2 月 6日月偏食从 1 时 1 分左右开 8 7 始 ,9时 3 1 9分左 右达 到最 大值 , 1 0 2时 1 分左 右结束 。与 2 1 年元 旦凌晨发生的 00 月偏食相 比, 此次月偏食观赏性较高 。
目前 正 处 于 初 夏 时 节 , 阳 落 山 较 太
和化学仪器” T S A) ( A C 。这一设备 能很 有 选择性地将第 14 号化学元素 的原子从加 1
速 器 其 他 反 应 产 物 中分 离 出 来 , 将 其 移 并
这种温度异常趋势持续了相当长一 段 时间。戈达德空 间科学研究 所还将 1
待 的是 , 明 年 后 , 国将 迎 来 罕 见 的 月 从 中 全 食 高 发期 。 据 了解 ,0 1 一 0 2 这 1 年 间 , 21 年 22 年 2
研究所 的科学 家于 1 0多年 前首次合成 并 确认 的。其后美 国科学 家也制 造 出了两 个该 元素 的原子 。但该元 素迄今 尚未得 到 国际纯 粹与应 用化学 联合会 的正式 承
开 发 的复 杂 测 量 设 备 “ 锕 系元 素 分 离分地 区 , 度高 温 于平 均温度 5 氏度 。这些地 区包 括北 摄 美 洲的最北端 、 陵兰 岛的西北部 以及 格 欧亚大 陆的北部海岸 区域 。这种异常温 暖 区域还 向南延伸到东欧和西伯利亚地 区。在南极洲 内陆地 区 , 别是在南 极 特
泰 德 ・ 卡 姆 博 斯 认 为 ,像 这 种 持 续 的 斯 “ 温 度 异 常 , 是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影 响 扩 大 也 到北 极 地 区 的 明显 证 据 。北 极 地 区 最 易 ”
赏并 拍摄 到了这次 “ 带食 月出” 的美 丽画 面 。中科 院紫 金山天文 台研究员王 思潮 介绍说 , 月食分 为半 影月食 、 月偏食 和月 全食 三种 。在这 3 种月食 中, 当属月全食 最为好看 , 时 , 此 从地球上看去 , 月亮并不 是从空 中消失 , 而是呈现难得一见的古铜 色, 也就是平 常所说 的“ 红月亮 ” 。令人期
创新论坛・ 观察I I
第 14 化学 元素再 次被 实验确 认 l号
新 华网柏林 6 5日电, 月2 德国美因茨 大学 2 5日报告说 , 一个 国际研究小组在德 国重离 子研究 中心通 过实验再 次确认 了 第 l4 l 号化学元 素。 在为期 4 的实验 中 , 学家 在 10 周 科 2 米长 的粒 子加速 器 内用 钙离子 轰击涂 有
据 天 文 专 家 介 绍 , 年 中国 一共 发 生 今
化学元 素的原子 。虽 然数量看 上去并 不 多 , 这 已是 目前 世界上第 14 化学元 但 1号 素合成效 率最高 的实验 了 。科学 家在 实 验中还鉴定 出了第 l4 1 号化学元素质量数 分别为 2 8 2 9 8 和 8 的两 种同位 素 , 其半 衰 期大约为一秒 。 在有关实验 中 , 科学家使用 了近年来
认。
受 到全球气 候变化 的影 响 , 而且这 种影 响会反过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变化 。海冰 消退和积雪融化会大大减小地球的反射 率, 从而使得地球更加温暖 , 冰雪融化速
比。2 1 年 l 5 的表 面温度异 常显 00 至 月 示 ,0 0年将可 能成 为 1 1 21 3 年来最 热年 份 (0 5 2 0 年和 19 后分别是第 四热 和第 98 五热年份 ) 。此外 , 北极地 区的温度 异常 也特别 明显 , 而且 自2 世 纪开始 以来一 1 直如此。 美 国国家冰雪数据 中心 首席科学家
记 录 , 在 北 极 附 近 地 区却 出 现 异 常 温 但
2 1 年 起 中国进 入月全 食 高发期 0 1
新华 网消息 , 6月 2 6H晚 , 月偏食 如约现身苍穹 , 不少人有幸 目睹到了一半 白色 , 一半 古铜 色 的月亮 。令 人期 待 的 是, 天文 专家说 , 2 1 年开始 , 从 01 中国将 迎来 罕见 的月全 食高 发期 , 2 间将 发 1年 生9 次月全食。
钚 涂 层 的 薄 箔 , 制 造 出 了 l 个 第 14 共 3 1 号
2 1 或成 为 1 1 00 3 年来最 热年 份
据美 国宇 航局 官 网报 道 ,0 0 5 21年 月 , 国宇航局 戈达德空 间科学研 究所 美 根 据 当月 的气温记 录 , 制 了一 幅全球 绘 表 面温度 对 比图 , 图片显示 了2 1 年 5 00 月全球表面温度 的异常变化 。在全球大 部 分地 区 , 面温度略高 或略低于 正常 表
定 位 。科 学 家 还 希 望 T S A能 帮 助 他 们 AC 发现 第 18 1 号化 学 元 素之 后 的新 元 素 。 第 14 号化 学元 素 是 俄 罗 斯 杜 布 纳 核 1
19 年 1 5 98 至 月份的平均 温度进行 了对 挡影 响。尽管如此 , 天津等地公众还是欣
至 5月 的 平 均 表 面 温 度 与 2 0 0 5年 和
迟, 这直接影响了本次月偏食 观测时 间的 长短 , 再加上 中国大部地区月球地平高度
较 低 , 测 时 易 受 到 大气 透 明度 和地 面 遮 观
入 一个特殊 的半 导体检波 器 中。通过测
量元 素衰变 时 的辐射 即可 准确鉴 定 出第 14 号化学元素的原子。 1 德 国科学家说 ,A C T S A装置是世上现 有效率最高的验证加速器中超重元 素的设 备 。它将帮 助科学 家在未 来实验 中对第 14 号元素附近的超重元素进行化学检验 , 1 以便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为这些元 素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