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技术考评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分析与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分析与研究

篮球普 修课教学 内容的结构 、内容的课时分配情 况以及学生对教
学 内容的接受程度部影响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了解篮球 普 修课内容结 l 的现状 ,有利 于教师选 择科学 合理 的教学手 段和方 壮 J 法 、目前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的结构分理 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理论包 括篮球运动慨述 、中学篮球教材教法 、篮球技 术分析 、篮球基本战术
应 ” 和 “ 理 健 康 ” 的 新 领 域 .课 程 目标 的 多 元化 ,这势 必 引起 课 程 心
与技能 的培 养,忽略 r 最关键的篮球教材教法知识的传授 。从基本技 能 与能 力的所占J %比例来看 .课时分配 比例偏小 .与社会 的人才能 s 力要求有所差距 ~

表 6 篮球 普 修课 程 内容 是 否能 满 足 学 生 兴 趣 需要 调 查 表


校 篮 球 教 学 发 展 需 要 的 建 议 关键词
篮球 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仪影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 的学 习 效果 ,同时也影响学生综 合能力的培 养 我 国篮球 课程内容体系从建 国初期 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 史。在此 料问 .经过科 研工作 者不断 的总 结和完善 ,高等师 范院校篮球普 修课程教学内容基 本符合社会 发展及 学校体育教学的要 求 但 是由于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提高以及人 们生 活观念的转变 、腱康意识的提高 ,目前的篮球 普修课程教学 内容 已经
篮球规则 与裁判 、篮球比赛的组织与管理 、篮球基本技术与战术 、基 本 技 能 的 认 同率 为 10 0 %,篮球 技 术 分 析 、篮球 基 本 战 术分 析 有 7 %和 5 %f 教 师 认为 重 要 , .%的 教 师 认 为 篮 球运 动概 述 一 般 。 0 Sl ' J , J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ta h n ua t ai e e auain o h c e eme to ua ttt e c i g q n i tv v l to ft e a hiv t n fq nia 专 修 课 教 学质 量 的模 糊 综 合评价
G 4 81
文献标识码

17 — 90 2 1 )2— 1 8— 4 6 1 5 5 (0 1 0 0 1 0
征要求 。因此 , 在对 目前我 国部分体 育院校篮球专修课 教育评 价 现状调查 的基础上 , 分析存在 的问题并 拟构建包含教学质 量
Col g f P y i a u a i n S e i l i g i o e s n lBa — l e o h sc lEd c t p ca i n n Pr fs i a s e o z o k t a lEv l a o y tm o a h n / XI h n — y n , eb i au t n S se i f Te c i g / E Z e g ag
2 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 专修课评价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
i r e r ul e e tte q ai fta hn .S inica d nod rt moeflyrf c h u ly o e c ig ce t n o l t i f rt n lfrte etbi me to e ta hn vlain sse t a o a o h sa l h n ft e c ig eau t y tm O i s h o
球专修课教 学评 价体 系。通过 汇 总学生、 师和领导 几方面的 教
评 价 意 见 , 不 易直 接 定 量 测 量 的教 学 质 量 评 价 问题 实现 定 量 将 化 , 而 比较 全 面 地 反 映 出教 学 质 量 的 优 劣 , 建 立 科 学 合 理 从 为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
篮球 普修课课程 内容设置上有一定程度 的认识 , 也反映出学生
在知 识 结 构 上 、 体 素 质 上 的 差 异 。从 以 上分 析 可 知 , 院 篮 身 师
成学习任务 , 提高体育 教育专业 篮球普修课 教学效果 , 并与 中
小学教学相适应 , 已成 为篮球普修课教学中的重点 和难点 。本
12 1 问卷 调 查 法 . .
多占 4 .% 。另外有 2 .%的学生认 为不满意。从这项调查 0 8 14 中反 映出 目前师院篮球普修课考评制度存在不足 , 考评制度对 学生学习篮球普修课影 响很 大, 它不 仅是评定篮球普修课教学 质 量 的重 要 手 段 , 是 了 解 学 生 学 习情 况 的一 种 方 法 。 由于 受 也 课 时的限制 , 对于篮球课的教学及裁 判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意
教 探 Jou・Aso 学・ 索l xE T u I A N
高师体 育教 育专 业篮 球普 修课 教学 效 果的调 查研 究
S v y a d An l ss o a h n fe ti h y ia u a i n ur e n a y i n Te c i g Ef c n t e Ph sc lEd c to
tt h t f c h a h n f c ft e ah ei kl i a k t al o re,a d e st e p o l m fh w t mp o e o st a f t e t c i g ef t t l t s i n b s eb u s ae t e e o h c l l c d r s h r b e o o o i rv a d e h n e t e ta h n fe to ,i r e o p o t h eo m fb s eb lta h n . n n a c h e c i g efc fi n o d rt r moe t e rf r o a k t a e c i g t l

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新教学大纲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新教学大纲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新教学大纲实施的可行性研究①刘永峰(成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成都 610041) 摘 要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旧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及成绩评价手段等方面实行改革,构建出新大纲,以适应新形式的社会需要。

关键词 篮球普修课 新旧大纲 改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成都体育学院篮球普修新、旧教学大纲。

1.2研究方法通过期刊网查阅近10年来篮球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我校16位篮球教师、体育系2006、2007级1000名同学和往届毕业生近1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对成都体育学院的相关专家、篮球教师进行访问,收集学校领导、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篮球普修的意见及建议。

此外,篮球教研室多次召开座谈会对篮球普修课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

2 旧大纲的特点与执行情况篮球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学习,共68学时。

从2004至2008年6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四个年级(2004、2005、2006、2007级)的篮球普修课一直使用2004年修订的教学大纲(简称旧大纲)。

旧大纲的教学目标仍然以传统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为主要目标。

虽然过去在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形势下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旧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3 对旧大纲实施改革的依据依据一:篮球运动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最容易开展的项目之一。

由于我院培养的体育人才大部分面向基层从事体育教学,篮球普修在教学中地位可想而知。

对我院体育系近100名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一致认同篮球运动在基层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游戏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

87.5%的认为篮球普修课教学不能满足中学篮球教学的需要,即裁判能力、组织能力等相对较差。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进行 对抗 的能 力 等. 篮 球课 教学 中重 视 篮球 基 在 本 功 的训练原 本 是无 可厚 非 的 , 仅 有 基 本 功 的 但
训 练是远 远不 够 的. 过 教 育 实 习 的反 馈 信 息 了 通 解到, 目前高 校体 育 教 育 专 业 学 生在 中小 学 的篮
球课 的教学实 践 中最感 头 痛 的并 不 是 口令 指挥 、
整 的训练计 划 . 次是篮 球训 练的实 施环 节 , 其 培养
重 点 是技 术分 析 和 教法 运 用 能力 , 此 环 节 中要 在 求 学 生要严 格 按 照训练计 划 的要 求 , 全面 、 系统 地 对 运 动员 的身 体 、 心里 、 想 品德 和技 战术 等方 面 思 进 行 训练 . 最后 是训 练效 果 的评 价环 节 , 养 重点 培 是 自我反 省能 力. 做法 是 通 过 一段 时 间 的训 练 其
确 定 、 习和运 用 , 学 以达 到某 种职 业 的从业 能力 要
稳 定 的调节 作用 ;4 使 学 生将 已掌握 的篮球 的基 () 本 知识 、 基本 技 术 、 基本 技 能和篮 球教学 技 能高 度 概括 化 、 网络化 , 形成解 决 未来篮 球教 学程 序化 的
活动 经验结 构L . 2 ] 我们按 照 学生学 习能 力在篮 球教 学 中的不 同 作用 , 将篮 球教 学 中学生 能力分 为组 织学 习能 力 、 获取 知识 的能 力 、 自我调 控能 力和运 用知 识能 力. 具体 包括 : 1 语言 表达 能力 ;2 思 考能 力 ; 3 示 () () ()
对体 育教 育 专 业学 生 的篮球 教 学 而 言 , 生 学 学 习能力 主要 由以下 4个方 面的作 用 : 1 使 学生 ()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技术考评方法的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技术考评方法的研究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技术考评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2001年10月出版的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根据全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篮球课程教学大纲、任务、计划学时、内容及考核要求。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确定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较为合理、科学的技术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

使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大纲内容,促使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与提高,使学生能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

技术考评方法的完善,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达到完成教学大纲、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篮球普修;教学内容;考评方法1 问题的提出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育目标相关联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未来体育教学模式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中小学生面前。

面对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的形势,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母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理应围绕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来进行。

而球类活动尤其是篮球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2001年10月出版的《篮球运动教程》构建了以培养篮球兴趣,能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为目的的新教材体系,这在篮球教学改革方面是一大进步。

然而,众所周知,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改革都要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而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又要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

《篮球运动教程》已在普及应用,新教材体系的核心是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实际运用。

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与此不相适应,部分院校计划学时较少,从54学时到80学时不等,难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并且还未发现针对《篮球运动教程》技术考试方法的相关研究。

因此,对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和评价理念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篮球运动教程》新的指导思想,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技术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达到完成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郭红卫,女,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2008年6月第30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n .2008Vol 130 Spec ial sec .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郭红卫(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3)摘 要:篮球普修课是全国所有体育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科学合理地确定篮球普修课的内容体系,是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的分析,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入手,探索普修课改革的途径和方向,目的在于提高篮球普修课的教学质量,以期为进一步深化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为培养复合型现代体育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 篮球普修课; 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 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8)专辑-0207-02 篮球课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因其包涵丰富的单个的技术动作、多变的技术组合、激烈的身体对抗、巧妙的战术配合和多样的集体攻防战术体系,成为各学校开展比较普及的科目之一,我国当前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是依据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规定执行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篮球运动的认知程度和锻炼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已不能反映现代化教学的理念及体育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对《纲要》中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这一章节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篮球教学内容体系部分。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2004级、2005级2006级篮球普修课教学的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

接着探讨了教学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教学改进策略。

研究发现,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篮球专修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

进一步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教育提供了可行建议和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质量提升,为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改进、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一些教育学者和研究者开始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他们希望能够揭示教学的特点和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中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力求全面、客观地了解该专修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提高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策略的可能途径,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专修课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和篮球运动的普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篮球专修课作为其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篮球专修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深入了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篮球技能和知识。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教学评价方式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对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内容与技术考评方法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2001年10月出版的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根据全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篮球课程教学大纲、任务、计划学时、内容及考核要求。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确定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较为合理、科学的技术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

使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大纲内容,促使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与提高,使学生能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

技术考评方法的完善,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达到完成教学大纲、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篮球普修;教学内容;考评方法1 问题的提出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教育目标相关联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未来体育教学模式将会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中小学生面前。

面对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的形势,高等体育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母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理应围绕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来进行。

而球类活动尤其是篮球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2001年10月出版的《篮球运动教程》构建了以培养篮球兴趣,能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为目的的新教材体系,这在篮球教学改革方面是一大进步。

然而,众所周知,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改革都要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而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又要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

《篮球运动教程》已在普及应用,新教材体系的核心是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实际运用。

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计划学时、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与此不相适应,部分院校计划学时较少,从54学时到80学时不等,难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并且还未发现针对《篮球运动教程》技术考试方法的相关研究。

因此,对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和评价理念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篮球运动教程》新的指导思想,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技术考试方法及评价体系,达到完成教学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在体育系2005级13个班随机抽样4个班:男生1班和3班,女生12班和13班各30人和体育系2005级高职大专班男女各20人。

2.2 研究方法2.2.1 专家访谈法走访有关专家,对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探讨。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的教材和资料,收集、整理全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学术信息进行了对比分析。

2.2.3 问卷调查法向全国各体育院校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并从事多年篮球教学的专家、学者发放调查问卷(一)100份和问卷(二)50份。

其中问卷(一)回收率96%,有效回收率100%;问卷(二)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90%”2.2.4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3.1 篮球普修课计划学时和理论学时的确定通过查阅全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计划学时和有关资料。

通过发放、回收专家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有73人选择62—72学时,其百分比为76%,为了学生能有较多的时间,学习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基本基、战术和基本技能。

我们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计划学时为72学时较为适宜。

在96份调查问卷中,有65份专家选择了10—12学时,其百分比为68%,因此,我们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理论课10—12学时较为适宜。

3.2 教材内容的筛选查阅全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有关资料。

列出了60项教材内容,通过发放、回收专家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我们依据同意百分比在60%以上的教材内容列出了重点教材41项,一般教材9项,介绍教材10项。

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重点教材内容筛选指标调查统计表3.3 篮球技术考试内容的筛选与技术考试方法的确定3.3.1 篮球技术考试内容的筛选根据发放、回收的专家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同意率在80%以上的考试内容,确定为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技术考试内容:移动技术:(10分)根据第一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和查阅全国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制定了4项考试内容,16项考试方法,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发放与回收,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同意率在60%以上,确定了移动技术考试方法一、传接球技术考试方法二、投篮技术考试方法一和综合技术考试方法四所组成的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考试方法。

评分方法:(1)技评:满分为6分,按八级评分,分值祥见评分表优秀:脚步动作熟练,协调连贯,动作规范,动作速率快。

良好:动作规范,协调较熟练。

及格:动作基本规范,不熟练。

不及格:动作不规范。

(2)达标:满分为4分,(计时从侧滑步开表,到侧身弧线跑至限制区中立区停表。

)传接球技术:(10分)要求:(1)行进间传接球不许运球或走步违例,如出现违例,每次从技评分中扣0.5分。

(2)如投篮不中,从技评分中扣1分。

评分方法:(1)技评:满分为6分,按八级评分,分值祥见评分表优秀:手、步法配合协调连贯,动作规范,传球及时准确。

良好:动作协调规范,传球到位。

及格:动作基本协调规范,传球基本到位。

不及格:动作不协调规范,传球不到位。

(2)达标:满分为4分投篮技术(15分)如图3所示: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以该点至罚球线中点为半径画弧,考生持球于弧线外,开始计时跳投,自投自抢篮板球后,迅速运球出弧线,连续跳投1分钟。

要求:(1)男生必须跳投。

(2)女生投篮方式不限。

(3)投篮使不得踩弧线,违者从所得技评分中一次扣0.5分。

评分方法:(1)技评:满分为8分,按八级评分,分值祥见评分表。

优秀:动作连贯协调,起跳迅速有力,手法正确。

良好:动作较连贯协调,起跳较迅速有力,手法较正确。

及格:动作基本连贯协调,手法基本正确。

不及格:动作不连贯协调,手法不正确。

(2)达标:满分为7分综合技术(15分)(1)比须按规定的路线方法进行。

(2)不得有违例现象,违例一次在技评分中扣除0.5分。

(3)投篮不中一次,在技评分中扣除1分。

(1)技评:满分为10分,运球变向,行进间投篮、传球、持球突破每项2.5分,按四级评分,各项评分祥见评分标准。

优秀:各项技术动作快速、熟练、正确,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好。

良好:各项技术动作正确,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较熟练。

及格:各项技术动作基本正确,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较差。

不及格:各项技术动作不正确,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差。

(2)达标:满分为5分3.4 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的可靠性、有效性分析3.4.1 可靠性分析为了验证最终确定的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对四项考试方法的可靠性。

采用“测试——再测试”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后两周再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

用两次测试结果计算重复测量的相关系数,作为测试的可靠性系数。

分析结果表明:各复测项目两次测试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较高的相关水平(p<0.01)。

这说明本文选取的测试项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4.2 有效性分析(1)内容的有效性考试的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样本,考试内容取样的得当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确定的四项考试方法从总体上能反映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

理论指出,考试的内容“如果充分反映了这个总体的信息,则具有内容有效性。

(2)效标有效性本文采用的效标是在对研究对象测试之前,带完一轮篮球普修课的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平时观察、了解,给学生整体技术评定的名次。

将学生测试结果总成绩排的名次与教师主观评定给学生排的名次之间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系数达到了较高的相关水平(p<0.01)。

说明考试结果与教师评定结果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上述表明所筛选的技术考试项目是合理、有效的。

4 结论与建议4.1 本研究提出的计划学时为72学时的主要依据全国10多所体育院校不同的计划学时和专家问卷调查筛选的结果确定的,他能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学习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基本技能。

达到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目的。

4.2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确定了重点教材、一般教材和介绍教材内容。

4.3 本研究对比全国其他体育院校的技术考试方法和专家问卷调查筛选的结果,并根据对研究对象的测试结果,制定出较为合理、科学、便于操作的技术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1]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2]胡学明,邢双涛.新形势下体育院校篮球技术课教学和评价理念改革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0—83.[3]任纪飞,李杰凯.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技术教学新体系中考试方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0—123.[4]胡安义.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07—110.[5]胡安义.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学习模糊评判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6]姚蕾,闻勇.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92—94.[责任编辑:王迎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