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
导原则
一、引言部分
在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资料综述中,引言部分是对该主题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介绍的重要部分。
撰写时应包含以下内容:
1.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指出该综述的创新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列举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3.引言不需要过于详细和具体,应突出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资料综述的核心部分,也是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部分。
具体要求如下:
1.将主题分为若干个有逻辑关系的子题,每个子题设置一个小标题,并按顺序展开;
2.对每个小标题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关键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3.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4.引用的研究文献应具备权威性,重点引用近年来的高质量论文,并对其论证和结论进行讨论和分析。
三、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是对中药天然药物临床研究资料综述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
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对主体部分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明确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
不足之处;
2.指出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不要牵强附会或夸大研究意义,要客观而准确地进行评价。
1.文献引用要准确、完整,并按引用顺序列于文章末尾;。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
导原则的通知
【通知正文】
各有关部门:
根据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近年来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成
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加强中药天然药物研究工作的有关意见,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药天然
药物科研水平,在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下,经过多次研究和论证,现制定《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特向各
单位发布。
一、撰写格式指导原则
1.标题:标题应尽量简明扼要,突出中药天然药物的研究主题;
2.摘要:摘要应概述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摘要字数不宜超
过300字;
3.引言:引言部分应包括对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的阐述,
对过去研究的总结和不足,以及本综述旨在填补何种研究空白的说明;。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及撰写指导原则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2006年06月22日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规范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和印制,国家局制定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以下简称《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以下简称《内容书写要求》)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局将按照《管理规定》、《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对申请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的说明书进行核准和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局核准的说明书进行印制。
二、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管理规定》、《说明书格式》、《内容书写要求》以及《指导原则》,并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说明书的申报资料要求,提交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
对于拟修订的说明书样稿(与原批准的说明书内容相比)不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项目的,以及注射剂品种拟在【药物相互作用】项下仅表述为“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补充申请,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发给《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并附核准后的说明书,同时报国家局备案。
对于进行过相关研究,拟修订的说明书样稿(与原批准的说明书内容相比)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中任何一个项目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补充申请,并报送相关研究资料。
中药、天然药物药学研究资料综述撰写格式与要求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草稿)二OO 五年三月2目录一、概述 (1)二、撰写格式和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一)中药、天然药物新药申请 (1)1、申请临床研究 (1)1.1 主要研究结果综述 (1)1.1.1 剂型选择及规格的确定依据 (1)1.1.2 制备工艺及研究内容 (1)1.1.3 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 (2)1.1.4 初步稳定性考察 (3)1.2 分析与评价 (3)2、申请生产 (4)2.1 主要研究结果综述 (4)2.1.1 临床批件情况 (4)2.1.2 生产工艺 (4)2.1.3 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 (4)2.1.4 稳定性考察 (4)2.1.5 说明书、包装、标签 (4)2.2 分析与评价 (4)(二)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的申请 (5)1、主要研究结果综述 (5)1.1 生产工艺 (5)1.2 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 (5)1.3 稳定性考察 (5)1.4 说明书、包装、标签 (5)32、分析与评价 (5)三、参考文献 (5)四、著者 (6)附:《中药、天然药物药学研究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导原则的起草说明 (7)4一、概述本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研究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导原则

(医疗药品管理)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研究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草稿)二OO五年三月2目录壹、概述 (3)二、撰写格式和要求 (3)(壹)主要研究结果综述 (3)1.研发背景 (3)2.主要药效学试验 (4)3.壹般药理学试验 (4)4.急性毒性试验 (5)5.长期毒性试验 (5)6.过敏性、溶血性、局部刺激性和依赖性试验 (6)7.致突变试验 (7)8.生殖毒性试验 (7)9.致癌试验 (8)10.药代动力学试验 (9)(二)分析和评价 (10)1.有效性分析及评价 (10)2.安全性分析及评价 (10)3.药代动力学特征分析 (10)4.药理毒理综合分析及评价 (11)5.药理毒理和其它专业间的关联性分析 (11)5.1和药学专业间的关联性分析 (11)5.2和临床研究的关联性分析 (11)三、参考文献 (12)四、著者 (12)附:《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研究综述撰写格式和要求》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13)3壹、概述本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于通过对中药、天然药物药理毒理申报综述资料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规范药理毒理综述资料,引导和提高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过程及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
本指导原则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不同类别及药理毒理申报资料的要求对申报临床的药理毒理综述资料统壹进行要求。
撰写该综述时可根据不同的申报类别,按申报项目的不同要求撰写相应的内容。
该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包括药理毒理主要研究结果综述和分析及评价俩大部分。
二、撰写格式和要求(壹)主要研究结果综述对主要研究结果的综述部分建议按以下内容进行全面、简要的描述,不建议写成对试验结果的简单罗列,不必有具体试验表格及数据等。
建议对药效学试验结果或毒理学研究结果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1.研发背景简要说明文献情况(如果有临床应用史需描述有无不良反应报道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简要说明前期是否进行过基础研究或筛选研究,若有关联研究,简述主要研究结果。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目录一、概述二、撰写格式和内容(一)申请临床试验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2.分析与评价(二)申请生产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2.分析与评价三、参考文献四、著者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一、概述本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在通过对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料,并加强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临床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和自我评价。
本指导原则提供了不同注册申请中可能涉及的内容,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任何一种类别的注册申请,注册申请人可以按照不同注册申请类别的要求,结合所申报品种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把握重点,合理确定各自所需要提供的资料和临床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科学、客观、规范地撰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应力求文字简炼,逻辑合理,重点突出。
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应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与评价”两部分。
本指导原则按照申请临床试验、申请生产两种情况分别进行阐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一)申请临床试验本部分内容为支持进入临床试验的所有与临床有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资料的简要介绍。
应注意围绕适应病症,对处方合理性、创新性及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
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1.1.命名依据简述药品命名依据。
1.2.立题目的与依据简述拟选择适应病症的病因、病机、治疗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涉及西医疾病,还应简述现代医学对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简述与国内外已上市同类品种比较,申请注册药物的特点和拟临床定位。
简述处方来源、应用、筛选或演变过程,说明处方合理性依据。
如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应简述处方中君、臣、佐、使及各自功用。
如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及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应明确。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是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系统性介绍和综合分析,旨在提供对这些物质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全面了解。
在为中药和天然药物综述撰写资料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以下是一些建议:1.格式:-标题:在资料开头明确给出中药天然药物综述的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综述的主要内容。
-分部:根据综述的内容和结构,将资料分为多个章节或主题,每个章节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主要内容,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2.内容:-引言:在文章开始部分,简要介绍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背景和重要性,说明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化学成分:详细介绍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成分和相关成分,列举各个成分的结构式和常见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探讨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对生理过程的调节、药物靶点的作用以及分子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应用:系统综述中药和天然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范围、疗效评价、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药物研发:综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物研发和创新,涉及到药物的筛选、改良、化学合成、配方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发展趋势:展望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发展趋势,包括新的研究方向、技术应用推广、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3.技术指导原则:-合理结构:将综述的内容合理分章节,保证逻辑清晰,各个章节间有清晰的过渡。
-准确全面: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全面涵盖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相关知识点,并根据最新研究和发展进行更新。
-可读性强: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对于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给出简要解释或定义。
-引用文献:在资料中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为所述观点提供支持和依据,并确保准确引用并注明出处。
综述资料的撰写格式和内容技术指导原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总体上应保持准确、全面、连贯和易读的特点,以便读者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总结归纳的撰写原则

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总结归纳的撰写原则撰写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明扼要:总结报告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庞杂的表达。
每段应言简意赅,将重要信息和主要结论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2.逻辑清晰:总结报告应遵循逻辑顺序,组织结构合理,让读者容易理解和跟随。
可以按照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组织,确保报告的结构连贯性和一致性。
3.真实准确:总结报告应真实准确地反映研究结果,避免夸大或歪曲数据和结论。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应建立在充分的样本量和科学的统计方法基础上,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影响的可比性。
4.重点突出:总结报告应将重点和重要信息突出展示,避免混杂或琐碎的内容。
重点可以是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发现的重要结果或难点的解决方案等,应尽可能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论述。
5.提供具体数据:总结报告应提供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以支持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可以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增强读者对结果的理解和记忆。
6.对比分析:如果可能的话,总结报告中可以进行对照组或对比组的数据分析和对比。
通过对不同组别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评估中药天然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更为全面和客观的结论。
7.结论明确:总结报告应明确总结研究结果,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
结论应直接回答研究目的,并根据实际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或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语言规范:总结报告应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化或生僻的词汇和句式。
可以适当运用科技的术语和专业名词,但需要保证读者的理解。
9.文字清晰:总结报告中的文字应清晰易读,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达。
可以通过使用简洁的句子、精确的措辞和清晰的段落结构来实现。
10.适合读者:总结报告应根据读者的背景和需求来调整论述方式和表达方式。
对于非专业读者,应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说明,尽量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据。
通过遵循上述原则,撰写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可以更加准确、清晰地传达研究结果和结论,提供有益于读者理解和应用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目录一、概述二、撰写格式和内容(一)申请临床试验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2.分析与评价(二)申请生产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2.分析与评价三、参考文献四、著者一、概述本指导原则是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国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本指导原则旨在通过对中药、天然药物临床试验资料综述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申报资料,并加强药品注册申请人对新药研发临床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和自我评价。
本指导原则提供了不同注册申请中可能涉及的内容,但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任何一种类别的注册申请,注册申请人可以按照不同注册申请类别的要求,结合所申报品种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把握重点,合理确定各自所需要提供的资料和临床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科学、客观、规范地撰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应力求文字简炼,逻辑合理,重点突出。
临床试验资料综述应包括“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与评价”两部分。
本指导原则按照申请临床试验、申请生产两种情况分别进行阐述。
二、撰写格式和内容(一)申请临床试验本部分内容为支持进入临床试验的所有与临床有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资料的简要介绍。
应注意围绕适应病症,对处方合理性、创新性及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
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1.1.命名依据简述药品命名依据。
1.2.立题目的与依据简述拟选择适应病症的病因、病机、治疗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涉及西医疾病,还应简述现代医学对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的认识以及治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简述与国内外已上市同类品种比较,申请注册药物的特点和拟临床定位。
简述处方来源、应用、筛选或演变过程,说明处方合理性依据。
如按照中医理论组方,应简述处方中君、臣、佐、使及各自功用。
如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及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应明确。
如有相关的临床应用经验,还应简述原临床适应病症、用法、用量、疗程、疗效特点、安全性情况。
如为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剂型的品种,则只需简要说明拟选择新的剂型或新的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依据,并比较二者功能主治、日用原料药量是否一致。
1.3.临床试验计划与方案临床试验计划应反映临床试验的整体思路及实施方法。
药物临床试验是一个有逻辑、有步骤的过程,早期试验结果应用于指导后期临床试验设计。
本资料应明确拟进行的临床试验各期的试验目的,概述试验方案要点,以反映临床试验的整体思路。
以下提供了Ⅰ期人体耐受性试验和Ⅱ期临床试验方案综述格式和内容撰写要求,如需进行Ⅰ期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试验方案综述格式和内容可参照本指导原则撰写。
1.3.1Ⅰ期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要点简述试验目的,受试者选择,主要试验方法,明确单次给药初始剂量、最大剂量、剂量梯度及确定依据,多次给药组组别设置、剂量、给药方法、给药时间确定的原则和方法,说明终止指标、观测指标、观测时点,预计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3.2Ⅱ期临床试验方案要点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具体内容撰写。
如存在多个适应病症,应分别撰写;对于同一适应病症,如存在针对不同试验目的设计的多个试验,也应分别撰写。
简述试验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关键内容,诊断标准出处或依据,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例如假设检验类别、随机化方法、盲法水平、样本含量确定方法、对照药物及选择依据、进行剂量研究应说明不同剂量设置依据等),数据管理与统计学分析的原则,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的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定,明确是否进行随访及相关规定,明确主要疗效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方法及依据。
2.分析与评价以处方和适应病症为关注重点,从立题目的、立题依据、临床试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申请注册药物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应特别关注与已上市用于相同适应病症的品种比较,本品的临床定位、优点、特点及开发意义和价值。
注意处方组成与拟选择适应病症病因、病机、治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结论应来源于文献资料和前期已有的研究结果,应具体、客观、具有逻辑性。
关注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性,是否参考了药学、药效学、毒理学试验结果及先期临床研究结果,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二)申请生产本部分内容为支持新药生产上市的所有临床试验资料的概要式总结。
临床试验报告应作为重点内容。
需要提供临床试验设计、试验过程、试验结果的重要内容,还需在此基础上,对受试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风险和受益之间的关系做出评价。
临床试验一览表1.主要研究内容总结1.1.Ⅰ期临床试验概要1.1.1人体耐受性试验概要简述受试者选择标准。
简述试验设计方法、试验例数。
单次给药组: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剂量梯度及确定依据;给药方法;终止指标、观测指标、观测时点;给药后各项指标观察结果,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检测结果及原因分析。
多次给药组:剂量设置、给药方法、疗程及确定依据;终止指标、观测指标、观测时点;给药后各项指标观察结果,出现的不良反应、异常检测结果及原因分析。
人体耐受性试验结论:①安全剂量;②未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异常检测结果)的剂量;③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包括异常试验编号试验目的设盲水平对照情况疗程主要指标完成例数(试验组/对照组)试验一试验二试验三......检测结果)的剂量;④发生中度、重度不良反应(包括异常检测结果)的剂量;⑤不良反应(包括异常检测结果)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有无前期征兆等;⑥推荐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和理由。
1.1.2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概要如进行了该项试验,综述格式和内容可参照本指导原则撰写。
1.2.Ⅱ期临床试验概要、Ⅲ期临床试验概要Ⅱ期临床试验概要、Ⅲ期临床试验概要分别撰写。
同一期临床试验如存在多个适应病症,也应分别撰写;针对同一适应病症的多个试验,也应分别撰写。
每个临床试验撰写内容和格式如下。
1.2.1试验目的具体说明本项试验的受试对象、干预因素、主要效应指标,明确试验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明确药品在相关适应病症治疗中的定位。
1.2.2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及来源;和/或中医辨证依据;疾病分型(或分期、分度、分级)标准及来源。
纳入病例标准。
排除病例标准。
1.2.3试验方法简述临床试验总体设计类型和方法(例如,说明对照选择依据,随机化分组方法,设盲水平及选择依据,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统计量的估计值及其来源、依据,如进行剂量研究,应说明不同剂量设置依据等)。
简述临床试验用药物(包括对照药)的给药途径、方法、剂量。
说明临床试验用药物(包括对照药)来源、生产企业及批号。
扼要说明疗程及确定依据。
简述合并用药规定。
阐述疗效指标,明确主要疗效指标。
阐述疗效评价方法及依据。
明确是否进行随访,简述随访规定(包括随访目的、随访对象、随访指标、随访周期等)。
简述统计分析计划、获得最终结果的统计方法及确定依据。
简述针对易发生偏倚、误差的环节与因素所采取的质控措施。
Ⅲ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如有对方案的修订,说明并简述理由。
1.2.4试验结果说明试验的入组、剔除、脱落病例情况(包括剔除、脱落的具体原因)以及统计分析中处理方法;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相关数据集。
基线特征数据的组间均衡性分析结果。
依从性分析结果,说明依从性状况对试验结局的影响。
合并用药、伴随治疗情况。
有效性方面:主要疗效指标评定结果。
次要疗效指标评定结果。
应提供所有重要疗效指标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以及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
随访结果分析。
中心效应分析结果。
可能对疗效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如病情、病程、合并症、合并用药、年龄等)安全性方面:对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描述,包括人口学特征,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严重度、处理措施、结局,并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和判断。
提供与安全性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每项实验室检查病例数,治疗前后发生异常改变频数表(包括治疗前正常治疗后变为异常以及治疗前后均异常两种情况)。
有意义的异常检测结果、随访结果、处理和转归情况。
根据专业知识,对异常改变加以分析,对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与受试药物的关系进行讨论。
1.2.5结论Ⅱ期临床试验结论:应以Ⅱ期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有关疗效、安全性的重要结论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对本品适应病症及效应特点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明确对Ⅲ期临床试验的建议。
Ⅲ期临床试验结论:应以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有关疗效、安全性的重要结论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
应对本品疗效、不良事件特点进行概括、总结。
应清楚地阐明预期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明确所有潜在的问题,例如有关检测之间的不一致性、受试药物临床使用应当注意的问题、受试药物疗效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等。
说明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分析影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频率的可能因素(如时间依赖性、剂量或浓度、人口学特征等)。
还应明确说明个别受试者或风险患者群的受益或特殊预防措施,及其对更进一步研究的指导意义。
围绕受试药物的治疗特点,提出可能的结论及临床应用价值。
2.分析与评价综合所进行的各期临床试验,对试验方法、结果以及受试药物疗效、安全性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以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试验药物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及评价,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受试人群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分级、其他潜在的重要变异,排除人群,特殊人群,讨论受试人群和拟用人群的区别;病例入选情况,研究观察周期,研究终点的选择是否合理;研究结果的临床价值/意义。
以临床试验结果为依据,对试验药物安全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特别注意不能肯定与试验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及其程度和转归。
分析受试药物的可能的高风险人群。
阐述安全性问题对受试药物临床广泛应用的可能影响。
综合以上所有资料,对试验药物进行受益/风险分析和权衡,应阐明个体受试者和风险患者群可能的受益,讨论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潜在的问题,并尽可能明确可能有益的预防措施。
简述试验设计以及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归纳出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参考文献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5年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年四、著者《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课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