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学期《旅游概论》期中考试试题
旅游学概论期中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类自古以来的旅游发展历史划分为史前人类迁徙、、近代旅游兴起、四个阶段。
2. 旅游系统构成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旅游目的地、。
3. 旅游消费者经由、、三个环节而形成。
4. 旅游目的地三大核心支撑要素分别是、和。
二、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1. 古代旅行活动。
2. 现代旅游发展。
3.旅游系统功能。
4. 旅游消费者。
5. 旅游目的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旅游系统三大构成要素存在何种相互关系?2.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过程包括那几个阶段?3.旅游通道包括哪些类型并各具有什么功能?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特征与趋势。
2.论述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类自古以来的旅游发展历史划分为史前人类迁徙、古代个体旅行、近代旅游兴起、现代旅游发展四个阶段。
2. 旅游系统构成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旅游消费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业。
3. 旅游消费者经由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三个环节而形成。
4. 旅游目的地三大核心支撑要素分别是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二、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1. 古代旅行活动,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旅游活动,以个体旅行为总体特征,旅游形式主要有商业旅行、宗教旅行、政治旅行、帝王巡游、享乐旅行、士人漫游、探险旅行等。
2. 现代旅游发展,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的旅游发展,以大众旅游为总体特征,大众旅游的主要标志是涌现出现代交通运输、现代旅游接待、旅游组织机构、现代旅游形式(奖励旅游、自驾旅游、会展旅游、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游轮旅游、高铁旅游等)。
3.旅游系统功能,指旅游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效。
旅游系统具有三大功能:促进客流移动、促进消费体验、促进企业运营。
4. 旅游消费者,指离开常住地前往目的地游览体验的人。
旅游消费者具有异地性、暂时性、非牟利性三大特征。
旅游概论期中考试

旅游概论期中考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40 分)1、不仅是人类早期的旅游形式,也是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
( )A、公务旅游 B 商务旅游 C 观光旅游 D 度假旅游2、所谓________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必须亲临其境、身体力行的不可替代性。
A 广泛性B 综合性C 参与性D 季节性3、迁徙和旅行的共同外部特征是 __________ 。
A 自然行为B 自由行为C 空间移动D 季节性的迁移和集散4、工业旅游起始于。
( )A 美国B 中国C 英国D 法国5、_________ 协会提出了著名的“艾斯特”定义。
A 世界旅游组织C 世界旅行社协会B 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D 国际旅馆协会6、_________ 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
A 旅行B 游览C 迁徙D 享乐7、古人说:“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 _____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管理服务D 旅游设施8、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总部设在 ( )A 美国旧金山B 马德里C 伯尔尼D 巴黎9、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社团性的旅游行业组织。
( )A 国际旅游局C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10、有购物天堂之称的是。
B 中国旅游协会D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上海的特点》A 季节性B 参与性C 综合性D 广泛性11、佛山某旅行社组团到韶关丹霞山 3 日游,这属于__________旅游类型。
A 地方性旅游B 区域性旅游C 全国性旅游D 出境游12、到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这种游山玩水的旅游方式属于_________ 。
A 度假旅游B 观光旅游C 商务旅游D 生态旅游13、每年春天,很多佛山市民利用周末去高明、山水观看油菜花,到了荔枝成熟时,各地的荔枝节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
这种以农业(包括乡村文化)资源为对象的旅游活动叫________。
旅游概论期终试卷

张家港第二职业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旅游概论 》试题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密封处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一、名词解释题(1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1、旅游业务: 2、旅游资源: 3、旅游者: 4、主题公园: 5:假日旅游:二、填空题(1空0.5分,共20空,共计10分)。
1、旅游必须以 为前提,以区别于在常住地进行的游览;旅游的本质是 的特殊经历,以区别于目的广泛的旅行。
2、旅游的消费属性属于 消费形式,它是就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而言的。
其消费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一类是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实现完美的旅游愿望。
3、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 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4、新中国旅游业诞生是以 和 这两个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5、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美国洛杉机的 。
6、我国三大旅游市场的发展顺序,由早到晚,分别是 、 和出境旅游市场。
7、所谓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 和 的制约而呈现出淡季、旺季的差异性。
8、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旅游的主体-- 、旅游的客体-- 和旅游的媒介-- 。
9、生态可分为 、 、泛生态三种类型。
10、我国的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主要来自北美市场,即 和 。
三、单项选择题(1题1分,共30题,共计30分)。
1、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2、四川九寨沟景区每年4-10月游人如织,而其余月份游客寥寥。
该景区某年11月起到次年3月底,门票由原来的220元降到80元。
这说明旅游具有( )的特点。
A 、广泛性 B 、综合性 C 、参与性 D 、季节性3、世界上最早旅行者的目的是( ) A 、朝圣膜拜B 、观光C 、贸易D 、探险4、“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管理服务5、近代旅游的开创国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中国6、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说明旅游业具有( )的特点。
旅游概论期中试卷(新教材1-2章节)

11—12学年第一学期11级旅游专业旅游概论学科期中试卷命题人陈莉莉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人间100 分钟第一卷1、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简写是()。
A、WTTCB、WCTOC、WOTD、WTO2、“会议旅游”也属于旅游,说明了旅游的概念具有()。
A、异地性B、非功利性C、包容性D、广泛性3、“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说明()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设施D、旅游服务4、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游览了西安秦兵马俑、北京故宫长城、桂林七星岩等景点,属于()。
A、观光旅游B、专项旅游C、新型旅游D、跨国旅游5、在国外,旅游一词直至( )年才在《牛津词典》上出现。
A、1711B、1715C、1811D、18156、()提出了著名的“艾斯特”定义。
A、世界旅游组织B、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C、世界旅行社协会D、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7、世界古代旅行和旅游阶段,出现最早的旅行是()。
A、通商贸易B、宗教朝圣C、帝王巡游D、科学考察8、在我国,现代主题公园兴起的标志是()。
A、世界之窗B、中华民俗村C、锦绣中华D、迪斯尼乐园9、参加()型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多数来自经济发达国家或经济富裕的旅游者或一些中老年的人士。
A、公务型B、观光型C、度假保健型D、购物型10、工业旅游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 ).A、德国B、美国C、法国D、中国二、不定项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1、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首先在()出现。
A、古中国B、美国C、英国D、古印度2、下列哪些是新型的旅游形式()。
A、生态旅游B、农业旅游C、学术考察D、自驾游3、下列哪些国家是国际旅游会议的主要接待国()。
A、美国B、西班牙C、德国D、中国4、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国际旅游者中,大多数属于()等度假保健相结合的活动。
A、游海滩B、寻阳光C、海水浴D、买东西5、古今旅游者最向往的去处是()。
旅游概论期终试卷

张家港第二职业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旅游概论 》试题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密封处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一、名词解释题(1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1、旅游业务: 2、旅游资源: 3、旅游者: 4、主题公园: 5:假日旅游:二、填空题(1空0.5分,共20空,共计10分)。
1、旅游必须以 为前提,以区别于在常住地进行的游览;旅游的本质是 的特殊经历,以区别于目的广泛的旅行。
2、旅游的消费属性属于 消费形式,它是就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而言的。
其消费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一类是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实现完美的旅游愿望。
3、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 是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
4、新中国旅游业诞生是以 和 这两个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5、主题公园的典型代表是1954年始建于美国洛杉机的 。
6、我国三大旅游市场的发展顺序,由早到晚,分别是 、 和出境旅游市场。
7、所谓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因受到 和 的制约而呈现出淡季、旺季的差异性。
8、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旅游的主体-- 、旅游的客体-- 和旅游的媒介-- 。
9、生态可分为 、 、泛生态三种类型。
10、我国的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主要来自北美市场,即 和 。
三、单项选择题(1题1分,共30题,共计30分)。
1、工业旅游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2、四川九寨沟景区每年4-10月游人如织,而其余月份游客寥寥。
该景区某年11月起到次年3月底,门票由原来的220元降到80元。
这说明旅游具有( )的特点。
A 、广泛性 B 、综合性 C 、参与性 D 、季节性3、世界上最早旅行者的目的是( ) A 、朝圣膜拜B 、观光C 、贸易D 、探险4、“文以地生辉,山以文益秀”,说明( )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设施 D 、管理服务5、近代旅游的开创国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中国6、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使旅游业受到重创,说明旅游业具有( )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A.谢灵运B.谢眺C李白D.徐霞客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A.5月19日B.7月15日C.9月27日D.11月5日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A.5月19日B.9月27日C.8月22日D.10月1日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A、UFTAAB、WTOC、IHAD、ICAO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B 厦门C 武汉D 上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
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帝王巡游2、士人漫游3、旅游者4、旅游资源5、旅游市场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答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学概论》试题

《旅游学概论》试题旅游学概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旅游业中,人们对______的需求属于根本性需求。
( )A.交通运输产品B.景点产品C.饭店产品D.导游服务2.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______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3.具体负责我国五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的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B.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局C.县级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局D.国家旅游局4.在国际旅游研究中,一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字中,一般不包括( )A.旅游购物收入B.国际间交通客运收入C.饭店住宿收入D.景区门票收入5.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是( )A.身体条件B.闲暇时间C.家庭负担状况D.旅游动机6.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B.垄断性C.可创新性D.永恒性7.第一次提出包价旅游概念的是( )A.托马斯·库克B.英国的“劳动者旅行协会”C.英国的地平线假日旅游公司D.美国的运通旅游公司8.对于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这便是所谓的( )A.大众旅游B.社会旅游C.奖励旅游D.包价旅游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是( )A.公务旅行B.宗教旅行C.科学考察旅行D.贸易经商旅行10.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判定一个人在国内开展的外出旅行是否应纳入国内旅游统计之中,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 )A.外出旅行的距离B.旅游购物的数额C.是否在外逗留过夜D.外出旅行的目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就全世界远程国际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以及______三者之间。
《旅游学概论》期中试卷含答案

《旅游学概论》期中考试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且涉及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产生的一些现象和关系。
这一点反映了旅游现象的()。
(C)A 异地性B 暂时性C 综合性D 单一性2.人们在旅游过程中,需要交通部门提供交通,需要住宿部门提供住宿,需要餐饮部门提供饮食,需要娱乐行业提供娱乐项目和设施,需要零售业提供旅游纪念品及当地特色旅游商品。
这描述的是旅游活动的()特点。
(A)A消费性 B 地域性 C季节性 D 大众性3. 国外旅游研究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为第三阶段。
其中在(),旅游研究的目的是开始探讨如何使旅游和旅游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C)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 当代旅游阶段4.在世界旅游发展的()阶段,旅游一词于此时开始出现,专门经营旅游活动的旅行社开始问世并发展迅猛。
(B)A古代旅行 B 近代旅游 C 现代旅游 D未来旅游5.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 B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6.童话世界般的九寨沟,冬季是银装素裹,春夏是碧水青山,秋天是五彩斑斓。
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C)A 美学上的观赏性B 空间上的地域性C 季节的变化性 D利用的永续性7.岩溶地貌景观大面积的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而丹霞景观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
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B)A 美学上的观赏性B 空间上的地域性C 季节的变化性 D利用的永续性8.各种类型旅游交通中,()是最普遍的短途运输方式。
( C )A航空交通 B 铁路交通 C 公路交通 D 水路交通9.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地中,持续平稳增长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概论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专业: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填人答题卡。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旅游概论的论述正确的是
A.对旅游学的概括 B.对旅游学的概括论述
C.就是旅游学 D.旅游学的概括论述
2.旅游现象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
A.旅游者和旅游产业 B.旅游媒介和旅游产业
C.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活动 D.旅游资源和旅游者
3.从三大产业来看,旅游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一、二产业之间 D.第三产业
4.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A.审美、娱乐、休闲 B.购物、看风景
C.经商、工作 D.学习、政治活动
5.旅游业得以发展的灵魂是
A.旅游服务 B.门票价格 C.旅游资源的新奇 D.旅游文化
6.旅游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服务人员C.旅游产业 D.旅游资源
7.属于团体旅游的特点的是
A.轻松 B.自由 C.方便、安全D.难免孤单8.近代旅游是从那年算起
A、1990年
B、1993年
C、1840年
D、1949年
9.旅游的媒介是指
A、旅游者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设施
10.下面属于外国人的是
A.取得中国国籍的美国人 B.取得美国国籍的中国人 C.香港人 D.台湾同胞
11.属于特种旅游的是
A.探友访亲 B.观赏自然风景C.公务出差 D.沙漠探险
12.旅游者产生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包括
A.自由自配的金钱和闲暇时间 B.美好的心情和金钱
C.生活时间和旅游动机
D.健康的身体和审美的需要
13.对闲暇时间的解释正确的选项为
A.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 B.必要地附加工作时间 C.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D.必要的社会活动时间14.属于潜在旅游资源的有
A.神龙架、海南三亚 B.嵩山少林寺、长城
C.黄金洞、坪坝营 D.恩施一刚被发现的原始森林
15.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湖泊B.海滩海岛 C.岩溶地貌年 D.四合木楞房
16.“物以稀为贵”体现的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什么原则
A.市场原则和经济原则 B.独特性原则C.保护原则 D.整体和谐原则
17、导致旅游点生命周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它的
A、吸引力减退
B、游客的兴趣发生转移
C、市场的冲击
D、景区的规模
18.从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可以认识旅游业的性质。
旅游是一种
A.生产和经营 B.生产和消费C.高级消费 D.低级消费
19.旅游者到温泉、矿泉进行“浴疗”,或者到沙滩、沙漠进行“沙疗”,以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
这种旅游出于 A 、健康动机 B 、交际动机 C 、业务动机 D 、文化动机
20.旅游也包括吃、注、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这体现了旅游业的什么特点 A .依靠性 B .综合性 C .带动性 D .涉外性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代码填人答题卡中,多选、错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旅游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 .异地性
B .暂时性
C .长期性
D .流动性 2.学习旅游概论的方法有
A .认真读书,学好基础理论
B .努力实践,锻炼和培养从事旅游活动的实际能力
C .联系中国实际
D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3.旅游的属性包括
A .社会属性
B .文化属性
C .经济属性
D .休闲属性 4.我国古代旅游分为那几个阶段
A .秦汉时期的旅游
B .先秦时期的旅行和旅游
C .明清时期的旅游
D .原始社会的旅游 5.旅游资源的特点有人说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觉得应该是固定的,下面属于旅游资源特点的是 A .多样性 B .不可移动性 C .可创造性 D .全面性
三、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旅游学
2.旅游动机
四、简答题(请将答案填人相应题目后的空白处。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旅游与旅行、迁徙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四个阶段。
五、案例分析题(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观看右边的两幅图画,回答下面问题。
1、 右边两幅图画分别映射了旅游资源破坏的哪两种类型?
2、 针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采用哪些手段,结合身边的故事谈谈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