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1.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1.2 教学目标: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程标准的概念与作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课程标准的概念,讲解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2. 介绍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方法,强调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的重要性3. 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二章: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了解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掌握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能力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与适用场景2.4 教学步骤:1. 介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与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与目标2. 讲解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强调适应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3.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学会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反馈与指导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实践,体验评价的过程与效果3.4 教学步骤:1. 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概念,讲解其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重视评价的重要性2. 介绍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强调客观、公正、全面、及时的原则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与技巧4.1 教学内容: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学会小学数学教学技巧的选择与运用4.2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掌握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的能力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教学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技巧的效果与适用场景4.4 教学步骤:1. 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概念与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策略的重要性2. 讲解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运用原则,强调目标导向、学生中心、过程导向的重要性3. 介绍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技巧,讲解其适用场景与效果,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与工具5.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工具的选择与运用5.2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资源学会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工具的能力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与作用,教学工具的选择与运用原则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体验不同教学工具的效果与适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概念,讲解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2. 介绍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讲解其特点与适用场景,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资源3. 讲解小学数学教学工具的概念与作用,强调教学工具的辅助性、互动性、创新性的原则4. 介绍不同的教学工具,讲解其适用场景与效果,引导学生选择与运用合适的教学工具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与管理6.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6.2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掌握创建积极教学氛围和管理课堂秩序的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问题,分享经验和想法6.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组织的原则,如目标明确、参与度高、结构清晰等2. 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3. 探讨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如课堂规则制定、学生行为管理等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经验和想法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辅导与支持7.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学习辅导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学习支持的基本技巧与策略7.2 教学目标:学会设计有效的学习辅导计划掌握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习辅导的原则与方法,学习支持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学习辅导的案例,讨论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7.4 教学步骤:1. 介绍学习辅导的原则,如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及时反馈等2. 讲解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辅导计划,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3. 探讨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方法,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使用辅助工具等4. 分析学习辅导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反思8.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8.2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学会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8.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2. 讲解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3. 探讨教学反思的基本技巧与策略,如反思日志、同行评议等第九章: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9.1 教学内容: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方法与技巧9.2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掌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与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整合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练习9.4 教学步骤:1. 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如多媒体、网络等2. 讲解如何选择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考虑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需求3. 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与实践,如互动式教学、在线学习等4. 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练习,体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10.1 教学内容: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掌握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10.2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与评价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掌握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教学评价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讨论评价标准和结果10.4 教学步骤:1. 介绍教学案例分析的目的与方法,强调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解能力2. 讲解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3. 分析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评价标准和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组织与管理”中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组织的原则与方法”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基本技巧与策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精品PPT课件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精品PPT课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就等于理解,就是温情,就是关心。 带着对自己思考后肯定的回答,我安稳的睡去。
当心平和了,睡眠也就踏实了,也就能为第二天的童话镇“漫游”提供力量了。
第二天早八点,民宿老板娘准时敲门,在简单收拾过后,就出发前往迪士尼乐园了。
迪士尼乐园,在这片最神奇而真实的土地上,总有一些属于你自己的magic moment,我们虽然知道它不是生活的避难所,但总还是想让这份美好永驻。
偶尔来给自己一点喘息的余地和放松的空间吧,只为回归纯粹。 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周五的傍晚,住进了“花筑”民宿,来到了位于迪士尼周边2km的小镇。
算是给自己放一个小假,只为圆一场童话梦。 穿梭回到童年,就为简单、不知所谓的快乐一番。
我选择了一家名叫“花筑“的客栈,热情友善体贴的老板会在上海地铁11号线的终点站迪士尼和客栈之间,往返接送你的整个行程。
抽空给自己放个假吧,或许是短暂的穿梭回到童年,仅仅是度一个24h的假期,放肆快乐的开怀大笑一天;或者是选择一家安静美好的民宿,望着月亮发发呆;更或者是集结三五好友,在星空灯火的陪伴下喝点啤酒,聊点理想,都行。 想必,这也算是给即将结束的2019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罢。
0今天这个题目的灵感,来自于刘润老师公众号里的文章《假如再选一次,我会选A》。文章中刘润老师给了两个选项: A、:你可以慢慢变成一个强者。 B、:你可以一瞬间以弱变强。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叫做物体的 体积 。
1cm
数一数
• (三)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数学信息、 开展数学实验的平台
• 1. 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数学信息的平台 • 2.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数学实验的平台 • (1)利用“拖动”试验探索数学问题 • (2)利用教育软件的“测量”功能开展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首先,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找出解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另外,游戏化教学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多媒体教学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个性化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好的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清江镇南塘小学黄德安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讲授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举行阐发,做到理论与当今课本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

一方面能够温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明白。

本书另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运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先容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明白进步了一个条理。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到达讲授目标,实现教学内容,在讲授原则引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运动方法。

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训练法和演示法四种。

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讲堂上常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革新,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实验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实验训练。

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徙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凭据讲授目的的要求,提出实验题目,以实验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实验运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举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体系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实验训练,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实验,通过差别条理的实验运动。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有哪些好的教学手段可以带来高效率的课堂质量,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呢?小编将带来以下七种数学常见的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有哪些一、数与代数在数与代数中常用的教具有:情境图、计数器、计数棒,磁贴(书写数字磁贴、计算数字磁贴、数学符号磁贴),乘法口诀磁性卡片、钟表模型、分数演示器、天平、数字转盘、七巧板等。

情境图,在数与代数乃至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的都非常广泛。

很多考生都很纠结小学数学的课堂导入,想要生动形象的导入,但是又无奈与大脑中素材积累有限,尤其是在考试短短20分钟的备考时间内,要想出既生动有形象,还要与所教授内容相关的导入确实是难为广大考生。

要想在试讲中取得好的成绩,导入除了要形象生动有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数学的学科特色,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在试讲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时就可以利用情境图来导入,给学生展示情境图并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呢?”待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规律,进而顺利成章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数棒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学生刚刚学习数数、刚刚学会简单的加减法时,教师往往都是通过让学生来数计数棒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

此外,在中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竖式乘除法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借助计数棒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时,教师就是借用计数棒来帮助学生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的。

在教小学生学会数数和认数的过程中,除了用上述的计数棒之外,计数器也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因此如果在教数数和认数的试讲中二选一即可。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普本)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普本)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编号:0342010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适用对象:小学教育专业(4年制普通本科)学分数:3总学时数:54课时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是培养能适应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具有本科文化程度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小学数学教育思想,较完整地了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过程;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方面的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绪论(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结构。

【教学内容】§0.1 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发展§0.2 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与趋势§0.3 国内数学教育改革回顾§0.4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0.5 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意义§0.6 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数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与发展以及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明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1.1 数学课程目标概述§1.2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1.3 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改革与发展§1.4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分析§1.5 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评析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3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在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全面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与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体)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体)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具体)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观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工具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

2.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3.趣味教学:将数学知识和趣味元素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4.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5.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于数学的小学教学方法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竞赛等方式进行,比如数学接龙、数学游戏等。

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可以通过解题、分析问题等方式进行。

4.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小学数学包括数、形、概念、公式等方面的知识,要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5.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

6.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数学原理和知识,比如测量物体、计算长度等。

7.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8.注重教学反馈和评价,通过测验、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要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兴趣。

小学毕业数学教学方法小学毕业数学教学方法包括:1.情境创设应具有趣味性:创设有乐趣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一环。

2.情境创设应具有现实性:学生能从课堂学习的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完整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1.游戏互动法。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学习。

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到新知识,或者使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

2.歌谣法。

用音乐赋予课堂生命力,用节奏感代替死记硬背,用韵律去教学,让学生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在快乐学习中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音乐教育,融入舞蹈元素、体育元素、语文诗词元素等,让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故事引导法。

数学教材本身抽象、空洞,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把课本中的知识编成故事,并在故事中设置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4.制造悬念法。

制造悬念的方法是在教学之前设下悬念,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带有强烈的求知欲投入学习。

5.建立错题本。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错题本,把自己作业、练习册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不时拿出来看看,加深记忆。

6.抽象概念形象化。

很多老师在讲解概念和公式的时候,只讲解概念和公式本身的字面含义和适用条件,导致学生只背会概念和公式,没有真正理解,甚至张冠李戴。

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应当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形象化,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公式。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探索创新,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数学小学教学方法数学小学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1.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图画、表格、动画或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2.尝试法:由教师提出题目和材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解题方法。

3.讲解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4.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活动,自主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5.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学习,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六章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
二、计算尺
1614年,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1550-1617﹞ 发明了对数后,人们便根据对数的原理,制成了 至今仍被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地采用的对数计 算尺。计算尺通常指对数计算尺,它是一个模拟 计算机,通常由三个互相锁定的有刻度的长条和 一个滑动窗口(称为游标)组成。在1970年代之前, 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计算工具,后来逐渐被 电子计算器所取代。
镶嵌、雪花线、勾股树、分形树、变化的五边 形、三角花、自行车(再参见演示视频,观察 它们动态变化)
D
B'
A'
A
B
D C
B
C
F
E
B
A
A
B
D
呈现上述动态课件——参见《准备课件》
学习利用教育软件制作课件:实现平移、旋转; 制作风车 平慧玥:24时计时法
(二)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1.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提高信息素养 2.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 4.信息技术利于学生开发数学课程资源 (圆周率.ppt;)
二、设计开发的教具和学具 (一)与教材配套教具和学具
(二)奎逊耐木条
近二、三十年,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使 用一种教具,叫做奎逊耐木条(Cuisenare Rods)。它是比利时一位小学校长乔治·奎逊 耐研制的。这套教具由十种木条组成,分别涂 上白、红、浅绿、紫、黄、深绿、黑、蓝、棕、 橙等颜色。十种木条的截面都是1平方厘米的 正方形、长度分别为1、2、3、……10厘米。 显然,白色木条是一个正方体、其他各色木条 都是长方体。
二、常用数学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教学软件功能越来越强 大。Macromedia Authorware、Macromedia Flash(平慧玥——24时计时法)、PowerPoint、 Word、 Excel等应用软件都可以用于小学数学教 学,特别是PowerPoint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后 面的案例)。 《几何画板》(Geometer’s Sketchpad)、《超级画 板》、《Microsoft Math 3.0》是专门用于数学教 学的软件。
由于信息技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提高教育 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使小学 生能利用多种感知手段获取各种表象,从而丰 富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促进小 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和教学效果。 使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学习各个层面和维度产 生积极影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功能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开展数学教学
1. 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设计 2. 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北京申办奥运 3.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PPT与EXCEL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系列1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系列1
分数——PPT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你见过哪几种秤?
天平
电子秤
磅秤
盘秤
台秤
弹簧秤
案例——几何画板课件展示
1风车 2分数表示 3三角形内角和 4“化圆为方”——圆面积 5三角形面积——底和高不变,三角形的面积 不变
6太阳 地球 月亮 7圆滚动 8多边形滚动 9椭圆滚动 10 摩天轮
三、自制教具和学具
第三章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内容的具体需要,信息技术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向小学生提供图形、表格、文字 或数学符号等多种表示方法,把隐性的数学关系显 性化,从而为小学生创设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学 习环境,给小学生提供探索发现数学规律、揭示数 学本质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 学习环境,使其成为学生探究数学的重要工具;创 设有直觉、有操作、有猜想、有计算的学习程序;
许卫兵视频
班级课件比赛—— 每班选2名,课上展示(下载的,自己制作的)
Thanks End
三、计算器
1642年,帕斯卡﹝1623-1662﹞制作了一部能自动进位 的加法计算器。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1716﹞发明了一部能计算乘 除法的计算器。 1673年,S.莫兰﹝1625-1695﹞独立发明了一部能够 乘除运算的计算器。 1820年,T.德.科尔马制成了一部实用的计算器。 英国数学家贝奇﹝1792-1871﹞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下, 结果把机械计算器向电子计算器跨出了重大的一步。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的研制了第一台电子计 算器,计算器科技便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叫做物体的 体积 。
1cm
数一数
(三)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数学信息、 开展数学实验的平台 1. 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数学信息的平台 2.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数学实验的平台 (1)利用“拖动”试验探索数学问题 (2)利用教育软件的“测量”功能开展小学数学 实验 (3)利用教育软件促进数学抽象思维视觉化
借助计算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较复杂的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 律的能力。
第二节常规小学数学教具和学具
一、学生身边的实物
在学生周围,有多种实物可以作为数学学习 中的操作材料。既经济方便,又可完成教学 任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学具来源。包括石 子、小木棒(塑料管)、树叶等。学生通过 摆石子、小木棒(塑料管)、硬纸片等,可 以认识数概念和数量关系,通过对收集实物 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理解统计知识。 九根火柴棒——巧拼三角形(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