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表格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考点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大体定理【内容解读】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大体定理。

注意对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平移后所得向量与原向量相同;两个向量无法比较大小,它们的模可比较大小。

考点二:向量的运算【内容解读】向量的运算要求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运算;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运算,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会判断两个向量的平行关系;掌握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并理解其几何意义,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积的运算,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向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命题规律】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填空题型出现,难度不大,考查重点为模和向量夹角的概念、夹角公式、向量的坐标运算,有时也会与其它内容相结合。

考点三:定比分点【内容解读】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能熟练应用,求点分有向线段所成比时,可借助图形来帮忙理解。

【命题规律】重点考查概念和公式,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型出现,难度一般。

由于向量应用的普遍性,常常也会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一并考查,若出此刻解答题中,难度以中档题为主,偶尔也以难度略高的题目。

考点四: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内容解读】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是高考常常出现的问题,考查了向量的知识,三角函数的知识,达到了高考中试题的覆盖面的要求。

【命题规律】命题以三角函数作为坐标,以向量的坐标运算或向量与解三角形的内容相结合,也有向量与三角函数图象平移结合的问题,属中档偏易题。

考点五:平面向量与函数问题的交汇【内容解读】平面向量与函数交汇的问题,主如果向量与二次函数结合的问题为主,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命题规律】命题多以解答题为主,属中档题。

考点六: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内容解读】向量的坐标表示实际上就是向量的代数表示。

向量知识点总结高一

向量知识点总结高一

向量知识点总结高一一、向量的定义和性质1. 向量的定义在数学中,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向量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2. 向量的性质(1)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唯一确定一个向量。

(2)同一向量的不同表示叫做向量的等价表示。

(3)向量的等价表示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4)向量与数的乘积可以用数的乘法来定义。

(5)向量之间可以进行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

二、向量的基本运算1. 加法和减法(1)向量的加法:两个向量的和等于它们的尾部相连形成的新向量。

(2)向量的减法:两个向量的差是指把减数的向量的起点与被减数的向量的终点相连成新向量。

2.数乘(1)向量的数乘:一个向量与一个实数相乘是指该向量的长度乘以这个实数,并且方向不变。

3.数量积(内积)(1)数量积的定义:设两个向量a,b之间的夹角为θ,那么向量a与向量b之间的数量积为一个数abcosθ。

(2)数量积的性质:a·b=|a|·|b|cosθ。

(3)数量积的应用:计算向量的模、求向量的夹角、求向量的投影等。

4.向量积(外积)(1)向量积的定义:设有向量a,b,它们的向量积a×b是一个向量,它的大小等于|a|·|b|·sinθ,它的方向垂直于a和b所在的平面,满足右手定则。

5.混合积(1)混合积的定义:设有三个向量a,b,c,它们的混合积为|a×b·c|。

三、向量的基本定理1. 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平行四边形abcd,向量a,b的和是向量a+c,且a+c=b+d。

2. 三角形法则对于三角形abc,向量a+b+c=0。

3. 余弦定理对于三角形abc,有c²=a²+b²-2abcosC,其中C为角c所对的边。

4. 已知(a1,b1),(a2,b2)的数量积等于0的条件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0,表示这两个向量垂直。

四、向量的常用技巧1. 向量的模向量a的模表示为|a|,表示向量a的大小。

向量复习知识归纳

向量复习知识归纳

向量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⑶三角形不式:a b a b a b -≤+≤+.⑷运算性质:①交换律:a b b a +=+ ;②结合律:()()a b c a b c ++=++ ;③00a a a +=+= .⑸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3、向量减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方向指向被减向量.⑵坐标运算:设()11,a x y = ,()22,b x y = ,则()1212,a b x x y y -=--.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则()1212,x x y y A B=--.4、向量数乘运算:⑴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a λ. ①a a λλ= ; ②当0λ>时,a λ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当0λ=时,0a λ=.1、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 设λ、μ为实数,那么(1) 结合律:λ(μa )=(λμ)a ; (2)第一分配律:(λ+μ)a =λa +μa; (3)第二分配律:λ(a +b )=λa +λb . 2、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1) a ·b= b ·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 a ·(λb ); (3)(a +b )·c= a ·c +b ·c.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4、向量共线定理:向量()0a a ≠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a λ= .5、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a b(b ≠0)12210x y x y ⇔-=.b aCBAa b C -=A -AB =B6、 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 a ·b =|a ||b |cos θ.a ·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性质:①0a b a b ⊥⇔⋅= .②当a 与b 同向时,a b a b ⋅=;当a 与b 反向时, a b a b ⋅=- ;22a a a a ⋅== 或a a a =⋅.③a b a b ⋅≤ .7、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2)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3)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4)设a =(,),x y R λ∈,则λa=(,)x y λλ.(5)设a =11(,)x y ,b =22(,)x y ,则a ·b=1212()x x y y +.8、两向量的夹角公式121222221122cos x x y y x y x y θ+=+⋅+(a =11(,)x y ,b =22(,)x y ).9、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 d =||AB AB AB =⋅222121()()x x y y =-+-(A 11(,)x y ,B 22(,)x y ).10、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A ||b ⇔b =λa 12210x y x y ⇔-=. a ⊥b(a ≠0)⇔a ·b=012120x x y y ⇔+=. 11、线段的定比分公式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12PP 的分点,λ是实数,且12PP PP λ=,则121211x x x y y y λλλλ+⎧=⎪⎪+⎨+⎪=⎪+⎩⇔121OP OP OP λλ+=+ ⇔12(1)OP tOP t OP =+- (11t λ=+). 12、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123(,)33x x x y y y G ++++. 13、点的平移公式''''x x h x x h y y k y y k⎧⎧=+=-⎪⎪⇔⎨⎨=+=-⎪⎪⎩⎩''OP OP PP ⇔=+ . 注:图形F 上的任意一点P(x ,y)在平移后图形'F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且'PP 的坐标为(,)h k .14、“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1)点(,)P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点'(,)P x h y k ++.(2) 函数()y f x =的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3) 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若C 的解析式()y f x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4)曲线C :(,)0f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方程为(,)0f x h y k --=.(5) 向量m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 =(,)x y . 15、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O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则(1)O 为ABC ∆的外心222OA OB OC ⇔== .(2)O 为ABC ∆的重心0OA OB OC ⇔++=.(3)O 为ABC ∆的垂心OA OB OB OC OC OA ⇔⋅=⋅=⋅.(4)O 为ABC ∆的内心0aOA bOB cOC ⇔++=.(5)O 为ABC ∆的A ∠的旁心aOA bOB cOC ⇔=+.练习题 1、(2012·浙江)设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 )A .若|a +b |=|a |-|b |,则a ⊥bB .若a ⊥b ,则|a +b |=|a |-|b |C .若|a +b |=|a |-|b |,则存在实数λ,使得b =λaD .若存在实数λ,使得b =λa ,则|a +b |=|a |-|b |2、(2012·辽宁)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a |=|b |D .a +b =a -b3、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其所在平面内一点P ,满足PA +PB +PC =AB ,则点P 与△ABC 的关系为:A. P 在△ABC 内部B. P 在△ABC 外部C. P 在边AB 所在的直线上D. P 是AC 边的一个三等分点4、已知点()()1,3,4,1,A B AB -则与向量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A .3455⎛⎫ ⎪⎝⎭,-B .4355⎛⎫ ⎪⎝⎭,-C .3455⎛⎫- ⎪⎝⎭,D .4355⎛⎫- ⎪⎝⎭,5、设0,P ABC ∆是边AB 上一定点,满足AB B P 410=,且对于边AB 上任一点P ,恒有C P B P PC PB 00∙≥∙.则( )A 、090=∠ABCB .090=∠BAC C .AC AB =D .BC AC =6、在四边形ABCD 中,(1,2)AC = ,(4,2)BD =-,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A .5B .25C .5D .10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 B 满足2,OA OB OA OB ===则点集{}|,1,,P OP OA OB R λμλμλμ=++≤∈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 )A .22B .23C .42D .438、已知,a b 是单位向量,0a b =.若向量c 满足1,c a b c --=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2-1,2+1⎡⎤⎣⎦,B .2-1,2+2⎡⎤⎣⎦,C .1,2+1⎡⎤⎣⎦,D .1,2+2⎡⎤⎣⎦,9、已知向量()()1,1,2,2m n λλ=+=+ ,若()()m n m n +⊥-,则=λ( )A .4-B .3-C .2-D .-110、已知点()1,1A -.()1,2B .()2,1C --.()3,4D ,则向量AB 在CD方向上的投影为( )A .322 B .3152 C .322-D .3152-11、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 ,A ,B ,C .若OA +2OC =3OB ,则|BC||AB |的值为( ) A.12 B.13 C.14D.161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 为CD 的中点,则AE BD =_______13、已知向量AB 与AC的夹角为120°,且3AB = ,2AC = ,若AP AB AC λ=+ ,且AP BC ⊥,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__.14、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c =t a +(1-t)b ,若b ·c =0,则t =_____. 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则λμ=_________.15、设21,e e 为单位向量,非零向量R y x e y e x b ∈+=,,21,若21,e e 的夹角为6π,则||||b x 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bca16、设E D ,分别是ABC ∆的边BC AB ,上的点,AB AD 21=,BC BE 32=,若AC AB DE 21λλ+= (21λλ,为实数),则21λλ+的值为__________1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AD AO λ+=,则λ=_________18、设1e ,2e 为单位向量.且1e ,2e 的夹角为3π,若123a e e =+,12b e =,则向量a 在b 方向上的射影为 __________1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D = 1, 60BAD ︒∠=, E 为CD 的中点. 若·1AD BE =, 则AB的长为_____20、△ABC 中,∠C =90°,且CA =CB =3,点M 满足BM =2AM ,则CM ·CA =________.21、设OA =(1,-2),OB =(a ,-1),OC=(-b,0),a >0,b >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C 三点共线,则1a +2b的最小值是________22、P ={a |a =(-1,1)+m (1,2),m ∈R},Q ={b |b =(1,-2)+n (2,3),n ∈R}是两个向量集合,则P ∩Q 等于________23、如图,在△ABC 中,D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AE =23AD ,AB=a ,AC =b .(1)用a ,b 表示向量AD ,AE ,AF ,BE ,BF;(2)求证:B ,E ,F 三点共线.24、已知向量a =(cos23x ,sin 23x ),b =(cos 2x ,—sin 2x ),且x ∈[2π,23π].(1) 求b a ⋅及|a +b |;(II )求函数f(x)=b a ⋅-b a +的最小值。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λ=<=>)1(=++=y x y x 其中 (4)与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y x AP += <=>)1(=++++=z y x z y x OP 其中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平行于,记作b a//。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存在实数λ,使=λ。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AC AB 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 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bba ⑵加法结合律:(a b ) c a (b c ) ⑶数乘分配律:(a b ) a b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平行六面体法则3.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 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a // b 。

(2) 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 b 工0 ), a //b 存在实数 入使a = 7b 。

(3) 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 ABAC<=>OC XOA yOB (其中( y 1)f一 a(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 a4. 共面向量(1) 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 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b 不共线,p 与向量a,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r r rx, y 使 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v=>AP xAB yAC <=>OP xOAyOB zOC (其中 x y z 1)一 r 「「一 一 一 r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b,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 p ,存在一ra 加B gor br r r r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 z,使p xa yb zc or r r r ,r r r ,r r 若三向量a,b,c不共面,我们把{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b,c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向量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表格

向量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表格
AB x1 x2 2 y1 y2 2
cosa,b x1x2 y1y2 x12 y12 x22 y22
若有实数 ,
向量平 行
使 a b , 则 a // b ; 反之:若 a // b,且b 0 , a // b x1y2 x2 y1 0
则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a b .
向量垂
1
向 ③ 当 = 0 时, a 0
数量积 a b | a || b | cosa,b
a b x1x2 y1 y2
ab = ba (a b) (a) b = a (b) (a b) c = a c b c
向量的 长度
a aa
向量的 夹角
cosa, b a b ab
a (x, y),则| a | x2 y2
向量基本知识点总结表格:
向量
相等 向量
向量形式
坐标形式
运算律
AB , a, b, c
若 A(x1, y1) ,B(x2, y2 ) ,
则 AB (x2 x1, y2 y1)
自由向量 可以平移
a (x1, y1), b (x2, y2 )
a b 大小相等,方向相 同
a
b
x1
y1
x2 y2
ab 0 a b 直
a b x1x2 y1 y2 0
2
则)
共起点,连终点,指被减
(1)长度是:
实数与 向量的 积
a a (2)方向: ① 当 > 0 时,a 与 a 同 向
a ( x1, y1)
② 当 < 0 时,a 与 a 反
结合律: (a) ()a (实数)分配律: ( )a a + a (向量)分配律: (a + b) a + b (,R)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向量一般用有向线段表示同向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或相等的向量。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如图)。

OB OA AB a b =+=+;BA OA OB a b =-=-;()OP a R λλ=∈运算律: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⑵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⑶数乘分配律:b a b aλλλ+=+)(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六面体法则 3. 共线向量。

(1)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些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平行于b ,记作b a //。

(2)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 =λb 。

(3)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AC AB λ=<=>)1(=++=y x OB y OA x OC 其中 (4)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a ±4. 共面向量(1)定义:一般地,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

说明: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

(2)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 b 不共线,p 与向量,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p xa yb =+。

(3)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AC y AB x AP +=<=>)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其中5. 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a yb zc =++。

若三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