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训练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密度》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密度》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密度》练习题(有答案)一、单选题1. 对于公式ρ=m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VA. 对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因而当体积一定时,密度和质量成正比B. 对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密度和体积成反比C. ρ=m是密度的计算式,实质上密度和质量、体积无关VD. 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2. 关于对密度公式ρ=m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反比C.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D.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就越大3. 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ρ甲∶ρ乙=4∶1B. 当甲的体积为5m3时,其质量为20kgC. 当V甲=V乙时,m甲∶m乙=8∶1D. 当m甲=m乙时,V甲>V乙4.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6kg/m3B. 4kg/m3C. 3kg/m3D. 2kg/m35. 由于密度ρ、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式为ρ=m,所以( )VA.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 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 ρ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6.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如果对自来水管保护不好,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B. 密度变大,体积变小C.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D. 密度不变,体积变大7. 已知冰的密度是0.9×103kg/m3,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 )A. 质量是1gB. 质量是0.9gC. 体积是1.11cm3D. 体积是1cm38. 将一支注射器的针头拔掉,用手指将开口堵住(防止管内气体泄漏),另一只手推动活塞,当封闭在注射器内的气体被压缩时( )A. 气体的质量和体积都减小,密度不变B. 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C. 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 纯水B. 酱油C. 酒精D. 植物油10.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大B.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11.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30道期末必考计算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计算》30道期末必考计算题

1. 一块质量为20g 的金属块,体积为10cm³,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20g÷10cm³=2g/cm³。

2. 一块密度为1.2g/cm³的物质,体积为6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1.2g/cm³×60cm³=72g 。

3. 一块物质的密度为2.5g/cm³,质量为125g ,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125g÷2.5g/cm³=50cm³。

4.一块体积为80cm³的物质,质量为100g ,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100g÷80cm³=1.25g/cm³。

5. 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g/cm³,体积为50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0.8g/cm³×500cm³=400g 。

6. 一块物质的质量为50g ,体积为40cm³,求它的密度。

解:密度= 质量÷体积=50g÷40cm³=1.25g/cm³。

7. 一块物质的密度为1.5g/cm³,体积为120cm³,求它的质量。

解:质量= 密度×体积=1.5g/cm³×120cm³=180g 。

8. 一种液体的质量为120g ,密度为1.2g/cm³,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120g÷1.2g/cm³=100cm³。

9. 一块质量为80g 的金属块,密度为8g/cm³,求它的体积。

解:体积= 质量÷密度=80g÷8g/cm³=10cm³。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问题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问题专项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密度问题专项练习题以下是初二物理上册密度问题专项练题。

1. 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如何说明?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

物质的密度不同,密度越大的物质,单位体积所包含的质量就越大。

因此,密度不同的物质,同体积的重量是不同的。

2. 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与质量是否相等?如何说明?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与质量不相等。

物体的重量是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的,而重力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决定的。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是不变的,而物体的质量是固定的。

因此,物体的重量与质量是不相等的。

3. 观察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否可以判定物体的密度大小?如何说明?观察物体的浮沉条件可以判定物体的密度大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它就会浮起来。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就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来推断物体的密度大小。

4. 有一个体积为 $V$,质量为 $m$ 的物体,密度为 $\rho$。

请列式说明它们之间的物理关系。

根据密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公式:$$\rho = \frac{m}{V}$$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m = \rho V$$这个公式说明了,一个物体的质量 $m$ 等于它的密度$\rho$ 乘以它的体积 $V$。

5. 图中是一些不同材料的物体,它们的密度分别是 $\rho_1$、$\rho_2$ 和 $\rho_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它们的体积均相等,则哪一个物体的重量最大?为什么?这三个物体的质量公式分别为:$$m_1 = \rho_1 V, m_2 = \rho_2 V, m_3 = \rho_3 V$$如果它们的体积均相等,则它们之间的重量大小就由它们的密度大小决定。

因此,哪一个物体的重量最大,就需要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

显然,密度越大的物体,对应的质量就越大,重量也就越大。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质量与占据的空间之间的关系。

它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之一。

下面是一些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和拓展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题目一:物体密度的计算1. 一个木块的质量为180克,体积为150 cm³,计算其密度。

2. 温度计的质量为20克,长度为15 cm,宽度为2 cm,厚度为0.5 cm,求其密度。

题目二:液体密度的计算1. 一个容器中盛放了100 g的某液体,容器的体积为150 cm³,求该液体的密度。

2. 一种液体的密度为0.8 g/cm³,某容器容积为200 cm³,容器中盛放了160 g的该液体,请计算容器的质量。

题目三:多种物质的密度比较根据提供的密度计算物质的种类:1. 物质A的密度为1.2 g/cm³,物质B的密度为0.8 g/cm³,请判断哪种物质的质量更大。

2. 物质C的密度为2.5 g/cm³,物质D的密度为2.0 g/cm³,请判断哪种物质的体积更小。

题目四:应用题1. 某容器中放置了两块金属物体,质量分别为200 g和400 g,体积分别为100 cm³和150 cm³,求两块金属物体的密度,并判断它们的浮力。

2. 一个沉入水中的物体,质量为50 g,体积为75 cm³,已知水的密度为1 g/cm³,请计算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以上是初二上册的物理密度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并能运用密度计算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浮力等相关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并且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加深对密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物理30道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30道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30道密度练习题1. 小明手中有一块铝块,其质量为100g,体积为20cm³。

求铝的密度。

2. 一块物体的质量为80kg,体积为0.05m³,求该物体的密度。

3. 在水中放入一块密度为0.9g/cm³的物体,其体积为100cm³。

求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4. 一个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为12N,物体的质量为80g。

求该物体的密度。

5.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体积为0.02m³,在水中的体积为0.015m³。

已知水的密度为1000kg/m³,求该物体的密度。

6.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为50g,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质量变为35g。

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³,求该物体的体积。

7. 小明手中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00g,体积为40cm³。

小明放入水中发现,金属的体积只有30cm³,求金属的密度。

8.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为400g,将其完全浸没在石油中时,质量变为350g。

已知石油的密度为0.8g/cm³,求该物体的体积。

9. 有一块物体的密度为2.5g/cm³,质量为250g。

将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求其浸没前的体积。

10. 一块物体在空气中的体积为0.1m³,完全浸没在水中时,体积为0.08m³。

已知水的密度为1000kg/m³,求该物体的密度。

11. 小明有一块木块,其密度为0.6g/cm³,质量为200g。

小红告诉小明,她将这块木块放入了水中,浸没木块的体积为80cm³。

小明求出了这块木块的体积,是多少?12.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为500g,体积为0.15m³,完全浸没在水中后,质量变为450g。

已知水的密度为1000kg/m³,求该物体的体积。

13.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体积为0.02m³,密度为5g/cm³。

初二物理上密度练习题答案

初二物理上密度练习题答案

初二物理上密度练习题答案相信初二物理上的密度练习题是许多同学们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密度练习题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可表示为ρ = m/V。

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5克,体积为5立方厘米,求其密度。

答案: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到密度的计算结果:ρ = 25克 / 5立方厘米 = 5克/立方厘米。

3. 一块铁块的密度为7.86克/立方厘米,如果体积为10立方厘米,求其质量。

答案: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到质量的计算结果:质量 = 密度 ×体积 = 7.86克/立方厘米 × 10立方厘米 = 78.6克。

4. 一块物体的质量为350克,密度为2克/立方厘米,求其体积。

答案: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到体积的计算结果:体积 = 质量 / 密度 = 350克 / 2克/立方厘米 = 175立方厘米。

5.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00千克,密度为4克/立方厘米,求其体积。

答案:注意单位之间的转换,将千克转换为克,即1000千克 = 1000000克。

然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代入已知数据进行计算:体积 = 质量 / 密度 = 1000000克 / 4克/立方厘米 = 250000立方厘米。

通过以上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密度的计算是利用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的。

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解答大家在初二物理上关于密度练习题的疑惑,并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祝大家学习进步!。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

初二上册物理密度练习题大题题一:某实验室对某种金属样品进行了密度的测量,结果如下:质量:35.6克体积:8.9毫升1. 计算该金属样品的密度。

2. 假设该金属样品具有均匀密度分布,请问该金属样品的密度是否随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理由。

解答一:1.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体积。

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可得:密度 = 35.6克 / 8.9毫升 = 4克/毫升。

2. 假设金属样品的密度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不论质量如何变化,只要体积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同样地,不论体积如何变化,只要质量保持不变,密度也将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密度是一个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其质量和体积的影响。

题二:某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下表所示:温度(℃)密度(克/毫升)20 0.99830 0.99540 0.99250 0.989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影响?说明理由。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其密度应该是多少?解答二:1. 根据上表的数据,温度对该液体的密度有影响。

从表中可以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子排列变得松散,液体的体积扩大,从而导致密度减小。

2. 当该液体的温度为25℃时,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来估算其密度。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20℃时的密度为0.998克/毫升,30℃时的密度为0.995克/毫升。

可以假设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是线性的,即在20℃到30℃之间,每升高1℃,密度下降0.003克/毫升。

所以在25℃时,相对于20℃和30℃,温度分别低1℃和高1℃。

根据线性关系,可推断出在25℃时的密度大约为:0.998 - 0.003 = 0.995克/毫升。

题三:某坛子中盛满了不同种类的果汁,现将这些果汁分别倒入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密度的测量。

测得的结果如下:果汁1的质量:60克,体积:80毫升;果汁2的质量:75克,体积:90毫升;果汁3的质量:45克,体积:70毫升;1. 计算每种果汁的密度,并从大到小排列。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C .棉花比铁轻一些D .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 .泥土砖块B .金属块C .泡沫塑料块D .水泥砖块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 .甲杯中装的是水 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

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7.氧气瓶里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则瓶内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 .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 .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 .无法判断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 3)( )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 密度(×103kg/m 3) 金 19.3 铝 2.7 银 10.5铁 7.9A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 .体积不变,密度减小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 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 A .大于l 千克 B .等于l 千克 C .小于l 千克 D .都有可能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A .放铝块的杯子B .放铜块的杯子C .放铁块的杯子D .溢出的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专题训练 密度(一)重点知识知识点一:质量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水结冰时,由液态变为固态,状态发生了改变,但是质量不变。

②质量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的大小。

把物体自地球移到月球上,其质量不变,而重力改变。

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重力的约六分之一。

2.质量的测量工具:物理实验中常用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测质量。

【典例1】(2020虹口区一模)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ρ冰<ρ水)() A .体积不变B .体积变大C .质量不变D .质量变大 知识点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公式为:Vm=ρ; 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即密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

3.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 -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如图所示。

【典例2】(2020宝山区一模)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A 质量。

B 重力。

C 密度。

D 体积。

【典例3】(2020崇明区一模)一段金属丝剪去一半,其不变的物理量是()A .质量B .体积C .密度D .电阻【典例4】关于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ρ>m 甲A.一杯水结冰后,质量不变;B.同一块金,加工成项链质量大,加工成戒指质量小;C.根据Vm=ρ,可知ρ与m 成正比,与V 成反比; D.将一杯水等分成两杯,则每个杯中水的密度都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知识点三:会根据Vm =ρ计算密度ρ、质量m 与体积V 。

1.计算密度:根据Vm=ρ可以物质的密度,需注意的是同种物质的密度通常是相同的。

2.计算质量:m =ρV 。

3.计算体积:V =m /ρ。

4.密度有两个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千克/米3;物理实验中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

换算关系是1克/厘米3=1.0×103千克/米3。

5.记住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或1.0克/厘米3。

【典例5】(2020静安区一模)质量为18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①求冰块的体积V 冰。

②若冰块吸热后,有5×10-3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m 水。

【典例6】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00g ,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500g ;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400g 。

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V ; (2)液体的密度ρ。

知识点四: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密度概念是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结论而建立的,要理解探究实验的方法、过程,会正确写出实验结论。

1.该探究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两步进行:①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控制物质的种类相同,改变物体的体积,测量出对应的质量; ②探究“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改变物质的种类,测量出对应的质量。

2.该实验需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普遍意义的结论。

3.归纳结论时,如有三次以上实验(包括三次),要写出质量与体积的定量关系,例如“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等;要求“综合分析”或“进一步”归纳时,要把数据进行运算,例如“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定值”等。

【典例7】(2017普陀一模)生活中常有“铁比木头重”的说法,某实验小组同学围绕此说法开展讨论,并找来不同规格的木块和铁块,利用天平进行实验,如图18(a )、(b )、(c )、(d )所示。

①由图可以证明这一说法是不合理的。

②通过实验发现,物质质量与体积、种类都有关,其中图可以证明物质质量与种类有关。

③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之前,小组同学首先进行了假设:同种物质,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随后选用软陶和铝块进行实验,用量筒和电子天平分别测出它们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分析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当质量(m 1、m 2、m 3)与体积(V 1、V 2、V 3)满足关系,则可以验证假设。

(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

④通过研究最终可以发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越大,物质质量越大。

【典例8】(2019青浦一模)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

实验时,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表一 甲物质(固态) 表二 乙物质(固态)(a )(b )(c )(d )铁块和木块图18铁块和木块铁块和木块体积不同的 铁块和木块(a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

(b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

知识点五: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物质的密度1.实验器材的使用:会调节使用电子天平,正确读数,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质量。

2. 会用量筒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3.设计测物质密度实验。

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会设计方案,选定器材,会计算物质的密度。

4.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同种物质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典例9】(2012长宁区一模)为测量一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小王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水、细线、小矿石。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55克。

2.在量筒中倒入的水,记下水的体积80毫升。

3.用细线系好小矿石,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98毫升,小矿石的体积为。

4.小矿石的密度为。

表三 甲物质(液态) 表四 乙物质(液态)【典例10】(2013年长宁区一模)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小明和小王两位同学各自设计了实验的方案:①请判断:小明的方案_________,小王的方案_________。

(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请写出两位同学方案最主要的差异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11】(2020年浦东新区一模)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需要用电子天平测出物质的,本实验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选填字母A :“得到普遍规律”或B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其实验原理是,实验时要用(选填“同种”或“不同”)物质进行多次实验。

“测物质的密度”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的区别。

1.相同点:①测量的实验器材相同:天平、量筒;②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相同:质量、体积;③实验均需多次测量数据。

2.不同点: 达标练习一、填空题1.(松江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它表示________,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________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制造机器的底座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_的材料。

(选填“小”或“大”)3.(2019金山区一模试题)有一种瓶装饮料上标明容量0.5×10-3米3,该饮料密度为1.2×103千克/米3,则实验目的选用物质 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形成密度的概念 不同物质 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 测物质的密度 测定某一物质的密度同种物质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小明设计的方案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 ; ③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④根据公式ρ=(m 1-m 2)/V 求出盐水的密度。

小王设计的方案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2;④根据公式ρ=(m 1-m 2)/V 求出盐水的密度。

它所装的质量为千克,将它放入冰箱后,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饮料时少千克。

4. (松江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试题)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表示每立方米的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为水后,体积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它一定(选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水。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5.(2019学年徐汇区八年级期末考试)铁的密度是7.8×103千克/米3,体积是2×10-3米3的实心铁块,其质量是_______千克;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若把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两金属块的密度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与铁块,体积较大是的_______块。

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可能使实心铁块的密度大于实心铜块的密度。

6.(2018闵行一模题)可燃冰有极强的燃烧力,1米3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米3的天然气和产生0.8米3的淡水。

已知可燃冰的密度为0.9克/厘米3,合千克/米3,则1.8千克的可燃冰体积为米3,常温常压下可产生质量为千克的淡水。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

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千克的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米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