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学
玉米栽培学

(二)茎
玉米的茎具有输导、支持和贮存功能,由节和节间组成, 结构上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系统构成。
(二)茎
1.茎的形态
粗壮、高大,中部有髓,中实,根据茎的高低可 将玉米分为: 矮杆型:株高低于2m 中杆型:株高2-2.7m 高杆型:株高大于2.7m
玉米茎杆有:
节 16-24个节
1-4节不伸长,1-6节密集地下
节间 节与节之间 下部茎节上的腋芽长成的侧枝叫分蘖,应早除掉。
2.功能
(1)支持作用
(2)输导作用 (3)贮藏作用
支持叶片,均匀分布
茎中的维管束是根与花、叶、 可以贮藏糖分。
果穗之间的运输通道。
3.茎的生长
胚轴
种子成熟
茎杆
拔节前 拔节后
茎节原始体
未伸长的茎节
散粉后
茎节伸长
加粗
茎节停止生长
每个节间从开始伸长到定长大约需要6-14天,伸长 同时也不断增粗。
马齿型玉米
半马齿型玉米
不同籽粒类型玉米果穗形态比较
第二节 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玉 米 生 活 史
玉米的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时期是指某种新器官出现,使植株形态发 生特征性变化的日期。常用的生育时期有:
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出苗期:苗高2-3厘米,第一片真叶展开的时期 拔节期: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日期
出苗时,根重占一生最大根重0.33%
拔节,根重占一生最大根重10%
抽雄散粉期达到最大。 散粉后,根重降低,根系衰老。
3.根的分布
玉米根的分布一般在深1m左右,分布范围直径1m左右,主 要集中于茎杆周围15-20cm内。 0-20cm,根重占总根重的60%左右; 0-30cm,根重占总根重的80%左右; 0-50cm,根重占总根重的90%左右;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施肥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栽培技术和施肥方法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和施肥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土壤选择:玉米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7之间。
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2. 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取决于地区的气候和生长期。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南方地区在3月底至4月初。
3. 良种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4. 播种密度:根据玉米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玉米播种密度在每亩60000-70000株,南方地区在每亩50000-60000株。
5. 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玉米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肥是在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施入土壤中,追肥是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6. 灌溉管理: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在干旱地区要注意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7. 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受到螟虫、蚜虫等害虫的侵害,还可能受到玉米锈病、玉米白粉病等病害的威胁。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二、玉米的施肥方法1. 基肥施用:在玉米播种前,将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混合施入土壤中。
一般来说,每亩施用有机肥料3000-5000公斤,矿质肥料以氮、磷、钾为主,按照作物养分需求比例施用。
2. 追肥施用: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进行追肥。
一般来说,追肥可以分为苗期追肥、抽雄期追肥和灌浆期追肥。
追肥的种类和用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3. 叶面喷施: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玉米栽培》课件

04
玉米的收获与贮藏
玉米的收获时期与方法
收获时期
根据玉米的品种、气候条件和种植地 区,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期。一般来说 ,玉米的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玉米 的籽粒已经饱满,含水量较低,产量 和品质都较好。
收获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两 种方式。机械收获效率高,适合大面 积种植的农户,但需要注意机械损伤 ;人工收获则较为灵活,适用于小面 积种植的农户。
灌溉
根据玉米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在干旱 季节要及时浇水,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雨水 充足季节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影响玉米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锈病、叶斑病等。
防治方法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 等;在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生 物防治等。
03
玉米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 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 强的地块,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 产量的提高。
整地
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细作,将土壤 中的杂质、根茬等清除干净,同 时将土壤耕耘细碎,保持土壤的 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播种与密植
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一般在春季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播种 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时要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播后覆土镇压。
05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能 够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 农民的生活水平。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玉米栽培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 到种子、化肥、农机等多个领域,能 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玉米的生物学基础
1、玉米的营养器官: 根:玉米的跟属于须跟系,由胚根和节
根构成。可分为初生根、次生根和气生 根三种。 茎:玉米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 叶:玉米的叶着生在茎的节上,是互生 排列。全叶可分为叶鞘、叶片、叶舌三 部分。
2、玉米的生殖器官
雄花序:又称雄穗或天花。属于圆锥花序。 雌花序:又称雌穗或玉米棒子。属肉穗状花序。
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3、做好苗床 常用的有地槽苗床和地面苗床两种。高海拔地区
宜采用地槽苗床,用80宽的地膜,挖坑道深25㎝(8 寸左右),底宽45㎝,口宽50厘米。在低海拔地区地 面苗床,用2米宽的农膜,做苗床120厘米苗床四周做 埂,埂高10——15厘米,宽20——25厘米。一个苗床 的长度以不超过10米为宜。苗床面积按栽一亩大田, 育苗14——16平方米计算。
玉米果穗的穗轴由侧茎顶芽发育而成。肥大的 穗轴上着生许多纵行排列的成对小穗,成对的 小穗为两个无柄小穗。每个小穗内有两朵小花, 其中上花结实,下花退化,故果穗上籽粒行数 呈偶行数。 玉米属雌雌同株异化,是异化授粉作物。 种 子:玉米的种子是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 分组成。
3、玉米的分类
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通常有下列分类。 按籽粒形状一般分为硬粒性、马齿形和
二是物理防治:及人工捕捉。玉米幼苗期,早晚在田间发 现有地老虎为害时,可在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捉幼虫,或在 被咬植株附近灌水,幼虫很快会爬出土面,即可捕捉。利 用黑光灯诱杀。
三是化学防治: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用5%杀虫双颗粒 剂1-1.5公斤加细土15-25公斤,或50%辛硫磷乳剂100毫 升拌细炉渣15-25公斤,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 可 杀 死 蛴 螬 和 金 针 虫 ; 喷 药 灭 杀 。 用 2.5 % 敌 杀 死 乳 油 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作常规喷洒,茎叶要喷 湿,喷施1~2次,可有效杀死地老虎。毒饵诱杀。用0.5 公斤敌百虫+0.5公斤辛硫磷+少量红糖+20公斤米糠制 成毒饵,撒施在玉米苗周围,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作物栽培学玉米

密度与品种
3
密度与肥水
4
玉米栽培技术
0机质和速效养分高
03
土壤pH适宜—最适的pH为6.5—7.0。
玉米高产的土壤条件
春玉米的整地技术 :前作收获后立即灭茬,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早秋耕。耕地深度一般为16—20cm,耕后立即耙耱。
01
夏玉米的整地技术 :小麦收前灌水,收后采取全套耕、耙、耢作业,边耕边播种;或局部整地,麦收后按玉米的计划行距用犁开沟,深耕10一12cm,沟内撤施基肥,顺垄播种;采取旋耕机旋耕或圆盘耙浅耕灭茬而后播种;麦收后不整地,顺麦垄带茬条播,种后浇蒙头水,节省农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03
穗肥 玉米雌穗生长锥伸长后至雄稳抽出前施用的追肥称穗肥,一般多在大喇叭口期追施。。
02
苗肥
04
粒肥 玉米抽雄至开花期追肥为粒肥。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粒多,粒重,以获高产。
玉米的需水量 玉米一生总需水量,公顷产籽粒7500㎏,需水量在3750一4500m3。
玉米的灌溉
苗期管理
中期管理
花粒期管理
八、玉米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苗期的生育特点,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据测定,玉米三叶期到拔节期,地下部相当于地上部干物质增重速度的1.1—1.5倍,根系重量约占植株总重量的50%—60%。
玉米苗期主要特性是耐旱怕涝怕草害。因此,苗期适当干旱,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根系生长受阻,养分转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幼苗瘦弱,严重者将影响穗分化,植株后期生长不良。植株过密,间苗不及时和杂草丛生,会影响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造成幼苗细弱。
01
等行距种植 一般行距60一70cm、,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在田间分布均匀,便于机械化操作。在高肥水和密度加大的条件下,行间部郁蔽,光照条件差。
玉米栽培技术

2. 及时放苗出膜,当幼苗第一叶开展时,即用小刀 破膜放苗出膜,然后用湿土把膜口盖严,以便保 湿保温。育苗移栽的可先移栽,后覆膜。
3. 地膜玉米,发根多,但根系分布浅,中期要注意 高培土,以防倒伏。追肥的重点是穗肥,不揭膜 的可以在植株基部破膜追肥。
24
六、玉米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苗期生长的特点:苗期是以根系建成为中心,茎、叶 等营养器官分化、生长为主的时期,三叶前依靠种子 内养分生活,三叶后则以根吸收水分、养分和叶的光 合作用供给养分独立生活。
作物栽培学各论
玉米栽培
37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
➢ 玉米的种植制度、播 种、施 肥、种植密度、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玉米田间管理
第四节 特用玉米及栽培技术
➢ 特用玉米的种类、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36
本次课重点与难点
重点与难点
➢ 玉米的种植制度。 ➢ 玉米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 特用玉米的种类与栽培技术。
19
(二)穗期管理
➢ 穗期的生长特点:
穗期是茎、叶的营养生长与雄、雌穗分化发育的 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时期。此期玉米开始拔节, 同时生长锥开始进入雄穗分化。体内营养物质迅 速向茎、叶和雄穗、雌穗输送。所以,穗分化前 期光合产物供给茎叶为主,后期逐渐转向雄穗和 雌穗。此期是吸收肥水量最多的时期。
18
7
(二)高油玉米
高油玉米是指籽粒中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1 倍或1倍以上的一种特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 型。
普 通 玉 米 含 油 量 为4%~ 5%, 而 目 前 生 产 上 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在7%~9%。
6
(三)爆裂玉米 (四)甜玉米 (五)糯玉米 (六)笋玉米 (七)青饲玉米
《玉米栽培学电子书籍》

玉米栽培玉米又名玉蜀黍,俗名很多,如苞米、苞谷、玉茭、玉麦、棒子及珍珠米等;学名:Zea mays L.;英名maize、corn;俄文名:кукуруза;日文名:トウモロコシ。
第一节概述一、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1.玉米的起源玉米栽培历史已经有4000多年了。
玉米也叫苞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多亿亩,仅次于小麦和水稻,主产国有: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印度、俄罗斯等国。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发现了玉米,并将其带回西班牙,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玉米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2.促进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现代的遗传学理论改良玉米改进栽培技术现代化的经营与管理3.玉米生产的现状(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玉米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通过热带到达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产杂交种的培育、新技术的应用和花肥用量的增加,世界玉米发展迅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1980年至1995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0亿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从每亩206kg增加到287kg,提高39.3%;总产量从3940.5亿kg增加到5708.7亿kg,增加44.9%。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基本上保持在4.2—4.4亿亩,单产从381kg增至579kg,提高52.0%。
据1994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表4—1):玉米总产量最高的前5个国家依次为:美国2542.7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4.5%),中国1043.5亿kg (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18.3%),巴西321.4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5.6%),墨西哥166.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7%),法国129.0亿kg(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3%)。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意大利581 kg,美国579 kg,加拿大442 kg,中国329 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试题集锦(玉米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春玉米生育期长,蹲苗时间也较长,一般为(B)A.20天左右B.30天左右C.40天左右D.50天左右2.玉米去雄时,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A)A.1/2B.2/3C.3/4D.4/53.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B)A.分蘖前B.拔节前C.拔节后D.孕穗后4.玉米定苗最迟不宜超过(C)A.4片叶B.5片叶C.6片叶D.7片叶5.玉米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主要是(A)A.以长根为中心B.以长叶为中心C.以长茎为中心D.以分蘖为中心6.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 5-6℃ B. 7-8℃ C. 10-12℃ D.14-16℃7.玉米果穗上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染病率最低的是(D)A.基部的种子B.顶部的种子C.基部及顶部的种子D.中部的种子8.在下列种植条件下,可以增加密度的是(B)A.晚熟品种B.土壤肥力高C.春播D. 高杆品种9.玉米达到最适叶面积群体的时间是(B)A.拔节期B.抽雄吐丝期C.孕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0.玉米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乘积就是(A)A.群体生产效率B.叶面积系数C.光饱和点D.光和强度1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C)A.播种出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2.玉米全生育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以(A)A.N最多,K次之,P最少B.N最多,P次之,K最少C.P最多,N次之,K最少D.K最多,N次之,P最少13.春玉米在抽雄后至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追肥的肥料称为(D)A.苗肥 B.拔节肥 C.穗肥 D.粒肥14.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是(A)A.果穗B.叶片C.茎秆D.叶鞘15.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N、P、K吸收最多的时期是(B)A.幼苗期B.拔节孕穗期C.抽穗开花期D.灌浆成熟期16.与黄色玉米比较,白色玉米缺乏(D)A.蛋白质B.淀粉C.氨基酸D.甲种维生素17.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18.玉米雌雄穗分化具有相关性,当雄穗进入小花开始分化期时,雌穗进入(A)A.生长锥伸长期B.分蘖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19.玉米雄穗分化过程中,雌穗开始退化的时期是(B)A.小穗分化期B.小花分化期C.性器官发育形成期D.四分体期20.玉米果穗粗度,籽粒和胚的体积大最大的时期是(B)A.籽粒形成期B.乳熟末期C.蜡熟期D.完熟期21.一般情况下,玉米每个果穗的籽粒行数为(C)A.8-10行B.10-11行C.12-18行D.18-20行22.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5天左右B.授粉后15天左右C.授粉后20天左右D.授粉后25天左右23.玉米胚乳最外层为单层细胞所构成,由于细胞内充满着含多量蛋白质的糊粉粒,所以称为(D )A.角质胚乳层B.粉质胚乳层C.蛋白质层D.糊粉层24.通常将玉米花柱和柱头总称为(C)A.雌蕊B.小花C.花丝D.子房25.玉米雄穗开花首先从(A)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6.玉米全株的叶片为三组,第三个1/3的叶片数为(D)A.主轴中上部B.主轴上部C.主轴下部D.上中部分枝27.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发展过程,从孕穗到灌浆是(C)A.上升期B.快速上升期C.稳定期D.下降期28.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29.在下列条件下,用来鉴别玉米植株根系发育和栽培技术的标志是(A)A.基部节间长短粗细B.上部节间长短粗细C.基部叶片长宽大小D.植株高矮30.在生产上通常将玉米株高2-2.5米的称为(B)A.矮杆型B.中杆型C.高杆型D.超高杆型31.玉米的主体根系是(D)A.胚根B.初生胚根C.次生胚根D.节根32.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是因为其(B )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33.玉米根系有两部分组成,其中节根包括(D)A.初生胚根和种子根B.初生胚根与次生根C.次生根与种子根D.次生根与气生根34.就玉米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来说,玉米属于(A)A.短日高光效作物B.短日低光效作物C.长日高光效作物D.长日低光效作物35.玉米从拔节到抽穗这一段时间,称为(B)A.苗期阶段B.穗期阶段C.花粒期阶段D.后期阶段36. 1株玉米上,最长、最宽、叶面积最大的叶片一般是(B)A.基部第1叶B.棒三叶C.旗叶D.倒二叶37.玉米的经济系数为(B)A.0.25~0.40B.0.30~0.50C.0.60~0.70D.0.70~0.8538.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z (C)A.分蘖期B.拔节期C.拔节后D.孕穗期39.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C)A. 保全苗B. 促根壮苗C. 促叶壮秆D. 保护叶片不早衰40.玉米雌雄穗分化时期的相关性非常密切,当雄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时,雌穗处于(A )A.生长锥未伸长期B. 生长锥伸长期C.小穗形成期D.小花分化期41.玉米在雌穗生长锥伸长期至雄穗抽出前追施的肥料,称为(C)A.苗肥B. 拔节肥C.穗肥D. 粒肥42.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5~6℃B.7~8℃C.10~12℃D.14~16℃43.在栽培上将玉米的第一层节根和胚根一起合称为初生根的原因是(B)A.形态与胚根相似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似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似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似44.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7.8,则叶龄指数为(D )A.19.0B.29.0C.32.1D.39.045.玉米种子胚形成,初具发芽能力的时期为(B)A.授粉后10d左右B.授粉后15d左右C.授粉后20d左右D.授粉后25d 左右46.下列玉米类型中,甲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是(A)A.黄色玉米B.白色玉米C.紫色玉米D.蓝色玉米47.一般情况下,玉米茎高度不再增加的时期是(C)A.大喇叭口期B.雌穗开花期C.雄穗开花期D.吐丝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特征特性属于玉米的有(ACE )A.喜温B.耐寒C.短日照D.长日照 E.C4植物2.玉米果穗苞叶上的剑叶的作用是(ACD )A.光合B.帮助授粉C.防虫D.防雨水 E.防止雄穗吐丝3.组成玉米种子胚的各部分是(ABCD )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 E.盾片4.马齿型玉米种子,粉质胚乳分布在(BC )A.两侧B.顶部C.中央D.左侧 E.右侧5.下列玉米田中,可以不出去分蘖的是(BC )A.低产田B.饲料玉米田C.杂交父本制种田D.玉米高产田 E. 杂交母本制种田6.和中、晚熟玉米比较,早熟玉米品种(ADE )A.植株矮B.植株高C.叶数多D.叶数少 E.籽粒小7.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时(BCD )A.田块中央雄穗全去B.隔一行去一行C.隔两行去一行D.隔两行去两行 E. 打下雄分枝8.下列措施属于玉米蹲苗措施的有(BCE )A.勤浇水B.控制浇水C.勤中耕D.不中耕 E.扒土9.玉米倒伏有(BCD )A.斜倒B.茎倒C.根倒D.茎折断 E.穗倒10.玉米全生育期追施的肥料可分为(ACDE )A.苗肥B.起身肥C.拔节肥D.穗肥 E.粒肥11.目前我国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三个玉米亚种为(ABC )A.硬粒种B.马齿种C.粉质种D.甜质种 E.半马齿种12.玉米在拔节到大喇叭口期,n片叶伸长时和它同伸的器官为(BE )A.n-3节间B.n-4节间C.n-2节间D.n-2叶鞘 E. n-3叶鞘13.和角质胚乳比较,玉米的粉质胚乳(ACD )A.结构疏松B.半透明C.不透明D.含淀粉量多 E. 含淀粉量少14.玉米根系的特点有(CDE )A.有根毛B.有分枝C.节根发达D.支持根作用显著 E.渗透压力较高15.玉米群体叶面积的变化时期包括(ACDE )A.稳定期B.对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指数增长期E.衰亡期16.玉米根系的特点在于(ABE )A.节根发达B.支持根作用显著C.有根毛D.有分枝E.渗透压力较高三、判断题1.蹲苗是玉米苗期很重要的一项增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一般在出苗至抽穗前进行。
(×)2.玉米基部1-5叶正面有茸毛。
(×)3.玉米授粉期间如遇刮风天气,授粉不良,会引起秃顶和缺粒现象。
4.玉米分孽多不结果穗,生产上一般大田,包括杂交制种田,都应去除分蘖。
(×)5.硬粒型玉米是九个亚种中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
(×)6.玉米幼穗分化开始于拔节以前。
(×)7.玉米蹲苗一般从出苗开始至拔节结束。
(√)8.玉米分孽多不结果穗,生产上一般大田,包括杂交制种田,都应去除分蘖。
(×)9.玉米雄穗开始分化比雌穗晚。
(×)10.玉米的雌雄穗在发育早期都是两性花。
(√)11.玉米各节位的叶面积以“棒三叶”最大。
(√)12.胚根是玉米的主体根系,分枝多,根毛密。
(×)13.玉米是喜温.喜光.短日照作物。
(√)14.玉米的雌雄穗在发育早期都是两性花。
四、名词解释1.棒三叶(玉米):果穗叶及其上下叶称为棒三叶。
2.供长中心叶:为生长中心器官提供光和产物的主要叶片,称之为供长中心叶。
3.节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
着生在地下节上的称为地下节根(次生根),着生在地上节的称为地上节根(气生根、支持根、支柱根)。
4.胚叶:玉米最初的几片叶子在种胚发育时即已形成,故称“胚叶”。
5.授粉:雄花序的花粉传到雌穗小花的柱头上叫授粉。
6.同伸关系:指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间有对应关系的生长或伸长,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称之为同伸器官。
7.叶龄指数:是玉米某一时期的展开叶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8.最适叶面积系数:当叶面积系数增加到一定数值时,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生产和产量不再明显增强。
9.光合势:是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乘积。
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光合面积持续的时间,也称叶面积持续期。
10.株型:指叶片着生角度、叶片大小、植株高度、叶片在植株上的垂直排列及雄穗体积等。
五、简答题1.简述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特征。
答:棒三叶开始甩出而未展开;心叶丛生,上平中空,状如喇叭;雄穗进入四分体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最上部展出叶与未展出叶之间能摸出一个发软而有弹性的雄穗。
2.简述玉米等行距种植的特点。
答:行距相等,株距随密度而有不同,一般行距50-60㎝。
特点:植株在抽穗前地上部叶片与地下根系在田间均匀分布,能充分地利用养分和光照;播种、定苗、中耕锄草和施肥培土都便于机械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