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原因及措施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增产原因及措施玉米是葫芦岛市主栽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0.7公顷,粮食总产80万t,但由于辽西地区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玉米单产水平的提高。
因此,葫芦岛市于1987年开始引进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到2005年已大面积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市玉米生产的发展。
一、增产机理1.提高地温。
目前应用的聚乙烯透明薄膜是导热系数低,而透光性能强的吸热保温材料,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
地膜覆盖的0~20cm土壤温度比裸地栽培提高2~3℃,使玉米整个生育期有效保温增加150~300℃,相当于延长玉米生育期7~10天,补充了冷凉地区积温不足的缺陷。
2.抗旱保墒。
地膜覆盖控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使大部分土壤水分在膜下循环,大大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具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据测定1~10cm土层的含水量,覆膜提高2.79%,10~20cm土层的含水量没有明显差异。
3.改善土壤。
由于地膜的阻隔作用,能防止水土和养分流失,防止因雨滴拍打造成的地面土壤板结。
同时,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高,水分含量稳定,为土壤微生物繁衍创造了条件,各种有益微生物增加50%以上,从而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的有效养分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为作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4.提高光能利用率。
地膜覆盖促进作物生育健壮,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附于膜下的水滴,对光有反射作用,增加了近地空间的光量,有利于合理密植。
5.提高肥效。
覆膜后,化肥能够深施。
由于地膜的阻隔,化肥不易挥发,同时土壤微生物活跃,能加速各种养分的分解,便于作物吸收,提高各种养分的利用率。
二、保证措施1.抓住全苗。
整地,覆膜地块必须做到地面没有杂草和根茬,表土细碎松软,行距适中;添墒,是否添墒或添墒多少依土壤的墒情而定;播种,要比裸地适时早播7~10天,实行足墒播种,等距穴播,浅播薄盖,种肥错开,播深3~5cm,覆土厚度不超过5cm。
2.覆好地膜选择地膜,应选用透明度好、透光率高、增温效果好、拉伸力强、抗撕裂强、不易老化,幅宽90~95cm 的低压聚乙烯线性薄膜;覆膜形式,采用大垄双行覆膜,即将原来两小垄合成一大垄高床双行后覆膜;覆膜质量,覆盖效果直接影响出苗、保墒、增温,更重要的是保住地膜,避免地膜因风损坏。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因素

Z a i p e i j i s h u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而辽西地区的种植业中又以玉米栽培为主栽品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运用玉米地膜覆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潜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增产因素地膜覆盖的生态效应,改善了玉米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发育快,根深叶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品质提高,产量增加。
1.1、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地温回升快,春季能使日平均地温提高1-40C,一般比不覆膜的提早出苗5-6天,根据调查,地膜覆盖可增加有效积温120-2500C,同期播种同一品种的覆膜玉米比裸地玉米提前10-14天成熟。
地膜覆盖加快玉米生育进程有三个优点:1、有利于全苗、苗壮。
由于地膜覆盖玉米从播种到出苗天数的缩短,使种子在土壤中受病虫害和低温影响的时期缩短,有利于苗全苗壮。
2、能够避开玉米抽穗期的“卡脖旱“和灌浆成熟期的阴雨低温、寡照等不良气候的影响,有利于增加粒数和粒重。
根据测定,覆膜玉米千粒重344克左右,不覆膜玉米千粒重328克左右,覆比不覆千粒多16克左右。
3、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
4、有利于中晚熟高产品种的引进,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1.2、蓄水保墒由于覆膜有效地控制了土壤水分的散失蒸发,土壤含水量趋于平稳状态,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土壤水分,经多点测定苗期覆膜土壤平均含水25%,比裸地高9%。
1.3、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地膜覆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覆膜后土壤不招雨水泼打,不直接渗水下降固解,能保持覆膜前的膨喧状态,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根际环境,土壤高温多湿,利于微生物活动,肥效转化快,有利于作物吸收,覆膜玉米根系发达增强了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同时由于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了光合生产率,如下表,在降水量和施肥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覆膜玉米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发育。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的种植中,覆膜种植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栽培方法,其主要采用聚乙烯塑料膜覆盖在土壤表面,使种子和幼苗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快速生长。
本文将针对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原理和增产效应进行探究。
1.保温性覆膜后土壤表面温度更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波动而影响,对于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其生长速度也更快。
2.保湿性覆膜后能够有效地避免水分的过度蒸发,保持土壤表层的湿度条件稳定,从而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比较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3.提高土壤温度在覆膜状态下,聚乙烯塑料薄膜能够阻止土壤表面的热量散失,因此能够使土壤温度比露地要高。
对于玉米的生长而言,能够提高土壤温度是较为有益的,一方面能够使种子更快地发芽,另一方面也能够加快幼苗生长速度。
4.减轻环境压力对于玉米幼苗而言,首要的生长要求是良好的土壤条件。
采用覆膜种植技术不仅可以避免幼苗受到外界的风吹雨淋,还能够为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减轻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
采用覆膜种植技术的玉米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主要增产原因为: 1.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由于覆膜状态下光线反射能力较强,光照对玉米的作用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提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光能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玉米的正常生长。
2.提高根系的发育采用覆膜种植技术后,土壤表面湿润度比较高,空气温度比较稳定,这样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在土壤水分充足和养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玉米的根系更加健壮,进而增加玉米的产量。
3.提高果穗质量采用覆膜种植技术后,覆膜上的生长环境比地面上更稳定,运输时更易保持压力,运输玉米的成本降低。
产量有所增加,同时也有利于玉米成熟后的收割。
4.提高玉米的早熟性覆膜种植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天气变幻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加快玉米生长的速度,提高玉米的早熟性。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1. 引言1.1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意义玉米覆膜种植技术是一种在种植玉米过程中覆盖膜材料在地表上的新型农业种植技术。
它的出现为玉米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种植模式,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壤温度:玉米覆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从而加快生长周期,增加产量。
2. 保持土壤湿润:通过覆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减少灌溉频率,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玉米生长。
3. 抑制杂草生长:覆膜可以遮光遮雨,阻止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的次数和成本,同时减少与杂草的竞争,有利于玉米生长。
4. 促进根系生长:覆膜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玉米根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吸收养分的能力。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玉米覆膜种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2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现状玉米覆膜种植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形成一种微气候环境,保温保湿、增施肥料和预防病虫害的种植方式。
目前,玉米覆膜种植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北方地区,因其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保障秋季玉米比较丰产的情况下提高玉米的品质。
覆膜种植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节约水分、减少土壤侵蚀,还可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对土壤有机质的保持和改良也有重要的作用。
尽管玉米覆膜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覆膜材料的选用、管理技术不够完善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00字】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玉米覆膜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详细介绍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影响因素、增产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方法,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1地膜玉米增产原因地膜覆盖的作用主要有增温保墒、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料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田间光照强度、抑制杂草病虫害的发生等生态效应。
并且还可以使植株根叶生长速度加快,幼穗分化和灌浆时间提前,叶面积增大,光合效率提高等生物学效应。
地膜覆盖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温作用,热量正是低洼地所缺少的。
而低洼地具有的优势是土壤肥力较高,水分充足。
通过选择高产的品种地膜覆盖也正是充分利用了低洼地的优势,克服和改善了低洼地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
这样高产品种,充足的肥力、水分、温度构成了低洼地高产的基础。
地膜覆盖是低洼地的一项抗灾减灾技术措施,也是一项低洼地土壤改良措施。
2基地选择基地需要空气清洁,应设在3km内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
基地的灌溉水质量、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范围内。
3玉米地膜覆盖的主要技术措施3.1播前准备3.1.1选地: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
保水保肥,有灌溉条件的地块。
3.1.2整地:做到地平,无坷砬,无根茬,上虚下实,一般可以秋整地或早春顶浆春起垄,垄距65-70cm。
结合整地,每667?0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15-25公斤,硫酸钾5 公斤。
如用45%玉米专用肥(15%、15%、15%)30-35 公斤。
锌肥1 公斤。
3.1.3选膜:厚度0.005-0.007毫米的地膜,膜宽80cm.每667?03.8-4.5 公斤,实际操作中一般5 公斤。
3.1.4品种选择:一般选择比当地种植的品种所需积温多100-150C 的品种,生育期长10-15天,或叶片多1-2片的品种,同时要求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
三积温区2300-2500C,选择兴垦3号、四单19。
二积温区2500-2700C, 选择郑单958、丰禾10。
3.2播种:3.2.1播前5-7 天,晒种2-3 天。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是一种在农田地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的栽培技术。
在玉米种植中,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减少杂草生长、节约水资源、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下面将介绍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方法和优势。
一、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方法:1.土壤处理: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耕作、施肥和松土等处理,确保土壤质地松软、通透,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2.地膜覆盖:选择适合的地膜种类,常用的地膜有黑色、透明、银灰色等,覆盖在土壤表面,覆盖后用土或石块压实固定,避免风吹或水灌时移位。
3.播种:在地膜上开槽或开孔,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槽内或孔内,然后用土埋实,保证种子在适宜的土壤深度生长。
4.灌溉:地膜覆盖有助于减少蒸发和排水,提高土壤湿度,所以在干旱地区,要适量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5.施肥:地膜可以减少氮肥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6.管理: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喷药、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保证玉米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7.收获:在成熟后,玉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时进行收获,及时去除膜、收割玉米,确保产量和品质。
二、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1.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2.节约水资源: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排水,提高土壤湿度,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的使用。
3.减少劳动强度:地膜覆盖可以减少除草的次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保护环境:地膜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5.提高玉米品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杂草、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总之,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强度,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

玉米覆膜种植技术与增产原因的问题探究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新的种植技术不断被引入到农业生产中,覆膜种植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利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将土壤覆盖起来,以达到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杂草生长等作用。
在玉米种植中,覆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
本文将探究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增产原因。
一、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操作方法1. 土壤准备:在进行玉米覆膜种植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并进行深翻整地,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2. 覆膜选材:选择透光性好、抗老化性能强的覆膜材料,以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覆膜材料有黑色地膜、透明地膜等。
3. 覆膜时间:玉米覆膜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播种后7-10天内进行,这时幼苗生长较慢,覆膜时容易损伤幼苗。
4. 覆膜方法:在播种后,将覆盖好的地膜铺在玉米地里,并用固定工具将地膜固定在地面上,尽量确保地膜的平整和牢固。
5. 管理保养:在覆膜种植后,要加强管理保养工作,及时排除积水、增加通风,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1. 提高土壤温度:玉米是热带作物,对土壤温度要求较高。
通过覆盖地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从而缩短生长期,提早收获。
2. 减少水分蒸发:地膜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减少因缺水造成的玉米干旱、倒伏等问题,提高产量。
3. 抑制杂草生长:地膜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玉米生长的竞争,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保证玉米的生长环境良好。
4. 保护环境:地膜可以改善土壤温度和湿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5. 增加土壤肥力:地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产量潜力。
1. 成本较高:玉米覆膜种植技术需要购买地膜材料,增加了种植成本,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可能会增加经济负担。
【作物栽培学】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要点

【作物栽培学】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要点一、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增产的原因1.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促进根系和全株的生长发育玉米地膜覆盖后,生长期内膜温度较外面日平均温度高出2-3℃。
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20cm以上土层,尤其是10cm土层最为显著,有效积温增加300-400℃,可满足玉米喜温的要求,加快生长发育进程。
2.抑制蒸发,保墒抗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抑制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湿度大,地表5cm土层含水量比露地增加3%-5%。
土层疏松,通透性好,出苗率明显提高,有利于幼苗根系发育;抑制土壤盐分上升。
3.加速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的矿化程度土壤湿润提高,湿度加大,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恩杰,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2倍,促进肥料速效化,提高了养分的有效化程度和肥料的利用率。
特别是节省氮肥施用量。
4.保持土壤环境,防止土壤板结,减少风蚀和水蚀地面不受灌水、降雨、刮风等影像,田间作业减少,土壤结构破坏轻,膜内水、热、气条件优越,利于根系生长。
5.抑制农田杂草,一年生杂草大多出苗后被灼伤和捂闷而死。
6.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地膜覆盖,抹面光亮,膜内水珠等反射强烈,离膜面30-35cm的玉米群体基部中下部空间光强增加1000-1500xl,增加反射光,延长光合时间,改善光合作用的相关条件,提高了光合效率。
二、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适用于年降水量250-550mm的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偏旱区推广,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块。
2.覆膜时间尽量实施秋季覆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10月起垄膜),如果春季覆膜要做到顶凌覆膜(早春3月土壤耕层解冻10cm 左右时,起垄覆膜)。
3.施肥、土壤处理、覆膜(1)人工覆膜:选用厚度0.008-0.01mm,宽120cm的地膜将地面全覆盖,膜与膜在大垄中间对接压土。
在已经覆盖好的覆膜上与垄沟垂直的方向,每间隔2-3cm压土腰带,以防薄膜被大风吹走及拦截面纵向径流,有效集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善了玉米的水肥温度等生态因素,为玉米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创造了良好的生育环境,使高产品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1.1 增温效益
透明的薄膜覆盖地面后,白天太阳辐射的光能透过薄膜投射到地面,转化为热能,又因为地膜上夜间凝的露珠可阻隔长波通过,因而使地温升高,同时由于多贮存的因乱流或平流送给贴地面气层的一部分热量以及因水分蒸发而带走的一部分潜能得以保存下来,并向土壤下层传递,所以,地膜覆盖下各土层温度都高于裸地。
到了夜间,这些多贮存下来的热量,不断被输送给膜内地面及各土层。
这样,夜间膜内地面温度和各层土壤温度也都高于裸地。
据沈阳农业大学旱地课题组2010年~2012年在朝阳市喀左县实验,播种后60d地表下5cm平均积温比没覆膜多128℃~129℃,平均每日增加2.1℃~2.2℃,这样增温效应可使晚熟玉米品种铁源3号早出苗4d~6d,早抽穗2d~4d,提早成熟8d。
1.2 保墒
地膜覆盖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阻,使总的蒸发量下降,同时来自土壤中的气态水遇冷,凝成水珠,在重力影响下流回土壤,使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沈阳农业大学旱地课题组在喀左县对覆膜玉米测定结果如下:
表1 覆膜土壤水分含量
测定时间土层深度含量较未覆膜增加
2012年 0cm~5cm 11.5%
5月20日 5cm~10cm 1.3%
10cm~12cm 1.7%
由此可充分看出地膜覆盖对土壤保墒和提墒的作用,显然由于地膜覆盖一部分水分只能在膜下循环。
因而水分能够较长时间存在土壤当中,提高了土壤对水分的利用率。
1.3 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高,水分大,为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土壤养分分解,促速效氮﹑磷有机质含量增加,下表是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2012年三年测定结
果。
实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用地养地相
结合的效果。
1.4 抑制盐碱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因而减少了随水分上升而积累于地表盐碱的数量,使地表耕层中盐碱含量明显下降,在一些难以保苗的盐碱地,可以提高保苗率。
1.5 抑制杂苗
将膜孔封严,由于膜下高温通气不良,可以使有些杂草出土后死亡,起到杀死并抑制杂草的作用。
但对有些杂草如马齿莞,刺儿菜,效果较差。
1.6 促进发育,提高成熟
由于增温作用,加速了生育过程,促进了早熟,使生育期长的品种完全成熟,发挥了品种增产优势,而且适度密植,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从而增加了产量。
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中轻度盐碱地也可以,且忌低洼地,易涝地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上栽培覆膜玉米,干旱瘠薄等不良条件下也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整地要在秋季进行,深翻﹑深施底肥,耙压起垄或做畦连续进行,做到地面细碎平整。
施肥方法要科学,施肥量要适当,由于密度大,产量高,因此施肥量要增加,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养分分解,容易出现玉米前期徒长,后期底肥以农家肥为主,种肥以磷钾为主,配以少量氮肥为主,这样就能保证玉米全年生育期养分均衡供应,施肥量则因地制宜,可以参照每100kg籽粒施纯氮2.68kg,五氧化二磷1.13kg的大体比例。
2.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比当地裸地栽培提前5d~10d,首季晚霜前播种,晚霜后出苗,种植密度要适当增加,比裸地栽培增加10%左右,播前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以上,盖土深不少于3cm,镇压强度适宜,保证出全苗。
2.3 选膜﹑覆膜
选用微膜缩小覆盖度,即能降低成本,又利于积纳自然降水,在生产中小垄单行(行距65cm~70㎝),盖膜宽30cm~4cm,大垄(行距100cm~105cm)双行(种双行玉米),膜宽70cm~80㎝,覆膜是覆膜栽培玉米的主要技术环节,根据播种和覆膜先后可分两种方法。
(1)先播种后覆膜。
出苗后破膜放苗,优点是不仅适于机器播种,还可以保证播种覆膜质量,出苗整齐,但不利于播前保墒,破苗封口费工,放苗不及时烫苗.在地势平坦,墒情好,便于灌概,适于机械覆膜地块可以采用。
(2)先覆膜后播种,播种时在膜上打孔,播后用湿土封好膜孔,这种方法有利于播保墒,一般不用放苗,如果发现小苗在膜下不出来要及时扶苗出膜,播种时比较费工,适于土壤水分充足但灌概困难地块。
无论那种方法,覆膜均在无风天气进行,覆膜时将膜拉紧展平,紧贴地面,膜两边各压5cm~10cm土,膜上每6m~7m 要压一上带,防止大风鼓膜。
2.4 选用适宜品种
所选品种生育期比露地栽培的主要品种长7d~14d,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好、发挥品种增产优势,同时还要具有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