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改)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改)

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为核心,配套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适期早播等措施的玉米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适合于海拔500米以上的春玉米种植区,平均亩增产380—520公斤。

一、播前准备1、选择地块: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上的浅山区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缓坡地。

2、精细整地:在冬前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促进土壤熟化,播前再进行一次翻耕,然后精细整地,要求做到地平土碎、上虚下实、无残茬作物。

3、合理施肥:结合整地,一次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斤以上,碳铵80—100斤或尿素30—40斤,磷肥60—80斤,硫酸钾20斤,并配施少量的锌、硼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规格播1、选用良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增产潜力大、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主要选择春播主推正玉203、潞玉13、豫玉22、临奥1号、中北恒6号,旱地推广绵单8号、绵单1号。

2、适期早种:地膜玉米的适宜播种期一般在当地晚霜期前10天左右或比当地露地春播玉米适宜播期提前10—15天即可。

3、起垄覆膜:结合播前整地,及时覆土起垄,一般垄面宽1.5—1.8尺,垄高3—4寸,垄面呈鱼背型。

播种时,采取垄面开沟摆籽,播后及时盖土覆膜。

覆膜时,先将膜的一端用土压牢,再将膜两边拉紧置于沟内,随覆膜随压土,将膜两边埋入土中2—3寸。

覆膜后,在垄上每隔3—5米压一“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4、合理密植:对于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可控制在4000---4500株/亩;大穗型品种控制在2600--2800株/亩;一般品种应以3300—3800株为宜。

同时把握肥地宜密,瘦地宜稀,阳破地宜密。

三、田间管理1、及时放苗:地膜玉米播后要勤检查,当幼苗一叶一心或顶到薄膜时,及时用小刀将膜划破,接苗出膜,并用土将膜孔封严,以防跑墒降温,滋生杂草。

放苗应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切勿在晴天正午或大风降温时放苗。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件。
苗 30 0 0~3 0 2 0株 , 每穴 下种 二 三粒 ; 紧凑 型 玉米 品 种 穴距 3 m,每 穴 下种 二 三 粒 ,行 距 4 m,亩 留 苗 0c 0c 40 O 0~4 0 5 0株 。
3 田问管理
31 间 苗 、 苗 . 定
三 四叶期 间苗 ,四五 叶期 定 苗 。间定 苗时拔 除 异 株、 株 、 病 弱株 , 留健壮 株 。 保 地膜 玉米 由于 水温 和营 养 条件 较好 , 幼苗 易生 分蘖 , 应及 早 掰除 。 32 中耕 除草 . 地膜对 膜 下杂草 生 长有一 定 的抑制 作用 ,苗期 杂 草不 易 造成 危 害 , 到 中期 , 些 杂 草破 膜 而 出 , 未 但 有 且 覆 膜 空 间杂草 易丛生 ,应 采取 化 除或人 工拔 除 的办法 消灭 杂草 。有揭 膜 习惯 的 ,揭 膜后 应立 即进 行 中耕 除 草 , 到深 中耕 , 做 多培 土 。
33 追肥 灌 水 -
1 . 施 肥 : 照 科 学 的 方 法 计算 , 生 产 10 k .3 2 按 每 0 g玉 米 籽 粒 需 N 3 、251 g K 0 3 k P( . k 、 2 g的 比例 计 算 , ) 5 亩 产 8 0玉 米 籽 粒 需 纯 N 2 g 0 4 k ,折 合 4 %的 尿 素 6
1 . 选 地 、 地 、 肥 2 整 施
目前 普遍 采 用 的是 人工 半机 械化 覆膜 方法 ,要 求 二 三人 为一 组 , 在 地 头装 膜 , 沟 压 膜 , 人 在 前 拉 先 开 一 覆膜 机 , 在两 侧检 查覆 膜 质量 , 每 隔 3m左 右 在 两人 并 膜上 压 小土 埂 ,防止 大风 揭膜 。现 生产 上一 般选 用 7 8~8 m 宽 的 地膜 ,膜 上 行距 6 m,膜 与膜 间距 0c 0e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覆膜,提高地温,抢夺积温,利用晚熟创高产的一项实用技术。

一、精细整地1、选地:覆膜玉米选地最忌低洼地,由于低洼地含水过多,地温低,速效养分释放慢,影响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易贪青晚熟。

选茬时要求选肥力较高,土壤肥沃茬口。

如玉米茬、土豆茬等,茬口尽量干净。

2、整地:地膜覆盖玉米整地时,最好采取秋季深松整地,深松深度在25-30公分左右,使土壤疏松,垄型均匀一致,垄面平整,土壤细碎,没有残枝残茬,保证地膜与垄面贴合,防止薄膜破裂,以充分发挥覆膜增温保墒作用。

二、选用良种由于玉米覆膜栽培改变了生态条件,使土壤在较长的时间内比裸地保存较多的热量与水分,因而促进玉米提早发育及成熟。

一般要采用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覆膜栽培。

选用品种的原则是:选择比当地直播主栽品种晚熟10-15天,或比当地主栽品种多需200-300℃积温,或比当地主栽品种多1-2片叶的中晚熟品种。

三、适时播种覆膜玉米品种生育期长,要求活动积温比当地积温多200-300℃,适时早播能够往前抢夺积温,提早出苗,促进根系发育,向前延伸生育期,提早利用光能。

播种过早,地温低,延长发芽出苗时间,容易造成土壤病菌和害虫危害,同时也会由于出苗过早遭受春季冻害;播种过晚,浪费早春积温,不能满足覆膜品种对积温的需要,容易造成生育期延后,贪青晚熟。

因此要选定适宜的播种时期。

在播种时一定要催芽坐水种。

地膜覆盖后,降雨很难进入土壤中,在玉米未拔节前主要依靠土壤供水,所以在播种时必须一次性浇透水,保证前期玉米生长发育对于水分的需求。

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减少病害发生。

四、精细覆膜目前各地覆膜方法技术虽有所不同,但就其覆膜工序而言,基本相同,即垄面整地,开膜边沟,铺膜,压膜边。

总的质量要求是:地整细,膜铺紧,边压严,采光面宽。

机械覆膜质量较高,作业速度快,成本也较低,并能减轻人的劳动强度。

五、科学施肥玉米覆膜栽培,尤其大垄覆膜通透栽培种植密度大,产量高。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玉米的种植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和应用一套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高海拔地区的特点高海拔地区一般指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较低: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冷害的风险较高。

2. 光照强度低: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光照强度较低。

3. 缺氧环境:由于海拔高度的增加,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4. 土壤肥力差:由于高海拔地区多为山区或高原地带,土壤肥力较低,常常存在斜坡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以上特点对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提出了诸多挑战,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高产栽培技术。

二、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具有抗寒性强、矮秆抗倒伏性好的优良品种。

青藏高原地区适合种植露569、青瘦5号等。

2. 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料、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加土壤保水力和养分离子的离子交换能力,以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土壤环境。

3. 密植栽培:高海拔地区的光照强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适当密植来增加单株产量。

但也要考虑到高海拔地区的土壤肥力较差,密植后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密植要适度,一般每亩栽植量为22.5万~26.3万株。

4. 合理施肥:在高海拔地区施肥要更加注重科学性,既要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每亩追施高岭土0.5-1万斤,磷肥0.5-1万斤,钾肥0.3-0.5万斤,并加入有机肥料。

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料。

5. 注意保温:高海拔地区夜间温度较低,容易引起冷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进行保温。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一、播前准备
1、地膜:亩用幅宽80厘米、厚度0.008毫米地膜3.5公斤。

2、种子:每亩选择中晚熟、春播生育期在125天左右的杂交玉米(2433,-6.00,-0.25%)种2公斤(如:正玉20
3、秦奥23、改良商玉2号、临奥1号等)。

3、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平地或缓坡地,要求精耕细耙,打碎土块,拣尽石头,整平地面。

4、底肥:亩用农家肥200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25公斤。

二、播种
1、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比露地玉米提前10mdash;15天播种。

2、密度:以1米宽起垄,每垄两行,株距1.3尺,每亩3000株左右,做到适墒播种。

三、覆膜
播后乘墒覆膜,覆膜后用土压实四周,并在垄面上每隔3mdash;5米压一条土腰带,以防大风揭膜。

四、田管
1、及时放苗,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于早晚及时划膜放苗,并用土封闭膜口。

2、补苗、定苗,当田间出苗达到70mdash;80%时,对缺苗和弱苗及时补种。

4mdash;5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3、适时追肥,要重施穗肥,在喇叭口期备追施尿素15公斤。

4、防治害虫。

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土壤处理;防治玉米螟每亩用20℅甲氰菊酯乳油拌细土于小喇叭口期灌心叶防治。

1。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根据高海拔地区自然气候特点,结合生产中实际,从品种、整地、播种节令、育苗移栽、密度、地膜覆盖、施肥、田间管理8个方面,探讨获得玉米高产主要环节的技术措施,为指导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海拔;玉米;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a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一个农业县,常年种植玉米8666.7hm2左右,种植面积占秋粮面积的38%,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的29.2%。

撒营盘镇常年种植玉米1333.3hm2,玉米是禄劝镇的主要粮食作物,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是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撒营盘镇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200~2400m之间,属冷凉山区,适宜种植玉米。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2.8℃,年最高温29.℃,最低温-5.8℃,四季气温变化小,日较差大,干湿季分明。

年日照时数1816.2h,年积温4728.5℃,3~10月≥10℃积温1670℃,年降雨量1006.6mm,相对湿度为71%,年平均相对湿度68%。

根据玉米生产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探讨:1 选用良种选用丰产性高、抗逆性强的杂交玉米良种。

根据不同的地块选用不同的品种,一垡地应选择产量高、生育期长、植株较高的中晚熟品种,如海禾1号、海禾2号;麦茬地应选择适应强的早中熟品种,如宣黄单4号。

品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也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必须要把品种选对路。

2 精细整地玉米是深根系作物,深耕对玉米根系发育和增产有良好作用,深耕使土壤有较长的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

一垡地在冬闲阶段要深翻2~3次,充分晒垡,有利提高土壤温度和减轻地下害虫。

麦茬地要清除前茬,耕作可以耕、耙相结合。

要做到土壤细碎无坷拉,边沟、背沟畅通无阻,有利于防止涝害。

3 适时播种一垡地要适时早播,充分利用4、5月份有效积温和光照,也有利于玉米蹲苗,如海禾1号、海禾2号清明节播种较为适宜;麦茬地在麦子收获后抢节令播种,如宣黄单4号谷雨节播种较为适宜。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云南高海拔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玉米种植区,这里气候凉爽、日照时间短,高海拔地区日夜温差大,缺少充足的阳光和温度,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可以有效改善种植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是指在播种前,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用以保护土壤和作物,提供良好的温湿度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技术有以下几个优点: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温度。

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土壤温度较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而地膜覆盖可以阻止地表热量散失,形成一个类似温室的环境,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短,空气湿度大,水分蒸发速度快,导致土壤水分缺乏。

而地膜覆盖可以阻止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流失,提高土壤湿度,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条件。

地膜覆盖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高海拔地区土壤肥力一般较低,在没有地膜覆盖的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容易被杂草竞争,导致玉米生长不良。

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断杂草的生长,减少养分损失,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效率。

地膜覆盖还可以提前播种。

高海拔地区种植季节较短,播种时间晚,生长周期短,限制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而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缩短玉米的生育期,使其更早地进入生长期,增加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地膜覆盖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在土壤保湿和温度调节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土壤通气和根系生长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地膜覆盖过程中,对于地膜的选材和基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地膜的应用效果。

云南高海拔地区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玉米,可以改善种植环境,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凉州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由于过度耕种以及不合理耕作,导致土壤耕性变差,沙化日趋严重,地下水位下降。

为了防止土壤的进一步退化,保护耕地,近年来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我们在凉州区部分乡镇进行了玉米全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或三年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

1玉米全地膜覆盖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的优点(1)减少劳动强度和时间,减少机械损耗,提高生产率。

(2)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水渗透性能,减少土壤压实,改善耕性。

(3)降低了生产成本,地膜的残留保护了耕地。

根据我区玉米全地膜覆盖一膜三年栽培田测定调查,3a后土壤犁底层基本消失,第二、三年施肥量减少20%,灌溉次数减少1次,每次灌水量减少15%。

2土地的选择该技术宜选地势平缓,土层较深厚,质地疏松,中等肥力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好的壤土进行栽培,土层浅薄、瘦瘠的石砾地块不宜种植。

3栽培技术3.1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我区宜选用优质高产、高抗(抗病虫、抗干旱、抗倒付)和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的杂交玉米品种。

目前宜选用武科2号、金穗4号、豫玉22号等品种。

3.2覆盖地膜选用宽度为1.40m,厚0.08mm的地膜,在4月5日前后覆盖。

3.3适时播种春季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

第二、三年播种前应先清理地膜上的杂物、瘀土。

3.4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为防治病、虫危害,确保全苗,宜选用经过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做好种子筛选。

播种前2-3d于晴天晒种0.50d,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50%,用玉米穴播机播种。

3.5合理密植玉米等行距种植,行距60em,株距视密度要求而定,适宜种植密度为64 500-67 500株/hm2,株距为24-26cm。

3.6合理施肥凉州区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360kg/hm2、P2O5 120kg /hm2、K2O 10kg/hm2。

3.6.1施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15 000kg,尿素260kg,过磷酸钙741kg,钾肥1.50kg,锌肥2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海拔地区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分析
云南是我国的一个高海拔地区,该地区的种植业受到了高海拔的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这使得物种选择和种植条件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种植者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就是在耕地上铺置一层塑料膜,使得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湿度变得更稳定,并能降低害虫的侵袭。

这种技术对于气候干旱、土质贫瘠的高海拔地区非常实用。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率。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地膜品牌和尺寸。

在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常使用黑色或透明的塑料地膜。

这种薄膜一般有宽度1.2至1.5米不等,长度则根据地块大小来决定。

如果地块比较小,需要将膜铺到两侧,以避免空地的出现。

其次,需要控制地膜厚度。

薄膜的厚度会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

一般来说,0.03至0.05毫米的膜厚度是比较适宜的。

需要注意的是,过厚的地膜会使土壤缺氧。

接下来,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铺膜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耕作,除草和施肥。

对于高海拔地区,通常在早春和晚秋铺设地膜,以使土地充分吸收阳光,提高了温度和湿度,增加水分蒸发。

最后,需注意实际操作,以确保地膜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铺设膜时,需要把膜紧紧地压住,以避免过早的脱落。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穴洞的出现,减小紫外线的损伤。

总之,地膜覆盖技术是提高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根据地区和气候的特点,种植者相应地掌握地膜使用方法,将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并缩短种植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