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排桩支护设计与计算
支护结构计算之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

支护结构计算之排桩与地下连续墙计算排桩是指在地基中按一定的排列规律竖向钻孔和灌入浇筑有强度的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桩状体,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地基加固方式。
而地下连续墙是指沿地基深处连续围成一定的围护结构,从而达到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
一、排桩的计算方法:1.确定设计堆载荷和设计基本桩载荷: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计算地基所能承受的荷载大小。
2.计算单桩承载力和桩长:采用极限平衡法,以单桩为单位计算桩的承载力,得到单桩的承载力和桩长。
3.计算点桩的间距和排桩深度:根据桩的承载力和荷载大小,计算相邻桩之间的距离和排桩深度。
4.桩的排列形式: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土层的情况,确定桩的排列形式和间距。
5.计算排桩的承载力:按排桩的排列形式和间距,采用图解法或计算法计算排桩的整体承载力。
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1.墙的排列形式和尺寸: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土层的情况,确定连续墙的排列形式和尺寸。
2.确定土的侧压力和角度:根据土的密度、倾斜角等参数,计算土的侧压力和侧压力的作用角度。
3.计算墙的承载力和刚性:根据连续墙的尺寸和挡土高度,计算墙的承载力和刚性。
4.计算墙板的厚度和加固措施:根据土的侧压力和墙的承载力,计算墙板的厚度和加固措施,提高墙的稳定性。
5.计算墙的受力状态:计算连续墙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状态,包括剪切力、弯曲力、轴力等受力。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各项参数和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进行孔隙水压力和土的变形等方面的计算,进一步确认结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能够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理正多种形式支护(双排桩、搅拌桩、悬臂桩、内支撑)计算书

第二部分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一、AB段支护本设计标高皆为绝对标高(吴淞高程)。
自然地面标高为12.0m,基坑开挖面绝对标高以底板垫层底标高计为6.7m,基坑挖深为5.3m。
地下水位按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5m考虑。
地面均布超载按20kPa考虑,道路超载按10kPa考虑。
基坑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重要性系数Υ0=1.0。
设计采用灌注桩进行支护。
----------------------------------------------------------------------[ 支护方案 ]----------------------------------------------------------------------排桩支护----------------------------------------------------------------------[ 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00基坑深度H(m) 5.300嵌固深度(m)7.200桩顶标高(m)-1.000桩材料类型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截面类型圆形└桩直径(m)0.800桩间距(m) 1.000有无冠梁无放坡级数1超载个数2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 放坡信息 ]----------------------------------------------------------------------坡号台宽(m)坡高(m)坡度系数1 1.000 1.000 1.000----------------------------------------------------------------------[ 超载信息 ]----------------------------------------------------------------------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130.000---------------210.0000.00015.00010.000条形---[ 附加水平力信息 ]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 土层信息 ]土层数3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5.800外侧水位深度(m) 1.000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ㄨ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基坑外侧土压力计算方法主动[ 土层参数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m)(kN/m3)(kN/m3)(kPa)(度)1杂填土0.3018.0---10.0015.002杂填土 5.5018.48.418.0010.003粘性土14.0019.59.5------层号与锚固体摩粘聚力内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抗剪强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kPa) 118.0---------m法 2.28---218.018.0010.00合算m法 2.80---355.044.6016.40合算m法8.20---[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层号土类水土水压力外侧土压力外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内侧土压力名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1调整系数2调整系数最大值(kPa) 1杂填土分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2杂填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3粘性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 工况信息 ]工况工况深度支锚号类型(m)道号1开挖 5.300---[ 设计结果 ]---------------------------------------------------------------------- ---------------------------------------------------------------------- [ 结构计算 ]---------------------------------------------------------------------- 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截面计算 ]----------------------------------------------------------------------钢筋类型对应关系:d-HPB300,D-HRB335,E-HRB400,F-RRB400,G-HRB500,P-HRBF335,Q-HRBF400,R-HRBF500桩是否均匀配筋是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50桩的纵筋级别HRB400桩的螺旋箍筋级别HPB300桩的螺旋箍筋间距(mm)200弯矩折减系数 1.00剪力折减系数 1.00荷载分项系数 1.25配筋分段数一段各分段长度(m)11.50[ 内力取值 ]段内力类型弹性法经典法内力内力号计算值计算值设计值实用值基坑内侧最大弯矩(kN.m)0.000.000.000.001基坑外侧最大弯矩(kN.m)387.96290.22484.96484.96最大剪力(kN)149.28130.39186.60186.60段选筋类型级别钢筋实配[计算]面积号实配值(mm2或mm2/m)1纵筋HRB40012E224562[4307]箍筋HPB300d8@200503[895]加强箍筋HRB335D16@2000201----------------------------------------------------------------------[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应力状态:有效应力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1.00m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 K s = 2.852圆弧半径(m) R = 16.258圆心坐标X(m) X = -0.022圆心坐标Y(m) Y = 9.037----------------------------------------------------------------------[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 ----------------------------------------------------------------------抗倾覆安全系数:M 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 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
浅析排桩支护作为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下室结构 的支撑力再进行结构计算 , 即同时考虑 开挖 工况和 使用工况下 的结构受力 , 再进行 结构 配筋 。
S [ ] D / 2 9—20 1 Z T0 1 0 6滑坡 防治工程设计 与施工技术规范 [ ] [ ] 铁道部第二勘测设 计 院. 滑桩设计 与计算 [ . 京 : 2 抗 M] 北 中国
高级工程 师。
数 建议取值 10 .5~11 而真正意 义上 的滑 坡推 力设计 安 .,
四川 建筑
第3 2卷 4期
2 1 .8 020
17 6
; 霉 《 构 7 工・ _ 糯
向荷载等效成相应 土柱 高度 , 增加 土体 高度 , 从而 导致 主动
粉 质 黏 土 , 坑 支 护 拟 采 用 排 桩 支 护 。 由 于 建 筑 场 地 局 限 基
结构受弯 、 受剪配筋计算是依据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B5 00—2 1 ) G 0 1 0 0 附录 E 04及 《 .. 建筑 基坑支 护技术规 程》 (G 10—9 ) 录 D进 行计算 的 , J J2 9附 这与传统 的土压力理论受 弯、 受剪配筋计算是一样 的。不 同的是潜在滑坡推 力理论设 计方法 结构配筋计算 中必须考 虑桩 竖 向荷 载作用 下 的结构 受压 配筋 , 这部分配筋量在传统 的土压 力理论设计方 法 中是
还必须满足排桩竖 向承载力计算 中需要 的锚 固深度 。 传统的土压力理论 锚 固深度 是 由被 动土压 力产 生 的抗
倾 覆 力 矩 除 以 主 动 土 压 力 产 生 的 倾 覆 力 矩 不 小 于 12安 全 .
支护结构作为永久 性结 构使 用 , 这样不 仅节 约 了工程 造价 , 而且大大地利用 了地下 空 间, 升 了城 市 土地 的利用 率 , 提 也
基坑支护专项方案计算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区,项目总投资XX亿元。
基坑开挖深度约6.5米,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集。
为保障基坑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支护结构设计1. 支护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桩径800mm,桩间距1.5m,桩长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2. 钢筋混凝土排桩设计:(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桩身配筋:主筋直径φ25,箍筋直径φ12,间距150mm;(3)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尺寸为1200mm×1200mm,配筋同桩身。
3. 防水措施:在桩身混凝土中掺入防水剂,确保桩身防水性能。
三、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先进行桩基施工,再进行冠梁施工,最后进行土方开挖。
2. 桩基施工:(1)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2)成孔后,清孔,清孔标准为孔底沉渣厚度≤50mm;(3)下钢筋笼,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4)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 冠梁施工:(1)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冠梁配筋:主筋直径φ25,箍筋直径φ12,间距150mm;(3)冠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养护。
4. 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不超过2.0m;(2)开挖过程中,应确保支护结构稳定,避免因开挖不当导致支护结构破坏;(3)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排水,防止基坑积水。
四、计算书1. 桩基承载力计算:(1)桩基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Qa = qSap + qaAp(2)桩基侧阻力计算公式:Qs = 0.6qL + 0.4qLγH(3)桩基抗拔力计算公式:Qb = qaApγH2. 冠梁弯矩计算:(1)冠梁弯矩计算公式:M = (F1L1 + F2L2)/2(2)F1为桩顶水平力,F2为桩侧水平力,L1为桩顶至冠梁长度,L2为冠梁长度。
3. 冠梁剪力计算:(1)冠梁剪力计算公式:V = (F1 + F2)γH/2五、安全措施1.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稳定;2.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3.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4. 加强现场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排桩(钻孔灌注桩)基坑围护计算书

M法计算书土压力计算依据《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
1.地质勘探数据如下:—————————————————————————————————————序号 h(m) (kN/m3) C(kPa) (°) M值计算方法1 1.90 19.00 18.00 20.00 7800.0 水土合算2 1.29 18.70 18.00 20.00 7800.0 水土合算3 5.00 17.50 16.00 14.00 4120.0 水土合算4 3.34 16.90 11.00 10.00 2100.0 水土合算5 3.99 19.70 42.00 20.00 10200.0 水土合算6 4.89 18.90 7.00 31.50 17395.0 水土合算—————————————————————————————————————表中:h为土层厚度(m),为土重度(kN/m3),C为内聚力(kPa),为内摩擦角(℃)2.基底标高为-8.40m,支撑分别设置在标高计算标高分别为-8.40m处,3.地面超载:—————————————————————————————————————序号布置方式作用标高m 荷载值kPa 距基坑边线m 作用宽度m—————————————————————————————————————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为1.10,为一级基坑采用单排桩排桩直径为0.6m,砼标号为C30,桩间距为0.85m.抗隆起、抗倾覆、抗渗流验算结果按地基承载力验算抗隆起基坑外侧支护结构底部至地面之间土层的加权重度1=18.17(kN/m3)基坑内侧支护结构底部至坑底之间土体的加权重度2=18.37(kN/m3)支护结构嵌入深度D=6.60(m)基坑开挖深度h=8.40(m)基坑地表附加荷载q=0.00(kPa)坑底被动区附加荷载q pa=0.00(kPa)支护结构底部滑裂面上地基土的粘聚力c=42.00(kPa)支护结构底部滑裂面上地基土的内摩擦角=20.00°Nq=6.40Nc=14.83计算的抗隆起安全系数为Kwz=[42.00×14.83+(18.37×6.60+0.00)×6.40]/[18.17×(8.40+6.60)+0.00]=5.13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2.50,合格!按滑弧稳定验算抗隆起围护墙底以上地基土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权平均值=18.23(kN/m3) 围护墙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入土深度D=6.60(m)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o-15.47o/2)=0.58滑裂面上地基土的粘聚力加权平均值c=23.15(kPa)滑裂面上地基土的内摩擦角加权平均值=0.27(弧度)基坑开挖深度h0=8.40(m)最下一道支撑距地面的深度h0'=8.40(m)最下一道支撑面与基坑开挖面间的水平夹角a1=0.00(弧度)以最下一道支撑点为圆心的滑裂面圆心角a2=3.14(弧度)坑外地面荷载q=0.00(kPa)q f=18.23×8.40+0.00=153.14(kPa)M SL=0.5×(18.23×8.40+0.00)×6.602=3335.35(kN.m/m)R3=8.40×6.60+(3.14-0.00)×6.602=192.29(m2)R2=0.5×6.602×153.14+{3.14-0.00-0.5×[sin(2×3.14)-sin(2×0.00)]}-1/3×18.23×6.603×{sin2(3.14)×cos(3.14)-sin2(0.00)×cos(0.00)+2×[cos(3.14)-cos(0.00)]} =10326.84(kN.m/m)R1=6.60×(18.23×8.402/2+0.00×8.40)+0.5×6.602×153.14×[3.14-0.00+sin(3.14)×cos(3.14)-sin(0.00)×cos(0.00)]-1/3×18.23×6.603×[cos3(3.14)-cos3(0.00)]=18217.48(kN.m/m)M RL=18217.48×0.58×tg(0.27)+10326.84×tg(0.27)+192.29×23.15=10270.03(kN.m/m)计算的抗隆起安全系数为:K L=3.08=10270.03/3335.35=3.08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2.50,合格!按经验公式计算基坑隆起量:基坑开挖深度H=8.40(m)地表超载q=0.00(kPa)支护结构底部处土的粘聚力c=42.00(kPa)支护结构底部处土的内摩擦角=20.00(°)基坑外侧支护结构底部至地面之间土层的加权重度1=18.17(kN/m3)基坑外侧坑底至地面之间土的加权重度2=18.01(kN/m3)支护结构入土深度D=6.60(m)基坑底最大隆起量=-291.67-25.21+141.02+172.01=0.01(mm)验算抗倾覆稳定最下一道支撑(若无支撑,则为桩顶)以下的主动土压力合力为Ea=951.05(kN/m),合力标高为Elva=-9.43(m)被动土压力合力为Ep=1504.14(kN/m),合力标高为Elvp=-12.90(m)最下一道支撑(若无支撑,则为桩顶)的标高为Elvs=0.00(m)主动土压力对最下一道支撑产生的力矩为Moc=Ea×(Elvs-Elva)=951.05×(9.43-0.00)=8970.47(kN.m/m)被动土压力对最下一道支撑产生的力矩为Mrc=Ep×(Elvs-Elvp)=1504.14×(12.90-0.00)=19408.13(kN.m/m)计算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为:2.16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1.20,合格!验算抗渗流稳定的公式为:基坑外水位标高为Elvwout=-0.50(m),基坑内水位标高为Elvwin=-10.30(m)基坑内外水头差hw=Elvwout-Elvwin=-0.50-(-10.30)=9.80(m)坑底标高为Elvebot=-8.40(m),桩墙底标高为Elvpbot=-15.00(m),桩墙宽度为Pw=0.60(m) 水的渗流路径长度L =(Elvwin-Elevpbot)+Pw+(Elvwout-Elevpbot )=[-10.30-(-15.00)]+0.60+[-0.50-(-15.00)]=19.80(m)坑底土的渗流水力坡度i=hw/L=9.80/19.80=0.49坑底土的浮重度'=6.90(kN/m3) (近似取坑底土的天然容重为其饱和容重)坑底土的临界水力坡度ic='/w=6.90/10.=0.69计算的抗渗流安全系数k=ic/i=0.69/0.49=1.39计算的渗流稳定安全系数为:1.39没有达到规范规定安全系数1.50,不合格!内力及位移计算采用m法计算计算采用位移法有限元,单元最大长度为0.1m。
排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施工方法和要求

排桩(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施工方法和要求1、排桩施工参数和设计要求:1.1 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砼强度等级为C30.砼护壁C25.排桩设计参数表表1。
2 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成孔完毕至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24小时.1。
3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水灰比宜在0.5~0。
55,坍落度可取180~220mm。
1.4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施工质量,不得出现离析、缩颈、露筋、断桩等施工质量问题。
1.5 采用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总桩数的100%.。
1.6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
3.1-2、表7。
3。
1—3的规定。
1。
7 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及主要工序应提请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a、桩位测放;b、嵌固深度确定;c、桩位对中;d、测量孔深;e、沉渣测定;f、钢筋笼制安;2、排桩施工顺序:2。
1 施工顺序:从各段面两侧同时相向并进施工,采用间隔跳打法施工。
即桩施工间距≥3.4米(间隔1个桩)。
2.2为防止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灌砼强度,应待邻孔砼抗压强度达到2。
5Mpa后,方可进行挖孔。
3、排桩施工工艺选择:3.1 设计人工挖孔桩桩径为φ1m,与居民房较近,根据和设计地质勘探资料、桩长和桩径,排桩嵌固深度都在全风化岩层内,因此施工采用人工挖土孔灌注桩(层岩采用风镐成孔)。
3.2 钢筋笼在现场制作采用汽车起重机安放,采用商品砼浇筑,排桩砼采用串筒法灌注.5、排桩施工准备:5。
1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已收集齐全.5。
2 施工场地范围内的障碍物已拆除.场地按施工要求平整,临时设施及道路已修建.5。
3 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
测定高程水准点,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5。
4 机具设备已齐备,并已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5.5 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排桩支护(最终版)

排桩支护(最终版)1. 简介排桩支护是指通过打入深度较深的钢筋混凝土桩,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的一种基础支撑方式。
排桩支护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施工现场基坑的支撑问题,使得工程能够按照预期的计划稳定建设。
2. 排桩的种类常见的排桩种类主要包括:•预制桩•钻孔桩•空心挖掘桩•钢管桩不同种类的排桩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足基坑支护的要求。
3. 排桩的施工过程排桩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是排桩施工的第一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开挖。
3.2 做桩基础在完成基坑开挖后,需要先进行桩基础的施工。
桩基础施工包括凿孔、清孔、洗孔等工序。
3.3 灌注混凝土桩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灌注混凝土,以进行桩的加固。
3.4 安装排桩在桩基础完成后,可以开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桩的安放。
3.5 进行桩顶平整排桩完成后需要将桩顶整平。
3.6 缝隙处理在排桩完成后,需要对桩与土壤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防止土体从中渗流。
3.7 进行档土最后,需要进行档土施工,以完成支护作用。
4. 排桩支护的注意事项•排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场地的安全有序。
•钢筋混凝土排桩需要进行质量检测。
•排桩深度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认,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桥墩基础、高层建筑等需要进行深基坑开挖的建筑物需要进行排桩支护。
5. 总结排桩支护是一种基础支撑方式,可以有效地确保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实施,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有序进行。
排桩支护施工方案

排桩支护施工方案排桩支护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一处高层建筑的排桩支护工程,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的方式进行基础支撑。
二. 桩型选择本工程选用H型钢桩作为排桩的主要材料。
H型钢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挠性能,适用于各类土质条件,并且易于施工和加固,适合本工程。
三. 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明确施工范围,进行场地清理,确定施工梯队和机械设备,并做好材料和物资的准备。
2. 桩基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桩基的准确位置和标高,并进行定位。
3. 桩孔开挖: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钻孔机进行桩孔的开挖,控制孔径和孔深,确保桩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检查孔底土质:在桩孔开挖到设计孔深后,使用地质钻探仪器对孔底土质进行检测和记录,以供后续施工参考。
5. 桩身处理:清除桩孔内的淤泥和碎石,清洗桩身表面,确保桩体与周围土壤的紧密接触。
6. 桩机安装:将桩机安装在桩孔上方,并进行牢固固定,调整好机器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7. 桩的打入:通过桩机的操作,将H型钢桩一段段打入桩孔中,通过震动或冲击,使桩体沉入到设计深度。
8. 检测和记录:在桩身打入到设计深度后,使用水平仪和测深仪对桩机进行检测和记录,以确保桩的垂直度和尺寸的准确性。
9. 桩头加固:在桩身打入到设计深度后,对桩头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一体化的基础。
10. 后续施工:经过桩基处理后,可进行后续的地下室施工,如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和墙体的搭建。
四. 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 操作桩机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接受专业培训。
3. 桩机的周边区域必须平整,防止桩机倾覆。
4. 桩机操作时,周围人员必须远离,保持安全距离。
5. 钻孔机在作业时,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避免作业人员受伤。
6. 施工过程中,严禁超载、超高和超速行驶。
7.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材料不得乱放乱堆。
8. 施工完成后,必须对工程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桩支护设计与计算8.7.1概述基坑开挖事,对不能放坡或由于场地限制而不能采用搅拌桩支护,开挖深度在6~10米左右时,即可采用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可采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
图8-4排桩支护的类型排桩支护结构可分为:(1)柱列式排桩支护当边坡土质尚好、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利用土拱作用,以稀疏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支挡土坡,如图8-4a所示。
(2)连续排桩支护(图8-4b)在软土中一般不能形成土拱,支挡结构应该连续排。
密排的钻孔桩可互相搭接,或在桩身混凝土强度尚未形成时,在相邻桩之间做一根素混凝土树根桩把钻孔桩排连起来,如图8-4c所示。
也可采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如图8-4d、e所示。
(3)组合式排桩支护在地下水位较高搭软土地区,可采用钻孔灌注排桩与水泥土桩防渗墙组合的方式,如图8-4f所示。
按基坑开挖深度及支挡结构受力情况,排桩支护可分为一下几种情况。
(1)无支撑(悬臂)支护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即可利用悬臂作用挡住墙后土体。
(2)单支撑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不能采用无支撑支护结构,可以在支护结构顶部附近设置一单支撑(或拉锚)。
(3)多支撑结构: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可设置多道支撑,以减少挡墙挡压力。
根据上海地区的施工实践,对于开挖深度<6m的基坑,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挡墙较为理想。
当场地受限制时,也可采用φ600mm密排悬臂钻孔桩,桩与桩之间可用树根桩密封,也可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或打水泥搅拌桩作防水帷幕;对于开挖深度在4~6m的基坑,根据场地条件和周围环境可选用重力式深层搅拌桩挡墙,或打入预制混凝土板桩或钢板桩,其后注浆或加搅拌桩防渗,设一道檩和支撑也可采用φ600mm钻孔桩,后面用搅拌桩防渗,顶部设一道圈梁和支撑;对于开挖深度为6~10米的基坑,以往采用φ800~1000mm的钻孔桩,后面加深层搅拌桩或注浆放水,并设2~3道支撑,支撑道数视土质情况、周围环境及围护结构变形要求而定;对于开挖深度大于10m的基坑,以往常采用地下连续墙,设多层支撑,虽然安全可靠,但价格昂贵。
近来上海常采用φ800~1000mm 大直径钻孔桩代替地下连续墙,同样采取深层搅拌桩放水,多道支撑或中心岛施工法,这种支护结构已成功用于开挖深度达到13米的基坑。
图8-5 悬臂板桩的变位及土压力分布图a.变位示意图b.土压力分布图c.悬臂板桩计算图d. Blum 计算图式 8.7.2 悬臂式排桩支护设计和计算悬臂式排桩支护的计算方法采用传统的板桩计算方法。
如图8-5所示,悬臂板桩在基坑底面以上外侧主动土压力作用下,板桩将向基坑内侧倾移,而下部则反方向变位.即板桩将绕基坑底以下某点(如图中b 点)旋转。
点b 处墙体无变位,故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二力(静止土压力)作用,其净压力为零。
点b 以上墙体向左移动,其左侧作用被动土压力,右侧作用主动土压力;点b 以下则相反,其右侧作用被动土压力,左侧作用主动土压力。
因此,作用在墙体上各点的净土压力为各点两侧的被动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之差,其沿墙身的分布情况如图8-5b 所示,简化成线性分布后的悬臂板桩计算图式为图8-5c ,即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板桩的入上深度和内力。
H.Blum 又建议可以图8-5d 代替,计算入土深度及内力。
下面分别介绍下面两种方法。
1.静力平衡法图8-5表示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随深度呈线性交化,随着板桩入土深度的不同,作用在不同深度上各点的净土压力的分布也不同。
当单位宽度板桩墙两侧所受的净土压力相平衡时,板桩墙则处于稳定,相应的板桩入土深度即为板桩保证其稳定性所需的最小入土深度,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即水平力平衡方程()和对桩底截面的力矩平衡方程(∑=0M )。
(1).板桩墙前后的土压力分布第n 层土底面对板桩墙主动土压力为)2/45tan(2)2/45(tan )(0102n n n i n i i n an C h q e ϕϕγ---+=∑= (8-1)第n 层土底面对板桩墙底被动土压力为)2/45tan(2)2/45(tan )(0102n n n ni i i n pn c h q e ϕϕγ++++=∑= (8-2) 式中 n q ——地面递到n 层土底面底垂直荷载; i γ——i 层土底天然重度; i h ——i 层土的厚度;n ϕ——n 层土的内摩擦角;n c ——n 层土的内聚力; 对n 层土底面的垂直荷载n q ,可根据地面附加荷载、邻近建筑物基础底面附加荷载0q 分别计算。
图8-6 静力平衡法计算悬臂板桩地面几种荷载可折算成均布荷载:1) 繁重的起重机械:距板桩1.5m 内按60kN/m 2取值;距板桩1.5~3.5m ,按40kN/m 2取值;2) 轻型公路:按5kN/m 2;3) 重型公路:按10kN/m 2;4) 铁道:按20kN/m 2。
∑ = 0 H对土的内摩擦角n ϕ及内聚力n c 按固结快剪方法确定。
当采用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地面有排水和防渗措施时,土的那摩擦角n ϕ值可酌情调整:1) 板桩墙外侧,在井点降水范围内,n ϕ值可乘以1.1~1.3;2) 无桩基的板桩内侧,n ϕ值可乘以1.1~1.3; 3) 有桩基的板桩墙内侧,在送桩范围内乘以1.0;在密集群桩深度范围内,乘以1.2~4;4) 在井点降水土体固结的条件下,可将土的内聚力n c 值乘以1.1~1.3。
墙侧的土压力分布如图8-6所示。
(2).建立并求解静力平衡方程,求得板桩入土深度1) 计算桩底墙后主动土压力3a e 及墙墙被动土压力3p e ,然后进行迭加,求出第一个土压力为零的,该点离坑底距离为u ;2) 计算d 点以上土压力合力,求出至d 点的距离y ;3) 计算d 点处墙前主动土压力1a e 及墙后被动土压力1p e ; 4) 计算柱底墙前主动土压力2a e 和墙后被动土压力2p e ; 5) 根据作用在挡墙结构上的全部水平作用力平衡条件和绕挡墙底部自由端力矩总和为零的条件: ∑=0H []02)(2)()(0332233=⋅--⋅-+-+t e e z e e e e E a p a p a p a (8-3) ∑=0M[]032)(3)()(2)(003322330=⋅⋅--⋅-+-⋅++⋅t t e e z e e e e z y t E a p a p a p a (8-4) 整理后可得t 0的四次方程式:04)(6)(2(622110112301140=+--⎥⎦⎤⎢⎣⎡-+-⋅-+ββββa a p a a p a a p E e e y E t e e y E t e e t (8-5) 式中 [])2/45(tan )2/45(tan 0202n n n ϕϕγβ--+=求解上述四次方程,即可得板桩嵌入d 点以下的深度t 0值。
为安全起见,实际嵌入坑底面以下的入土深度为 02.1t u t += (8-6)(3).计算板桩最大弯矩板桩墙最大弯矩的作用点,亦即结构端面剪力为零的点。
例如对于均质的非粘性土,如图8-3所示,当剪力为零的点在基坑底面以下深度为b 时,即有02)(222=+-a p K b h K b γγ (8-7)式中)2/45(tan 02ϕ-=a K ;)2/45(tan 02ϕ+=p K由上述解得b 后,可求得最大弯矩[]p a p a K b K b h K b b K b h b h M 3322max )(6233)(-+=-++=γγγ (8-8) 2. 布鲁姆(Blum)法布鲁姆(H.Blum )建议以图8-3d 代替8-3c ,即原来桩脚出现的被动土压力以一个集中力p E '代替,计算结果图如8-7所示。
a 作用荷载图b 弯矩图c 布鲁姆理论计算曲线图8-21 布鲁姆计算简图图如图8-7a 所示,为求桩插入深度,对桩底C 点取矩,根据∑=0c M 有03)(=--+∑x E a x l P p (8-9)式中2)(22)(x K K x x K K E a p a p p ⋅-=⋅-=γγ代入式(8-9)得 0)(6)(3=⋅---+∑x K K a x l P a p γ化简后得0)()(6)(63=-----∑∑a P a P K K a l P x k k P x γγ (8-10)式中 ∑P ——主动土压力、水压力的合力;a ——∑P 合力距地面距离;u h l +=u ——土压力为零距坑底的距离,可根据净土压力零点处墙前被动土压力强度和墙后主动土压力相等的关系求得,按式(8-11)计算。
)(a p a K K h K u -= (8-11)从式(8-12)的三次式计算求出x 值,板桩的插入深度x u t 2.1+= (8-12)布鲁姆(H.Blum )曾作出一个曲线图,如图8-7c 所示可求得x 。
令l x=ξ,代入式(8-10)得)(6)1()(6323a p a p K K l P a K K l P -⋅-+-=∑∑λξγξ 再令)(62a p K K l Pm -=∑γ,)(63a p K K l P a n -⋅=∑λ上式即变成n m -+=)1(3ξξ (8-13) 式中m 及n 值很容易确定,因其只与荷载及板桩长度有关。
在这式中m 及n 确定后,可以从图8-7c 曲线图求得的n 及m 连一直线并延长即可求得ξ值。
同时由于x =l ξ,得出x 值,则可按式(8-14)得到桩的插入深度: l u x u t ξ2.12.1+=+= (8-14)最大弯矩在剪力Q =0处,设从O 点往下x m 处Q =0,则有a 土压力分布b 弯矩图图8-8 挖孔桩悬臂挡墙计算0)(22=--∑m a p x K K P γ)(2a p m K K Px -=∑γ (8-15)最大弯矩 ∑---+⋅=6)()(3max m a p x K K a xm l P M γ (8-16)求出最大弯矩后,对钢板桩可以核算截面尺寸,对灌注桩可以核定直径及配筋计算。
【例 8-1】 某工程基坑挡土桩设计。
可采用φ100cm 挖孔桩,基坑开挖深度6.0m ,基坑边堆载q =10 kN/m 2(图8-8)。
地基土层自地表向下分别为:(1)粉质粘土:可塑,厚1.1~3.1m ;(2)中粗砂:中密~密实,厚2~5m ,ϕ=340,γ=20kN/m 3;(3)砾砂:密实,未钻穿,ϕ=340。
试设计挖孔桩。
【解】 1.求桩的插入深度28.053.0)2/3445(tan )2/45(tan 200202==-=-=ϕa K1693.056.6)28.053.3(2004.415.1286)(62749.056.6)28.053.3(2015.1286)(6m 04.415.12819.6256.051.362362671.33863.2kN/m 18.128251.3656.026)51.368.2(m 56.0)28.053.3(2051.36)(kN/m 51.362809.0)62010()(kN/m 8.22809.01053.388.1)2/3445(tan )2/45(tan 33222221200202=⨯-⨯⨯=-==⨯-⨯=-==⨯⨯+⨯⨯⨯+==⨯+⨯+==-=-==⨯⨯+=+==⨯====+=+=∑∑∑l K K P n K K P m a P K K hK u K h q e qK e K a p a p a p aa a a a p γγγγγϕ查布鲁姆理论的计算曲线,得m u x t ml x 84.556.040.42.12.140.456.667.067.0=+⨯=+==⨯===ξξ 桩的总长:6+5.84=11.84m ,取12.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