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1. 2. 3.
第二章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 消费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
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国民储蓄S=Y-C-G=(Y-T-C)+(T-G) 私人储蓄=Y-T-C 公共储蓄= T-G 对整个经济而言,S=I 消费C=a+b(Y-T)
练习题
考虑下列式子描述的一种经济情况: Y = C+ I + G Y=5000 G=1000 T=1000 C=250+0.75(Y-T) I=1000-50r 1.在这种经济中,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 2.找出均衡利率。 3.现在假设G增加到1250。计算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以及国民储蓄。 4.找出新的均衡利率。
稳定状态人均资本, k﹡
练习题
有以下生产函数的索洛增长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
⑴解出y作为s, n, g, 和 的函数是稳定状态的值 ⑵一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 为每年1%,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是10%,而人 口增长率为每年4%,在这两个国家中,g=0.02, =0.04,找出每个国家稳定状态y的值。 ⑶不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应采取什 么政策
3.000
1.400 1.435 1.529 1.657 1.894 2.096
2.100
0.600 0.615 0.655 0.710 0.812 0.898
0.900
k 0.200 0.195 0.178 0.150 0.080 0.002
0.000
思考题
解释高储蓄如何引起高生活水平。什么 因素会阻碍决策者努力提高储蓄率? 高储蓄率引起了暂时的高增长还是永远 的高增长?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配答案

第3, 5章习题一、判断1、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2、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使人均产出的增长率短期内上升。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增加了总产出的稳态增长率。
(√)4、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5、与微观经济学一样,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6、在长期中,货币政策影响产量水平。
(×)二、单项选择1、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则人均收入增长率(B )A.先下降,再升高到原来水平B.先升高,再下降到原来水平C.保持不变D.以上都不是2、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C.储蓄率保持不变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3、某国人民突然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看,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A. 人均消费数量将增加B.人均资本占有将增加C.人均产出将增加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4、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名义货币存量增加20%(C )A.价格下降B.对价格没有任何影响C.名义工资上升20%D.真实货币供应上升20%5、假定经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名义货币供应量增加10%( D )A.产出下降10%B.对产出没有任何影响C.价格上升10%D.真实货币供应上升10%6、根据供给学派经济学(C )A.高税率使总需求增长B.高税率使总供给增加C.低税率使税收收入增长D.低税率使税收收入减少三、计算题1、假设索洛模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处于人口增长n 为每年1%。
总产出和总资本以每年3%增长。
假设资本占收入份额为30%。
请计算各要素(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考察增长核算方程的应用 劳动要素贡献率:资本要素:技术进步:2、已知总需求曲线P Y d 50600-=,总供给函数为 P Y s 500= (单位:亿元)。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曼昆)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曼昆)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增长D.以上都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D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B.GN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外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C.GDP等于本国要素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加上本国要素在外国取得的收入D.GNP是按照地域原则定义的3.核算GDP的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价值法D.以上都是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中A.购买一辆旧自行车B.购买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5.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DP中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购买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购买政府债券6.政府部门的产出A.根据其售价计入国民帐户B.是被作为投资处理的,因为它使经济中的生产性财富增加C.是用成本估价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免费提供的D.是可分的,因而可以单个出售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DP的特征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9.下列哪项不属于投资支出三种基本类别A.企业投资B.住宅投资C.政府投资D.存货投资10.下列哪项不是恒等式A.Y=C+I+GB.C+I=C+SC.S+T=I+GD.S=F(Y)11.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12.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政府购买乘数值为A.1.6B. 2.5C.5D.413.()控制着货币供给量A.财政部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D.国务院14.货币政策首先通过影响(),进而改变总需求A.工资B.利率C.税收D.消费15.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要通过()调节货币存量A.新股上市控制B.改变法定储备金比率C.公开市场业务D.改变贴现率16.如果存在货币中性,那么货币存量变化会导致()发生变化A.产量B.价格水平C.就业D.真实利率17.()有助于理解滞胀(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A.价格粘性B.货币中性C.挤出效应D.价格预期理论18.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2%,货币流通不变,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上下波动19.如果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厂商将经历A.非意愿存货下降B.非意愿存货上升C.利润上升D.总销售增长20.一个逆向的供给冲击将A.降低生产函数,左移SAS,但对劳动市场无影响B.使SAS左移,降低产出,提高实际工资C.减少劳动需求,所以实际工资,就业和总产出都会下降D.降低实际工资,提高劳动供给21.下列不属于货币需求的是A.交易性需求B.预防性需求C.投机性需求D.储蓄性需求2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23.自然失业率A.恒为零B.依赖于价格水平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24.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引起收入的增加,是因为A.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B.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消费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C.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收入的上升D.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25.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那么减税会使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26.当短期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且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会移向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27.能够充当自动稳定器的是A.累进收入税制B.失业救济金C.最低收入保障制度D.以上都是28.长期总供给水平是由()决定的A.价格水平B.利润水平C.人口数量、技术和资源状况D.人口数量29.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的是A.失业率与GDP的反向关系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反向关系C.通货膨胀率与GDP的正向关系D.以上都是30.周期性失业是由()引起的A.总供给不足B.总需求不足C.产业结构调整D.国家竞争力下降二、判断题1.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要多一些。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C NI
D PI
7.用收入法核算的 GDP 应包括( )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
1
8.已知 C=6 亿,I=1 亿,间接税=1 亿,G=1.5 亿,X=2 亿,M=1.8 亿,则( )
A NDP=8.7 亿 B GDP=7.7 亿 C GDP=8.7 亿 D NNP=5 亿
划储蓄。( ) 4.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
2
5.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MPC 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 APC 递增,且 APC〉 MPC。( )
6.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 7.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政府购买
210
资本折旧
50
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
20
个人消费支出
450
净投资
150
净出口
20
企业间接税
70
政府补助金
40
2.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 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 200,消费是 3800,
贸易赤字是 100。试计算:(1)储蓄;(2)投资
五、简答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2.西方国民收入有哪几种核算方法?
GDP 为 40 万$。( ) 11.某出租车司机于 2011 年购买了一辆产于 2002 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 10 万
¥的购车费应计入 2006 年的 GDP 中。( ) 12.用支出法核算 GDP 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 GDP 中。( ) 13.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 GDP 中。( ) 14.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 恒等式才成立。( )
宏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它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经济总量决定及其变化的科学研究,来提醒和描述稀缺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增长和开展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
2.凯恩斯学派(Keynesian)是最初由凯恩斯等人开创的、二战以后在欧美等兴旺国家开展起来、并迅速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认可与推崇的宏观经济学学派。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开展。
主要代表有凯恩斯、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等。
3.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pectation School〕是在19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理性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预期。
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做出的与有关经济理论相一致的"理性预期〞。
4.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y school〕是1950-19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的政策主主要有: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货币最重要〞;主实施"单一规则〞即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货币政策。
5.供给学派(supply-side school)是19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变化。
其政策主有:崇尚"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应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反对过多社会福利,反对通货膨胀,竭力主大幅度减税等。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3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3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第⼀章导论※作业习题⼀、填空题:1、⼤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确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些因素。
2、经济周期通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3、失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国外⼀些研究机构估计,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出_________个百分点。
5、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宏观经济的运⾏施加影响。
6、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控制_________,进⽽影响经济运⾏的情况。
7、宏观经济学在很⼤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种⾏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为⽅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
8、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个社会中,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的。
市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变化使经济⾃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然⽔平,政府_______必要对经济进⾏⼲预。
9、凯恩斯理论的核⼼是_______,并认为市场机制本⾝存在着某种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定就能创造_______,⽽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的,它决定着国民收⼊的波动。
凯恩斯理论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选择题:1、⼀国的国民⽣产总值⼩于国内⽣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
A、⼤于B、⼩于C、等于D、可能⼤于也可能⼩于2、今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于去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平⼀定⽐去年⾼了。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夏皮罗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戴尔指数D、GDP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B、货币大量贬值C、社会谣言传言D、银行经营不善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货币改革论》D、《论概率》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中大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B、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1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2
A、净出口
B、折旧
3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4
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5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
6
C、税收
D、消费
7
下列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9
C、工资
息
D、企业支付的利
8
A指数是128,1988年底的物价指数 是136,那么,198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添加标题
为什么说GDP没能全面地 衡量社会的福利总水平?
添加标题
没有计量地下经济活动的 价值
添加标题
企业购买新机器
添加标题
没有衡量闲暇的价值
添加标题
没有反映污染等经济活动 后果的全部社会价值
1
如果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汽车价格下降
了,这将使()。
3
C、GDP折算指数不变 D、CPI下
降
2
A、GDP折算指数下降 B、CPI上
一二.该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为80% (4000/5000)
一三.该国的就业率为90%
一四.该国的失业率为20%
参考答案
01
02
03
04
05
D
B
B
C
C
06
07
08
BCD ABCD CD
09
ABC
10
ABC
A、4.2% B、5.9% C、6.25% D、8% 四.下列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的是()。 A、消费价格指数 B、生产者价格指数 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五.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练习题
一、单选:
1、宏观经济学研究下列内容中的(A )
A失业率下降一个百分点,会使GDP增加多少
B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的工资要比其他工人的工资低
C降低工资会对单个厂商产生什么影响
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2、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到根本作用的是(B )
A凯恩斯的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B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
C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的成功D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
A分别是一国的国民经济和个别的厂商或消费者
B都是一国国民经济,只不过研究角度不同
C都是一国的国民经济,研究角度也没有什么区别
D最终还是一国的告别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利益
4、宏观经济学(C )
A研究所有重要的社会问题B研究经济学中所有与政治有关的方面
C寻求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D研究价格决定的学说
5、在凯恩斯看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
A有效需求不足 B 资源短缺C技术落后 D 微观效率低下
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D )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马克思D凯恩斯
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价格决定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工资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8、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9、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10、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C、恒定不变;
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11、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自然失业率是经济周期自然产生的失业;
B、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C、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
D、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经济效率关系密切。
1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失业。
( D )
A、在衰退时期上升繁荣时期下降的;
B、当那些求职者放弃找到工作的希望是出现的;
C、当(比如说)失业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时出现的;
D、从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
13、当大学生完成学业开始找工作时,在他们找到工作之前的这段短期失业阶段被称为:( A )
A、摩擦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 )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5、下列哪一项计入GDP(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1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
A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1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流量(A )
A.GDP B外债总额C现有住房总面积D失业人口
18、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存量(C )
A.GDP B投资C失业人口D人均收入
19、当经济中只存在(B)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合和季节性失业D需求不足型失业
20、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DP的核算(B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起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国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外国国民从该国得到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2、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D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3、技术的进步造成部分人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由此产生的失业是(B )。
A、自愿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需求不足的失业 D.自然失业
24、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D)。
A、经济决定理论;
B、价格决定理论;
C、宏观决定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
25、国民生产总值[GNP]包括 A 。
A.本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B.外国国民在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C.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D.本国国民和外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多选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AE )
A实现充分就业B政府机构运转协调C供给等于需求
D避免通货膨胀E保持物价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 )
A总产出B通货膨胀C失业D政府治理 E 宏观经济政策
判断
1、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
()T
2、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
()T
7、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F
三、计算
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
计算
(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GDP。
(2)如果以1990年为基期,则1992年的实际GDP为多少;
(3)计算1990—1992年的GDP价格指数,1992年的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
解:(1)199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5×25+7.5×50+6×40+5×30+2×60=922.5
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6×30+8×60+7×50+5.5×35+2.5×70=1245.5
(2)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5×30+7.5×60+6×50+5×35+2×70=1110
(3)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为1245.5/11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