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女性地位演变PPT

肆 女性解放
新文化运动中的女性解放运动 ( 1912-1920)
对贞操观进行了尖锐的评判。
大学向女性开放: 1919年5月19日,
甘肃女青年邓春兰等9名女生入校旁
听。
国民革命与现代化改良种
的妇女(1921-1937)
阶级革命(1937-1949 )
中共二大和四大连续做出了妇女问 题决议案,确立了妇女运动的基本 纲领和政策。
中 女 国近
代 史
性
壹
贰
春 太
后 可
秋 随
意
战 改
嫁
国
两 成 贞 “
灾洁裹
宋 牌 脚
坊、
到 ” 童
泛养
明 滥 媳 、 清
变 迁
叁
民 的 当 高
更时跟
国 美 的 鞋 女、 性开 时 比 叉 想旗 象袍 期 中 ,
肆
妇
女革
能
顶命 年 半
边
天代
”
“
壹 溺女:性别歧视的陋习
《韩非子》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 相贺,产女则杀之。
变成了“女人”。
肆 艰难的历程
维 新 运 动
西
风
东 渐
解女
放性
解中辛 放的亥
女革 性命
肆 女性解放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起义,明确地表达了其反 对传统的妇女观和妇女政策:
废除残害和歧视妇女的陈规陋习如 禁止缠足、禁止娼妓、禁止纳妾和 买卖奴婢等;
建立女营、女馆和女军等独立的妇 女组织;
在经济上,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确立男女平等的土地分配制度;
宋氏三姐妹
大姐宋蔼龄,1914年在日本与孔祥熙结为夫妇; 二姐宋庆龄,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 三妹宋美龄,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
中国人的家庭结构.ppt

7.9%
28.6%
57.1%
不太喜欢 喜欢 很喜欢1.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出现多样化趋 势
-家庭规模正慢慢变小,小家比大家更流行 -有一部分处于41-60岁的各位先生和女士 觉得最理想的家庭模式是两口户家庭。
2.女性地位
女性越来越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家庭中,妻子可以与丈夫一起商量家事,
一起妥协矛盾,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 相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任。 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目 标,找到适当的位置。 家庭暴力还在存在。 有一部分男性的思想还不是完全开放,有 点守旧,持着旧观念。
3. 家庭暴力虽然还在存在,但是极为少数。 女性已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
4. 85.7%被采访的先生同意女子拥有继承权 78.6%男性认为女性可以决定生育问题。
二、女强人
1.女性应不应该依赖男性? “男主外女主内”? 50%认为不应该,30.6%为中立,少数觉得
应该。 不赞成“男主外女主内”之观念的比例较高(58.3%) 自从提倡男女平等到现实生活,女性可以:
1.实际情况: -家里的人数:3-7口人 -属于一代、两代和三代之家, 其中三代占大多数,其次是两代,一代家庭为 少数。
52.9%男性:大家庭最理想, 其次是小家庭 和两口子。
86.4%女性:小家庭最理想的, 其次分别为大家庭,两口子和单身。
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类型 正在走向多样化趋势。
一、家庭关系走向平等化趋势
1.家庭中如果发生任何事情,夫妻一起商量是排首位的选项 64.3%男性同意,59.1%女性同意 2.做家务 38.9%:妻子做 / 36.1%:选择夫妻一人一半。 丈夫乐意的走进厨房,帮助妻子,减轻妻子的家务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普遍较低。
受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长期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边缘地位。
她们的社会参与度低,教育和就业机会有限,缺乏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
尤其在农村地区,妇女的境况更为不堪,缺乏土地和资源,饱受封建礼教束缚。
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妇女地位逐渐发生了积极变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妇女发展的政策,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儿童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权利。
妇女群体的地位也因经济政策的改革而得到提升。
家庭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三、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妇女地位的深度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迎来了深度变迁。
在教育领域,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学校录取比例、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获得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在经济领域,妇女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开始涉足科技、金融、管理等领域,一些妇女还成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
在政治领域,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女性站上了舞台,成为了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
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除了深度上的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也值得关注。
从妇女的地位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妇女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社会地位,更多的妇女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在社会事务中,妇女的参与程度与角色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仅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支持者,更多的妇女开始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变迁的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国妇女的地位将继续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妇女将会以更加自由、平等、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展现出更大的力量和潜力。
浅谈中国女性 ——婚姻家庭观念和地位上的改变

上海市妇联的一项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本市有30%以上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 在接受调查的483名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 女性中,有157人选择忍气吞声、不采取 任何求助措施……
家庭暴力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生存权和人格 尊严,因此并非“自家事”,而是社会公害。
而如今,更多的妇女会在经济上自强自立,坚 持“零暴力”原则,遭遇丈夫第一拳就表明态 度,学会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多时候, 在家庭中,女性成了主导的地位。
3.她们消费自主权很大
城市职业女性文化程度和个人收入的平 均水平高于农村女性,属于消费能力较 强的人群,渐渐成为生活消费品的消费 主力军。在家庭日常消费和大宗消费中, 女性的消费自主权提高。女性对于个人 收入也有着很大的自主权。与以往传统 模式中的女性相比,城市女性在家庭经 济和消费活动中的自主权是很大的。这 个层次上说,也是女性婚姻观的一大进 步。
研究课题: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观念和 地位上的改变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地考察(上海 市虹口区纪念路街道)、问卷调查
切入点:不同阶段女性的婚姻家庭观念 和地位的改变状况
一般来说,小脚从正面看,像火伤之后,脱去 陈皮烂肉,露出变形、变颜的一个肉疙瘩。只 有一个翘起的趾头,依稀可辨上面的指甲,其 它,一概呈现出可憎的模糊轮廓。
缠足这样一个对女性身体残害的习 俗,却能在中国延续近千年之久。
1950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人民政府政务员下达了关于禁 止妇女缠足的命令。 有害于妇女健康,妨碍妇女参加 生产,必须加以禁止。
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且
在这之后,大多数年轻女子缠足现象开 始绝迹,中老年妇女也纷纷放足,扔掉 了裹脚布,缠足终于消失。1958年,农 村中95%的适龄妇女,全部走出家门参 加劳动。她们的生产方式,从家里的锅 台转入田间,和男人干着同样的工作。 由于妇女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缠足妇女 真正意识到,时代给她们带来了什么?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实际上,中 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缠足史,应该是在50 年代末期才被彻底的禁绝了。
分析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PPT课件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原因
历史根源: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 社会根源:古代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剥夺了女性的 政治权和独立的经济地位 思想根源:封建礼教严重束缚和禁锢着女性的思 想和行为 制度根源:封建国家以法的形式将女性从属的社 会地位加以定格
纵观历朝历代,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发展 过程,妇女的一生是何其悲哀。从母系社会中崇高的地 位到周朝后在儒教和父系社会的逐渐强大的基础上,逐 渐丧失了原由的地位。在秦朝商鞅变法时期,因为法家 思想主流影响,妇女的地位有所抬头。在汉朝儒家思想 的控制下,妇女服从于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渐渐的成 为男权社会的装饰物。魏晋风潮之后,封建王朝的鼎盛 唐朝的开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妇女地位又相对有所 提高。在程朱理学的压迫下,妇女的地位随着封建制度 的衰弱和集权的加强,在宋元明清四朝时,完全沦为封 建礼教的压迫物。在我国浩荡的两千年封建王朝时期, 我国妇女地位可见一斑。
西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 统思想和社会主流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两汉时的 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三纲五常思想的 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定 的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为了生息 繁衍,统治者对婚姻的要求沿袭了汉代法律的宽 松规定。而玄学兴起,儒学处在相对低潮的发展 阶段:在家庭法领域,妇女的地位略有提高,东 晋时甚至出现了以女休夫的情形。妇女再婚,也 较为普遍,刘宋朝的公主普遍和驸马不和,纷纷 被皇帝准许离婚再嫁。
中国女性历史地位
中国女性地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妇女相对受到男子的尊敬,即原始社会早期 的妇女地位; 二是男子至高无上,女子无权,即传统社会的妇 女地位; 三是男女平等,即现在和未来社会妇女的地位
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儒家思想对女性权力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男尊女 卑,认为女性应该顺 从男性
儒家思想认为女性 应该遵守三从四德, 即从父、从夫、从 子,四德为妇德、 妇言、妇容、妇功
儒家思想认为女性应 该以家庭为重,不能 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
儒家思想对女性权力 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 代,对女性地位和权 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女性在历史上的反抗与斗争
古代女性在政治 经济中地位较低 ,如无法参与科 举考试、无法担 任官职等
女性在教育中的地位
古代女性受教育 机会较少,主要 在家庭中接受教 育
女性教育内容以 女德、女红为主, 注重道德修养和 家务技能
女性教育目的主 要是培养贤妻良 母,以家庭为重
古代女性教育受 到社会地位和性 别观念的影响, 地位较低
THEME TEMPLATE
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反思
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受到 封建礼教的束缚
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受到限制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着繁重 的家务劳动
女性在社会中受到歧视和 不公平待遇
古代女性地位的反思对现 代社会具有启示意义,我 们应该尊重女性,促进性 别平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
性别平等: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 女性权益: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地位 教育机会: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女性发展 职业发展:鼓励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儒家伦理观念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 认为女性应该注重品德,对女性社会地位 产生限制。
儒家伦理观念强调“男尊女卑”,认为女 性应该服从男性,对女性社会地位产生负 面影响。
儒家伦理观念强调“夫为妻纲”,认为丈 夫是妻子的主宰,对女性社会地位产生束 缚。
家庭和家族制度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中国女性

2:古代女性的教育
女孩一出生就给你瓦片的待遇,但是就是瓦片也要接受诸 多的素质教育。(闺媛礼)
中国的闺媛礼始于周代 目的是培养女子成为一名合格的女 人。 《礼记》提出了“三从四德”(发展) 汉代,闺媛礼完善。刘向《列女传》 班昭《女诫》
汉代之后更为全面《女儿经》《女论语》等等
A男女授受不亲 男女有别之礼
传统文化与中国女性
女性的黄金时代:
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 工具制做。女性天生的优势就充分发挥 .由于女性在 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 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 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古代典籍中常称圣人乃其母 感神而生。如《尚书· 尧典》说尧是其母庆都感龙而 生
种族的繁衍、氏族的维系似乎由女性起主要作用, 使女性具有较高的地位
黄金时期并不是女性压迫男性 地位上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而是女性和男性在
《史记》: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 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 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 狼藉。
过了半年多狱警来告诉他说,有人来看你,他以 为是过去不好的人来找他,他说我不见。因为进了监 狱他就反省了,因为母亲从小把他养这么大,他不但 没有孝顺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且还走到了 监狱,他反省之后不想再跟那些人混到一起。可是监 狱警告诉他这个人你一定要见。他到会见室看到了一 个像叫花子一样的人,头乱蓬蓬的,脸脏脏的,衣服 也是破烂不堪,他辨认了半天才发现原来那是自己的 母亲。
说着话母亲从包里面拿出一包东西打开,一团碎碎小小的东西。 妈妈知道你小时候最喜欢吃妈妈给你嗑的向日葵瓜子,妈妈炒了一锅 瓜子,边乞讨,边走路,边给你嗑瓜子。这个瓜子我终于都嗑完了。 妈妈拿起这包瓜子仁,说:“儿子记得你长大就开始嫌妈妈脏了,不 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嫌妈妈脏?”儿子扑通一声就给妈妈跪下了,他边 跪下来,边拿那个向日葵瓜子往嘴里边胡乱的塞,他想让妈妈看着, 他不嫌妈妈脏。他边吃,边说: “妈妈我不嫌你脏,我不嫌你脏。”
妇女地位与权利

《妇女的屈从地位》:19世纪英国杰出的政治学家、
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一1873)
发表于1869年。当时英国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但妇 女的地位未得到根本改善,女权运动发展到了一个
新的时期,不只是要求男女平等、工作权和受教育
权的平等,而进而要求政治权利的平等,要求选举 权和参政权。对于紧接其后时代中那些有思想的人 们产生了重大影响。
发展于20世纪。
“三·八节”的由来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同工同酬, 举行了大罢工游行示威,得到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翌年,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经克拉拉·蔡 特金提议,大会一致通过,决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并提出 要求各国政府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同工同酬、保护母性,保护童工 等提案。
右图为: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
伊甸园故事
下图为:米开朗基罗《创造夏娃》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耶和 华上帝先造成了亚当,然后又取亚当 身上的肋骨造成女人 “我是骨中骨,肉中肉,可以称之为 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圣经》 女人被造在男人之后,从属于男人
女人又被造作为男人的帮助
“你们作为妻子,应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那样(作为对主耶稣的一种侍 奉)”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一样,塔(基督)又是自己的身体 (教会全体)的救主”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权利概念、自由平等。
《女权辩护》:英国以追求女权平等而闻名的女作家玛丽·沃斯通 克拉夫特1792年出版。当时英国已经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但妇女并 未得到解放,社会和政治地位未得到提高。在工厂中,女工和童工 的工作日长达16小时,而工资仅及男工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因此, 争取女权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并且逐步发社会运动。这本书也是 引起了法国大革命而又为其所推动的那些观念的产物。从此,男女 平等的要求一再被人们重申,不断被强调和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先秦时代 原始的中国社会制度是母系氏族制。妇女管理氏 族内部事务并受到尊敬。在这个时期普遍平等大 氛围下,妇女地位相对最高。女性是支配者和管 理者。 其地位的下降是随着周朝或者儒教的出现而形成 的。周朝时期,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能 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她是 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 门。
12
13
14
15
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原因
历史根源:在社会生产中的从属地位 社会根源:古代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剥夺了女性的 政治权和独立的经济地位 思想根源:封建礼教严重束缚和禁锢着女性的思 想和行为 制度根源:封建国家以法的形式将女性从属的社 会地位加以定格
16
纵观历朝历代,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发展 过程,妇女的一生是何其悲哀。从母系社会中崇高的地 位到周朝后在儒教和父系社会的逐渐强大的基础上,逐 渐丧失了原由的地位。在秦朝商鞅变法时期,因为法家 思想主流影响,妇女的地位有所抬头。在汉朝儒家思想 的控制下,妇女服从于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渐渐的成 为男权社会的装饰物。魏晋风潮之后,封建王朝的鼎盛 唐朝的开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妇女地位又相对有所 提高。在程朱理学的压迫下,妇女的地位随着封建制度 的衰弱和集权的加强,在宋元明清四朝时,完全沦为封 建礼教的压迫物。在我国浩荡的两千年封建王朝时期, 我国妇女地位可见一斑。
18
新中国成立后 妇女的政治地位明显提高 新中国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 法律,并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妇女真正成为国家 的主人。 妇女获得了经济独立权 新中国的法律规定,妇女与男子有平等 的劳动就业的权利、同工同酬的权利。建国后,广大妇女纷纷走 出家门,参与共和国建设。 妇女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建立后,宪法赋予了妇女同 男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群众进行扫 盲,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夜间学校、民办学校、识字班等等。 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明显提高 《婚姻法》明确规定:“废除包 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 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证妇女和子女合法利 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耻”的风气。
元代盛行兄死嫂改嫁于弟的习俗。蒙古族风俗中 还有其他的收继制度,像侄儿收养婶母、兄收养 弟媳等等。
10
11
明清时期
明清时代对于妇女的生活婚姻自由的压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 程度。《大明律》将关于妇女再婚问题的两条规定“居丧嫁娶”与 “妇女守节而强嫁”浓缩到一条之中,不过处罚力度变轻,妇女可 以享有更宽松的选择。明代,女子缠足的风气更盛,都认为这是 时髦,坊曲中的妓女无不以小脚为媚男子之具。
17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妇女们服饰方面最先焕发出解放意识。 女性解放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服饰形式变革。婚俗 的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女性追求自由恋爱; “新旧并存,中西共用"是这一 时期婚姻习俗演变的主要特点。
天足会是反缠足组织,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在 全国形成网络,成为清末在中国倡行放足运动的 主要力量,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最终将放足运动 推向整个社会。
1
有句顺口溜:自己的老婆自己的驴,任自己打来 任自己骑。这就是古代妇女地位的生动的写照, 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这时常出现 在古代的词汇,无不反映出古代妇女的地位的低 下。 接下来,我们将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中国妇女地位 的变化,原因以及对现在的思考。
2
中国女性地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9
现代女性地位
经济方面:女性就业层次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就 业自主性增强
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度提高, 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社会对妇女参与高层决策的期望值 较高
7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舆论和官方立法对妇女再婚的问 题显得非常宽容。具有北方民族血统的唐代皇室, 自身对妇女的再婚曾经毫不在意。男子不以娶再 婚妇女为耻。众所周知武则天原为太宗才人,是 正式的嫔妃,结果被高宗立为皇后;杨贵妃本是 唐玄宗子寿王妃,却改嫁玄宗。这些在后人看来 属于乱伦的行为,却在唐代皇室中公开地存在。 至于朝廷大员、知名人物,娶再嫁之妇更是司空 见惯。
5
6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为了生息 繁衍,统治者对婚姻的要求沿袭了汉代法律的宽 松规定。而玄学兴起,儒学处在相对低潮的发展 阶段:在家庭法领域,妇女的地位略有提高,东 晋时甚至出现了以女休夫的情形。妇女再婚,也 较为普遍,刘宋朝的公主普遍和驸马不和,纷纷 被皇帝准许离婚再嫁。
4
秦汉时期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贯彻法家思想,讲求国家 利益至上,礼法道德传统相对受到忽视。秦代家 庭立法中,妇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 地位,如妇女可杀死通奸丈夫,丈夫殴妻与妻殴 夫同等处罚等等。
西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 统思想和社会主流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两汉时的 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三纲五常思想的 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定 的评价。
《大清律》规定:“其夫丧服满,果愿守志,而女之祖父母、父母, 及夫家之祖父母、父母强嫁之者,杖八十。期亲加一等。大功以 下又加一等。” 清代这一新规定是由于当时民间鄙夷妇女再嫁之 风。清初,禁止女子缠足,满族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俗。到康 熙七年(1668年),对女子缠足开禁,于是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 汉族女子缠足,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女子缠足以后,她的 三寸金莲绝不可让除了丈夫以外的陌生男子看见。穿着和满清时 衣服,比代遗风,社会上妇女再嫁之风流行。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之风渐趋严厉,皇室亲王和 一般的官宦人家之女,再婚的状况也逐渐减少。 《宋史》、《元史》列女传中的节妇、烈女的记 载大为增多。《列女传》成了地地道道的“烈女 传”。宋代,女子缠足就逐渐从宫廷推广到了民 间,宋朝末年,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以大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