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化验知识

合集下载

煤炭化验技术

煤炭化验技术

快速灰化法
(1)要求
①煤样:粒度<0.2mm,样重1±0.1g(称准至0.0002g)
②温度及时间:缓慢推入炉中在815±10oC灼烧40min。
(2)分析步骤 称量 灼烧
冷却、称重
灰皿预先灼烧至质量
恒将定马;弗均炉匀加的热到摊平85在0oC,打开烟囱, 灰将皿放中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石棉板缓 慢从地炉推中入取马出灰弗皿炉,内放,在使空第一排灰皿 中气进的中行煤冷检样却查灰5性m化灼in。烧左,待右每5,-1次移0m2入0inm后in,,煤样 不干直再燥到冒器连烟中续时冷两,却次以灼至烧每室后分温的钟(质不约量大变于2cm 的2化后0速不一mi度超次n)把过灼后其0烧.称0余后0量1排的0。灰质g为皿量止为顺。计序以算推最依入炉内 炽据热。部灰分分(低若于煤15样%,着不火必发进生行爆燃, 试检验查应性作灼废烧。)。
不同基准间的换算
要求基=已知基×换算式
要求基 空气干燥基ad 收到基ar 已知基
干基d
干燥无灰基 干燥无矿物基
daf
dmmf
空气干燥 基ad 收到基ar
干基d
100-Mad 100-Mar
100-Mad 100
100-Mar 100-Mad
100-Mar 100
100 100-Mad
100 100-Mar
存查煤样 存查煤样在原始煤样制备的某一个阶段分取。存查煤样应
尽量可能少破碎、少缩分,其粒度和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分析试验取样 分析试验取样前,应将煤样充分混匀;取样时,应尽可能
从煤样荣的不同部位,用多点取样法取出。
1.2 测定及方法精密度
平行测定与重复测定
平行测定为同时进行测定,重复测定为在同一化验室内进行的多次测定。在 平行测定中不易发现问题,二次差值也很小,但准确度不一定高,而在重复测定 中,一但温度掌握不好,二次差值差的必然较大,能及时发现问题。

煤炭分析化验知识

煤炭分析化验知识

煤炭分析化验知识一、矿物原料特点(一)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

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

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

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

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煤炭化验知识点总结

煤炭化验知识点总结

煤炭化验知识点总结一、煤炭的基本性质1. 煤炭的成分煤炭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的含量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

2. 煤炭的热值煤炭的热值是指燃烧单位质量煤炭所释放的热量,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3. 煤炭的灰分煤炭中的灰分是指在煤炭燃烧之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质,对煤炭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二、煤炭化验方法1. 煤的整粒分析煤的整粒分析是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颗粒大小的测定,了解煤炭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2. 煤的元素分析煤的元素分析是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元素含量的测定,了解煤炭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3. 煤的热值分析煤的热值分析是通过热量仪等设备进行煤炭热值的测定。

4. 煤的灰分分析煤的灰分分析是通过称量法对煤炭中的灰分含量进行测定。

5. 煤的挥发分析煤的挥发分析是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煤炭样品进行加热,测定其中的挥发分含量。

三、常用煤炭化验设备1. 煤的热量仪煤的热量仪是用于测定煤炭热值的设备,通过对煤炭进行加热,并测量所释放的热量,从而求得煤炭的热值。

2. 挥发分仪挥发分仪是用于测定煤炭中的挥发分含量的设备,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对煤炭进行加热,测定挥发分的质量变化,从而求得挥发分的含量。

3. 灰分仪灰分仪是用于测定煤炭中的灰分含量的设备,通过称量法对煤炭样品中的灰分进行含量测定。

四、煤炭化验的实验操作1. 煤的破碎和研磨在进行煤炭化验之前,需要对煤炭进行破碎和研磨,以便获得均匀的煤炭样品。

2. 样品的准备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需要准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煤炭样品,以用于实验分析。

3. 实验条件的控制在进行煤炭化验时,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获得实验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对煤炭品质和性质的评价。

五、煤炭化验的意义和应用1. 对煤炭的品质和性质进行评价通过煤炭化验,可以对煤炭的品质和性质进行全面的评价,为煤炭的开采和利用提供依据。

2. 为煤炭的加工和利用提供指导通过煤炭化验,可以为煤炭的加工和利用提供指导,以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煤炭化验方法

煤炭化验方法

煤炭化验方法引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成分和质量分析对于煤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化验方法是对煤炭进行化学、物理测试,以确定其质量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煤炭化验方法。

目录1.煤炭取样2.挥发分测试方法3.固定碳测试方法4.元素分析方法5.灰分测试方法6.水分测试方法7.发热量测试方法8.总硫含量测试方法9.结论1. 煤炭取样煤炭取样是进行煤炭化验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代表性地采集煤炭样品。

常用的煤炭取样方法包括切割取样法、钻孔取样法和全面取样法等。

在切割取样法中,将从煤层中切取一定长度的煤样,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细分。

钻孔取样法是利用钻孔设备取得煤样,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层煤层。

全面取样法是将煤炭全部采集起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分析。

2. 挥发分测试方法挥发分测试是确定煤炭在高温下失去质量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评估煤炭的可燃性和燃烧特性。

常见的挥发分测试方法有美国标准测试方法ASTM D3175和中国煤炭标准GB/T 212-2008。

这些方法通常使用加热炉将煤样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测量煤样的失重率,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挥发分的含量。

3. 固定碳测试方法固定碳测试是测定煤炭中不被加热时残留下来的固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固定碳含量是反映煤炭的热值和煤质变化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固定碳测试方法有美国标准测试方法ASTM D3172和中国煤炭标准GB/T 212-2008。

这些方法通常使用加热炉将煤样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测量残余物质的质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固定碳的含量。

4. 元素分析方法元素分析是确定煤炭中各种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对于煤的性质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碳、氢、氮、硫、氧等元素的测定。

这些元素分析方法通常使用仪器设备,如元素分析仪,通过燃烧或化学方法测量样品中的各种元素含量。

5. 灰分测试方法灰分测试是测定煤炭中灰分含量的一种方法。

灰分是煤炭在高温下不可燃的无机残留物,对于煤炭的利用和热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化验室安全常识

煤炭化验室安全常识

煤炭化验室安全常识第一节中毒与急救一、酸中毒硫酸、硝酸、盐酸是煤质分析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中毒症状主要为呼吸道吸入酸蒸气和皮肤粘膜受到侵害。

如溅到皮肤上,轻者发生红肿,疼痛,重者烧成水泡,周围大量充血,以至引起皮下组织坏死,烧伤后期结痂。

若皮肤、眼、鼻、咽喉受伤时,用大量温清水或2%小苏打水溶液冲洗或漱口。

如果误食三种强酸会引起全身中毒。

口腔、咽喉、食道、胃等被强烈灼伤,尤其硫酸最为剧烈。

要立即用温水 7~10l 或 2%小苏打水溶液洗胃,每次少量多次灌洗。

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煤灰成分测定中磷的测定要用到氢氟酸,氢氟酸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侵入人体,主要损坏骨骼,造血、神经系统、牙齿及皮肤粘膜。

皮肤接触到氢氟酸时,局部有灼伤感和蚁走感,并迅速坏死向内部深入形成溃疡,甚至深及骨和软骨。

溅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5%小苏打水洗,涂以甘油—MgO 糊,立即送医院。

使用氟化氢时必须戴橡皮手套。

二、碱中毒煤质分析实验室中用到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毒时,主要由于操作不慎腐蚀皮肤或误食。

皮肤和粘膜接触碱后局部变白,周围红肿,刺痛,起水泡,重者可引起糜烂。

要迅速用水冲洗,再用稀醋酸或 2%硼酸充分洗涤。

如误服苛性碱,可使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烂结痂,形成胃、食道狭窄。

服用稀醋酸、酸果汁等中和苛性碱,可避免洗胃和用催吐剂。

氨水的中毒多为浓氨水挥发出的气体氨刺激皮肤粘膜、呼吸道、眼和鼻等。

长期接触氨水可使嗅觉减退或丧失。

皮肤接触氨水引起红肿、起泡、发生糜烂。

可用水或2%醋酸冲洗。

如误服可洗胃,并口服蛋白水、牛奶等解毒剂。

碱类的操作应穿橡皮衣服、戴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准备急救用的稀醋酸或硼酸溶液。

三、三氧化二砷中毒在煤中砷的测定方法中要用到优级纯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

皮肤粘膜受刺激后也能引起全身中毒,出现皮疹和皮炎。

严重者皮肤脱落或溃疡,不易愈合。

吸入砷化物蒸气会引起黄疸和肝脾肿大,必须立即离开现场,吸入氧气或新鲜空气。

煤炭化验基础知识培训120301

煤炭化验基础知识培训120301

灰分

灰分: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符号:A 煤的灰分不是煤中的固有成分,而是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是煤 中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而形成的。灰分与煤中的 矿物质相关.煤中存在的矿物质主要包括粘土或页岩、方解石(碳酸钙)、黄铁 矿或白铁矿以及其它微量成分,如无机碳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等。灰的主要成 分是SiO2、Al2O3、CaO、 MgO等氧化物

空气干燥基水分


ISO 11722(Solid mineral fuels-Hard coal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in the general analysis test sample by drying in nitrogen固体矿物燃料、 硬煤、通氮干燥法测定一般分析试样的水分) 干燥失重法:在干燥箱中用105-110℃温度下烘1h,并 恒重,易氧化煤用蒸馏法或在105-110℃氮气流中加 热。 ASTM D 317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oisture in the Analysis of Coal and Coke煤和焦 炭分析样品水分的标准试验方法) 在干燥箱中用104-110℃烘干1h并恒重。
固定碳


固定碳:Fixed carbon从测定煤样的挥发分后的残渣 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通常用100减水分,灰分和 挥发分得出。 符号:FC 公式:FCad=100-(Mad+Aad+Vad) 测定意义: 1、固定碳是煤炭分类、燃烧和焦化中的一项主要指 标。 2、在炼焦工业中,根据它来预计焦炭的产率。
煤炭-化验基础知识
2012.03.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煤

煤质化验知识

煤质化验知识

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知识、煤质分析技术知识、煤质分析设备技术问题解答一:煤质化验方法、煤质化验知识、煤炭化验设备技术问题解答1.挥发分的含义?对挥发分的测定有何技术要求?答: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900±10℃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7min,由煤中有机物分解出来的气体和液体(呈蒸汽状态)的产物。

挥发分的测定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试验,其测定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所规定的试验条件,所以在测定燃煤挥发分时,对测定的技术要求很严。

具体如下:技术要求:(1)高温炉内温度应严格控制在900±10℃的范围内,当放进试样后,炉温应在5min内恢复到900±10℃。

(2)加热时间的计时应用秒表,即当试样一送入高温炉的高温区开始计时,到试样离开高温炉为止,这一操作过程应准确为7min。

否则,试样做报废处理。

(3)测定时应用专用的坩埚。

当坩埚在炉内灼烧时应避免坩埚与坩埚之间、坩埚与高温炉壁的直接接触。

(4)在测定时,如坩埚或坩埚盖上聚有黑烟时,试验也做报废处理。

2.三节炉测碳氢时应该特别注意什么?说明原理、设备?答:原理:第一节电炉起加热燃烧样品的作用,第二节电炉用来燃烧氧化试验热解后未氧化的产物,第三节电炉用来补充燃烧整个燃烧过程,在密闭通氧下进行。

设备:瓷舟,磨口塞,带脚玻璃管。

注意事项如下:(1)在燃烧过程中,必须满足能够使试样完全燃烧的条件,无论在燃烧过程中要经历多少反应,最终都能使样品中的碳和氢定量的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必须清除干扰反应的产物,使燃烧反应后,只有纯净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吸收装置。

(3)必须选择适当的吸收剂,使二氧化碳和水能定量的被吸收;同时也要维持一定的气体流速,使吸收反应有充裕的时间得以进行,气体流速同时也是保证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3.测碳、氢有哪些元素干扰测定?怎样排除?答:燃烧生成的SO2、NO2、Cl2会干扰测定,排除SO2用PbSO4在600℃下与其作用形成PbSO4而被除去,Cl2用金属? 银在200℃左右与其作用生产AgCl而被除去,金属银在高于500℃的条件下能与SO2?? 作用形成Ag2SO4而被除去,NO2用粒状MnO2与其作用形成Mn(NO3)2而被除去。

煤质化验基本知识

煤质化验基本知识

煤质化验基本知识名词术语煤:古代植物遗体经覆盖地层压实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标准煤:又称煤当量,是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凡能产生kg低位热量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1kg煤当量值.毛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原煤:将毛煤筛分,并选出>50mm的矸石以后的煤.商品煤:作为商品出售的煤.筛选煤:经过筛选加工的煤.洗选煤:经过洗选粗加工的煤.精煤:煤经精选干选或湿选加工生产出来的,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中煤:经精选后、品质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烟煤: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黑色,从沥青光泽、玻璃光泽至金刚光泽,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水分、挥发分和粘结性范围宽,燃烧时有烟,共分12类.长焰煤:变质程度最低、水分、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是良好的锅炉燃料和气化原料.不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水分、挥发分范围较高,无粘结性的烟煤,易风化、破碎、自燃,发热量中等、偏低.用途同上.气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高的烟煤,焦碳裂纹多且易碎.用做炼焦配煤和生产干馏煤气.1/3焦煤:变质程度中等,性质介于焦煤、肥煤、气煤之间,炼成的焦碳强度高,用途同上.肥煤:变质程度中等,挥发分10~37%,粘结性强,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碳,且有横裂纹,强度和耐磨性较焦煤差,用做炼焦配煤.焦煤:变质程度偏高的烟煤,水分较低,结焦性好,焦碳块大、裂纹少、强度高、耐磨性好.挥发分10~28%、粘结指数>65、胶质层厚度<25mm的最好.廋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水分低,结焦性较好,焦碳块大、裂纹少但强度低.用做燃料和炼焦配煤.贫煤:变质程度最高、水分和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无粘结性,多做燃料.无烟煤:变质程度最高,挥发分<10%,光泽强、密度大、硬度高,燃点最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用做生产合成煤气和高炉喷吹燃料.总样:它是按规定的准确度要求,从一批量煤中采到的煤样.子样:用符合采样要求的工具在一个采样部位,以一次采样动作采到一定数量的煤,或者在皮带煤层上和皮带端部落煤流中以一次或分两次到三次所采到的综合性的煤样.分样:在一批煤量中,用符合要求的采样工具按一定间隔采出的许多子样组成的部分煤样.样本:是由分样组成,而分样是由子样组成.因此,就煤量而言,样本是最多的,子样是最少的,而分样的煤量则介于此两者之间.煤的粒度分级末煤:粒度<25mm或<13mm的煤.粉煤:粒度<6mm的煤.粒煤:粒度6~13mm的煤.小块煤:粒度13~25mm的煤.中块煤:粒度25~50mm的煤.大块煤:粒度>50mm的煤.特大块煤:粒度>100mm的煤.混煤:粒度<50mm的煤.混块:粒度>13mm的煤.粒级煤:通过筛选,粒度下限大于6mm的各粒级煤炭产品.3-8块:粒度30~80mm的煤.2-6块:粒度20~60mm的煤.2-4块:粒度20~40mm的煤.1-3块:粒度10~30mm的煤.9-15粒煤:粒度9~15mm的煤.结焦性:煤经干馏形成焦碳的性质.评价炼焦煤的质量、反映煤的粘结性.粘结性: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力.用于煤炭分类、反映煤的变质程度、研究煤的塑性.测试项目为粘结指数.变形温度DT——灰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图DT.注:如灰锥尖保持原形则锥体收缩和倾斜不算变形温度软化温度ST——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图ST.半球温度HT——灰锥形变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图HT.流动温度FT——灰锥熔化展开成高度在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图FT.图灰锥熔融特征示意图基准的概念与换算一、分析项目代表符号全t:全部.如全硫St、全磷Pt、全氯Clt.游离f:游离.如Mf,游离水.有机o:有机.如有机硫So.内在inh:内在的.如内在水分Minh.高位gr:如高位发热量Qgr.恒容v:容积恒定,如恒容高位发热量Qgr , v.低位net:如低位发热量Qnet.二、基准表示方法收到基ar: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如收到基水分Mar.空气干燥基ad: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如St,,ad.干燥基d:以假想的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如Ad、FCd.干燥无灰基daf:以假想的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如Vdaf.干燥无矿物基dmmf:以假想的无水、无矿物质状态的煤为基准.恒湿无灰基maf:以假想的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如恒湿高位发热量Qgr . maf.恒湿无矿物基m .mmf:以假想的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三、基准间的换算FCad=100--Mad-Aad-VadFCd=100-Ad-VdSt,d=St,ad×100/100-MadAd=Aad×100/100-MadAar=Aad×100-Mt/100-Mad Vd=Vad×100/100-MadVdaf=Vad×100/100-Mad-Aa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分析化验知识`(一)中国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类别: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

小类: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的类别。

煤阶:又称煤级,煤化作用的深浅程度的。

褐煤: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殖酸。

次烟煤: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含水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等于、大于20到小于24MJ/kg的低煤阶煤。

烟煤: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无烟煤: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硬煤: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温(应该是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或小于24MJ/kg但镜质组平均随即反射率等于或大于%的煤。

长焰煤: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室火焰长。

不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无黏结性的烟煤。

弱粘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1/2中粘煤: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气煤: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1/3焦煤: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气肥煤: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肥煤: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

焦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产生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

瘦煤: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

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

焦炭的块度大。

裂纹少,但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

贫瘦煤: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

结焦性低于瘦煤。

贫煤: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

风化煤:受风化作用,使含氧量增高,发热量降低,并含有再生腐植酸等性质有明显变化的煤。

天然焦:煤受岩浆侵入,在高温的烘烤和岩浆中热液、挥发气体等的影响下受热干馏而形成的焦炭。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2)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肥煤(占%),主焦煤(占 %),瘦煤(占%),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贫煤(占 % ),弱碱煤(占%),不缴煤(占%),长焰煤(占%),褐煤(占%),天然焦(占%),未分牌号的煤(占%)和牌号不清的煤(占%)。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

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二)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

我国古代曾称煤炭为石涅,或称石炭。

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

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

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1995年,生产占%,消费占%。

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矿物原料特点(一) 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

褐煤的容重一般为~,烟煤为~,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

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

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

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

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

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

褐煤电阻率低。

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

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二) 煤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

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

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镓、铟、钍、钒、钛、铀……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破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

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

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

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

3.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

4.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

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以定性地判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