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复习提纲解析
系统解剖学(提纲)_2

---------------------------------------------------------------最新资料推荐------------------------------------------------------系统解剖学(提纲)系统解剖学(提纲) 一 1、脊柱的整体机能体现在各个椎骨的形态上,椎体由上向下逐渐加大以利于支持和负重;颈、腰椎无肋骨连结,椎间盘相对较厚,棘突平直,以利于颈、腰部的弯曲运动;胸椎连结肋骨,组成胸廓以保护心肺,且棘突倾斜呈叠瓦状,以防止胸部前凸等。
2、器官是以一种组织为主体的。
3、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管壁。
4、肌外膜(血管,神经)肌束膜肌内膜(毛细血管,神经纤维)肌肉肌束肌纤维肌原纤维二一、 1、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 2、骨是以骨组织为主休构成的器官,206 块,颅骨,躯干骨,四肢骨,听小骨 3、骨组织含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多种细胞,即骨细胞、骨原细胞和破骨细胞 4、骨膜的内层和骨内膜有分化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能力,可以形成新骨质和破坏、改造已生成的骨质,所以对骨的发生、生长、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骨膜变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弱,使骨的修复机能减退 5、长骨骨髓腔和各种骨的骨松质的网眼中(胚胎时期和婴幼儿)六岁起,长骨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所替代,成为黄骨髓,成人红骨髓仅存于骨松质的网眼中 6、骨1 / 13发生于胚胎时的间充质。
约在胎龄第 8 周,脊索的周围以及其他部分由间充质分化出胚性结缔组织,形成膜性骨 7、膜化骨颅顶骨和面颅骨软骨化骨四肢骨(锁骨除外)和颅底骨 8、长骨软骨膜化骨,软骨内化骨短骨软骨内化骨,软骨膜化骨 9、弹性结缔组织构成项韧带冠状缝和人字缝是韧带连结韧带扁带状,膜状,(圆)束状 10、软骨: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力软骨软骨结合:第一肋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 11、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12、关节面为关节软骨所被覆,除少数关节(胸锁关节、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是纤维软骨外,其余均为透明软骨 13、纤维层致密的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滑膜层薄层疏松结缔组织为基础,内面衬以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周缘与关节软骨相连续 14、关节的韧带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其次是为肌肉或肌腱提供附着点肌腱待续膝关节的髌韧带关节(囊)内韧带股骨头圆韧带,膝交叉韧带 15、一轴性关节 A 滑车关节典型:指间关节特别:蜗状(螺旋)关节肘关节 B 车轴关节环枢正中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二轴性关节 A 椭圆关节椭圆桡腕关节 B 鞍状关节互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多轴性关节---------------------------------------------------------------最新资料推荐------------------------------------------------------A 球窝关节水平冠状轴屈伸水平矢状轴收展垂直轴旋内旋外一般:肩关节二分之一,杵臼关节:髋关节 B 平面关节巨大球体或球窝的一小总分,关节囊坚固且紧张,腕骨间,跗骨间和椎间关节联合关节两侧的下颌关节和椎间关节 16、600 多块肌肉 17、肌腹:横纹肌纤维束,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腱:胶原纤维束,色白,有光泽,但无收缩能力阔肌的肌腹和肌腱都膜状,其肌腱叫做腱膜 18、掌指关节属球窝关节但只有屈伸和收展两组对抗肌肉拮抗肌协同肌尺侧伸(屈)腕肌收展运动时为协同肌共济肌伸腕肌为屈指肌的共济肌(握拳时) 19、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全身皮下层深部的纤维层内含浅动、静脉、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皮神经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颈部生有皮肌,胸部的乳腺也在此层内深筋膜包裹肌肉、血管神经束和内脏器官分层成筋膜鞘将肌群分隔,叫肌间隔炎症时,筋膜间隙往往成为脓液的蓄积处,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扩散,另一方面脓液可顺筋膜间隙的交通蔓延 20、腱纤维鞘腱滑膜鞘壁层滑膜腔腱滑膜鞘脏层指屈肌腱腱系膜指骨指背腱膜二、 1、大消化腺: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2、在牙关紧闭时可经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
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

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掌握全面的系统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还能为我们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系统梳理全面的解剖学重点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人体组织学人体组织学是解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体的基本组织单元——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是覆盖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表面的组织,它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感觉等功能。
常见的上皮组织类型有简单上皮、复杂上皮、鳞状上皮等。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存在于全身各处,是人体最广泛的组织类型。
它具有填充、支持、保护和连接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结缔组织包括松散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等。
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纤维构成,它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肌肉组织的收缩能够产生力量和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姿势和进行各种活动至关重要。
4.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神经组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两部分。
二、人体器官系统人体的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形成的,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的器官系统: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主要起支持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作用,在运动和体位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骨骼系统还参与血液细胞的生成和贮存钙等重要矿物质。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其正常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稳态至关重要。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起到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循环系统支持全身器官的正常功能,并参与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
系统解剖学复习大纲

系统解剖学复习大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实习项目一骨学总论学1、填空题(1)骨的形态包括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每个骨块由骨质,骨膜,骨髓,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成(3)骨质可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
(4)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按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颅骨、上肢骨,下肢骨四部分。
2.名词解释骨骼;含气骨;骨质;骨髓;骨膜;滋养孔。
骨骼: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含气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
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P8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P8骨膜: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
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P8滋养孔:3.问答题(1)试述长骨的构造。
P7(2)试述骨的构造.P8重点掌握各部骨的数目;骺;骺线;骺软骨;骨小梁;骨的构造;骨膜的作用;骨髓。
实习项目二躯干骨复习思考题1、填空题(1)每个椎骨由椎弓、椎体和由椎弓伸出的7个突起构成。
(2)每个椎弓伸出的突起包括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二对关节突。
(3)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组成。
(4)寰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它由前弓,后弓,侧块构成。
(5)胸椎的主要特点是有上下肋凹和左右肋凹,棘突特长,斜向后下,彼此掩盖,呈叠瓦状排列。
(6)骶管上连椎管,下端的开口称骶管裂孔。
2、名词解释椎孔,椎管,椎间孔,隆椎,岬,骶管裂孔,胸骨角。
椎孔:椎体后面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椎管:各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
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岬:骶骨底的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
骶管裂孔: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
系统解剖学系解期末复习重点

系解期末复习重点心1.心的位置:胸腔中纵膈内2.心的外形:一尖、一底、二面、三缘、四条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心尖切迹、房室交点。
3.Koch三角:右心房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间的三角区。
4.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
5.隔缘肉柱:前乳头肌根部有1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的下部,称隔缘肉柱,形成右心室流入道的下界,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功能。
6.心间隔:房间隔、室间隔、房室隔。
7.心传导系: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网。
8.心的血管:1)左冠状动脉①前室间支:左室前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支②旋支:左缘支、左室后支、窦房结支、心房支、左房旋支2)右冠状动脉窦房结支、右缘支、后室间支、右旋支、右房支、房室结支3)心的静脉①冠状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②心前静脉③心最小静脉9.心包:包裹在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膜性结构。
10.纤维心包:由坚韧的纤维性结构组织构成,上方包裹出入心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和肺静脉的根部,并与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下方与隔的中心腱愈着。
11.浆膜心包:位于心包腔的内层,又分脏、壁两层。
壁层衬贴于纤维性心包的内面,与纤维心包紧密相贴。
脏层包于心肌的表面,形成心外膜。
12.心包腔: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的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的潜在性腔隙称心包腔。
动脉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弓:(1)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下动脉(2)左颈总动脉:①颈内动脉②颈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舌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3)左锁骨下动脉:①椎动脉②胸廓内动脉:肌膈动脉、腹壁上动脉、肋间前动脉③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肩甲上动脉④肋颈干(4)腋动脉: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后动脉、旋肱前动脉(5)肱动脉:肱深动脉:斜向后下外方走形,伴桡神经沿桡神经沟下行。
(完整版)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

《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骨学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
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
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
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
③扁骨:板状,如顶骨。
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②骨膜,贴于骨表面,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一对。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
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
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岬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向前隆凸,临床上常作为测量骨盆大小的标志。
●骶角位于骶管裂孔的两侧,向下突出,临床上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
4.胸骨分几部?肋的概念?肋骨的形态如何?答:●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全面的系统解剖学重点知识梳理资料

骨学1.骨的分类、构造如何?骨髓、骨膜各有何作用?答:●骨按形态可分为四类。
①长骨:长管状,如肱骨。
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腔称髓腔,内有黄骨髓,两端称骺。
②短骨:形似立方体,如腕骨和跗骨(8上7下)。
③扁骨:板状,如颅盖诸骨和肋骨。
④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含腔洞,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
●骨的构造主要包括:①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②骨膜,贴于骨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③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由红骨髓转化而来。
●骨膜对骨具有营养、生长和修复的功能。
椎骨和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骨松质内,终身是红骨髓。
2.椎骨的一般形态如何?各部椎骨有何特征?答:●椎骨的一般形态:由椎体和椎弓组成。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椎弓分椎弓根和椎弓板,椎弓板上发出七个突起:1个棘突,一对横突,一对上关节突,一对下关节突。
●颈椎共7块,椎体较小,椎孔较大,横突上有孔,称横突孔。
棘突大部分较短,末端分叉。
第一颈椎又名寰椎,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侧块组成;第二颈椎又名枢椎,有齿突;第七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共12块,椎体侧面上、下缘有上、下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
●腰椎共5块,椎体粗壮,椎孔呈卵圆形,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
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称岬,前面有四对骶前孔,后面有四对骶后孔,骶骨内部有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的突起称骶角。
●尾骨由3~4块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
3.椎骨上可见哪些孔?岬、骶角的位置及意义如何?答:●椎骨上可见椎孔(椎体与椎弓围成),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椎下切迹围成),骶前孔(骶骨前面),骶后孔(骶骨后面),骶管裂孔(骶骨下端),横突孔(颈椎横突上)。
系统解剖学各章复习要点

系统解剖学各章复习要点学习要点:绪论、上皮组织1.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写出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各类上皮的特点。
(形态.分布部位及主要功能)3.写出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及主要功能。
4.什么叫连接复合体?5.简述外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据腺细胞分泌物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哪三类腺泡?结缔组织1.写出LCT内各种细胞的名称与分布、形态与主要功能。
2.写出LCT中三种纤维的名称与特性。
3.简述其它三种固有CT的分布和特性。
软骨与骨1、软骨可以分为哪三类?各种软骨基质中所含的纤维是什么?2、写出骨细胞的形态特征;3、长骨骨干骨密质的排列方式如何?4、何为骨单位?血液1.简述外周血各种血细胞的名称、数量、形态及主要特性;2.简述血液的组成:间质、基质及纤维各为什么?肌组织1、简述三种肌组织光镜下的结构特点;2、什么是肌节、三联体?3、粗、细肌丝的蛋白分子水平结构如何?4、闰盘的电镜结构如何?神经组织1.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特征.(LM .EM)2.突触分为哪二类?化学性突触的组成如何?3.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特点.4.神经纤维的组成如何?5.简述神经末梢的构成及功能特点.循环系统1、Cap的分类、结构及分布。
2、中动脉的结构。
3、大、中、小动脉的比较(包括结构和功能)。
4、静脉的结构特点及中动、静脉的比较。
5、心脏的结构。
6、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构成、三类特殊的心肌纤维)。
内分泌系统1.两种内分泌细胞的结构特点.2.甲状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3.甲状旁腺的结构特点及功能.4.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5.脑垂体的分部,各部的结构特点及分泌什么激素?6.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免疫系统1.T细胞的分群。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哪些细胞?3.属于抗原提呈细胞的主要有哪些?4.胸腺的结构特点。
(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是什么?)5.淋巴结的结构特征。
(皮质、髓质的构成)6.脾的结构特征。
(白髓、红髓的构成)消化管1.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2.比较食管.胃.小肠.结肠的微细结构特点.3.写出构成胃底腺.小肠腺的细胞名称.4.描述主.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特点与功能.5.描述小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消化腺1.简述三种唾液腺的性质;2.简述胰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3.描述肝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4.名词解释:肝血窦、窦周隙、门管区(门三联管)。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以及大纲总结

系统解剖学重要知识点以及大纲总结系统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和解析,为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系统解剖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并对大纲进行总结。
一、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人体的主要控制中心。
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负责感知、思维和运动等复杂的功能。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冲动和控制运动。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除了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负责从大脑直接伸出的神经,与头部和颈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脊神经负责与脊髓相连的神经。
二、循环系统1. 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2. 血管系统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回输到心脏,毛细血管在器官和组织中起到连接动静脉的作用。
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保持体内气体交换的平衡。
1. 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通过这些器官的协调工作,人体可以完成呼吸过程。
2. 肺部结构肺部是位于胸腔内的重要器官,左肺由两个叶组成,右肺由三个叶组成。
它们通过支气管和气管相连接。
四、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这些物质以供身体使用。
1. 食管、胃和肠道食管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部,胃通过分泌酸性消化液将食物分解。
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其中小肠负责吸收养分,大肠负责排泄废物。
2. 肝脏和胆囊肝脏是最大的内脏器官,它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解毒,并产生胆汁。
胆囊是储存和释放胆汁的器官。
五、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滤过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内物质浓度。
每个人体内有两个肾脏。
2. 膀胱和尿道膀胱是存储尿液的器官,尿道负责将尿液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胸椎 椎体呈心形,在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各有一半圆形肋凹。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彼此掩盖成叠瓦状。
(3)腰椎 椎体大,椎弓发达,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
(4)骶骨 呈倒置的三角形,由5个骶椎愈合而成。底朝上,底的前缘中份向前突出称为骶岬。骶骨前面光滑微凹,有4对骶前孔。背面隆凸粗糙,有4对骶后孔。由骶椎椎孔连接成骶管。骶管向下开口于骶骨背面下部的骶管裂孔,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骶骨两侧有耳状面与髂骨相关节。
2)胸骨 胸骨扁而长,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柄上缘有颈静脉切迹。柄和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连第2肋软骨。
(二)颅骨
颅骨23块(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彼此借关节或缝形成颅,保护与支持脑、感觉器以及构成消化和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可分为上部的脑颅和下部的面颅。
1.脑颅骨
有8块,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它们围成颅腔。颅腔的顶是穹窿形的颅盖,由额骨、枕骨和顶骨构成。颅腔的底由蝶骨、枕骨、颞骨、额骨和筛骨构成。筛骨只有一小部分参与脑颅,其余构成面颅。
2.面颅骨
面颅骨有15块。成对的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
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组成,两者围成的孔称椎孔。各椎孔相连构成的管称椎管,容纳脊髓及其被膜等。
(1)椎体呈短圆柱形,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借椎间盘与邻近椎骨相连。椎体受暴力外伤时,可被压缩,形成压缩性骨折。
(2)椎弓是锥体后防的弓形骨板,由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结,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椎弓后部正中向后或后下方发出一个突起称棘突,尖端可在体表扪到。由椎弓向两侧各发出一个突起称横突,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向上、下方各发出一对突起,分别称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骨的化学成分随年龄增长比值的变化
幼儿时期青年成年 老年
有机质
5
4
3
2
无机质
5
6
7
8
二、中轴骨
(一)躯干骨
共51块,包括椎骨24块、肋12对,胸骨、骶骨和尾骨各1块。
1.椎骨
幼年时为33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随着年龄的增加,5个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4块尾椎融合成1块尾骨,所以成年人有24块椎骨,骶骨和尾骨各1块。
(三)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骨的化学成分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是由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组成,构成骨的支架且具有弹性。无机质主要是以碱性磷酸盐为主的钙盐,使骨坚实而挺硬,具有抗压和抗扭曲能力。一生中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大,无机质的比例以增高。所以儿童骨容易变形,老年人骨容易发生骨折。
2)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1)颈椎 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横突的末端前后各有一结节。第2~6颈椎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呈环形,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前弓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侧块有上、下关节面。
第2颈椎又名枢椎 椎体向上伸出一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
(-)骨的分类
骨的形态不一,根据外形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种类型。
l.长骨 呈长管状,有一体两端。长骨中部细长称为体,体内的腔隙称为骨髓腔,容纳骨髓。骨的两端膨大称为骺,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长骨多位于四肢,如股骨和肱骨等。
2.短骨 多呈立方形,多位于手、足部位,如手的腕骨和足的跗骨。
3.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如颅盖骨、胸骨、髋骨,主要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 其形状不规则,功能各异,如椎骨和某些颅骨。在一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上颌骨和额骨。
(二)骨的构造
骨是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1.骨质 骨组织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两部分。密质骨致密坚硬,有较强的耐压性,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分布于骨的表面。松质骨呈海绵状,由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扁骨由内、外两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板中间夹着一层松质骨构成。颅盖骨的骨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 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除关节面以外,整个骨外面的膜性部称为骨外膜。衬附于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腔隙内的膜称为骨内膜。骨膜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3.骨髓 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填充于长骨的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它幼稚型血细胞。黄骨髓多是在5岁以后的长骨骨干,含大量的脂肪组织,多已失去造血功能。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红骨髓主要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内,如髂骨、胸骨和椎骨等处的红骨髓可终生保持。临床上常采用髂嵴、胸骨和椎骨等处穿刺,检查骨髓,诊断疾病。
第一篇:运 动 系 统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3部分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70%。骨通过关节相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骨骼肌跨越关节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枢纽,肌是动力,共同完成运动功能。
第一章骨 学
一、总论
骨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的器官,有血管和神经分布,坚韧而有弹性,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并有修复、改造和再生能力。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部分。
2.胸廓
胸廓是由胸椎、肋、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
1)肋: 肋包括肋骨和和肋软骨,共12对。上7对肋的前端借肋软骨连于胸骨,称真肋;下5对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其中第8~10对肋骨的前端借助软骨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
肋骨可分为一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叫肋头,与胸椎体上的肋凹相关节。肋头后外方有肋结节,其上有关节面,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分上、下缘和内、外面。内面下缘处有一浅沟称肋沟。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肋骨前端接肋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