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C. 彩虹D. 钟表的指针影子2.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总能量不会改变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会增加C.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同时总能量会增加D.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会减少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断路?A. 开关关闭B. 电池正负极连接正确C. 导线断裂D. 电阻器正常工作4.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铜C. 铝D. 铁5. 关于声波,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声波是一种横波B.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D.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二、判断题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正确/错误)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正确/错误)3.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正确/错误)4.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正确/错误)5.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恒定值。
(正确/错误)三、填空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
2.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______成正比。
3.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3. 简述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4. 什么是热量的单位?5. 简述声波的传播特性。
五、应用题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为100Ω,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个物体的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3秒后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C. 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2.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元件是提供电压的装置?A. 电阻B. 电灯C. 电源D. 开关3. 关于声波,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波的速度与频率无关D.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镜子中的倒影B. 彩虹C. 太阳光直射地球D. 日食5.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不能被创造或销毁B. 能量可以从无到有C. 能量可以被销毁D. 能量只能存在于物体内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
()2.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3.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同的。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慢的。
()5.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的唯一指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______的作用。
2.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方式改变。
5. 当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时,会发生______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电路中的短路?它有什么危害?3. 光的反射和折射有什么不同?4. 什么是机械能?它包括哪两种形式的能量?5. 简述热传递的三个基本方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以3m/s的速度运动,求它的动能。
2.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6V,电路中的电阻是4Ω,求电路中的电流。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及答案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3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配合济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小聪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③市内出行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④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2.下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3.小明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4.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省距离的是5.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1,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F A、F 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是A.ρA<ρB F A=F B B.ρA<ρB F A>F BC.ρA=ρB F A>F B D.ρA>ρB F A=F B图1图26.如图2 所示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7.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 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g 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A.下沉,压强不变B.上浮,压强不变C.漂浮,压强减小D.悬浮,压强增大8.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A.实验时,在玻璃管中混进了空气B.将玻璃管往上提起一些,但管口仍未离开水银面C.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D.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9.如图3 所示,小聪同学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图3图4两实心球静10.如图 4 所示,A、B止在水中,则A.两球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B.两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 球受到的浮力大C.A 球的重力一定小于 B 球D.两球的密度不等,B 球的密度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 小题,各题每空2 分,共26 分。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注:本文按照试题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A. 力B. 速度C. 万有引力D. 分子结构答案:D2.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什么?A. 质量B. 体积C. 重力D. 温度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单位的基本要素?A. 收藏实践B. 旋转实践C. 麻醉实践D. 火器实践答案:B4.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什么引起的?A. 鸟儿B. 象棋C. 作用力D. 哲学家答案:C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导电体?A. 金属B. 橡胶C. 石墨D. 水银答案:B......第二卷解答题(共30分)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只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改变。
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会一直保持静止;若物体具有运动状态,则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受到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2. 什么是电流?答案: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流动量。
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方向按照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定义,即从正极流向负极。
3. 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是指当光从一种介质穿过界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正弦定律,即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第三卷实验题(共30分)四、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步骤: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2)用尺子测量物体的体积,记录下体积数值;(3)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计算并记录下物体的密度数值。
实验结果:以实验所得数据为例,物体质量为80克,体积为40立方厘米,则物体的密度为2克/立方厘米。
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电流的单位是:A. 欧姆B. 瓦特C. 伏特D. 安培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导体:A. 电阻很大B. 可以传导电流C. 隔离电流D. 不能导电答案:B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千克,重力加速度是10米每秒平方,那么它的重力是:A. 1千牛B. 10千牛C. 100千牛D. 1000千牛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绝缘体:A. 可以导电B. 隔离电流C. 电阻很小D. 可以传导电流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A. 限制电流流动B. 提供能量C. 控制电压D. 改变电流方向答案:A6. 电阻的单位是:A. 安培B. 瓦特C. 欧姆D. 伏特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半导体:A. 可以传导电流B. 隔离电流C. 不导电D. 电阻很大答案:A8. 电压的单位是:A. 安培B. 千瓦C. 伏特D. 瓦特答案:C9. 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A. 静电力B. 电场C. 电势差D. 截面积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一个电源:A. 转化电能B. 限制电流流动C. 改变电流方向D. 控制电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kg,重力加速度是10m/s^2,那么它的重力是___牛顿。
答案:10002. 电阻为10欧姆,电流为5安培,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压为___伏特。
答案:503. 电阻为20欧姆,电压为100伏特,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流为___安培。
答案:54.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0kg,重力加速度是10m/s^2,那么它的重力是___牛顿。
答案:5005. 电阻为5欧姆,电流为10安培,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压为___伏特。
答案:50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静电和动电。
答案:静电是指电荷在物体表面累积而未流动的情况,而动电是指电荷在导体中自由流动的情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1.关于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手掌宽度为2.5dm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mgD.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2s至4s运动的路程为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前2s内静止C.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3.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B.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是为了改变响度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4.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下列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日食现象B.湖中倒影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5.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在蜡烛从10cm处逐渐移至4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在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C.始终是成实像D.先成实像后成虚像5题图 6题图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当甲和乙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C.当甲和乙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较大D.体积为10cm3的乙物质,质量为40g7.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结成冰后使用(ρ冰=0.9×103 kg/m3)。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 力B. 速度C. 时间D. 加速度2.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A. 水银柱下降B. 橡皮筋被拉长C. 粉笔灰飞扬D. 水蒸气液化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任何物体都有惯性B.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D.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加速度有关4. 下列物理现象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A. 球在斜面上滚动B. 橡皮筋被拉长C. 弹簧被压缩D. 钟摆的摆动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B.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C.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D.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关。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3.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4.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5. 物体受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4.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5. 简述惯性的概念。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2. 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20N,另一个力为15N,求物体受到的合力。
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1.学生使用的橡皮,哪些方面没有发生变化。
A。
形状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2.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3.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哪个。
A。
沥青 B。
冰 C。
松香 D。
石蜡4.冬天出现的霜、冰花、雾凇等是哪种现象。
A。
液化现象 B。
凝华现象 C。
汽化现象 D。
升华现象5.下列现象中,哪个是光的反射现象。
A。
水中倒影 B。
海市蜃楼 C。
小孔成像 D。
坐井观天6.关于密度,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7.下列哪个说法是关于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的错误描述。
A。
前10秒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米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秒内的平均速度相等8.小明在平静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
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云是虚像,鱼是实物B。
云和鱼都是虚像C。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D。
云和鱼都是实物9.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哪个最接近实际。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千克B。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分米C。
九台区的最低气温可达-50℃D。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约5秒10.教室空气的质量,哪个结果最为合理?(空气密度约为1.29千克•立方米)A。
2.5千克B。
25千克C。
250千克D。
2500千克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哪个特点。
A。
硬度高B。
熔点低C。
密度小D。
密度大12.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
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
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13.下列哪个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
A。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德教育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 .先液化后蒸发B .先升华后蒸发C .先液化后升华D .先凝华后升华 4、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 .喷洒盐溶液B .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 .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 .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 ,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么他应该 ( ) A .减少砝码 B .增加砝码班级 姓名 考号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7、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9、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13、下列不属于时间单位的是()A.光年B.岁月C.甲子D.小时14、即将建设的南通至上海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6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南通乃至整个苏北的经济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南通开往上海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120km/h B.150km/h C.200km/h D.580km/h15、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二、填空(每空1分,8、9 、10题每题2分总计25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2、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为.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3、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4、一平面镜竖直挂在墙壁上.身高为1.65m的小明从镜前3m处沿直线以1m/s的速度垂直靠近平面镜,2s内小明通过的距离m.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其像的运动速度是m/s,像高(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5m.5、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现象;6、小明、小芳、小李同学骑自行车都向北运动,其中小明、小芳速度相同,小李骑得最快,以小芳同学为参照物,路旁树木向运动,小李向运动,(填向北或向南),小明处于状态(填运动或静止).7、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2)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3)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45 (4)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是118、如图1所示,岸边有一物体B,潜水员从水中能看见B的像B1,请作出一条眼睛能看到B1的折射光路图.9、如图2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图110、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3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图2 图3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
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他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6cm/s,求引火线的长度2、为了用铁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是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那么浇铸这样一个零件需要多少铁?(ρ铁=7.9×103kg/m3)3、体积为30 cm3的铜球,质量是89 g,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的密度ρ铜=8.9×103 kg/m3)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1、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窗内还是窗外?为什么?2、雨过天晴后的夜晚,坑坑洼洼的地面还有许多积水,当我们背对月光行走时,我们会觉得是地面更亮一些还是水坑更亮一些呢?说说理由。
五、实验综合题(每空1分共21分)1、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分析可知:(1)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段所示的过程中,能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形成的.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王刚同学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利用这个凸透镜在图乙装置中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选填“左”“右”).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
(3)继续利用这个凸透镜进行实验;把高1.5㎝的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分)A.9cm B.12cm C.20cm D.27cm.4、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和一个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对组合体将携手遨游太空两周(见图甲).(1)对接完成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八号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两个重达8吨多的庞然大物都是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运载火箭的头部涂有一种特殊材料的保护层,它在与空气作用升温后会熔化,并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而自身的温度却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大连同芳2013—2014学年度(上)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A 4.D 5.A 6.B 7.A 8.B 9.D 10.A 11.C 12.D 13.A 14.C15.D二、填空题1、振动声源2、低酒精蒸发吸热相同的冰熔化吸热3、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改变光路4、2 2 等于5、折射反射6、南北静止7、(1)cm (2) m/s (3) ㎏(4) s8、9、10、三、计算题1、0.75m2、15.8㎏3、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20㎝3四、简答题1、答: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1分)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1分)冰花在窗内。
(1分)2、答:当我们背对着月光行走时,地面会更亮一些。
(1分)因为当背对着月光行走时,月光从我们身后射向积水和地面,积水由于镜面反射几乎没有反射光进入眼睛,(1分)而地面由于漫反射有部分光线进入眼睛,所以会觉得地面更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