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中的物理谬误,你看出来了吗
时空错乱真实事例

时空错乱真实事例时空错乱是指时间和空间不同步或混杂在一起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神奇的时空错乱事件。
以下是其中一些真实的例子: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时间扭曲理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一些理论影响了整个现代物理学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是他的时间扭曲理论,它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并且重力会影响时间的流动。
这项理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得到了证实,并成功地应用于卫星导航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
2. 瓶中时间2016年,一位来自巴拿马的旅客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市游览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瓶子里面的一些物品。
当他打开瓶子后,发现里面的物品竟然是一个纸条、一些贴纸和一些硬币,而这些硬币上的铭文都是十七世纪的。
这个瓶子被追溯到了1641年,这意味着这个瓶子里的东西已经保存了将近400年。
这次事件被认为是一个时空错乱的例子,因为时间似乎停留在了十七世纪的瓶子里,而不是前往四百年后的现代时代。
3. 时间旅行实验在2017年,一个名为珂洛熙或Kolosick的用户在互联网上分享了一个时间旅行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他展示了他用自己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一次时间旅行实验。
这个装置看起来像一个大闹钟,他将装置的指针指向了未来的日期,而当它指向现在的时间时,珂洛熙记录下了这一时刻,并在它们之间放置了一张简短的纸条。
当他后来再次打开机器时,发现这张纸条仍在那里,但是指针已经移动到了未来的日期。
虽然人们对这个视频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但这个例子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时空错乱的可能性。
4. 战斗机迷雾在1945年3月11日,一架美军战斗机在新奥尔良上空进行训练时,突然进入了一块奇怪的迷雾中。
这个迷雾似乎是时间和空间的错乱所造成的,飞机被送到了一个不同的时空中。
飞行员报告说他们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机器,听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声音,而且他们的时钟停在了这段时间之前。
科幻电影中的物理现象

论述科幻电影中的物理现象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四班姓名:***学号:*********论述科幻电影中的物理现象科幻电影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如果用科学去解读电影,会发现很多电影中有很多的“可能”和“不可能”。
《超时空接触》,也谈到了超时空转移,可见人们对这种技术的兴趣历久不衰,皆因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没有任何东西可快过光速,所以,关于人类要实现星际飞行的梦想,必须要依靠时空的瞬间转移了。
所谓“瞬间转移”技术,就是将人、物体、信息或者数据瞬间从一个地方消失。
再在另一个地方将之重新现形。
瞬间的概念是指这个旅行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将会消失,我们可以从一个地点瞬间到达另一地点,不需要走一段物理路线,或者说在一个地方消失,同时在另一个地方重现。
其实这曾经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提出的理论,也就是把物体化解为能量,传送到遥远的地方,然后再把能量还原为物体。
10年前,科学界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或许爱因斯坦的这个理论真的不可能,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却也是可能的。
1993年3月,瞬间转移终于走出科幻小说,变成了理论上的可能。
当时,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贝尼特和 I BM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瞬间转移是可行的。
自那以后,科学家利用光子作了大量试验,证明瞬间转移事实上是可行的。
1997年,美国的泽林格尔教授证明,光粒子可以同时瞬间转移很长的距离。
1998年,加州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和欧洲的两个研究小组把瞬间转移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把一个光子在同轴光缆上成功地瞬间转移了一米。
正如预测的那样,当光子被成功复制后,原始光子就不存在了。
然而,用远程瞬间传物模式进行人类和其他物体试验目前似乎还遥遥无期。
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林平奎教授称,要将生物进行瞬间转移传输,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林博士承认:“我们的实验与科幻片仍有些区别。
我们暂时只能遥距传送激光中的光子,还不能将物件瞬间转移。
”林博士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他表示,他研究的目标是证明瞬间转移是可以做到的,这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是有用的。
科幻中的费米悖论:我们在这里,他们在哪里?

科幻中的费米悖论:我们在这里,他们在哪里?科幻中的费米悖论:我们在这里,他们在哪里?“我们在这里,他们在哪里?”这一句话就是费米悖论的全部内容。
为什么我们还没见到外星人?1950年,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在与同事闲聊的时候,话题跑到了UFO和外星人身上,交谈中费米提出了这个著名的悖论:“他们在哪里?(Whereare they?)”这个问题里的“他们”所指的就是外星人,他的意思并非探寻外星人的位置,而更像是理直气壮地质问:“外星人为什么还没有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问题,就像是屈原的《天问》一样,已经超出了人的范畴,成了向天提出的问题,向宇宙提出的问题。
费米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出于屈原一般的诗人气息和浪漫情怀,而是他的物理学背景知识以及逻辑的推理。
他了解地球文明的年龄,了解星系的尺度,也了解宇宙有多古老。
在这么古老的宇宙中,在如此多的星球上,即使智慧生命出现的几率十分微小,他们的总数也应该是非常巨大的;在人类文明出现的几千年时间内,人类创造出了能够脱离行星甚至星系的飞船,也就是说,能够创造出类似飞船的文明,可能在数十亿年前就形成了。
但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邂逅任何外星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才使得费米提出了这样的质问。
这个悖论还带有一种失落的气息,至少会让那些对外星文明充满期待的人感到失落:宇宙在人类出现之前已经存在了上百亿年,却没有文明找到地球人,这也暗示了人类再发展数亿年,也可能无法邂逅外星文明。
“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
但是,这个假设得不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这便是费米悖论一个比较完整而正统的表述。
这个悖论,既是物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更加是科幻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物理学界、天文学界都有着非常多的解释,然而,这些理论都比不过科幻作品中的种种奇妙设想。
在1996、1997年,黑人影星威尔·史密斯连续拍了两部关于外星人的科幻电影——《独立日》和《黑衣人》,这两部都是肾上腺素狂飙的商业动作片,但影片中对外星人的设定却一丝不苟,从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费米悖论的问题。
看电影谈物理《星际穿越》

物理解读《星际穿越》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类型电影里的一个分支。
它的悄节往往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奇想,有依附于现有已知科学定理的,也有关于未来图景的超前假想。
和其它类型电影一样,科幻电影是电影工业化的产物,其人物、叙事和主题都有一定的模式,就像批量生产的圣诞节商品,主要□的是满足人的娱乐需求。
作为类型电影的缺陷也很明显,大部分科幻电影往往注重视觉奇观而缺少深刻的内涵。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在美学、思想和历史上有价值的经典作品。
以下,我将以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为例,其中有一些影视作品所钟情的物理元素,从中探寻科幻电影和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之间的联系。
职员表:制作人: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艾玛・托马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乔纳森•诺兰;基普・索恩(理论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诺兰摄影:霍伊特•范•霍特玛配乐:汉斯•季默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造型设汁:玛丽•索弗瑞斯视觉特效:Paul J. Franklin时空穿越按照狭义相对论而言,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
时间膨胀公式如下:Tship = Tearth(l-v2/c2) /2(以上公式显示,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二o. 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星际穿越》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
但是,当你到达H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
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
黑洞在相对论之前,物理学中承认两条极重要的守恒定律,一条是能量守恒定律,一条是质量守恒定律,两条基本定律似乎彼此独立。
但通过相对论它们便可结合成一条定律,质量和能量可以变成互换的项訂。
一个物体如果放射出能量就会损失质量,如果接受能量就会增加质量,当一物体加快运动时,它的能量和质量都会增加,在光速的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变成无穷大。
十大科学常识中的谬误

十大科学常识中的谬误没有什么比“揭秘”更能吸引我们了(这也是为什么类似“大揭秘”这样的探索节目能够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
所以今天这里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些普遍存在的误解。
这一期是关于科学上的误解。
10 从猴子到人误解十:进化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事实上进化并非使生物变得越来越复杂(参照<<论进化的复杂性>>). 一个物种完全可以朝向简单的方向进化。
它可以携带更少的遗传信息,可以具有更为简单的基因组。
我们通常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退化”,实则是一种误称。
9 处在真空中的人误解九:人在真空中会爆炸科幻小说和电影为了加强作品的戏剧性而将这一误解强加给我们。
事实上,只要在暴露于真空之前中能够呼气(这可以阻止肺部破裂和向血液输入空气),人体可以存活15至30秒。
但过了这一时间段,由于缺乏氧气,人体将迅速失去意识,最后窒息而死。
8美丽的误会误解八:北极星是北半球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北极星并不是北半球夜空最亮的星星。
最亮的星星是天狼星,视星等-1.47等,北极星则只有1.97等(视星等越低,亮度越高)。
北极星的重要性在于可以用来导航。
它的位置十分接近北方,所以被称为“北方之星”。
7 五秒法则误解七:如果食物掉在地上后五秒内被拾起,则该食物可以安全地食用这种说法简直是胡说八道。
一旦食物掉在地上,细菌将立刻粘附到食物表面。
当然,食用细菌并非都是坏处,起码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我这里倒有另一种说法:“美食法则”.如果手中的食物确实不错,我才在乎它掉在地上多长时间。
6 阴阳两面误解六:月球表面有明暗之分事实上月球完全被太阳照射着。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月球总是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
而这则是由潮汐造成。
5 脑细胞再生误解五:脑细胞无法再生。
如果脑细胞死亡了,将不会有新细胞取而代之。
长久以来,这一说法都被科学界认同并且加以传播。
但1998年瑞典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沙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脑细胞具有再生的功能。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决战猩球》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意外被卷入“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一颗由猩猩统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颗星球其实就是几千年后的地球。
物理学家反复咀嚼这部电影的情节之后发现:很多人认为狭义相对论使得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但是这个例子恰恰说明,狭义相对论使时空旅行成为一种挑战。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这部电影里,以这几名宇航员自身为参考系,他们持续飞行了一年半,而其间地球上的时光已飞逝了2000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法则,这是真实的一幕。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参考系进行观测,光速(c)都是恒定的,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证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取决于你对之进行观测的参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质量不为零的物质,其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
时间膨胀公式如下:Tship= Tearth(1-v2/c2)1/2(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 0.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决战猩球》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
但是,当你到达目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
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
至少,这会让你感到尴尬。
《星球大战》里的太空“传奇”说白了,《星球大战》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为背景的恃强凌弱的冒险。
相关的几部电影都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注重“科学”原理,而是违反了许多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有一个违反物理学原理的例子显而易见(这在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中普遍存在):我们听到影片中的战斗轰炸声不绝于耳,这些“太空中的巨响”其实不可能存在。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决战猩球》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意外被卷入“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一颗由猩猩统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颗星球其实就是几千年后的地球。
物理学家反复咀嚼这部电影的情节之后发现:很多人认为狭义相对论使得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但是这个例子恰恰说明,狭义相对论使时空旅行成为一种挑战。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这部电影里,以这几名宇航员自身为参考系,他们持续飞行了一年半,而其间地球上的时光已飞逝了2000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法则,这是真实的一幕。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参考系进行观测,光速(c)都是恒定的,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证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取决于你对之进行观测的参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质量不为零的物质,其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
时间膨胀公式如下:Tship = Tearth(1-v2/c2)1/2(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 0.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决战猩球》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
但是,当你到达目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
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
至少,这会让你感到尴尬。
《星球大战》里的太空“传奇”说白了,《星球大战》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为背景的恃强凌弱的冒险。
相关的几部电影都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注重“科学”原理,而是违反了许多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有一个违反物理学原理的例子显而易见(这在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中普遍存在):我们听到影片中的战斗轰炸声不绝于耳,这些“太空中的巨响”其实不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声音不可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
然而,在相关几部电影里,每一个跟太空有关的场面中(尤其是在太空战争中),每当各种星球巡航舰和战船齐齐开火时,我们这些电影观众都能“享用”到各种各样的声响:呼嗖声、尖啸声和爆裂声等等。
星际穿越中的物理知识

星际穿越中的物理知识《星际穿越》是一部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群勇敢的宇航员穿越虫洞,进入外星星系寻找人类可居住的新家园。
影片中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将就一些物理概念进行详细解析,以及与实际科学原理的联系。
首先,电磁学在电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影中,宇航员们利用地球上被意外发现的虫洞进行星际穿越。
虫洞是时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通过黑洞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隧道。
实际上,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质量较大的物体会导致时空弯曲,形成类似于虫洞的现象。
电磁场也扮演着虫洞中的关键角色,宇航员们通过控制电磁力来导航,并在虫洞中保持稳定。
其次,相对论物理在电影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相对论时间效应。
当宇航员进入虫洞后,他们经历了时间的扭曲。
由于引力的作用,时间在虫洞中相对于地球的时间流逝得更慢,这就意味着虫洞旅行者的时间比地球上的时间要慢。
影片中的故事正是基于这个原理,宇航员在离开地球后,返回时发现地球上已经过去几十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引力也在电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宇航员在探索星际空间时,遇到了许多不同的行星和黑洞。
黑洞是一种极度紧凑的物体,具有极高的引力。
根据相对论的理论,黑洞可以捕获甚至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体,包括光线。
电影中宇航员在遇到黑洞时,也暴露了黑洞的巨大引力影响,同时也展示了光线如何因黑洞的弯曲而发生弯曲。
此外,量子物理也在电影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在宇航员进入虫洞后,他们进入了另一个星系,并探索了一颗行星上的距离地面非常接近的地质时空。
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时间慢化效应”,即引力的存在会导致时间变慢,从而加速飞行员在行星表面的经历。
总结起来,电影《星际穿越》运用了许多物理学原理,包括电磁学、相对论物理、引力和量子物理。
这些理论都是现代物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电影将其融入到故事中,赋予了科幻电影更深层次的科学内涵。
通过电影的形式,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复杂的物理概念,并对宇宙和时间的奥秘有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幻电影中的物理谬误,你看出来了吗?
作者:姚东亮
来源:《科学24小时》2011年第05期
近期的一些科幻电影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它们所拍摄的场景令人震憾。
比如《2012》、《月陨天劫》等。
在这些科幻电影中,很多场景都联系着物理中的规律,只是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合理地用电影来叙述这些规律。
我们就以《月陨天劫》来看看这部电影中违反物理规律的荒谬情节。
情节一:电影中第38分钟描述一块密度极大的矮星碎片撞击到了月球,其中有一小块落在了地球上。
几位科学工作者去考查时,一把小镐头在被掏出的瞬间被矮星碎片一下吸了过去。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块碎片落在地面上,会出现电影中的场景吗?这种物质的密度,我们仅按原子核的密度数量级来算,即达到了p=1013kg/m3 的数量级,从片中看到这块物质的直径大约为10厘米,代入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其表面的引力加速度为106m/s2 ,即是正常地表重力加速度的10万倍左右,这么大的加速度是不可能让周围的人一点反应都没有的。
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周围的人与那个把小镐头一样会被瞬间吸过去,地球上没有什么物质的结构可以抗衡比自己重力大10万倍的力量,这些人会被吸过去之后,立刻被压缩得找不到,像是掉入一个无底的黑洞,而且周围的物质一样被吸入。
情节二:矮星撞到月球上还是月球撞到矮星上?原因同上,还是质量的关系。
要是碎片质量真的是月球的160多倍,电影中不该描述出矮星碎片飞向月球,而是月球飞向这块碎片。
另外,在月球向碎片靠近的过程中,因为月球的个头足够大,它在碎片的引力场中占据的空间太大,导致月球靠近碎片一端与远离碎片一端受到的引力不同,在一定距离上早被碎片的引力撕裂(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洛希极限)。
这是一个可供电影制作者大写特写的宏大天文场景。
而这块矮星物质撞击月球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仔细想想,那片矮星物质的密度是如此之大,是月球密度百亿倍的数量级,它穿过月球这事简直比子弹在空气中穿行还轻松!所以这片物质会大摇大摆地不费吹灰之力穿过月球,而不是停留在月球之中。
情节三:一艘巨轮被吸了起来,集装箱也一样被吸得离开了巨轮。
这个场景的漏洞最大,船与集装箱都吸起来了,那水呢?不被吸引起来吗?其实最终的结果是水与巨轮一起被吸起,就像有人说百慕大三角洲有船莫明其妙地失踪是因为那里的重力突然变大,把船吸引下去的结果是错误的一样。
如果船所在的地方重力加速度变大,则水对船的浮力一样要变大(由浮力公式可得),船是不会被吸引到海底的。
情节四:矮星物质被月球磁化后反弹出来的场景。
要知道,片中提到这块物质是地球质量的2倍,也就是月球质量的160多倍,要是这块矮星碎片被以片中那么大的速度弹出去还脱离了与地球的关系,那依动量守恒,月球更跑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掌握了物理知识还可以为我在看电影时作一下专业的评价提供依据,而把这些场景引入课堂教学中,更是引起了学生的较大反响,原来看电影也是要动脑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