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 知识点归纳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 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 =(a+b)2a2-2ab+b2 =(a-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①项数:三项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 +an)+(bm+ bn)=a(m+ n)+b(m +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 +an)+(bm+ bn)=a(m+ n)+b(m+ n)=(m +n)•(a +b).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六)提公因式法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八)分数的加减法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2.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3J 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50W3.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
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A.质量B.体积C.温度D.密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B.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漂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沉下去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B.如果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比实际值小,可能是由于玻璃管倾斜C.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它所处的高度就越大6.如图为我国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客机水平匀速飞行时,放在水平小桌上的茶杯不受摩擦力作用B.制造客机时,为减轻其质量,应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C.客机在高空飞行比停在地面时所受到的大气压强要小D.客机的机翼制成“上凸下平”形状,主要是为了增大所受空气的浮力7.屹立在山上的巨石给人以危险的感觉,原因是它具有较大的A.重力B.高度C.动能D.重力势能8.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裁纸刀B.天平C.筷子D.钓鱼竿9.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A.弹性势能B.重力势能C.体积D.阻力10.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如图所示,将量筒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筒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筒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A.充满水B.没有水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12.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柱体。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狡辨绚丽迂回销声匿迹B.骤然漩涡缭绕平易进人C.浮燥眺望褶皱锋芒必露D.追溯翩然怠慢挑拨离间2.(2分)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因为还没到壮年,故称弱冠;十三四岁的女子像豆蔻花儿,故称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B.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表现重阳习俗的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了“干支纪法”。
如“甲午战争”“晋太元中”“辛亥革命”都涉及到了干支纪年法。
D.“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第一个节气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3.(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古代男子18岁成年,此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所以又称弱冠。
B.《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
道家经典之一。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名师教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掌握: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和中共七大等重要史实过程与方法:识图列表复述战役根据图例符号意思,识别战役空间分布情况,了解进程;配合列表,捋顺知识要素;通过复述,习得论从史出方法。
重现情景体验情感通过课本插图以及收集到的资料,重现当年激战情景,体验中国军人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血肉筑长城”课题的涵义;讨论探索多角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传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共七大起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七七事变发生时和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一边板书示意草图,一边介绍战争态势)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
后来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这三次战役的具体情况,请大家进一步学习教材有关内容。
二:自主学习充分准备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时间、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10分钟左右。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1、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战役名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时间地点中国军队意义2、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2024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属于次声波应用的是A.声呐测量距离B.B超C.监测核爆炸D.清洗眼镜2.下列能源中,不来源于太阳能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江河水流能D.核能3.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1(dou)”和“3(mi)”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4.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D.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B.擦黑板时粉尘飞扬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6.下列事例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7.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37o C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0g8.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也带上负电,则()A.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B.金属箔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中分别装满密度为ρ1和ρ2的液体。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第一阶段检测题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生物第一阶段检测题新人教版班级----姓名----等级-----一、选择题1自从出现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快③有性生殖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遗传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2和青蛙相比,雏鸟发育成成鸟的的成活率高,其主要原因包括( ) ○1体内受精○2卵生○3体外受精○4卵外有卵壳保护○5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6胎生A○1○4○5 B ○1○4○5○6 C○2○3 D○1○2○4○53下列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 用土豆苗培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4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5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成对染色体的是()A玉米叶肉细胞 B皮肤生发层细胞C青蛙的受精卵 D鲫鱼排出的卵6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A.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C.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D.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7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D)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d)为显性,某人有耳垂,那么它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 DDB DdC ddD DD或Dd8.科学家将普通辣椒萌发的种子放到宇宙飞船的玻璃舱里,在太空中飞行一周后返回地面,种植下去以后,所结的辣椒有的果大而甜、有的果小而特别辣。
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可能是A.种子中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种子中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C.种子中的显性基因发生改变D.种子中的隐性基因发生改变9.据新华社报道,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一种无药可治的超强细菌(英文简称PDRAB 菌)在台湾出现并蔓延,患者死亡率高达60%。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电能》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电能》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八章第一节《电能》.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电能是八年级第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的内容,属于电功率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后面电功率、电热的学习作好准备。
本节课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电能的来源和应用以及计量,并达到课标要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能表的读数方法和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现代生活与电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因而物理教学有必要也有责任把电学知识作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来处理。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明电能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2.能说出电能的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关系。
3.能说出电能表重要参数的含义,会读电能表。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2.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2、电能的单位及读数。
教学难点:电能表的相关知识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为主的分层教学模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1)》课件

(3) x≤8.75 (5) 5+3x>240
①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一次.
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1 x y 1 (A) 3
(B) x 5 x 1 0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1 3 x
1 1 (D) x x 2 3
你会解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吗?
你能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吗?
50 x 2000 3000
你能在数轴上表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吗?
1、不等式 x 5 的非负整数
解是? 2、不等式 x 4.5 的所有负
整数解?
观察下列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他们有什么 共同特点?
(1) 40+15x>130 (2) 2x-2.5≥1.5 (4) x<4
中
在实数范围内,能够使不等式成 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x 可以取哪些值呢?
你能说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吗?
算一算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不等式 x+2>5的解?哪些不是? -3, -2, -1, 0, 1.5, 2.5, 3, 3.5, 5, 7.
你能说出这个不等式的所有解吗?
一般地,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的 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1、问题中的已知量是什么? 2、问题中的未知量是什么? 3、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是什么? 4、如果设直升飞机还能装载 顶帐篷,那么 直升飞机装载的全部物资的质量(50 x 80 25 ) 千克. 5、你能列出不等式吗?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