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课堂作业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选择题】
1.沥青是()经过化学变化的产物。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铁矿石
2.下列变化不属于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的是()。
A.钻石的形成
B.海水的蒸发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石油制成塑料
3.青铜器是青铜合金制成的器具,下列关于青铜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从铜矿石中冶炼出铜
B.将熔化的青铜铸造成型
C.把青铜器碎片修复成完整器具
D.从仓库中移出
4.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地球上的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C.人类可以利用石油生产多种生活材料
D.煤的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柴燃烧
B.钢铁冶炼
C.铜生锈
D.折纸飞机
【判断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
2.水→水蒸气不属于化学变化。
()
3.把塑料降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 )
4.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占大气的约21%。
( )
5.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增多。
( )
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B
3.A
4.C
5.D
【判断题】
1.√
2.√
3.√
4.√
5.×
1。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探索宇宙》课堂作业新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7.探索宇宙
【选择题】
1.我国首位出舱的女宇航员是()。
A.翟志刚
B.王亚平
C.刘洋
D.杨利伟
2.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他们是乘坐()进入太空的。
A.神舟十三号
B.天问一号
C.嫦娥五号
D.祝融号
3.我国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已经开启了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我国首颗探测的行星是()。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太阳
4.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位于我国的()。
A.浙江省
B.四川省
C.贵州省
D.云南省
5.与嫦娥三号相比,天问一号能通过降落伞来减速着陆,说明火星表面()。
A.无重力
B.有大气
C.无生命
D.有海洋
【判断题】
1.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 )
2.首位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女宇航员是王亚平。
( )
3.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
4.中国航天核心舱命名为天和。
()
5.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他们在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了近1个月的时间。
()
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判断题】
1.√
2.√
3.×
4.√
5.×。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作业设计:第三单元《宇宙》1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作业设计与实施建议第三单元《宇宙》1.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设计依据《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教科版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1课。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中的有关现象、事物和现律,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需要对它们运用实地观察、长期观测建构模型、模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进行研究。
本领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热情,发展空间想象、模型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球的卫星——月球》这节课主要分两大块进行教学,一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二是制作我的“月球卡”。
本节课教学对后面即将要了解的月相、环形山的形成、太阳系、银河系等宇宙知识以及探究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等内容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及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无论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学的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理念在茫茫宇宙中,月球只是一个天体。
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天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我们的“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
1.科学知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
在本课的教学,希望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各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教师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补充介绍,同时出示不同的主题帮助学生归纳小结,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课堂作业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选择题】1.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怎么办?()A.用画图的方法把生物画在分布图上B.不重要的生物不写进去C.用“图注十编号”的方法绘制D.不喜欢的生物不写进去2.要向他人介绍校园内生物分布情况时,较好的方式是。
()A.在校园地图上标注生物及其数量并展示讲解B.用录音向他人讲述调查到的数据C.做校园生物标本,标注文字信息,在透明橱柜中展示它们D.用作文的方式3.下列四个地方相比,()里生物种类最多。
A.教室B.走廊C.食堂D.花坛4.关于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在不同季节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进行长期观察B.校园生物种类很多,我们可以用“图注+编号”的方法绘图C.不需要对校园生物进行认真调查,根据平时的印象绘制生物分布图就可以了D.及时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分类和整理5.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要做的事情是。
()A.对校园进行分区域B.给校园植物全部挂植物牌C.带上杀虫剂防止受伤D.带上锤子、老虎钳等工具【判断题】1.在校园生物搜索时,观察到树上的蜘蛛网,可以推测并记录校园里有蜘蛛。( )2.在校园生物调查活动中,可随意采摘植物和任意捕捉小动物。
( )3.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只需要记录生物的数量就可以了。
( )4.为方便开展校园生物分布调查,可以给校园植物挂植物牌。
()5.开展校园生物分布调查,植物不会动,可以调查,动物会飞,不能调查。
()1附:参考答案【选择题】1.C2.A3.D4.C5.A【判断题】1.√2.×3.×4.√5.×2。
《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观察并记录物质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升其动手实践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物质的变化”展开,包括以下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先学习课本中关于物质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及区别。
2.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如水、食用色素、小苏打、醋等。
并理解实验目的及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小苏打与醋反应的实验,观察二者混合后产生的新物质及其特点,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拓展探究:尝试其他日常物品进行简单物质变化实验,如将食盐溶解于水中,观察其变化过程。
5. 撰写观察日记: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及自己的感想,包括对物质变化的理解和探究过程中的体会。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要仔细阅读教材和实验指导,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过程中需遵循安全规则,小心操作,保持实验室的整洁与安全。
3. 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和结果,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单。
4. 拓展探究部分应积极探索不同的物质变化实验,鼓励创新与思考。
5. 观察日记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内容真实且包含个人感受和体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单、拓展探究的实验记录以及观察日记的内容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实验步骤的准确性、观察记录的详细程度、对物质变化的理解程度以及创新思考的体现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及家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探讨作业内容,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
3. 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教师可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作业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具体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锻炼其实践和观察能力。
《4.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及其规律。
2. 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
3. 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现象:请同学们在家中寻找并记录至少三个发生变化的自然或人工现象,如日出日落、水壶中的水烧开、冰箱中的食物结冰等。
2. 分析变化规律: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变化现象有何共同特征,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
3. 撰写观察报告:将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结果以及自己的感想和疑问写成一份观察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真实可信:观察报告需真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结果需基于客观事实。
3. 注重总结:在分析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及其应用价值。
4. 反馈疑问: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发现新的现象,请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报告的真实性、分析的准确性、总结的全面性以及疑问的提出。
2. 评价方式:作业评价将采取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同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时间: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观察报告和反思总结以邮件或作业提交的方式反馈给老师。
2. 反馈方式:老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对典型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给出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3. 反思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批改和解答,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自己在观察和分析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4. 改进措施:针对反思总结中存在的问题,请同学们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在下一次的作业中加以落实。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及其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7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探索宇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观察和记录星空的方法;3.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观察星空任务:(1)选择一个晴朗的夜晚,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到户外,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2)准备一个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以及一张星图或手机下载的星图应用;(3)观察星空,找到一些熟悉的星座,如北斗七星、仙后座等,并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和位置;(4)尝试寻找一些新的星座,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小组讨论:(1)在观察星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2)通过观察星空,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感受?(3)讨论星座的形状和命名背后的意义和传说。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观察星空的任务,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小组内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 讨论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4. 按时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500字。
四、作业评价1. 观察星空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是否记录了真实准确的观察结果?2. 小组讨论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3. 作业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用词是否准确、恰当?逻辑是否清晰?4. 科学探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五、作业反馈1. 对本次作业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2. 对本次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进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希望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宇宙的神秘和奇妙,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宇宙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星系、行星、恒星等。
《4.3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六年级下册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物质变化的含义,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的新物质是如何产生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变化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变化现象,如植物的生长、水的蒸发、铁生锈等,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过程,并尝试解释这些变化中的新物质是什么。
2. 实验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酸碱反应、沉淀生成等,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尝试解释这些变化中的新物质是什么。
3. 阅读相关资料: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科普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变化的原理和现象,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4. 完成作业报告: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果、阅读心得等整理成作业报告,要求图文并茂,加深对物质变化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和实验操作应在小组内共同进行,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意外发生。
3. 作业报告应如实记录观察和实验过程,分析变化中的新物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4. 按时提交作业报告,字迹工整,图文清晰,以便于批改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是否真实记录了观察和实验过程,是否分析出了变化中的新物质,是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报告质量、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报告,进行集中讲评或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探讨。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作业报告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对于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作业设计
(梁燕霏老师设计)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一课放大镜
课后练习:
1、下面哪种镜具有放大功能()
A、凸透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三棱镜
2、下面反映纸的表面结构的两幅图,那幅图是在放大镜下看到的()
A、B、
3、下面那中器具具有把物体放大的功能
A、平面玻璃
B、透明水杯
C、凹型玻璃
第二课: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巩固练习: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可以看到10个格子,把放大镜拿起来看格子,
可以看到5个格子。
请你算算下面放大镜的倍数
2、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的视野越();放大镜放大倍数越(),放大镜的视野越大。
3、放大镜的凸度越大,他的放大倍数越()。
课外拓展:
用放大镜观察身边的物体,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下面记录表上。
巩固练习:
1、在放大镜下,我发现,蝴蝶的翅膀上有(),苍蝇的眼睛是()眼。
2、在放大镜下,我发现,蝴蝶的触角是()
A、锯齿状
B、棒状
C、羽毛状
D、丝状
课外拓展:
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你喜欢的一些生物,把你的发现记录在下表
巩固练习:
把你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盐晶体用图画画出来
白糖食盐
课外拓展:
请你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晶体的知识。
第五课怎样放得更大
巩固练习:
1、给你两个放大镜,你怎样组装,使它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课后拓展:
课外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显微镜的知识。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巩固练习:
请你写出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步骤。
第七课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了什么
巩固练习:
1、细胞主要由()、()、()组成。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是植物细胞有()。
3、下面图中,哪个是动物细胞,哪个是植物细胞。
课外探究:
用馒头、面包、橘皮进行霉菌培养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巩固练习:
1、请你写(说)出几种微生物的名称。
2、判断题:
微生物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
微生物都很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
()
3、下面的一些微生物,哪些是对人类有害的,哪些是对人类有益的。
伤寒菌、酵母菌、鼠疫菌、
4、请你说说人类利用微生物的例子。
课外探究:
动手做一做:用酵母发面(温度对发面的影响)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一课垃圾堆里有什么
巩固练习:
1、广州市2009年人口大约1000万人左右,按每人每天产生0.5斤垃圾计算,
请问广州市一天产生多少吨生活垃圾?如用载重量4吨的卡车运送垃圾,需要多少辆卡车?
2、请你把下面一些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鱼骨头,青菜梗、废纸、玻璃瓶、塑料瓶、胶纸、沙尘、塑料袋、果皮
课外探究:上网查阅,了解世界垃圾情况。
第二课: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巩固练习:
1、垃圾填埋场对周环境会带来哪些危害?
2、请你比较一下,焚烧垃圾和填埋垃圾,焚烧的优点和问题是什么?
课后拓展:了解目前世界各国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
第三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巩固练习:
1、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
2、请你写出(说出)减少垃圾最有效的三种方法
3、请你说出一个塑料袋重新使用的三种方法。
课后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垃圾再利用的情况
第四课垃圾的回收利用
巩固练习:
1、请你写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2、请你写出三类可以回收的垃圾。
课后拓展:
请你了解目前可以回收的垃圾种类。
第五课分类其实很简单
巩固练习:
1、请你说说世界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
2、请你说出下面的符号代表的垃圾种类。
3、请你说说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处理方法。
课外探究:
做一个堆肥箱,处理家中的一些食物肥料。
(可结合科技小星星)
第六课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巩固练习:
1、请你说说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请你把下面环境问题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连起来。
缺水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水污染,人口增多
臭氧层破坏人类乱砍滥伐
荒漠化消耗能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课外探究:
了解人类是如何保护环境的
第七课考察家乡的环境
巩固练习:
1、你认为你的家乡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受到那些污染?有什么危害?
2、造成植物枯死的原因有哪些?
课外拓展:
查阅资料,水资源的污染物有哪些?
第八课我们的环保行动
巩固练习:
1、请你说说你珍惜水资源的方法。
课外拓展:
请你与家人交流你的环保行动计划。
第三单元宇宙
第一课地球的卫星——月球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月球的体积只有月球的(),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引力的()。
月球上的
山叫()。
月球是围绕()运动的,是地球的()。
2、分析题
(1)一个人上到月球,他身体重量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说到月球上有桂花树、有玉兔,请你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谈谈古人的传说是否正确。
3、请你假想一下,如果你要到月球上旅行,需要带什么物品。
课外探究:
了解人类关于月球的一些新信息。
第二课月相的变化
巩固练习:
1、月相上半月的变化是(),下半月的变化是()。
1、请你判断
(1)图中的月相大约是初三还是二十七日的月相。
()
(2)图中的月相大约是十二还是十八日的月相。
()
课外拓展:
观察下半月月相的变化。
第三课我们来造“环形山”
巩固练习:
对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有哪些?
第四课日食和月食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当日适合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上。
1、下面是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关系,请你写出哪个是太阳,哪个
是地球、哪个是月球。
2、请你画出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图。
第五课太阳系
巩固练习:
1、判断题: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的。
()
能够发光的星叫行星。
()
2、请你说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课外探究:
收集更多的有关宇宙的信息。
第六课在星空中
巩固练习:
判断题
1、下面哪个星座是冬季星座的代表。
()
A、大熊座
B、天蝎座
C、仙后座
D、猎户座
2、下面哪一个是仙后座的标志()
A、北斗七星
B、腰带三星
C、W
D、卷曲着的蝎子尾巴
课外探究:
收集关于星座的更多信息。
第七课探索宇宙
巩固练习:
1、填空:
宇宙是由()和()组成的。
恒星的一生:星云→()→超巨星→()→黑洞
2、太阳系属于下面那个星系()
A、银河系
B、仙女座星系
C、猎犬星系
D、河外星系
3、请你写出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
()→()→()→()
课外探究:
收集更多关于宇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