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脑是人体的“________”,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________”,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人体各部分。

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着,形成了物体________的现象。

3、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________,物体就上浮。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__________。

5、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6、有些矿物经________和________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7、光强温度就________,光弱温度就________。

8、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2、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A.影响 B.不影响 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3、()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A.睡觉B.运动中C.上课4、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A.塑料杯B.铁杯C.陶瓷杯5、把红、白、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A.白色的B.红色的C.黑色的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7、下列()的衣服会明显热起来。

A.放在衣柜 B.用常温水洗过 C.刚熨烫过 D.压在书本下8、我用一个上下粗细一样的圆桶做了个泄水型的水钟,发现每分钟刻度间的距离()。

A.前大后小B.前小后大C.间距不变9、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A.石头B.木块C.萝卜10、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相比较,()。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都涂成________色的,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

2、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3、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4、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营养繁殖。

5、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__________。

6、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________的不同。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和________最长,________最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探测月球的方式多样,可以做到最精细探测的方式是()。

A.望远镜观察B.无人绕月飞行器探测C.宇航员登上月球考察2、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形和碗形,都能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船形的大B.碗形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3、下列描述气象的选项()。

A.风和日丽B.阳光灿烂C.雾D.狂风暴雨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A.美观干净B.有利于光的反射C.减少光的反射5、下列对北斗七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组成北斗七星的星体离我们有远有近B.如果从太空中其他不同的角度看北斗星,它们的形状会各不相同C.如果我们坐宇宙飞船绕这七颗星转动一周所看的景象一定相同6、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内。

A.地幔B.地壳C.地核7、海滩上和河边的岩石大都是()。

A.有棱角的B.方形的C.椭圆形的8、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9、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就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2、太阳钟是根据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3、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4、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5、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出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_______很大。

6、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8、古代的水钟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2、要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它的()。

A.轻重B.形状C.大小3、浮着的物体被拉到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A.重力B.重力加拉力C.重力减拉力4、扳手拧螺丝运用了原理()。

A.滑轮B.轮轴C.杠杆D.斜面5、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6、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C.平行摩擦7、当小船静止地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等于C.小于8、如图,将盛满水并用气球皮密封起来的试管加热之后,发现气球向外突起,这说明()。

A.有水进入试管内B.试管变小了C.试管内水的体积增大了D.有空气进入试管内9、在开化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动物的作用是()。

A.摄取花粉B.破坏植物C.传播花粉10、下列关于锅的几个部分,需要传热快的是()A.锅柄B.锅底C.锅盖抓手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1、⼩苗的诞⽣1、种⼦的萌发除了种⼦本⾝具有活⼒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般地说,具有(充⾜的⽔分),(适宜的温度)和(⾜够的空⽓),种⼦可以萌发,有的种⼦萌发还需要光照。

2、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等能够满⾜植物⽣长的需要。

3、制作种⼦标本在(低温、⼲燥)的环境中保存。

4、种⼦按(颜⾊)、(形状)、(⼤⼩)等分类。

2、⼟壤与植物的⽣长1、在农业⽣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种在不同类型的⼟壤中产量不同。

说明⼟壤对植物⽣长具有⼀定影响。

2、根据⼟壤中的沙和黏⼟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含黏⼟多的叫黏质⼟,沙和黏⼟含量差不多的叫壤⼟。

3、通过实验发现:沙质⼟、黏质⼟和壤⼟这三种⼟壤的渗⽔能⼒由⾼到低依次是①沙质⼟②壤⼟③黏质⼟。

由⼟壤的渗⽔能⼒我们可以推测出,⼟壤的保⽔能⼒由⾼到低依次是①黏质⼟②壤⼟③沙质⼟。

4、⾖苗在沙质⼟⾥长的好,理由是⼟质疏松,渗⽔性好,透⽓性强。

5、在黏质⼟⾥⽣长较好的植物有⽔稻、芦苇,适合在沙质⼟⾥⽣长的有西⽠、⼤⾖、花⽣,适合⽣长在壤⼟⾥的植物有⼩麦、⽟⽶。

6、当地的农⽥属于(壤⼟),这种⼟壤最适合种(⼩麦、⽟⽶、棉花),(⽩菜,萝⼘,黄⽠)等蔬菜和(⽉季、菊花)等花卉。

7、影响植物⽣长的条件有⼟壤、阳光、⽔、空⽓、温度、肥⼒。

8、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长这些农作物?答:有花⽣,⼤⾖,因为我们这⾥沙质⼟较多,⽽花⽣、⼤⾖属⾖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壤通⽓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壤中的⼤量氮⽓,使作物⽣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1、“⾬露滋润⽲苗壮,万物⽣长靠太阳。

”这说明⽔、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长有影响。

2、在研究温度对植物⽣长的影响时,将植物放在常温下,将对照组放在冰箱⾥,将实验组放在常温下,这种设计不合理,因为冰箱⾥⽆光、⿊暗、空⽓不流通。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

2、我还知道,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空气、水、温度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等。

3、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4、杠杆上有3个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________的装置叫电磁铁。

6、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7、太阳钟是根据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8、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

A.石头B.木块C.萝卜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需要依赖环境3、当拉小车的重物越重,小车运动的速度()。

A.越快B.越慢C.不一定4、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圆柱形5、夏天运动后很想喝一杯水解解渴,可是只有滚烫的热水,将热水倒入()凉得最快。

A.塑料杯 B.陶瓷杯 C.玻璃杯 D.不锈钢杯6、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我们感觉()。

A.费力B.省力C.不费力也不省力7、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B.凸透镜C.平面镜8、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A.吸水性B.韧性C.透明度D.硬度9、“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10、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最多装10颗弹珠,乙船最多装15颗弹珠,这说明()。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C.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摩擦力有时有害有时有益。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好好)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好好)

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好好)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 10)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观,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8、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9、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1、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2、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3、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4(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试卷科学【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试卷科学【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试卷科学【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海洋生物圈B. 陆地生物圈C. 大气生物圈D. 淡水生物圈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生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唯一会飞的脊椎动物。

()2. 植物的根只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月亮绕着地球转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4. 水在0℃时会结冰。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中。

2.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3.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______关系。

4.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______等过程。

5. 磁铁具有两个磁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一下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3.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4.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举例说明。

5.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将冰块放入常温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冰块变小了。

请解释这一现象。

2. 如果将一个磁铁放入纸盒中,怎样判断磁铁的南北极?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4. 请列举三种节约能源的方法。

5.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鸡蛋需要更长的时间?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2. 请分析一下为什么在雷雨天气中,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24分1.5/每空)1.植物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是: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2.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生产者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消费者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食物链 _。

它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的。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6.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_。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说明它适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8.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

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阳光。

二、判断题:(20分)1.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凤仙花它的种子落在大自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芽。

……………(×)7.小红说:“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生物链。

………………………(×)8.沙尘暴的形成与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有着直接联系。

…………(√)9.各种生物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才能生存下来。

…………(√)10.绿豆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

……………………………………………(×)三、选择题:(20分)1.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C )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 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 C )A、影响环境B、改变环境C、依赖环境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6.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B )。

A、青蛙B、企鹅C、燕子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C )A、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B、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C、美国黄石国家公园8.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 B )A、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B、三江源保护区C、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9.我们制作的生态瓶,应该放在( B )的地方。

A、阴暗B、有阳光C、阴暗、有阳光都行10.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绿豆芽种子的根会朝着( A )的方向生长。

A、有水B、没有水四、连线。

(6分)A仙人掌 1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份蒸发。

B香蕉 2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大。

C 松树 3原产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能贮存大量的水。

A企鹅 1喙长而尖,颈长,脚长,在浅水中获取食物。

B天鹅 2喙扁而短,颈长,脚短,在水面流动获取食物。

C白鹤 3生活在南极,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靠皮毛保温。

五、简答题:15分(4+2+9)1、如果我在生态瓶中增加一倍的小鱼,会发生什么情况?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

2、请你写出这个生态瓶中。

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答:植物的作用是产生氧气,可以供生态瓶中的小鱼呼吸。

3、农田中生活着水稻、老鼠、青蛙、蛇、蝗虫、老鹰、稻螟虫、黄鼠狼,请你写出三条食物链。

水稻—→老鼠—→黄鼠狼—→老鹰水稻—→蝗虫—→青蛙—→蛇—→老鹰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老鹰六、实验题(15分:2+2+3+3+2+3)1.根据对蚯蚓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表填写任务。

2.下面是502班同学在研究绿豆种子是否需要温度获得的资料: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科教版)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满分40分)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长)、(短)都要发生变化。

3、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制得了(氧气)。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凹透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奥运圣火火种就是用(凹透镜)取得的。

7、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9、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过日影观测仪来(计时)。

10、潜水艇上装有(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水兵常常利用它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它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而制成的仪器。

11、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12、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凹面镜原理制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13、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14、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约( 30万千米)。

二、判断题:(每小空2分,满分2 0分)1、(错)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对)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错)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

4、(错)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错)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6、(对)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错)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错)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错)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对)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 c)。

A、蜡烛B、太阳C、木星D、萤火虫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a )。

A、西—南—东B、西—北—东C、东—北—西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c )。

A、长---短B、短---长C、长---短---长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a)的一面。

A、背光B、向光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b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a )。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7、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a)的铜镜取火.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8、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c)分钟。

A、10B、9C、89、同样材料的物体,放置的角度也相同,但表面涂上(c )色,吸收太阳热的本领就最大了。

A、红B、白C、黑10、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 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c )。

A、水平放置B、竖直放置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四、实验题(20分)1、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 据图回答。

(图一)(图二)( 1 )、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

( 2 )、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 答: ( ) 。

( 3 )、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答: ( ) 。

五、请你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0分)(要求:写出所用材料和简单步骤或者画出简单示意图)材料:大纸盒泡沫塑料小饮料瓶锡箔纸透明塑料纸升温和保温的措施:(1)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纸反光。

(2)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盖住。

(3)盒子可以改变角度。

(4)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我会填(19’)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4、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二、我会判(20’)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对)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错)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对)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对)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错)6、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对)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对)8、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对)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错)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对)三、我会选(12’)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A、东部B、西部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侵蚀)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B、沉积C、侵蚀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B、相互拉张4、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土壤)A、土壤B、腐殖质5、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重的颗粒先沉积)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6、(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四、我会做(20’)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材料:岩石冷水一杯酒精灯一盏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1.点燃酒精灯,把准备好的岩石镊子在酒精灯上烧烤待发热2.然后很快放入冷水中。

3.结果是岩石破碎。

2、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请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材料:土壤冷水一杯玻璃棒一个实验过程和结果1.把准备好的土壤放入冷水中。

2.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然后让水静置一段时间。

3.结果,水面上会有气泡出来,这是土壤中气体溢出来。

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五、我会写(29’)1、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

(5’)2、请你制定一份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注意写明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