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4章单元检测试题 精品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4章《单元测试》01(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单元测试第4单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若多项式28x mx +-因式分解的结果为()()42x x +-,则常数m 的值为()A .2-B .2C .6-D .62.若()()2322x x p mx n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6m =B .1n =C .2p =-D .3mnp =3.多项式224x y -与2244x xy y ++的公因式是()A .4x y -B .4x y +C .2x y -D .2x y +4.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把多项式2114x x ++分解因式,组长小明发现小组里有以下四种结果与自己的结果2112x æö+ç÷èø不同,他认真思考后,发现其中还有一种结果是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是()A .21(1)2x +B .21(1)4x +C .21(2)2x +D .21(2)4x +5.已知甲、乙、丙均为x 的一次多项式,且其一次项的系数皆为正整数.若甲与乙相乘,积为249x -,乙与丙相乘,积为2914x x -+,则甲与丙相加的结果是()A .25x +B .25x -C .29x +D .29x -6.用如图1中的三种纸片拼成如图2的矩形,据此可写出一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 .()()22333a ab b a b b a ++=++B .()()22333a ab b a b a b -+=-+C .()()22343a ab b a b a b ++=++D .()()22433a ab b a b a b ++=++7.分解因式4x 2﹣y 2的结果是()A .(4x +y )(4x ﹣y )B .4(x +y )(x ﹣y )C .(2x +y )(2x ﹣y )D .2(x +y )(x ﹣y )8.下列各式:①22x y --;②22114a b -+;③22a ab b ++;④222x xy y -+-;⑤2214mn m n -+,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在3257x x x k +++中,若有一个因式为(2)x +,则k 的值为()A .2B .2-C .6D .6-10.若(b ﹣c )2=4(1﹣b )(c ﹣1),则b +c 的值是()A .﹣1B .0C .1D .211.对于①3(13)x xy x y -=-,②2(3)(1)23x x x x +-=+-,从左到右的变形,表述正确的是()A .都是因式分解B .都是乘法运算C .①是因式分解,②是乘法运算D .①是乘法运算,②是因式分解12.下列多项式:①224x y --;②()224x y --;③222a ab b +-;④214x x ++;⑤2244n m mn +-.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A .①③④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②③④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已知2,33xy x y =-=,则322321218x y x y xy -+=_________.14.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x 2+ax +b 时,甲看错了b ,分解结果为(x +2)(x +4),乙看错了a ,分解结果为(x +1)(x +9),则2a +b =_____.15.若实数a ,b 满足1a b -=,则代数式2225a b b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16.因式分解:m 2-n 2-2m +1=___.17.若a +b =4,a ﹣b =1,则(a +1)2﹣(b ﹣1)2的值为_____.18.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对于多项x 4﹣y 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x ﹣y )(x +y )(x 2+y 2),若取x =9,y =9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x +y )=18,(x ﹣y )=0,(x 2+y 2)=162,于是就可以把“180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9x 3﹣xy 2,取x =10,y =10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19.因式分解:()()269m n m n +-++=________.20.若x=16,y=18,则代数式(2x+3y )2-(2x-3y )2的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例题:若2222690m mn n n ++-+=,求m 和n 的值.解:因为2222690m mn n n ++-+=,所以2222690m mn n n n +++-+=.所以22()(3)0m n n ++-=.所以0,30m n n +=-=.所以3,3m n =-=.问题:(1)若224212120++-+=x y xy y ,求xy 的值;(2)已知a ,b ,c 是等腰ABC 的三边长,且a ,b 满足2210841a b a b +=+-,求ABC 的周长.22.先分解因式,再求值:2221a b ab --+,其中199a =,1b =.23.甲、乙同学在分解因式:mx 2+ax +b 时,甲仅看错了a ,分解结果为2(x ﹣1)(x ﹣9);乙仅看错了b ,分解结果为2(x ﹣2)(x ﹣4),求m 、a 、b 的正确值,并将mx 2+ax +b 分解因式.24.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264x xy -+;(2)231212a a ++;(3)()()222x a y a ---;(4)42416a a -.25.阅读材料:利用公式法,可以将一些形如()20ax bx c a ++¹的多项式变形为()2a x m n ++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变形方法叫做多项式()20ax bx c a ++¹的配方法,运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能对一些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例如()222224445452922x x x x x æöæö+-=++--=+-ç÷ç÷èøèø()()()()x x x x=+++-=+-232351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228+-;x x(2)求多项式243x x的最小值;+-(3)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222506810+++=++,求ABC的周长.a b c a b c参考答案1.B2.B3.D4.D5.A6.C7.C8.B9.A10.D11.C12.C13.3614.21.15.6.16.(m -1+n )(m -1-n )17.1218.10402019.()23m n +-20.1221.(1)-4(2)13或1422.()()211a a b -+-,989801.23.m =2,a =﹣12,b =18;2(x ﹣3)224.(1)()232x x y --(或者()223x y x -)(2)()232a +(3)()()22a x y -+(4)()()2422a a a +-25.(1)()()24x x -+(2)7-(3)12.。
中职数学第4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基础模块上册】

A、3.232<3.222D、0.232<0.2222020届中职数学第四章单元检测《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81的四次方根是()A、3B、4C、±3D、±42.已知10lg3=()A.-3B.lg3C.3D.103.函数y=2x的图像是()y yyyo x o xo xo xA B C D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11B、0.22-1<0.23-1C、2.1-1>2.2-1115.函数f(x)=a x-2+1(a>0,a≠1)的图像恒过定点()A.(0,1)B.(0,2)C.(2,1)D.(2,2)6.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的是()A、y=x12B、y=x13C、y=x-2D、y=x27.设函数f(x)=log x(a>0且a≠1),f(4)=2,则f(8)=()a11A.2B.2C.3D.38.若幂函数y=x a的图像过点P(1,64),则a等于()4A.y=x314.(8)-3+814=_________________A、-3B、3C、-4D、169.下列是幂函数且定义域为R的函数是()1 B.y=2x2 C.y=x-2 D.y=(-1)x310.2⋅38464=()A、4B、2158C、272D、8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lg25+lg40=______12.log2256-(sin1)0=______13.(a3)2÷(-a)2=____________132715.函数y=lg(-x2+5x+6)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16.设53x-3<1,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17.用不等号连接:(1)log5log6,(2)0.530.632218.若4x=3,log4=y,则x+y=;43三、解答题(共38分)19.解不等式(3-x)<1(6分)0.320.解不等式log(2-x)>1(8分)1222.函数 f ( x ) = x n ,且它的图像经过点 (3, ) ,求 f(4)的值。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章_圆》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训练卷(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章圆》单元检测训练卷(一)一、细心思考,认真填写.(每空l分,共23分)1. 如图,圆的半径是________cm,直径是________cm,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2. 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 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半径是20m,绕池一周是________m,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________m2.4. 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1dm,环宽1dm,圆环的面积是________dm2.5. 约l500年前,________国的数学家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
6. 画一个周长是15.7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5cm.7. 有一个小圆的半径是2cm,一个大圆的半径是3cm,则小圆直径与大圆直径之比是________,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之比是________,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之比是________.8. 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剪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2.56cm,宽为圆的半径,则原来圆的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2.9. 在一张长8cm,宽6cm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_cm,周长是________cm,若将这个圆剪去,剩下的面积是________cm2.10. 一个小闹钟的分针长4厘米,从l2:00整走到18:00整,分针的针尖走过________厘米的距离。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________.(判断对错)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________.(判断对错)两个圆直径相等时,周长一定相等,但面积不一定相等。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章_圆》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检测卷H(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章圆》单元检测卷H(一)一、填空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2. 你知道关于圆周率的哪些知识?请你写出两点。
________.3.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r,那么半圆的周长是________.4.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圆的特性。
请你举两个实例。
________.5. 画圆的方法很多,根据需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画圆。
请你写出两种方法。
________.6. 甲圆的半径是乙圆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的________,甲圆的面积是乙圆的________.二、选择题圆的半径由5厘米增加到10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A.5B.50πC.75π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他们的面积()大。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三、操作题在如图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并计算这个圆的面积。
请你画两个圆,所画的圆以直线p为对称轴。
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求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
四、解答题儿童公园有一个圆形的金鱼池。
在金鱼池周围围2圈直径是15米的圆形钢条栏杆,至少要用多少米钢条?一个铁环的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120圈。
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5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多少圈?一辆自行车的车轮半径是4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圈,要通过2512米的桥,大约需要几分钟?一个圆形花圃的周长为50.24米,其中1的面积种菊花。
菊花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给直径为0.75米的水缸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缸口直径大5厘米,这个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章圆》单元检测卷H(一)一、填空1.【答案】2πr,πr2【考点】圆、圆环的周长用字母表示数圆、圆环的面积【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周长=2πr;面积=πr2,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圆的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2πr,面积是πr2,故答案为:2πr,πr2.2.【答案】①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②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一般都取它的近似值3.14.【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解析】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一般都取它的近似值3.14;据此解答。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整式的加减》单元达标测试题(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整式的加减》单元达标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满分32分)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不是同类项的是()A.223与−323B.1032与1023C.5B与B D.−13与1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B2的次数是6次B.+1不是多项式C.π2+−1的次数是4D.0是等式3.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2+3=5B B.−2−2=0C.5+5=102D.4−4=04.某同学在完成化简:3(−4+3p−2(−2p的过程中,具体步骤如下:解:原式=(−12+9p−(2−4p①=−12+9−2+4②=−10+13③以上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是()A.①B.②C.③D.①,②,③5.已知=52−3+4,=32−3−2,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A.>B.<C.=D.不能确定6.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3B.−C.−3D.−3+7.大、小两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大长方形的周长比小长方形的周长多()A.2+2B.2+2+3C.2+2+6D.++38.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的值为()A.55B.56C.63D.64二、填空题(满分32分)9.单项式−2235的系数与次数的乘积为.10.若3−2=5,则代数式6−4−6的值是.11.若长方形的一边长是3+2,另一边长为+,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2.若整式32+B−2+4−3B2−2+6−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的值为.13.一列数,a,−22,33,−44,…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n个数是.14.小白熊的饭店门前有一串彩灯,每串彩灯都是按4个红灯、2个黄灯、3个蓝灯的规律排列,第39盏彩灯是颜色,这39盏灯串红灯有盏.15.我国苗族的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这项礼仪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如图1张桌子可以坐6人,2张桌子可以坐10人.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张桌子可以坐人(用含的式子表示).16.把六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1)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为长方形(长为vm,宽为vm)的盒子底部(如图2),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则图2中两块阴影部分周长的和是cm.(用含x或y的代数式来表示)三、解答题(满分56分)17.化简:(1)42−3B2−1+42−3B2;(2)3B−52+22−7B+162−252.18.先化简,再求值:−12−2−+132+−132,其中=−2,=23.19.已知:=22+3B−2−1,=2+B−1;(1)若+22+−3=0,求−2的值;的值.(2)当a取任何数值,−2的值是一个定值时,求b的值.20.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1,5,−7,17,−31,65,…;②−4,8,−16,32,−64,128,….③(1)第①行第8个数为______;(2)用含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第①②③行中第n个数;(3)设x,y,z分别为第①②③行的第2024个数,求+−的值.21.阅读材料:“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解题中会经常用到.【例】合并同类项:4−2+=4−2+1=3,类似地,我们把+看成一个整体,则4+−2+++=4−2+1+=3+.尝试应用:(1)把−2看成一个整体,合并3−2−6−2+2−2的结果是__________;(2)已知2−2=4,求32−6−21的值.拓展探索:(3)已知−2=3,2−=−5,−=10,求−+2−−2−的值.22.“双十一”期间,某电商城销售一种平板电脑和智能手写笔,平板电脑每台定价3000元,智能手写笔每支定价800元.商场决定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买一台平板电脑送一支智能手写笔;方案二:平板电脑和智能手写笔都按定价的90%付款.现某客户要到该实场购买平板电脑6台,智能手写笔x支>6.(1)若该客户按方案一购买,能付款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若该客户按方案二购买,需付款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10,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3)当=10时,如果两种方案可以同时使用,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法,并计算需付款多少元?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 B D C A A C C1.解:A.根据同类项的定义,223与−323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同类项的定义,1032与1023不是同类项,符合题意;C.根据同类项的定义,5B与B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单独的数是同类项,故−13与12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解:A、32B2的次数是3次,故原题说法错误;B、+1不是多项式,故原题说法正确;C、B2+−1的次数是2,故原题说法错误;D、0不是等式,故原题说法错误;故选:B.3.解:A、2和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2−2=−22,故本选项错误;C、5+5=10,故本选项错误;D、4−4=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解:错误的步骤是③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原式=(−12+9p−(2−4p①=−12+9−2+4②=−14+13③故答案为:C5.解:∵=52−3+4,=32−3−2∴−=(52−3+4)−(32−3−2)=52−3+4−32+3+2=22+6∵2≥0∴−>0,即>故选:A6.解:由数轴可知:>0>,∴−<0,+<0,∴++−−+=−+−−++=−++−++=−+3,故选:A.7.解:22+2+3−2+=4+4+6−2−2=2+2+6故选C.8.解:∵3=22﹣1,15=42﹣1,35=62﹣1,∴?=82﹣1=63.故选C.9.解:∵单项式−2235的系数为:−25,次数为:5,∴单项式−2235的系数与次数的乘积为:−25×5=−2.故答案为:−2.10.解:∵3−2=5,∴6−4−6=23−2−6=2×5−6=10−6=4.故答案为:4.11.解:根据题意列得:2[(3+2p+(+p]=2(4+3p=8+6,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8+6.故答案为:8+6.12.解:32+B−2+4−3B2−2+6−3=32+B−2+4−3B2+2−6+3=3−32++2−8+7;∵整式32+B−2+4−3B2−2+6−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3−3=0,+2=0,∴=1,=−2,∴+=−2+1=−1;故答案为:−1.13.解:根据数值的变化规律可得:第1个数a的指数为1,系数为−11+1×1,第2个数a的指数为2,系数为−12+1×2,第3个数a的指数为3,系数为−13+1×3,第4个数a的指数为4,系数为−14+1×4,…,所以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a的指数为n,系数为−1r1,所以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为−1r1B.故答案为:−1r1B.14.解:由题可知:彩灯的周期为4+2+3=9,39÷9=4⋯⋯3,彩灯规律为4个红灯、2个黄灯、3个蓝灯,所以第39盏彩灯为红色,这39盏灯串红灯有4×4+3=19盏,故答案为:红;19.15.解:由所给图形可知,1张桌子可坐的人数为:6=1×4+2;2张桌子可坐的人数为:10=2×4+2;3张桌子可坐的人数为:14=3×4+2;…,所以张桌子可坐的人数为(4+2)人.故答案为:(4+2).16.解:设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根据题意得:阴影部分周长和为:23++2−3+2−=2+6+2−6+2−2=4cm,故答案为:4.17.(1)解:原式=42−3B2−1−42+3B2=−1;(2)解:原式=3B−152+62−7B−162+252=−4B−102+102.18.解:原式=−12+2−232+32−132=3−2,当=−2,=23时,原式=3×−2−=−6−49=−649.19.(1)解:−2=22+3B−2−1−2(2+B−1)=22+3B−2−1−22−2B+2=B−2+1,∵(+2)2+|−3|=0,(+2)2≥0,|−3|≥0,∴+2=0,−3=0,∴=−2,=3,∴原式=(−2)×3−2×(−2)+1=−6+4+1=−1;(2)解:−2=B−2+1=o−2)+1,∴当=2时,无论取何值,−2的值总是一个定值1.20.(1)解:由规律得:第7个数为−128,第8个数为256;故答案为:256;(2)解:第①行第n个数为−2;第②行为第①行对应的数加1,即第n个数为−2+1;第③行为第①行对应的数的2倍,即第n个数为2×−2;(3)解:由(2),当=2024时,=(−2)2024,=(−2)2024+1,=2×(−2)2024,+−=−22024+−22024+1−2×−22024=2×−22024+1−2×−22024=1.21.(1)解:把−2看成一个整体,则3−2−6−2+2−2=3−6+2−2=−−2,故答案为:−−2;(2)解:∵2−2=4,∴32−6−21=32−2−21=3×4−21=−9;(3)解:∵−2=3,2−=−5,−=10,∴−+2−−2−=−+2−−2+=−2+2−+−=3+−5+10=8.22.(1)解:∵方案一:买一台平板电脑送一支智能手写笔,∴按方案一购买,需付款:3000×6+−6×800=800+13200元;∵方案二:平板电脑和智能手写笔都按定价的90%付款,∴按方案二购买,需付款:3000×6×90%+90%×800=720+16200元.故答案为:800+13200;720+16200;(2)解:当=10时,方案一:800×10+13200=21200(元),方案二:720×10+16200=23400(元),∵21200<23400,∴此时按方案一购买较为合算;(3)解:先买6台平板电脑,送6支智能手写笔,再按方案二购买4支智能手写笔,6×3000+4×800×90%=20800(元),20800<21200,答:先买6台平板电脑,送6支智能手写笔,再按方案二购买4支智能手写笔,需付费20800元.。
【精】 第4章 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比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比的前项是3,比值是,后项是()A.15 B.C.2.15:28也可以写成,读作()A.二十八分之十五B.十五比二十八C.二十八比十五3.(A、B都不为0),那么A()B.A.>B.<C.=4.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它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A.加4 B.减4 C.乘4 D.除以4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那么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A.2:5 B.5:3 C.3:2 D.3:86.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A.1:9 B.10:9 C.9:107.3:5的后项加上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A.加10 B.乘2 C.加68.学校买来300本课外书,按照人数的比分配给三个年级.四年级42人,五年级50人,六年级58人.六年级可以分得()本.A.84 B.100 C.116 D.1509.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与利润的比是5:2,如果商品的成本是15万元,这时利润是()A.2万元B.4万元C.6万元D.10万元10.如果a:b=3÷5,那么a是b的()A.B.C.5倍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12.“冬至”这一天白昼与黑夜的时间比约是3:5,这一天白昼只有小时.13.3:8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4.=÷20=40:.15.大、小两圆的直径之比是5:3,那么它们的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为.16.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6,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三角形.17.5:8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18.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的形状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度数比是1:1:4,那么它的顶角是度,底角是度.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弟弟比哥哥矮,哥哥和弟弟的身高之比是6:5.(判断对错)20.8:5写成分数形式是.(判断对错)21.即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又可以看作一个比,还可以看作一个比的比值..(判断对错)22.5:8的前项加上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加上10.(判断对错)23.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3:5,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90°.(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6小题)24.一种盐水,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4.现在有5克盐,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多少?25.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共1200本,其中故事书占60%,科技书和连环画的比是2:3,图书馆有多少本连环画?26.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进行了70次发射,发射不成功的次数与发射成功的次数比为1:9.①这70次发射中发射成功多少次?②这70次发射的成功率是多少?27.甲、乙两数的和是21,它们的比是3:4,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28.王亮6分钟走了300米,李明用的时间是王亮的1.5倍,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是多少?29.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50毫升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五.操作题(共1小题)30.如图所示,露出部分与整个图形的面积比是1:6,画出整个图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比值的含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知:已知比的前项和比值,求后项,根据“比的前项÷比值=比的后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15;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比值的含义进行解答.2.【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在读时,仍然按照比的读法去读.【解答】解:15:28也可以写成,读作十五比二十八;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的两个写法,要注意: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是在读时,仍然按照比的读法去读,不能按照分数的读法去读.3.【分析】a÷b=(A、B都不为0),说明b是a的2倍,a是b的,由此得解.【解答】解:a÷b=(A、B都不为0),说明b是a的2倍,a是b的,故a<b.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一,也就是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4.【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解答】解: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它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乘上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5.【分析】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可以得出一个锐角是两个锐角和的,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那另一个锐角是(5﹣3)份,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那另一个锐角是:5﹣3=2(份)两个锐角的比是:3:2.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为90°,结合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6.【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则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1,化简即可.【解答】解:(1+):1=:1=(×9):(1×9)=10:9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0:9.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根据比的性质化简比.关键在于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表示出男生人数,进而解决问题.7.【分析】在3:5里,如果后项加10,后项为5+10=15,即扩大了3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3倍,即为3×3=9,或前项应增加9﹣3=6,据此解答.【解答】解:在3:5里,如果后项加10,后项为5+10=15,即扩大了3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3倍,即为3×3=9,或前项应增加9﹣3=6.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8.【分析】先求四、五、六年级分到图书的总份数是:42+50+58=150份,再求出六年级分到的图书分别占总数的,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00乘上这个分数,解答即可.【解答】解:42+50+58=150(份)300×=116(本)答:六年级可以分得116本.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9.【分析】成本与利润的比是5:2,把成本看作5份,则利润就是2份,已知商品的成本是15万元,可求出一份的钱数是15÷5=3万元,利润是2份,求利润的钱数,就用所占份数乘每份钱数,是3×2=6万元,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5÷5=3(万元)3×2=6(万元)答:这时利润是6万元.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成本看作5份进而求出一份的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0.【分析】如果a:b=3÷5,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把a看作3,b看作5,求a是b的几分之几,用a 除以b.【解答】解:因为a:b=3÷5,所以把a看作3,b看作5,3÷5=,即那么a是b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查考查比、除法、分数之间关系,根据它们之间关系即可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比的含义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据此解答.【解答】解: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故答案为:两个数相除,前项,后项.【点评】明确比的含义及比值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分析】首先根据冬至这一天白昼与黑夜的时间比是3:5,可得这一天白昼占=,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24乘以白昼占的分率,求出这一天白昼大约有多少小时即可.【解答】解:24×=24×=9(小时)答:这一天白昼大约只有9小时.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13.【分析】3:8的前项加上6,也就是前项乘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后项也要乘3;是24,相当后项加上16.【解答】解:3:8=(3+6):(8+16).即3:8的前项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如果比的前项(或后项)加上或减去一个数,要看这项是相当于乘或除以几,它的后项(或前项)也要乘或除以这个数,再把乘或除以这个数转化成加或减一个数.14.【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4就是16÷2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4: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10就是40:50.【解答】解:=16÷20=40:50.故答案为:16,50.【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5.【分析】设小圆的直径为3,则大圆的直径为5,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求出小圆、大圆的周长,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它们的周长之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2”及半径与直径的有关系“r=”求出小圆、大圆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它们的面积之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解答】解:设小圆的直径为3,则大圆的直径为5.5π:3π=5:3[π×()2]:[π×()2]=[π×]:[π×]=25:9答:它们的周长之比是5:3,面积之比是25:9.故答案为:5:3,25:9.【点评】两圆半径之比、直径之比、周长之比相等,面积之比是半径之比或直径之比或周长之比的前、后项平方的比,记住这个结论,能快速解答此类题.16.【分析】把比看作份数,三个内角度数共有2+3+6=11份,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么1份是180°÷11=16°,最大角是16°×6=98°,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钝角三角形.【解答】解:2+3+6=11180°÷11=16°16°×6=98°答: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把比看作份数,根据题中条件求出一份的数量,再进一步解答.17.【分析】“:”叫比号,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据此解答.【解答】解:5:8中,比的前项是5,后项是8,比值是:5:8=5÷8=;故答案为:5,8,.【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前、后项的辨识,也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18.【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把180°平均分成(1+1+4)份,根据除法即可求出1份(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乘法即可求出4份(顶角)的度数.【解答】解:180°÷(1+1+4)=180°÷6=30°30°×4=120°答:它的顶角是30度,底角是120度.故答案为:30,120.【点评】此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答规律,也可先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分母,再分别求出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弟弟比哥哥矮,把哥哥的身高看作单位“1”,那么弟弟的身高是哥哥身高的1﹣=,哥哥与弟弟身高的比是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6:5,据此判断.【解答】解:弟弟比哥哥矮,那么弟弟的身高是哥哥身高的1﹣=,哥哥与弟弟身高的比是1:=6:5,所以哥哥与弟弟身高的比是6:5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分清楚两个单位“1”的不同,先找出一个单位“1”,表示出两个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20.【分析】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的分母,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8:5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是.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21.【分析】根据比的另一种书写方法,3:4了可写作,如果是看作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比,看作一个数值就不比值或分数值.【解答】解:即可以看作一个分数,又可以看作一个比,还可以看作一个比的比值.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及书写方法、分数的意义、分数值与比值的意义.22.【分析】根据5:8比的前项加上10,可知比的前项由5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由8变成24,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16;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5:8比的前项加上10,由5变成15,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由8变成24,相当于后项加上:24﹣8=16;答:后项应该加上16.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23.【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首先求得最大的内角度数占总度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最大的内角度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2+3+5=10180×=90(度);答: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90度.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最大角占三角形内角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四.应用题(共6小题)24.【分析】根据“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4”,可以知道:盐是水的,把水的克数看作单位“1”,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即可;根据含盐率的计算公式: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把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5÷=20(克)5÷(20+5)=5÷25=20%答:需要加入20克水;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含盐率的计算公式计算.25.【分析】把故事书、科技书和连环画的总本数(1200本)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三种图书的总本数乘(1﹣60%)就是科技书和连环画两种图书的总本数.连环画占科技书和连环画两种图书的总本数,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连环画占科技书和连环画两种图书的总本数乘就是本连环画的本数.【解答】解:1200×(1﹣60%)×=1200×40%×=480×=288(本)答:图书馆有288本连环画.【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百分率).26.【分析】①先把发射总次数看作单位“1”,则成功次数占发射总次数的,然后分数乘法的意义解②根据×100%计算即可.【解答】解:①70×=70×=63(次)答:这70次发射中发射成功63次.②63÷70×100%=0.9×100%=90%答:这70次发射的成功率是90%.【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27.【分析】甲、乙两数的和是21,它们的比是3:4,甲数占了它们和的,乙数占了它们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可列式解答.【解答】解:21×=9;21×=12;答:甲两数是9;乙数是12.【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甲、乙两数各占了它们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28.【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300米除以6分钟就是王亮的速度,用300米除以(6分钟×1.5)就是李明的速度.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也可根据由于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速度与时间成反比,王亮与李明所用时间的比前、后项交换位置所得到的比就是王亮与李明速度的比.【解答】解:6×1.5=9(分钟)(200÷6):(200÷9)=:=3:2或(6×1.5):6=3:2答: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是3: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王亮、李明的速度.29.【分析】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把比看作份数,消毒液是1份,50毫升,水是150份,是50×150=7500毫升.【解答】解:50×150=7500(毫升)答:应加入水7500毫升.【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把比看作份数,根据题中条件求出一份的数量,再进一步解答.五.操作题(共1小题)30.【分析】根据图意,露出部分与整个图形的面积比是1:6,假设露出部分的面积是1,那么整个图形的面积就是6,隐藏部分的面积是6﹣1=5,据此画出即可.【解答】解:假设露出部分的面积是1,那么整个图形的面积就是6,隐藏部分的面积是6﹣1=5,再画出五份即可;【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运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单元检测练习试题(有答案)

第四章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长为4cm,9cm的两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4cm B.5cm C.9cm D.14cm2.如图,线段AD把△ABC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线段AD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以上都不对3.如图,∠A=∠B,∠C=α,DE⊥AC,FD⊥AB,则∠EDF等于()A.αB.C.90°﹣αD.180°﹣2α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3∠C B.∠A+∠B=2∠CC.∠A=∠B=30°D.∠A=∠B=∠C5.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只有两个三角形才能完全重合;②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③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A.4个B.3个C.2个D.1个6.如图,△ABC与△DEF是全等三角形,即△ABC≌△DEF,那么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1组B.2组C.3组D.4组7.如图,AB∥CD,BC∥AD,AB=CD,BE=DF,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A.3B.4C.5D.68.如图,△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下面三个结论:①AS=AR②QP∥AR③△BRP≌△QSP.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9.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E、F、G、H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A.A、C两点之间B.E、G两点之间C.B、F两点之间D.G、H两点之间10.等腰三角形是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A.30°或120°B.150°C.30°或150°D.30°二.填空题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2,第三边的数值是奇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12.如图,在△ABC中,CD=DE,AC=AE,∠DEB=110°,则∠C=.1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BC=8cm,则DE+DB=.14.如图,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BE、CD相交于点O,AE=AD,要使△ABE≌△ACD,需添加一个条件是.(答案不唯一,只要写一个条件)15.如图,一个顶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去顶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度.16.如图,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AF⊥CE,AG⊥BD,垂足分别为F、G,AF=AG,下列结论中:①∠B=∠C;②AD=AE;③∠EAF=∠DAG;④BE=CD.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BC,用三角尺和量角器作△ABC的:①中线AD;②角平分线BE;③高CH.18.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70°,∠DAE=18°,求∠C的度数.19.如图,已知AD∥BC,AD=BC,AE=CF.E,F两点在直线AC上,试说明DE∥BF.20.已知一直角边和这条直角边的对角,求作直角三角形(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和∠α,如图所示.求作:Rt△ABC使BC=a,∠C=90°,∠A=∠α21.如图,一条输电线路需跨越一个池塘,池塘两侧A,B处各立有一根电线杆,但利用现有皮尺无法直接测量出A,B的距离,请你根据所学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测出A,B的距离(要求画出图形,写出测量方案和理由)2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厘米,点E在边AB上,且AE=4厘米,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秒后,△BPE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则当t为何值时,能够使△BPE与△CQP全等;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D.5.B.6.D.7.A.8.C.9.B.10.C.二.填空题11.16.12.70°13.8cm.14.∠ADC=∠AEB.15.220.16.①②③④.三.解答题17.解:(1)(2)(3)如图所示:..18.解:∵AD是高,∠B=70°,∴∠BAD=20°,∴∠BAE=20°+18°=38°,∵AE是角平分线,∴∠BAC=76°,∴∠C=180°﹣70°﹣76°=34°.19.解:∵AD∥BC,∴∠1=∠2,∴∠DAE=∠BCF,在△DAE和△BCF,,∴△DAE≌△BCF(SAS),∴∠E=∠F,∴DE∥BF.20.解:如图,Rt△ABC为所作.21.解:分别以点A、点B为端点,作AQ、BP,使其相交于点C,使得CP=CB,CQ=CA,连接PQ,测得PQ即可得出AB的长度.理由:由上面可知:PC=BC,QC=AC,在△PCQ和△BCA中,∴△PCQ≌△BCA(SAS),∴AB=PQ.22.解:(1)△BPE与△CQP全等.(1分)∵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且t=2秒∴BP=CQ=2×2=4厘米(2分)∵AB=BC=10厘米,AE=4厘米,∴BE=CP=6厘米,∵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在Rt△BPE和Rt△CQP中,,∴Rt△BPE≌Rt△CQP;(4分)(2)∵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BP≠CQ,(5分)∵∠B=∠C=90°,∴要使△BPE与△OQP全等,只要BP=PC=5厘米,CQ=BE=6厘米,即可.(6分)∴点P,Q运动的时间t=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厘米/秒).(8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同步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题题号一二三总分16 17 18 19 20分数一.选择题1.圣诞帽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球D.棱柱2.如图,∠AOC=90°,OC平分∠DOB,且∠DOC=22°36′,∠BOA度数是()A.67°64′B.57°64′C.67°24′D.68°24′3.如果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B.4倍C.8倍D.16倍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体是()A.B.C.D.5.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A.北偏东65°B.北偏西35°C.南偏东65°D.南偏西35°6.下列4个生产、生活现象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A.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B.植树时,只要选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D.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拉一条直的参照线7.在以下三个图形中,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不能判断射线AD平分∠BAC的是()A.图2B.图1与图2C.图1与图3D.图2与图38.已知矩形两边长为2cm与3cm,绕长边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体积为()A.3πcm3B.4πcm3C.12πcm3D.18πcm39.已知三条不同的射线OA、OB、OC,有下列条件,其中能确定OC平分∠AOB的有()①∠AOC=∠BOC②∠AOB=2∠AOC③∠AOC+∠COB=∠AOB④∠BOC=∠AOB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O;③作射线OA,交BC于点E,若CE=6,BE=10.则AB的长为()A.11B.12C.18D.20二.填空题11.若∠A=25°,则它的补角是°.12.张雷同学从A地出发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地,再由B地沿南偏西35°的方向行驶到C 地,则∠ABC=度.1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绕它的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所形成几何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结果保留π)14.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10cm,AC=1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则线段MN的长是.15.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直线AB于点D,连接CD.若∠ABC=40°,∠ACD=30°,则∠BAC的度数为.三.解答题16.计算:(1)131°28′﹣51°32′15″(2)58°38′27″+47°42′40″(3)34°25′×3+35°42′17.如图,点B,D都在线段AC上,AB=12,点D是线段AB的中点,BD=3BC,求AC的长.18.如图,已知∠AOB=128°,OC平分∠AOB,请你在∠COB内部画射线OD,使∠COD和∠AOC 互余,并求∠COD的度数.19.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的一点.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作出∠ADE,使∠ADE=∠B,DE交AC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在一个圆柱形水桶里,垂直放入一段半径是3cm的圆柱形钢材.如果把钢材全部侵入水中,桶里的水面上升10cm;如果再把钢材垂直露出水面6cm,桶里的水面下降4cm.(π取3.14)(1)整段钢材的体积是多少?(2)若把整段钢材全部用来锻造底面直径为2cm,高为3cm的圆锥形零件,一共可以锻造多少个这样的圆锥形零件?(假定锻造过程中无任何损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圣诞帽的形状上面尖尖的,下面是圆形的,类似于圆锥体,故选:A.2.解:∵OC平分∠DOB,∴∠DOC=∠BOC=22°36′.∵∠AOC=∠AOB+∠BOC=90°,∴∠AOB=∠AOC﹣∠BOC=90°﹣22°36′=67°24′.故选:C.3.解:设原来的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变化后的正方体的棱长为2a,原来的表面积:a×a×6=6a2,变化后的表面积:2a×2a×6=24a2,而24a2÷6a2=4,故选:B.4.解:“面A“的字母与上面的“横线”方向不对,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有三个“空白”的面,其中的两个“空白”的面是对面,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由“面A”的对面和邻面是标有“横线”的面,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B.5.解: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南偏东65°,故选:C.6.解:A、用两根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利用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植树时,只要选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利用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符合题意;D、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拉一条直的参照线,利用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7.解:在图1中,利用基本作图可判断AD平分∠BAC;在图2中,利用基本作图得到D点为BC的中点,则AD为BC边上的中线;在图3中,利用作法得AE=AF,AM=AN,则可判断△ADM≌△ADN,所以∠AMD=∠AND,则可判断△MDE≌△NDF,所以D点到AM和AN的距离相等,则可判断AD平分∠BAC.故选:A.8.解:将长方形纸片绕长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2cm,高为3cm的圆柱体,所以:体积为:π×22×3=12π(cm3),故选:C.9.解:①由∠AOC=∠BOC能确定OC平分∠AOB;②如图1,∠AOB=2∠AOC所以不能确定OC平分∠AOB;③∠AOC+∠COB=∠AOB不能确定OC平分∠AOB;④如图2,∠BOC=∠AOB,不能确定OC平分∠AOB;所以只有①能确定OC平分∠AOB;故选:A.10.解:过点E作DE⊥AB于点D,由作图知AO平分∠BAC,∵∠C=∠ADE=90°,∴CE=DE=6,∵BE=10,∴BD=8,∵AD=AC,CE=DE,∴Rt△ACE≌Rt△ADE(HL),∴AC=AD,设AC=AD=x,由AC2+BC2=AB2得x2+162=(x+8)2,解得:x=12,即AC=12,∴AB=20,故选:D.二.填空题11.解:∵∠A=25°,∴∠A的补角是180°﹣∠A=180°﹣25°=155°.故答案为:155.12.解:如图所示,∵AD∥BE,∠1=60°,∴∠ABE=∠DAB=60°,又∵∠CBE=35°,∴∠ABC=60°﹣35°=25°.故答案为:25.13.解:绕它的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所形成几何体是圆锥,①当绕它的直角边为3cm所在的直线旋转所形成几何体的的体积是:π×32×4=12π,②当绕它的直角边为4cm所在的直线旋转所形成几何体的的体积是:π×42×3=16π,故答案为:12π或16π.14.解:(1)如图1,,∵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M+AN=5+8=13(cm)(2)如图2,,∵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N﹣AM=8﹣5=3(cm),综上,线段MN的长是13cm或3cm.故答案为:13cm或3cm.15.解:由题意得,直线MN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BD=CD,∴∠BCD=∠B=40°,∵∠ACD=30°,如图1,∴∠ACB=40°+30°=70°,∴∠BAC=180°﹣70°﹣40°=70°;如图2,∴∠ACB=40°﹣30°=10°,∴∠BAC=180°﹣10°﹣40°=130°,综上所述,∠BAC的度数为70°或130°,故答案为:70°或130°.三.解答题16.解:(1)131°28′﹣51°32′15″=79°55′45″;(2)58°38′27″+47°42′40″=106°21′7″;(3)34°25′×3+35°42′=103°15′+35°42′=138°57′.17.解:∵AB=12,点D是线段AB的中点,∴BD=12÷2=6;∵BD=3BC,∴BC=6÷3=2,∴AC=AB+BC=12+2=14.18.解:作OD⊥OA,则∠COD和∠AOC互余,如图所示.∵∠AOB=128°,OC平分∠AOB,∴∠AOC=∠AOB=64°,∵∠COD和∠AOC互余,∴∠COD=90°﹣∠AOC=26°.19.解:如图,∠ADE即为所求.20.解:(1)整段钢材的高为:10×(6÷4)=15(cm),整段钢材的体积为:3.14×32×15=423.9(cm3),答:整段钢材的体积是423.9立方厘米;(2)每个圆锥形零件的体积为,锻造锥形零件的个数为:423.9÷3.14=135(个).答:一共可以锻造135个这样的圆锥形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一生物第四章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25×2分=50分)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
C.细胞质和液泡膜的分离
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2.用0.3g/ml的蔗糖溶液浸泡下列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根尖成熟区细胞
C.干燥的种子细胞
D.茎的形成层细胞
3.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的实质就是原生质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4.在马铃薯中用打孔机打出两个圆柱体块P和R,P在蒸馏水中放1h,R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P不合适,但R刚好合适
B.P、R都不合适
C.P、R都精确的合适
D.P精确的合适,但R不合适
5.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不能证实的是()
A.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
C.细胞液和周围溶液的关系
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6.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与外界溶液的分界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膜
D.核膜
7.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
A.细胞壁与原生质的伸缩性不同
B.液泡的有无
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细胞核的多少
8.植物根毛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方式是()
A.渗透作用
B.自由扩散
C.主动吸收
D.协助扩散
9.植物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之所以具有选择性,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A.外界环境中离子的浓度
B.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
C.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大小
D.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
10.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A. A>B>C
B.A>C>B
C.B>C>A
D.B>A>C
11.甜菜肉质贮藏根液泡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此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此根,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
D.花青素溶于盐酸不溶于水
12.下列与细胞膜有关的四个选择项中,能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A.选择性 B.主动运输 C.保护作用 D.胞吞和胞吐
13.实验表明,钾离子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钾离子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出转移向低浓度处。
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14.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高许多倍,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表明吸收具有()
A.选择性
B.独立性
C.专一性
D.高效性
15.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放在显微镜,,制成装片16.38.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你认为这3如图有3种状态的细胞,1-3,下观察,( )
,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前
B<A<C .﹥AB>C B.A<B<C C.B>A>C DA.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317.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正确表示他们之间
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甲甲甲甲
乙丙丙乙丙丙乙乙
D B A
)18.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 B A.水分子进入
根毛细胞.氧进入肺泡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钾离子被吸收进入
小肠绒毛细胞 C )19.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构成生物膜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C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
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20 )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
B.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
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亡
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与细菌生长
21.紫红色水萝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已呈紫色的花青素。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
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高温处理,水的颜色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
B、高温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C、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高温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22.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23.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这个过程的完成要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性 C.流动性 D.半透性
24.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能
说明的事实是()
细胞变化蔗糖溶(mol/L) 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发生质壁分
离 0.45 左右mol/LB.细胞液的浓度为0.4
0.40 无 C.细胞是否有生命有胀大趋势 0.35
D.原生质层是否有选择透过性相对侧加入细胞色素C(.如图,在U形管的中
部处装有半透膜,在a25两b侧加入清水,并使a、b1.3×10的蛋白质)水溶液
(红色),分子量)侧液面高度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b两液面高度一致,侧为无色A.a、b 侧为红色两液面高度一致,、bb.Ba b侧为红色bC.a液面低于液面,侧为无色液面,液面高于.Dabb
珠海市实验中学高一生物第4章单元检测答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共二、非选择题50分)) (26.下表是某海洋植物细胞液和海水中的钾、氯两种离子浓度摩尔/升比较表,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被测物质钾离子氯离子从表格数据可知,植物细胞从海水中 (1)18 01 海水0、、0 吸收离子并向海水中排出 18
细胞液059
、 0、离子。
由此可见植物细胞膜对物质出入具有
性。
(2)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27.下图为浸在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请根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C 为,为 D,为。
B, A图中)(1为
之间的物质是BA)此时在2(与。
)次前3(的浓度比蔗糖溶液的浓度D。
)如果要使细胞恢复实验前的形态,处理的方法是4(。
,据图回28.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答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出是。
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2)
)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都非常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3。
.在对细胞膜的早期研究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实验,为人们认识细胞膜的29 结构提供了依据。
请根据下列实验研究回答问题: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过上万次5001)十九世纪末,有人曾用(与水的亲和能力的化合物比水溶性(的实验,发现脂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差)质物基本成组细胞膜的这细合强)的化物进入胞快。
说明。
是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用丙酮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年,)(21925物质,然后将提取的脂质物质放在水槽中制备出单分子层,并测量脂质单层的表面积,发现单层脂质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据此推测,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排列是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对细胞膜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学分析,发现(3 细胞膜中除了上述物质外,还有存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各种化学物理技术用于膜的研究,人们在电4(
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上述分子的排列状态。
请在下框内画出表示细胞膜结构的简图,并注明主要物质分子的名称。
附加题:同学们,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谈一谈你对生物科学的认识以及你的学习态度,并恳请你客观地提出你的想法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帮助老师
调整后期的教学方法与思路。
值得拥有强力推荐精品推荐
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强力推荐精品推
荐
值得拥有强力推荐精品推荐
值得拥有强力推荐精品推荐
值得拥有强力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
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精品强烈推荐下载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