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连杆加工工艺

连杆加工工艺

任务7 连杆零件加工1、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连杆零件的加工。

促成目标:1、能分析连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2、会拟定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3、会合理选择夹紧着力点;3、牢记安全文明生产规范要求。

2、工作任务按拟定工艺完成图9所示连杆类零件加工。

零件名称:连杆材料:45,40cr生产纲领:大批。

图7-1 连杆3、相关实践知识连杆是活塞式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大头孔和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和活塞连接,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传给曲轴,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承受的是高交变载荷,气体的压力在杆身内产生很大的压缩应力和纵向弯曲应力,由活塞和连杆重量引趄的。

惯性力,使连杆承受拉应力。

所以连杆承受的是冲击性质的动载荷。

因此要求连杆重量轻、强度要好3.1 选择机床和工件安装方式连杆加工的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两端面,连杆盖与连杆体的接合面和螺栓等。

次要表面为油孔、锁口槽、供作工工艺基准的工艺凸台等。

还有称重去重、检验、清洗和去毛刺等工序。

连杆的加工工序多,采用多种加工方法,主要有:磨削,钻削,拉削,镗削等。

各种加工刀具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加工中所采用的机床。

3.1.1连杆加工中所采用的机床连杆加工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机床,分别是:双轴立式平面磨床、立式六轴钻床、立式内拉床,双面卧式组合铣床,双面卧式钻孔组合机床,金刚镗床。

其中双轴立式平面磨床的型号是:M77;立式六轴钻床的型号是:Z2;立式内拉床的型号是:L51;立式外拉床的型号是:L71;双面卧式组合铣床的型号是:双面卧式钻孔组合机床:金刚镗床的型号是:T70有关机床代码的编号规则如下:符号意义: “○”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 “□”为阿拉伯数字; “( )”无内容时可不表示,若有内容,则不带括号;“◎”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或两者兼而有之。

(1) 类别代号机床的类别分为十二大类,分别用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表示,位于型号的首位,表示各类机床的名称。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 引言连杆是一种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零件,其质量和加工精度对整个传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连杆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精确、稳定的加工过程。

2. 连杆加工工艺连杆加工工艺的关键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坯料切割、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和表面处理。

2.1 材料准备连杆通常使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材料,需要经过材料选择、材料检验和材料切割等步骤。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使用环境和工作负荷,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材料检验以确保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材料切割要求准确、无损伤,以保证后续加工步骤的进行。

2.2 粗加工连杆粗加工包括车削、钻孔和铣削等步骤。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根据工作图纸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工艺参数和切削工具,进行外形和内孔的车削。

钻孔过程中要注意孔径和孔位的准确度,以及切削液的使用,以确保钻孔质量。

在铣削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图纸对轮廓的要求,确定铣削路径和铣削工具的选择。

2.3 热处理连杆在粗加工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

淬火过程中,将连杆加热至适当温度后迅速冷却,以提高硬度和强度。

回火过程中,将经过淬火的连杆再次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以减轻内部应力,提高连杆的韧性。

2.4 精加工精加工是对连杆进行最终形状和尺寸的加工。

常见的精加工工艺包括磨削、滚轧和镗削。

磨削是通过砂轮对连杆进行外轮廓和内孔的加工,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

滚轧是通过滚轮对连杆进行外廓和内孔的加工,以提高表面质量和寿命。

镗削是通过镗刀对连杆进行孔的精加工,要求孔径精度高、表面光滑。

2.5 表面处理连杆经过精加工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防腐性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镀层和热处理。

喷涂是将涂料喷涂在杆上,通过干燥和固化形成坚固的保护层。

镀层是将金属镀层沉积在杆上,以增加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连杆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其防腐性能。

连杆制造工艺过程

连杆制造工艺过程

连杆制造工艺过程连杆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汽车的运动。

连杆的制造工艺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连杆制造工艺过程。

一、材料准备连杆的材料通常是高强度合金钢,如40Cr、35CrMo等。

在制造连杆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热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两个过程,淬火可以使材料达到最高硬度,回火可以使材料的韧性和韧度得到提高。

二、锻造锻造是制造连杆的第一道工序。

在锻造过程中,将经过热处理的材料放入锻造机中,通过锤击和挤压等方式将其变形成为连杆的初步形状。

锻造可以使材料的晶粒细化,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三、粗加工粗加工是制造连杆的第二道工序。

在粗加工过程中,将锻造好的连杆进行切割、铣削、钻孔等加工,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粗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为后续的精加工和热处理做好准备。

四、热处理热处理是制造连杆的重要工序之一。

在热处理过程中,将粗加工好的连杆放入炉中进行加热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热处理的方式包括正火、淬火、回火等,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可以使连杆达到不同的硬度和韧性。

五、精加工精加工是制造连杆的关键工序之一。

在精加工过程中,将经过热处理的连杆进行车削、磨削、拉削等加工,使其达到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要求。

精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连杆的精度和可靠性。

六、平衡平衡是制造连杆的最后一道工序。

在平衡过程中,将精加工好的连杆放入平衡机中进行平衡测试,以保证其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

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连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连杆制造工艺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每个工序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连杆的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在制造连杆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要求,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连杆。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转过程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转过程

连杆加工的工艺流转过程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是制造发动机和其他内燃机关键组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连杆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活塞和曲轴,承受着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工作条件。

对于连杆的加工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高度的精确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连杆加工的工艺流程,从原料选择到最终成品的制造过程,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理解连杆加工的视角。

一、原料选择:连杆的制造通常采用高强度和高刚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钢、铸铁或铝合金。

原料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工作环境需求。

钢材通常用于高功率发动机,因其优异的强度和刚性。

铸铁在低功率发动机中使用更为广泛,因为其成本相对较低。

铝合金则适用于高性能发动机,因为其轻质化和耐腐蚀性。

二、铸造:连杆的制造一般通过铸造工艺来实现。

铸造过程中,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后,得到初步成型的连杆毛坯。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合金的成分和温度,以确保连杆的强度和性能。

三、粗加工:连杆铸造模具之后,需要进行粗加工。

粗加工的目的是去除连杆毛坯上的多余金属和提供加工的基准面。

这一过程涉及到切削、车削、镗削和铣削等操作。

通过粗加工,可以将连杆毛坯转变为近似形状的雏形,为后续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四、热处理:连杆在粗加工之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等。

淬火是指将材料迅速冷却,使其获得较高的硬度。

回火则是在淬火之后,将材料加热至较低温度,以减缓硬度,提高韧性。

正火则是将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达到一种均匀组织状态,同时提高硬度和韧性。

通过热处理,可以使连杆具备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五、精加工:精加工是连杆加工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复杂和关键的部分。

精加工的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和钻孔等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度精确的设备和工艺,以确保连杆的尺寸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精加工也包括轴颈、各种孔和活塞销孔等细节的加工,这些细节对于整个连杆的性能和工作可靠性至关重要。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定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定

a dn r w te o p s i fh l t l e wt n em uho l u it u f e a g eb h v r f h o n ci d n ar m oio o tes n p n , i o l t o t b q ej n s r c . t u e ai ec n et gr o h c tn a a h yh i o a F i oo t n o

是发动机 台架试验 , 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 二是通过 高频疲劳试验机 的疲 劳试验 , 这种 方法时间短 、 费用低 , 不能完 但
关 键 词 : 杆 结 构 ; 料 选择 ; 工 工 艺 ; 劳性 能 连 材 加 疲 中图 分 类 号 :Q 2 . + T 3 06 1 7 文献标识码: A
第 3 7卷 第 6 期 ・ 术 学
V oI . N o. 37 6




2 0 年 11 月 01
No . 1 v 20 O
HUNAN AGRI CUL TURAL MACHI RY NE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 定
钱 文捷 , 鲁伦 文
( 湖南 机 电职 业技术 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05 ) 111
全模 拟 连 杆 在 实际 工作 条 件 下 的 受 力状 态 。 文章 编 号 :07 82 (0 0 0 — 0 2 0 10 — 3 0 2 1 )6 0 8 — 2
Hale Waihona Puke Ro a t fm a h n n r c s r v d s d p r so c i i g p o e sp o i e
Ab t a t W i ea c lr t gp c f e h oo y c n e t g rd p r nt eme h nc l e dh v e nwi eyu e .h sr c : t t c eea i a eo c n lg , o n c i at i h c a ia l a eb e d l s dT e hh n t n o s i f p o e s f o n ci g rd p r c aa trs c a e at b td t h e r a : mp o ig t ep o e so o n cig r d,o n s rc s n e t o at h r ce t sc n b t i ue ot r ea e s i r vn r c s f n e t o r d e d oc n i i r h c n

连杆加工工艺流程

连杆加工工艺流程

连杆加工工艺流程连杆是内燃机和柴油机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是十分复杂和关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工艺流程。

首先,连杆的加工从原材料的选取开始,常用的原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然后进行锻造或铸造,锻造连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而铸造连杆则适用于复杂形状和大批量生产。

接下来是连杆的粗加工,主要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孔等工序。

首先进行车削加工,将锻造或铸造后的连杆毛坯装夹在车床上,通过车削将其外形加工至接近最终尺寸。

然后进行铣削加工,通过铣床将连杆的轴颈等部位进行形状加工,并进行镗铣复合加工以提高加工精度。

最后进行钻孔加工,将连杆上的油道、润滑孔等进行钻孔加工,以保证运行时的润滑和冷却。

然后是连杆的热处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调质和回火。

首先进行调质处理,将连杆加热到高温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接下来进行回火处理,将调质后的连杆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慢速冷却,以消除内部应力,并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热处理完成后,进行连杆的精加工。

精加工主要包括磨削和平衡加工。

首先进行磨削加工,通过磨床将连杆的轴颈进行研磨,以提高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然后进行平衡加工,通过动平衡机进行动平衡测试,确定连杆的不平衡量,并进行钻孔或形状修整来调整连杆的平衡性能。

最后是连杆的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喷涂和镀铬。

喷涂通常采用磷化、涂油等方法,可以提高连杆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镀铬则是将连杆表面镀上一层铬,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以上就是连杆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连杆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连杆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更高要求的连杆产品的生产。

连杆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及夹具毕业设计

设计的目的此次设计是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有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进行调整研究,面向实际,面向生产,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基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我们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会!序言 (2)一课题简介 (4)二设计内容 (5)2.1零件分析 (5)2.1.1零件的作用 (5)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2.1.3零件毛坯的选择 (5)2.1.4零件的定位基准面的选择 (5)三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6)四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五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六 .夹具设计 (19)6.1 问题的提出 (19)6.2 定位误差分析 (20)6.3 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21)参考文献 (23)心得与体会 (24)一课题简介本零件主要用于连接和传递及动力的场合,它要求的精度较高。

其原始资料如下:零件材料: 45钢技术要求:连杆体应经调质处理,硬度为217—293HB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零件数据:见零件图二设计内容2.1零件分析2.1.1零件的作用本零件的作用是用来连接和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且要求较高。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

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质量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连杆的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是保证连杆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连杆的合件加工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毛坯加工、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和表面处理。

其中的关键工序包括毛坯加工、粗加工和精加工。

毛坯加工是制造连杆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锻造、冷镦和精轧等工艺将毛坯材料加工成近似形状的连杆毛坯。

在毛坯加工中,对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以及设备的选用都会对连杆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粗加工是将毛坯加工成近似形状的连杆,并完成孔的粗加工。

粗加工主要包括铣削、钻削和车削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将连杆的外形和孔的位置精确到一定的范围。

关键在于工艺参数的确定,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液的选择等。

精加工是将粗加工后的连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其外形和孔的位置精确到的要求。

精加工包括磨削、钻削和车削等工艺,通过这些工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关键在于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加工设备的稳定性。

在连杆的合件加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提高连杆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处理是通过涂覆、喷涂或热处理等工艺来改善连杆的表面性能,增加其防锈和耐磨性能。

关键工序工装设计是保证连杆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工装的设计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定位准确、刚性稳定、便于调整和保持工装的寿命。

根据不同的加工工序和要求,设计具有专门功能的工装,如定位工装、夹紧工装和切削工装等。

在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连杆的质量和性能;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参数,保证每一个关键工序的加工质量;合理设计工装,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连杆合件加工工艺及关键工序工装设计对于保证连杆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

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一、前言连杆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零件之一,其作用是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因此,连杆的质量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

二、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选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连杆零件的材料。

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2. 粗加工(1)锯切将原材料锯成长度略大于实际尺寸的毛坯。

(2)车削采用车床进行粗加工,先将毛坯两端面加工成平行面,然后进行外圆柱面、内孔等基本形状的车削。

(3)铣削采用立式铣床进行粗加工,主要是对连杆头部进行铣削,并开出油孔等结构。

3. 精密加工(1)磨削采用平面磨床和圆柱磨床对外圆柱面、内孔和连杆头等进行精密加工。

(2)钻孔采用钻床对油孔等细小结构进行加工。

(3)拉削采用拉床对轴向槽、键槽等进行加工。

4. 热处理将加工好的连杆零件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通常采用淬火和回火的方式进行处理。

5. 组装将经过热处理的连杆零件组装到曲轴上,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与其他零件的配合精度和运动平稳性。

三、专用夹具设计为了保证连杆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夹具设计方案:1. 夹具整体结构该夹具主要由夹紧块、支撑块、定位块、压板等组成。

其中,夹紧块负责固定毛坯,支撑块负责支撑毛坯,在车削时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定位块则是为了确保毛坯在夹具中的位置准确;压板则是为了防止毛坯在车削时发生移动。

2. 夹具夹紧方式该夹具采用机械夹紧的方式,通过螺旋压板来实现对毛坯的夹紧。

在进行车削等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工序进行调整,以确保毛坯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夹具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该夹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夹具的各个部位需要经常清洗和润滑,以保证其正常运作。

(2)在进行车削等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工序进行调整,并且要保证毛坯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充分。

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

连杆的加工工艺流程
连杆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其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

常见的连杆材料有钢、铝合金等。

2. 切割:将所选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进行切割。

可采用锯床、割炬等工具进行切割。

3. 粗加工:使用车床等加工设备进行粗加工,将连杆初步成型。

包括车削、铣削等操作。

4. 热处理:对连杆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材料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式包括淬火、回火等。

5. 精加工:利用车床、磨床等设备进行精加工,使连杆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操作。

6. 组装:将经过加工的连杆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组装,组成完整的机械装置。

7. 检测:对已组装的连杆进行质量检测,检查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8.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连杆的表面进行处理,如镀铬、喷涂等。

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9. 包装:对加工完成的连杆进行包装,以保护其不受损坏。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木箱、铁皮盒等。

以上是连杆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具体的加工过程和工艺参数会根据连杆的设计要求、材料特性和制造工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机械工程系年月日目录摘要...... . (I)第1章绪论 (1)1.1 零件的分析设计题目及内容 (1)1.1.1 设计题目及内容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2.1 零件图 (1)1.2.2 设计任务书 (1)第2章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3)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3)2.2 毛坯的确定 (3)2.2.1 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 (3)2.3 确定注件加工余量 (3)2.4 定位基准的选择 (4)2.4.1 选择基准 (4)2.5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2.5.1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4)2.5.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4)2.6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5)2.6.1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5)2.6.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按定额 (6)第3章夹具设计 (16)3.1 问题的提出 (16)3.2 夹具设计 (16)3.2.1 定位基准选择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第1章绪论1.1零件的分析设计题目及内容1.1.1设计题目及内容通过连杆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熟悉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及制造工艺,熟悉机械设计过程,掌握工件是在数控设备上加工的正确定位和装夹,并通过工艺设计掌握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题的训练,可加强机械设计和加工的综合应用,具备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1零件图零件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下图所示:如图1-1零件图1.2.2设计任务书已知加工零件图,毛坯材料为45号钢,设计的夹具类型为插床夹具,产量500件,属于中小批量产量,同时装夹工件数目为1个等。

为完成连杆零件的5mm插槽加工的夹具设计,要求设计的插槽夹具满足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本工序的加工要求:1. 键槽的宽度为5毫米,上偏差为+0.018,下偏差为0.加工精度较高。

2. 键槽底面的表面粗糙度为3.2。

第2章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2.1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等)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工艺规程的制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不同的生产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工艺特性。

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按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和产品特征来确定的。

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N可按下式计算:式中:N—零件的生产类型(件/年);Q—产品的年产量(台、辆);m—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辆);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备品率,一般取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废品率,一般取0.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生产类型,按工件年产量为500件,有相关资料查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通过上面的原始资料可以看出,工件加工要求不高,生产批量不大。

因此,所设计夹具的结构不宜过于复杂。

应在保证质量和适当提高生产率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结构,以缩短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上式计算求得零件的生产纲领,通过查表可得连杆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2.2毛坯的确定2.2.1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零件的材料为HT15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毛坯可选用铸造成型零件形状不复杂,因此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

2.3确定注件加工余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12,选用加工余量为MA-H级,并根据毛坯的基本尺寸可知:连杆底面的机械加工余量为6.5mm,上面的机械加工余量为6.5mm。

2.4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精基准及辅助基准。

选择定位基准时,既要考虑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又要考虑零件的特征、设计基准和加工方法,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合理选定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基准。

通常在制定工艺规程时,总是先考虑选择怎样的精基准以保证达到精度要求并把各个表面加工出来,即先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然后在考虑选择合适的最初工序的粗基准把精基准面加工出来。

2.4.1选择基准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重要表面的粗基准,以保证该表面有足够而均匀的加工余量。

故选择φ6,φ16的孔为基准,能方便的加工出17.9的键槽,限制了x y z三个自由度,工件无浇口,冒口,飞边等缺陷,符合粗基准的要求。

2.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2.5.1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1 工件的上下表面已经铣削,并且已经磨削到工件要求的精度及表面粗度。

2 已完成第五道工序,以一侧面、R12圆弧及斜面定位。

铣7×20mm槽至图纸尺寸。

3 已完成第六道工序,以一侧面,R12和R9圆弧定位,钻、扩、铰3孔至图纸尺寸。

精度要求较高。

本工序所使用的机床为插床2.5.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加工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0页表1.4-7,1.4-8,1.4-11,选择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工序1:模锻工序2:热处理人工时效,正火工序3:以连侧面互为基准,粗,半精铣两侧面尺寸16铣至16.20043.0-mm工序4:以两侧面互为基准磨两侧面至图纸要求工序5:以以侧面及R12的圆弧及斜面定位洗7*20的槽至图纸要求。

工序6:以一侧面R12和R9的圆弧定位,钻,扩,绞三个孔至图纸要求。

工序7:以φ018.06+侧面φ018.06+和φ16018.0+两孔定位插键槽至图纸尺寸工序8:按图纸要求检验个部分尺寸。

工序9:去毛刺工序10:终检,入库。

2.6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2.6.1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表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的如下:2.6.2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按定额工序2铣连杆两个侧面一、粗铣连杆两个侧面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45 σb =160~180MPa 铸造;工件尺寸:aemax=60mm,l=104mm;加工要求:粗铣刀架底面,加工余量为4mm,机床:X51立式铣床刀具: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后称《切削手册》)表1.2,选择YG硬质合金端铣刀,根据表.3.1 ,铣削宽度为60mm,故根据铣削宽度ae≤60,深度ap≤6,齿数z=10,故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后简称《简明手册》)表 3.1,取刀具直径d0=80mm 。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后简称《切削手册》)表 3.16,选择刀具前角γ0=5°后角α0=8°,副后角α0’=10°,刃倾角:λs=-10°,主偏角Kr=60°,过渡刃Krε=30°,副偏角Kr’=5°。

2切削用量a 、确定切削深度因为余量较小,故选择ap=4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 b 、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于本工序为粗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切削手册》表3.5,使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加工,机床功率为4.5kw (据《简明手册》表4.2-35,X51立式铣床)时:fz=0.09~0.18mm/z 故选择:fz=0.18mm/z 。

c 、确定刀具寿命及磨钝标准根据《切削手册》表 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1.5mm ;由于铣刀直径d0=80mm ,故刀具使用寿命T=180min (据《简明手册》表3.8)d 、计算切削速度vc 和每分钟进给量vf 根据《切削手册》表3.16,,当d0=100mm ,Z=10,ap≤7.5,fz ≤0.18mm/z 时,vt=98m/min,nt=322r/min,vft=490mm/min 。

各修正系数为:kMV= 1.12,kSV= 0.8。

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vp v e v z v p T vv c k z u a y f x a q d c v m0=其中 mm a e 60=,,245=v C ,2.0=q v,15.0=x v ,35.0=y v ,896.08.012.1=⨯=⋅=k k k Sv Mv v ,2.0=u v mm a p 4=,0=p v ,32.0=m ,min 180=T ,z mm f z /18.0=,10=Z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min/153896.0102.06035.018.015.041802.010024532.0m v c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m i n /4871000r d v n w cs ==π。

根据《简明手册》表4.2-36,选择nc=380r/min,vfc=510mm/min,因此,实际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为:vc=10000n d π=100038010014.3⨯⨯m/min=119m/minf zc=v fc/ncz=510/380×10 mm/z=0.13mm/z e 、 校验机床功率根据《切削手册》表 3.24,近似为Pcc=3.3kw,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主轴允许功率Pcm=4.5×0.75kw=3.375kw>Pcc 。

故校验合格。

最终确定:ap=4.0mm ,nc=380r/min ,vf=510mm/s ,vc=119m/min ,fz=0.13mm/z 。

f 、计算基本工时tm =L/ vf ,L=l+ y+Δ,l=104mm.查《切削手册》表 3. 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y+Δ=12mm ,则:tm =L/ Vf=(104+12)/510=0.28min 。

二、半精铣连杆连个侧面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机床:X51立式铣床; 切削深度ap : 1.5mm ; 查《切削手册》表3.5,进给量为:min /0.1~5.0mm f z =,取为0.5mm/r参考有关手册,确定min /176m v =,采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10,100==z mm d w ,则:min/56010017610001000r d vn w s =⨯⨯==ππ现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表 4.2-36,取m i n /490r n w =,故实际切削速度:m i n/86.15310004901001000m n d v ww =⨯⨯==ππ当min /490r n w =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min /2450490105.0mm n z f f w z m =⨯⨯=⋅⋅=,取为980mm/min 本工序切削时间为:m i n 12.098012104=+==f L t mm三、精铣刀架底面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切削深度ap : 1.0mm ;查《切削手册》表 3.5,进给量为:min /6.0~4.0mm f z =,取为0.4mm/r参考有关手册,确定min /330m v =,采用YG6硬质合金端铣刀,10,100==z mm d w ,则:min /105010033010001000r d v n w s =⨯⨯==ππ 现采用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表 4.2-36,取m i n /945r n w =,故实际切削速度: m i n /73.29610009451001000m n d v w w =⨯⨯==ππ当min /490r n w =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min /3780945104.0mm n z f f w z m =⨯⨯=⋅⋅=,取为980mm/min 本工序切削时间为:m i n 12.098012104=+==f L t m m 工序3 铣7*20的槽一、.粗7*20的槽1.加工条件工件材料:HT150 σb =160~180MPa 铸造 ;工件尺寸:aemax=80mm ,l=104mm;加工要求:粗铣刀架底面,加工余量为5.5mm ,机床:X51立式铣床刀具: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后称《切削手册》)表2.选择YG 硬质合金端铣刀,根据表.3.1 ,铣削宽度为80mm ,故根据铣削宽度ae≤90,深度ap≤6,齿数z=12,故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后简称《简明手册》)表3.1,取刀具直径d0=125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