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报告)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

膀胱嗜铬细胞瘤为膀胱非上皮肿瘤,仅占膀胱肿瘤的0.06%,嗜铬细胞瘤的1%,由于其较低的发病率,部分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前常被误诊为膀胱癌,而导致术中意外。
为提高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专家回顾性分析了1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结论认为:与排尿有关的阵发性高血压发作,头痛头晕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可应用b超、ct、mri、123i-mibg作定位诊断,尿vma和儿茶酚胺作定性诊断。
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严格随访。
研究结果13例患者中,高血压患者6例,其中5例在排尿时典型发作;间歇性肉眼血尿4例。
术前确诊5例。
13例均行手术治疗,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和输尿管再植术,1例行turbt术,1例行turbt后中转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13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其中9例患者获得3~11年随访,1例患者术后6年死于肝转移。
流行病学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少见,约占成人嗜铬细胞瘤的10%,儿童嗜铬细胞瘤的30%,膀胱嗜铬细胞瘤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仅占膀胱肿瘤的0.06%。
1953年zimmermann等报道了第一例膀胱嗜铬细胞瘤,至今国内外文献报告不到300例。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发生于副神经节组织,同人体内副神经节分布特点相同,主要发生在颅底部至盆腔的中轴两侧。
而膀胱嗜铬细胞瘤常位于输尿管末端膀胱壁附近,膀胱三角区或顶部的黏膜下。
本组资料示膀胱肿瘤位于三角区4例,顶部1例,膀胱前壁1例,左侧壁4例,右侧壁3例。
发病年龄为11~84岁,年轻人多见,好发年龄40岁左右,发病没有性别区别。
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嗜铬细胞瘤和膀胱肿瘤的症候群。
即排尿时头痛、头晕、心悸、视物模糊、出汗和高血压,间歇性肉眼血尿等。
约有65%的病人可以由膀胱充盈、下腹部触诊、排便或性交等诱发上述症状发作。
65%患者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和血尿。
嗜铬细胞瘤病例报告

▪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如出汗、心动过速 ▪ 高代谢状况如低热、体重下降、一过性高血糖 ▪ 直立性低血压伴心动过缓(长期过量CA,血容量不足、交感抑制、
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降低)
(二)低血压、休克或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
二、药理试验
1.激发试验用于可疑病例 血压>170/110mmHg时禁此试验 胰高糖素试验:胰高糖素可刺激瘤体分泌CA。 该药1mg静注, 注射后3分钟, CA≥注射前3倍 (绝对值>2.0ng/ml)可确诊 本剂一般不引起明显升压反应 试验前应配备酚妥拉明以防不测
磷酸组织胺试验:磷酸组织胺促进CA释放 • 正常:注射后sBP/dBP上升最高值较对照值分别≤35/25m
3)血浆NMN和MN测定(为NE中间代谢产物) 正 常 NMN : 90 ~ 570pmol/L(18 ~ 102pg/ ml) 正常MN:60~310pmol/L(12~61pg/ml)
4)影响因素(判断结果时参考): 可造成假阳性的物质: 含荧光反应物质:香蕉、咖啡、B族维生素、阿司匹林、 氯丙嗪、四环素、红霉素、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 左旋多巴、茶碱、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可造成假阴性的物质: 乙醇、芬氟拉明、利血平、溴隐停、胍乙啶、放射造影 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 静脉导管术:肾上腺静脉造影并分段取血测总儿茶酚胺 浓度差别,有助于确定肿瘤部位
▪ 膀胱镜:疑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时,可发现膀胱内肿瘤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以下疾病高血压相鉴别 ▪ 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年轻高血压;
不稳定性高血压;早期原发性高血压 ▪ 冠心病 心绞痛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绝经期综合征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本文综述了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对围手术期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应激性心肌病【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23-01膀胱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of bladder)是膀胱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期膀胱壁的嗜铬细胞。
约占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10%,嗜铬细胞瘤的1%,膀胱肿瘤的0.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无明显差异。
Honma[1]和Ansari等[2]报道,膀胱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膀胱各壁,以后壁、侧壁多见,常累及膀胱肌层。
肿瘤多局限于膀胱壁内或向膀胱壁外生长,突向膀胱内者多不侵及膀胱粘膜。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发生原因可能与膀胱内残存嗜铬组织异常表达有关。
临床表现: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泌的儿茶酚胺(CA)释放到血液中的浓度,典型表现为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悸、出汗和高血压,这些症状可由膀胱充盈、排尿、下腹部触诊等诱发。
手术时触及肿瘤可引起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
但无功能性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并无高血压等典型症状,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检查进行诊断。
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主要是定位和定性诊断。
定位主要依靠B超、CT及膀胱镜检查[3]。
CT对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检出敏感性达82%,膀胱嗜铬细胞瘤在CT影像上具有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富含血供等特点。
膀胱镜在定位诊断中极为重要,镜下可见膀胱黏膜向腔内突出,基地部较宽,半球状,血管丰富,表面光整。
因为肿瘤活检有患者致死的危险,多数国外学者否定膀胱活检的必要性[4]。
定性诊断主要依据为血CAv及24h尿VMA测定。
肿瘤分泌大量的CA是引起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高血压的基础,所以CA含量增高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重要依据。
治疗:无论治疗有功能还是无功能性膀胱嗜铬细胞瘤,首选手术切除治疗。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膀胱嗜铬细胞瘤? 2. 有哪些症状? 3. 如何诊断? 4. 治疗方法有哪些? 5. 如何预防?
什么是膀胱嗜铬细胞瘤?
什么是膀胱嗜铬细胞瘤?
定义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起源于 膀胱的嗜铬细胞。
嗜铬细胞是负责分泌某些激素的细胞,如肾上腺 素。
如何诊断?
如何诊断?
医学影像
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评估 肿瘤情况。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如何诊断?
组织活检
最终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膀胱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取得样本。
活检结果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如何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尿液化验可以评估肾上腺素及其代谢物的 水平。
综合管理
结合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患者 的整体健康。
营养、运动和心理健康都是康复的重要部分 。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能够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体检可包括尿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降低癌症风险。
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其他尿路感染或膀胱 炎。
有哪些症状? 严重症状
在肿瘤增大时,可能会出现腹痛、腰痛等不 适。
如有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有哪些症状? 心理影响
确诊后,患者常常会经历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支持和咨询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功能状态。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2024/6/18
7
治疗 2024/6/18
药物治疗
使用α受体拮抗剂:如酚苄明,可以降 低血压,缓解症状 使用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可以 控制心动过速 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可以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使用其他药物:如氨苄西林、甲基多巴 等,可以辅助控制症状
8
治疗
其他治疗方式
对于无法进行手 术的患者:可以 考虑放射治疗或 化学治疗
对于出现转移的 患者:可以考虑 进行免疫治疗或 靶向治疗
2024/6/18
9
Part 3
总结
总结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能够产生儿茶 酚胺的肿瘤,其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而治疗则 以手术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02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复发情况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
20XX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 治疗
-
1
诊断
2
治疗
3
总结
4
预后与预防
5
患者教育
Part 1
诊断
诊断
临床特点
典型的嗜铬细胞 瘤患者会出现血 压波动:伴随头 痛、出汗、心悸 等症状,甚至有 可能会出现休克
肿瘤大多位于肾 上腺:但也可能 出现在身体其他 部位,如膀胱、 卵巢等
2024/6/18
4
诊断
辅助检查
14
Part 5
患者教育
患者教育
了解疾病
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嗜铬细 胞瘤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 、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 法以及可能的预后等
通过了解疾病:患者和家属 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案, 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 疗
膀胱嗜铬细胞瘤疾病研究报告

膀胱嗜铬细胞瘤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膀胱嗜铬细胞瘤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外科,泌尿外科病症体征:糖尿,高血压,面色苍白疾病介绍:什么是膀胱嗜铬细胞瘤?膀胱嗜铬细胞瘤是怎么回事?膀胱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OF BLADDER)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期遗留在膀胱壁的嗜铬细胞,肿瘤起源于膀胱壁的副交感神经节,约83%的膀胱嗜铬细胞瘤可产生激素,在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因为肿瘤受到挤压出现分泌作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和糖尿,高血压可为持续性或发作性,其特点是膀胱胀满时出现阵发性高血压,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排尿过程中症状达到高峰,可发生晕厥,排尿后症状逐渐缓解,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无内分泌功能的膀胱嗜铬细胞瘤除局部病变外可无任何症状症状体征:膀胱嗜铬细胞瘤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膀胱嗜铬细胞瘤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和糖尿,高血压可为持续性或发作性,其特点是膀胱胀满时出现阵发性高血压,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排尿过程中症状达到高峰,可发生晕厥,排尿后症状逐渐缓解,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无内分泌功能的膀胱嗜铬细胞瘤除局部病变外可无任何症状。
化验检查:膀胱嗜铬细胞瘤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关于膀胱嗜铬细胞瘤检查的详细介绍:尿内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及其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测定有助于定性诊断,但非发作期阳性率低,酚妥拉明抑制试验阳性为重要的诊断依据。
1.B超,CT或MRI 能确定肿瘤大小及是否有转移灶,CT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实用价值较大的影像学手段。
2.膀胱镜检查阳性率80%左右,可见局部膀胱黏膜向腔内突出,呈基底广的半球状,表面光整,充血潮红,由于嗜铬细胞瘤位于膀胱壁内,故仅作黏膜活检阳性率低且易出血。
3.131I-MIBG(131I-间位碘代苄胍)显像可以特异性定位,嗜铬细胞瘤的活性愈高,浓集131I-MIBG愈多,131I-MIBG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敏感性高于B超,CT,已被广泛应用。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蔡晓晴;赵建新
【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1(008)001
【摘要】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对 10例膀胱嗜
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0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疗效满意。
1例术后远处转移。
结论本病极易漏诊或误诊为膀胱癌,膀胱镜和 CT是最具价值的检查手段,病理学检查方可作出正确诊断。
膀胱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蔡晓晴;赵建新
【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4
【相关文献】
1.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J], 李虎;梁朝朝;朱永士;郝宗耀;张
桃福;江长琴;胡怀远;常全森
2.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J], 夏祥阶;魏红;赵瑞东;夏术阶
3.膀胱嗜铬细胞瘤骨转移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 [J], 柯庆华;周世琼;蔡君;蒋代文;杨继元
4.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与治疗探讨 [J], 舒泽华;张克勤
5.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刘勇;董震;毛新;石新艳;董胜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膀胱嗜铬细胞瘤

• 右侧 扁平,多呈三角形
• 左侧 “Y” “V”等,分内、外侧支
•
球状带 分泌醛固酮
浅
皮质 束状带 分泌皮质醇
•
网状带 分泌少量性激素
•
肾上腺素
• 髓质 分泌儿茶酚胺 去甲肾上腺素 深
多巴胺
临床表现
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心悸 头痛 三联症 出汗 高血压 高代谢 三高症 高血糖 其他一系列症状
20mg.bid, 术前血压稳定在150/80mmHg。
• 患者于2019.08.24 02:00在全麻下行膀胱部 分切除术,术中患者血压高达 250/120mmHg,瘤体切除后血压 90/60mmHg,至SICU监测控制血压2天后转 入普通病房,术后血压正常,于2019-0905出院。
经验总结
静脉导管测定不同部位的血儿茶酚胺含量
影像学表现
形状:圆形、类圆形、梨形,少数分叶不规则
大小:一般较大,3~5cm,个别达20cm
CT:平扫
均匀/不均匀, 多不均匀
等、低密度为主
CT:15~55HU
较大者出现出血、坏死、囊变
少数伴出血或钙化者密度可增高
增强扫描 血供丰富 实质明显增强,边缘为著
• 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非常重要,减少漏诊; • 2.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扩容非常关键; • 3.对于嗜铬细胞瘤,术中麻醉师作用非常关
键,直接决定手术能不能做,术中术后患 者的安全; • 4.术后患者病情不平稳,需转ICU必须转 ICU。
• 排尿时发作性头痛,是由于膀胱伸张与收 缩刺激瘤体分泌CA引起。
诊断
• 定位诊断:术前的B超、CT检查非常必要,通过这 些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转移,特别要注意髂血管旁 的淋巴结,因为恶性膀胱嗜铬细胞瘤最常转移的部 位是髂血管旁淋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 胱 嗜铬 细 胞瘤 是 一 种 少见 的膀 胱 肿块 , 膜光 滑 , 包 未见 向肌层 浸润 ; 脉尿 色 , 内可 见灶 性 陈 旧性 出血 。 1 术 静 其 0例 非上 皮 性 肿 瘤 , 由 Zmie n等 “于 路造 影 ( u) 查示 膀 胱类 圆形 充 盈缺 后 病 理 检 查 均 证 实 为 膀 胱 嗜铬 细胞 瘤 , i nr ma x v 检 15 首 次报 道 。 93年 该肿 瘤 起 源 于 膀胱 壁 损 , 界 光 滑 。 边 或 主 动 脉 旁 的副 交 感 神 经 节组 织 , 占 约 肿 瘤 细 胞呈 多边 形 、 梭形 或 卵 圆形 , 列 排
术 0 n 头 心 视 8 排尿 时均 有 不 同程度 的头 晕 、 例 心 术前 均 留置 导 尿 管 , 前 3 mi肌 注 东 床 表 现 为 排 尿 时 头 痛 、 晕 、 悸 、 物
悸 、胸 闷 、 气 短 及 血 压 升 高 ( 高 达 莨 菪 碱 3 , 米 那 01g 最 0mg 鲁 . 。在 全 身 麻 பைடு நூலகம்模 糊 、 出汗 和 高血 压 , 些症 状 可 由膀 胱 这
・
14 ・ 16
M od m r c i a e ii ,Oc o e 01 ,Vo . 2 e P a tc l M d cne tbr2 0 12 ,No 1 .0
膀胱嗜铬细胞瘤 的诊断和 治疗
( 1 报 告) 附 0例
那新雨, 刘宗 元
【 要】 摘 目的 探 讨 膀 胱嗜 铬 细胞 瘤 的诊 治方 法 。方 法
多见 于 3 O岁左 右 的 青年 人 群 , 性发 病 表面 黏膜 光 整 , 下可 见 扩 张 的血 管 。 女 其 考 丰 富 ,含 嗜碱 性 或 嗜 酸 性 细 颗 粒 ,核 圆 率 高 于 男性 现 对 1 例 膀 胱 嗜 铬细 胞 虑为嗜铬细胞瘤的 8 。 0 例病例未行活检检 形 、 圆 形 , 于 细 胞 中 央 。 卵 位 免疫 组 化 显
膀 胱嗜 铬 细胞 瘤 根 据 临床 表现 可 分
治 了膀 胱嗜 铬 细 胞瘤 患者 1 例 , 中男 心率 ≤ 9 0 其 0次/ n 术 前 3d 每 日静 脉 为 3 类 型 , 症状 型 、 mi。 种 即 隐匿 型和 无 功 能 6例 , 4例 ; 龄 2 女 年 8~ 3 5岁 , 中位 年 滴注 低分子右旋糖酐 1 0 , 0ml林格 氏 型 。 临床 表 现 主 要 取 决 于肿 瘤 分 泌 的 0 其 典 龄 3. 。 1 5岁 发病 时 间 为 3个 月 至 2年 。 液 l 0 ml 0 , 0 手术当天输红细胞悬液 1 儿 茶 酚 胺 释 放 到 血 液 中 的浓 度 , 型 临 U。
血尿、 排
尿 时头 晕 、 痛 、 慌 及血 压 升高 为膀 胱 嗜铬 细胞 瘤 的主 要 症状 , 头 心 可应 用 B超 、 T MR 、’MIG 及膀 胱 镜检 C 、 I”- B I 查作 定 位诊 断 , 尿儿 茶 酚胺 及 其代 谢产 物 可作 定 性诊 断 。手 术切 除 是其 首选 治 疗方 法 , 术后 应 密切 随访 。 【 键 词 】 膀 胱 嗜铬 细 胞瘤 ; 断 ; 疗 关 诊 治 d i 036  ̄i n1 7-8 0 0 01 . 4 o: . 9 .s. 1 0 . 1.00 1 9 s 6 0 2 3 【 图分 类 号 】 R 3 .4 【 献标 志 码 】 A 中 7 71 文 【 章 编 号 】 17 .8 02 1)014 .2 文 6 1 0(0 01.160 0
回顾 性分 析 1 例 膀 胱 嗜铬 细胞 瘤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0 并 l 患者均 经 术 后病 理 及免 疫组 化确 诊 。8 0例
结 合文 献对 膀 胱嗜 铬 细胞 瘤 的诊 断 、 治疗 及预 后 进行 分 析 。 果 结
例行膀胱部分切 除, 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 3~ 6 血压正常, 年, 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1 治疗 方 法 8例 怀 疑 膀 胱 嗜 铬 细 . 2
11 一般资料 .
收集 2 0 0 0年 l 月至 胞瘤 的 病 例 术 前 应 用 哌 唑 嗪 ( ,i) 1 2mg t d
20 0 7年 9月 宁 波 市 镇 海 区 龙 赛 医 院收 控 制 血 压 2周 , 血 压 ≤ 109 mmHg 使 4 /0 ,
1 O例 均 经 膀 胱 镜 检 查 获 得 定 位 诊 成 巢 状 、 泡样 结 构 , 组织 被 富 含血 窦 腺 瘤
膀胱肿瘤的 01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 .%, 但 断 , 呈球 形 向膀胱 内突 出, 暗 红色 , 的 纤维 条 索 分 隔 成 小 叶状 。 细 胞 胞 质 肿瘤 呈 瘤
瘤 患者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查 , 例 在 膀胱 镜检 查 中 出现 头 晕 、 悸 , 示 瘤 细 胞 C A 和 NS 并 1 心 g E呈 强 阳性 。
合 文 献 复 习探 讨 本 病 的 临床 特 征 ,以提 血压 上 升达 1010 9 /0 mmH , 止操 作 后 g停
2 010m 0 /1 mHg 1 , mmH  ̄0 13 P ) 考 醉下 行 膀 胱 部 分 切 除 。 中触 碰 肿 瘤 时 充 盈 、 腹 部触 诊 、 g . a, 3k 术 下 排尿 或 性 交所 诱发 。
检 示 不排 除膀 胱移 行 细 胞癌 可 能 。
所 有 患者 术 后第 2天血 压 即稳 定 在
间 3 6 , 压均 正 常 , ~ 年 血 未见 肿瘤 复 发 。
3 讨 论
高对 该 病 的认 识和 诊 治 水平 。 道 如 下 。 症状缓解 。2例怀疑膀胱癌的病例行活 正 常范 围 。1 例 患者 均 获 随 访 , 报 0 随访 时 l 资料 与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