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神奇的汉字教案
神奇的汉字国画教案

神奇的汉字国画教案教案标题:神奇的汉字国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和国画的起源和发展;2.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技巧;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和国画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汉字书写工具(毛笔、纸张、墨汁等)、国画作品图片、PPT等;2. 教学环境:教室内墙壁、展示区域等;3. 教学辅助工具:录音机、投影仪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墙上展示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国画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
2. 汉字起源与发展(10分钟)通过PPT或讲解,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3. 汉字书写技巧(15分钟)a. 介绍毛笔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笔画的顺序;b. 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教授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技巧;c.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纠正他们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4. 国画与汉字的结合(15分钟)a. 向学生展示一些融汉字元素的国画作品,解释其中的意义;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名字或喜欢的汉字与国画相结合,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c. 学生进行创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邀请他们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创作心得。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汉字和国画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汉字和国画,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资源;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3. 定期举办汉字国画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2. 评价学生的书写技巧和创作成果;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作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语言活动神奇的汉字教案反思

语言活动神奇的汉字教案反思教案标题:语言活动神奇的汉字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活动掌握一些常用汉字的写法和意义。
3. 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活动培养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常用汉字的写法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常用汉字的写法。
2. 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相关资料。
2. 常用汉字的写法和意义的教学材料。
3. 学生练习写字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古代汉字,并引导学生猜测其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
讲解(10分钟):1. 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等不同的字体演变过程。
2. 通过示范和解释,教授一些常用汉字的写法和意义。
活动一:汉字拼图游戏(15分钟):1. 准备一些常用汉字的拼图卡片,将每个汉字拆分成几个部分。
2. 将卡片混合后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部分拼凑出完整的汉字。
3. 学生完成后,让他们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活动二:汉字接龙(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
2. 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汉字,第二个学生要说出以前一个汉字结尾的新汉字。
3. 学生们依次进行,直到某个小组无法继续接下去为止。
4. 最后,统计每个小组成功接龙的次数,并给予奖励。
活动三:汉字写作比赛(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
2. 给每位代表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汉字。
3. 时间结束后,统计每个小组代表写出的正确汉字数量,并给予奖励。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汉字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汉字,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汉字进行深入学习,并制作展板或小册子展示学习成果。
神奇的汉字教案

神奇的汉字教案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文的基础。
学习汉字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奇的汉字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汉字。
1. 汉字拼图游戏汉字拼图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汉字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将一些汉字拆分成几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根据部分拼成完整的汉字。
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将“爱”字拆分成“爫”和“冖”两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部分拼成完整的“爱”字。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2. 汉字接龙游戏汉字接龙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汉字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汉字,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汉字接龙,每个学生说出一个以前一个学生说出的汉字结尾的新汉字。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成和用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爱”字,然后让学生接龙,说出以“爱”字结尾的新汉字,如“爱情”、“爱心”、“爱护”等等。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3. 汉字故事讲解汉字故事讲解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汉字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汉字,然后讲解这个汉字的起源和故事。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爱”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爱”字的起源和含义。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4. 汉字书法练习汉字书法练习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汉字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汉字书法技巧,然后让学生练习写汉字。
这种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美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手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怎么写

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怎么写教案标题: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一、引言:在教授汉字的课堂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教案。
本篇教案反思将围绕“神奇的汉字”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规律;3. 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4. 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规律;3. 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技巧;4. 汉字的应用和创造。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兴趣。
- 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汉字的魅力和神奇之处。
2. 知识传授(15分钟)- 介绍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渊源。
- 分析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组成要素。
3. 学习实践(25分钟)- 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汉字,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汉字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 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习,注重培养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4. 拓展应用(10分钟)-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应用汉字,如写作、阅读等方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 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汉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亮点:1. 多媒体资源的应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总结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汉字,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改进:1.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更好地展示汉字的魅力和神奇之处。
2. 个性化学习的关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可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教学。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汉字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汉字引言:汉字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作为一种字符系统,汉字在文字表达、文化传承、教育教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大班科学教案中,汉字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周围事物、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
本文将以大班科学教案为背景,探讨汉字在幼儿教育中的神奇作用。
一、汉字的来源与演变汉字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经过演变发展,形成了现代汉字。
汉字的形状多样,每个汉字都蕴含着特定的意义。
同时,汉字通过字形、笔画等元素的组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字词和句子。
幼儿通过学习汉字,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名称,还可以拓展思维、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二、汉字在大班科学教案中的应用1. 汉字与观察力的培养在大班科学教案中,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的事物,可以启发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例如,在植物生长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学习与之相关的汉字。
通过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2. 汉字与语言表达的发展在大班科学教案中,通过汉字的学习,幼儿可以拓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幼儿可以学会用汉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例如,在动物分类的教案中,幼儿可以用汉字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习性等。
3. 汉字与创造力的培养汉字作为一种符号和工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在大班科学教案中,可以设置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任务。
例如,在天气观察的教案中,幼儿可以用汉字写出不同天气的特点并进行描述。
4. 汉字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大班科学教案中的一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
通过学习汉字,幼儿不仅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在观察和实验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探究物体浮沉的教案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与之相关的汉字,并用汉字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结论:在大班科学教案中,汉字作为一种工具和符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汉字,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题式课程神奇的汉字春来了教案

主题式课程神奇的汉字春来了教案教案标题:主题式课程《神奇的汉字:春来了》教案目标:1. 通过主题式课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
2. 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意义。
3.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意义和象形性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神奇的汉字图片或卡片。
3. 汉字书写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一些神奇的汉字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吗?汉字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二、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5分钟)1. 通过PPT或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等。
2. 展示一些古代汉字的形状和意义,让学生猜测其含义。
3. 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象形性质,并解释汉字的构造和意义。
三、认识神奇的汉字(20分钟)1. 准备一些汉字卡片或图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汉字。
2. 将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汉字的结构和意义,并尝试猜测汉字的含义。
3. 学生交流并展示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汉字书写练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春节相关汉字,如“春”、“福”、“年”等。
2. 教师演示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和笔顺,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互相交流和纠正,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一些与春节相关的汉字,让学生尝试猜测其含义。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汉字书写和创作一段简短的春节祝福语。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与评价
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与评价
教案标题:神奇的汉字的教案反思与评价
教案反思与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教案的反思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
以下是对
教案《神奇的汉字》进行反思与评价的建议和指导: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 是否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能力和知识?
- 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要求相匹配?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 是否合理选择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 教学内容是否有层次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奥秘?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示范、练习等?
-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4. 教学过程的设计:
-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安排,有清晰的起承转合?
- 是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提供充分的练习和巩固机会?
5. 教学资源的利用:
- 是否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等?
- 教学资源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够有效辅助教学?
6.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是否设定了明确的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法?
-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得到准确的评价和反馈?
7. 教学反思与改进:
-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
- 如何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上是对教案《神奇的汉字》进行反思与评价的一些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神奇的汉字教案
神奇的汉字教案这节课,我们将要探讨的是汉字的魅力。
汉字作为中国最古老也是最具特色的文字系统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之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汉字的起源。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汉字出现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甲骨文中,那时的人们将具体事物的形状或抽象概念通过线条和形状的组合来表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态。
汉字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结构的独特性。
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的横、竖、撇和捺等基本笔画组成的。
这些基本笔画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字形。
通过学习和认识这些基本笔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除了结构上的特点,汉字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每个汉字都是代表一个具体事物、抽象概念或动作的。
通过认识汉字的意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并且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汉字所传递的情感和观念。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们分发一些形状相似的汉字卡片,让他们组成具有意义的词语。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汉字意义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来鼓励学生们对汉字的探索。
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汉字演变图,让学生们发现其形态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
总结一下,汉字作为中国最古老和独特的文字系统之一,其结构的独特性和丰富的内涵使其成为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之一。
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能够对汉字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大班神奇的汉字教案
大班神奇的汉字教案活动目标:1、在游戏过程中,认识动词:抱、抓、扶、抬、拉。
2、通过比较共同的特征,懂得扌这一偏旁的名称。
活动准备:相应汉字动作的图片若张字卡:抱、抓、扶、抬、拉房子活动过程:一、出示工、可等字引入活动,回忆已学过的偏旁。
引入:你们还记得黑板上的这几个字吗?这两个字如果加上一个部首会变成什么字呢?二、出示包、爪、夫、台、立及“扌”的偏旁1、出示小房子,回忆复习汉字:可、包、夫、爪、立今天这些汉字他们也想要找个好朋友,这个朋友是谁了我把它请出来吧!2、幼儿交流尝试念一念,认读汉字抱、抓、扶、抬、拉师:这些汉字加上扌怎样念了,你可以跟伙伴轻声念一念3、配对找图,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师:这五个汉字分别表示着不同的动作,你们能在图片上找出来吗?请你把汉字贴在相应的图片中三、通过游戏,幼儿巩固对汉字的认识1、幼儿和同伴交流读一读自己自手中的卡片2、游戏“捕小鱼”教师讲解:人手一份字卡,用夹子夹在胸前,两个小朋友合作两手拉一起当渔网,幼儿当小鱼。
要求:分组游戏,没轮到的幼儿当裁判如被抓到的幼儿裁判们大声回答是哪个汉字,被抓到的幼儿当渔网,游戏继续进行。
四、找找儿歌里带有扌的字1、要求:5人为一组,分工合作。
、找到扌的字用笔圈出来。
2、师生共同验证儿歌中有几个扌的字。
五、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汉字活动目标;1、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2、知道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并猜猜认认这些象形字。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汉字卡片:人、口、手、牛、羊、马、鱼。
活动过程;找汉字。
进入课件我是中国人二,点击按钮:弟兄不一样。
画面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中国使用的文字叫什么?点击画面中的汉字进入另一画面。
小结;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字,汉字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看图猜字。
点击按钮;看图猜字。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画面上有什么?点击“火、日、月、山”进入另一画面,移动鼠标到“?”上。
神奇的汉字教案
神奇的汉字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的手写能力和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通过学习汉字的结构和演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独特之处和与其他文字的区别。
2.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拆解和组合汉字的部首和笔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汉字的变体和演变: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汉字形态,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变体和演变过程,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4. 汉字的书写与认读: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基本汉字的笔顺和书写规范,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认读汉字,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汉字的美丽和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知识:用简明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结构和演变过程。
3. 练习拆解:选择一些常见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拆解字形的部首和笔画,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 练习书写:指导学生正确的汉字书写方法和笔顺,让他们进行反复练习,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比较与归纳:选择一些变体较大的汉字,让学生比较不同时期的字形变化,让他们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
6. 总结归纳:让学生自主归纳所学的汉字知识和规律,并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和巩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汉字知识,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8. 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的态度、参与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作业,评价他们的书写和认读能力。
3. 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学习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3.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
学习重点:1.识别古代汉字,了解造字方法。
2.能够准确判断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
学习内容:一、导语: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林杜刘孟二、知识补充:1.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1)仓颉造字的传说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
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汉字当然不是个别人造出来的。
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
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
《荀子·解蔽》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
但是上引《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
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恐怕未必有确据。
魏晋以后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
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2)文字出自八卦说这是较晚出的一种说法。
古代学者很早就认为在文字产生之前,结绳和八卦曾经起过某些类似文字的作用。
一般认为作于战国晚期的《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网)罟,作佃以渔……又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包羲氏就是伏羲氏。
“书契”据汉末郑玄注,指写有文字的木质契券。
后来这个词往往用作“文字”的同义语。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叙”(通“序”)文的第一段,是根据上引《系辞》文改写的。
比较重要的改动是把“结绳而治”归在晚于伏羲氏的神农氏名下,并指实“后世圣人”为“黄帝之史仓颉”。
不过不管是《系辞》还是《说文》“叙”,都没有直接把八卦跟文字联系起来,总之,字出自八卦之说是不可信的。
2.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三、重点分析:1.汉字的造字方法:(1)象形文字的特点并举例: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日、月是也。
(2)指示文字的特点并举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3)会意文字的特点并举例: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4)形声文字的特点并举例: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5)形声字还可以分为哪几类?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内形外声、内声外形、形占一角、声占一角2.汉字字形的演变:(1)什么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主要出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内容大多为当时占卜的卜辞,又称“甲骨卜辞”。
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基本字形是象形字。
(2)从形体看,甲骨文的主要特点:1)象形程度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形体;偏旁可以不同。
(3)什么是金文?指商周时代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属于同一体系。
因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又称钟鼎文。
(4)金文与甲骨文的特点比较:共同点:形体都不规范。
不同点:1)商代金文象形程度高于甲骨文。
2)金文范铸,笔法肥厚;甲骨文刀刻,笔画改为方形。
3)金文书写款式较甲骨文规整。
(5)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小篆有两点非常显著的变化:一是形体规整匀称,笔画宛转流畅,象形程度不断降低;二是一部分字型明显地简单化了。
(6)从篆文发展成隶书的主要变化:1)将篆文圆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数笔。
2)将篆文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3)将篆文单个或多个不同的部件归并为相同的偏旁。
4)将篆文复杂的笔画省并为简单的笔画。
5)将篆文繁杂的字形省略一部分。
(7)楷书和隶书的区别:形体构造变化不大。
笔法上楷书抛弃了今隶的波势挑法,笔画横平竖直,以顿笔收笔,不再上挑,左撇反粗为尖细,右捺取上挑留捺脚。
就整个字势看,今隶较舒展、扁平,楷书较集中、竖长。
四、能力训练:1.按照汉字的造字方法为下列字分类:耳、石、田、火、车、牛、马、鹿、朱、本、末、未、刃、中、兵、看、集、伙、尘、双、轰、梭、蝗、河、管、露2.为下列形声字分类:惜、胸、攻、材、爸、削、架、闻、煎、阔、载、闷、旗、3.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方法?①闪②闩③闯④闱⑤闲⑥间⑦闹⑧闾⑨闷⑩阕(①③⑤⑥会意,②指事,其余为形声)4.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
旁人皆不解其意,你明白其中含义吗?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舅是二人结婚生下一男的样子。
”众人听罢,拍手叫绝。
5.拆字组谜:⑴野径无人草丛生:⑵一口咬去多半截:⑶大火烧到耳朵边:⑷牛角上边来一刀:⑸东南西北无弯路:⑹雨余山色浑如睡:⑺空山之中一亩田: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⑼无角牛登上没峰山:茎、名、耿、解、置、雪、画、踵、击6. D A项:青一清,绝—竭;B项:搏—博,灰—恢;C项,背—悖7.C(A 致-至规-轨 B 已-以忧-优 D撕-厮心-辛)8.B(“逝”“订②”“修”分别应为“世”“定”“休”)9.C(“敝”“招”“沤”分别应为“弊”“昭”“呕”)10.C(“搬”“往”“减”“忧”“犹”分别应为“班”“忘”“简”“优”“柔”)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学习目标:1.了解繁体字和异体字。
2.了解什么是简化字以及繁体字、异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
3.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
学习重点:1.了解汉字的特点。
2.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把握其“由繁到简,逐步规范”的特点。
3.了解繁体字、异体字有关知识。
学习内容:一、导语:今年的两会期间,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究竟什么是繁体字,这一提案能否落实,它又是如何简化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些问题。
二、分析重点:1.猜猜以下繁体字是那些简化字?麗奮驚擔聲淚傘趙書2.想想汉字是怎么简化的,请按照简化方法给这些繁简字型归类(1)省略法:有的是省略了字的一边,如丽;有的是省掉字的一角或仅保留字的一角,如声;有的是省掉字的内部或外部,如奋。
(2)形声法:见教参78页(3)会意法:(4)轮廓法:(5)符号法:(6)楷化法:3.找找其他同类汉字简化的例子:4.简化字跟繁体字相比的显著优点是:5.外语地名的汉字译写过去一直不规范,存在音译、意译、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混乱现象。
如非洲的“怯尼亚”更改为“肯尼亚”,巴基斯坦的“卡拉蚩”改为“卡拉奇”,请你说说你见过其他外语地名译写不统一的现象,并提出修改意见。
6.地名用字长期以来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比如含有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一名多写等,成为交流乃至社会发展的障碍。
请写出你了解地名里使用尚未规范的用字。
三、能力训练:1.请写出下面这些繁体字所对应的简化字,并说说它们的简化方式。
術愛門蘇蘋燈鄉賬漢後余葉個薑醜曆響觀難艱僅歡權對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初出矛庐面面相觑飞扬拔扈债券B、老态龙肿喁喁私语犹豫不决执拗C、咄咄逼人众口烁金功亏一溃炮烙D、莫名其妙鞠躬尽瘁理屈词穷怯懦3.下列四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漱口国籍雄赳赳源远流长B.斑斓沉湎金刚钻插科打浑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4.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记忆移植也会产生一些负作用,它可能被科学怪人利用,威害社会,它会防害隐私权,使人产生心里上的不适应。
B.他们俩个人必竟是多年的老朋友,虽然刚才吵得几乎挥拳相向,但过了不大工夫,又和C.我国海关与有关部门配合,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开展辑私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D.为了搞好技术革新,上了年纪的李师付也进了培训班,他负出了比青年人多得多的辛劳。
5.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的字写的工______极了。
②学习必______刻苦钻研。
③歹徒终于凶相______露。
④他向学校反______的情况很重要。
A.整须毕映B.整需毕应C.正须必映D.正需必应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B.陷阱揆情度理临摹成群结对C.零售黄梁一梦提要一筹莫展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从善如流精神焕发偃旗息鼓狗拿耗子多管闲事B、天随人愿记忆犹新真知灼见上粱不正下粱歪C、海市蜃楼气喘吁吁卷帙浩繁外来的和尚会念精D、犄角之势光彩奕奕磨拳擦掌马尾巴串豆腐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斡旋积毁消骨惩一儆百化干戈为玉帛B.频仍坐收渔利贻笑大方牵一发而动全身C.馈赠责无旁贷敝帚自珍时事造英雄D.蛊惑广袤无垠挺而走险身在曹营心在汉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赝品蝇营狗苟自力更生一言即出驷马难追B.筹码至高无上戴罪立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就范临渊羡渔集腋成裘风马牛不相及D.通谍锦衣夜行枉费心机韩信将兵多多益善1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兴高彩烈颐指气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端祥藕断丝连计日程功为渊驱鱼,为丛驱鹊C.辩解甘败下风变本加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D.诀窍顾名思义和颜悦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答案:2.D(A、矛—茅拔—跋B、肿—钟C烁—铄溃—篑)3.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