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后测评(含解析)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1字之初本为画__汉字的起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记一记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
主要有(1) (时代)(2) (时代)(3) (时代)(4) (时代)(5) (时代) 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 (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 (4)隶书(秦至汉) (5)楷书(汉魏至今)辨一辨按造字方法给下列汉字分类。
明水末河武样界瓜从简子字闻口牛羊(1)象形字(2)指事字(3)会意字(4)形声字答案:(1)水、子、口、牛、羊、瓜(2)末(3)武、字(“字”的本义是“生子”,“宀”表示房子,即女人在家里生孩子,所以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明、从(4)河、样、界、简、闻填一填1.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六种方式: 、 、 、 、 、 。
答案: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2.许慎的《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 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 是也。
”答案:日 月 上 下 令 长理一理文字的产生⎩⎪⎨⎪⎧ 1用图画记事和交流2用事物的形象代替事物造字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 汉字的样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感悟体会想一想 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答案: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检测)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练习

第三课奇特的汉字第一字之初,本画——字的发源字不但奇特、风趣,有着悠久的史,涵着丰富的文化,它就像一个个皮活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的画,就像⋯⋯它不是僵直的符号,他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些由横、、撇、捺成的字不富裕魅力,并且美而巧妙。
字了我中民族几千年来的雨雨!(自百度文 )美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到夜郎西。
字.体美文方字之美“最爱说的话,永久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正大光明,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态美,而差别于世界其余文字的明显特点——表意,则让汉字的境界美其韵悠久。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广博精湛的方块字之美,带来的其实不只是是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也包含了从古到现在华夏民族的精神底蕴与对美废寝忘食地追求。
回顾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光阴,历经秦代的篆书,汉朝先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划平直,形体正直的方块形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划构成,各样笔划在一个平面里多向睁开,结构复杂多变。
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必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联合体。
老祖宗造字,不但交融了字的灵巧雅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假如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以致整篇文章即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绵延山岳,“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光景,即可勾画出一幅天涯游子流浪异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没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倾听高峰流水的琴弦,让你倾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提问。
在人生受挫之时,读几首诗,背几句词,你会感觉神清气爽、豁然爽朗。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课神奇的汉字1字之初本为画__汉字的起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

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明确】
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定义
通过描摹事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
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 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把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 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来造字的一种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学生可以从“川”“采”“苗” “牧”“友”中任选一个,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自己的想象,写一小段富 有诗意的话,用形象的语言来解说汉字的字义。
5.猜谜语,各打一字。 (1)一口咬去多半截( ) (2)大火烧到耳朵边( ) (3)牛角上边来一刀( ) (4)东南西北无弯路( ) (5)雨余山色浑如睡( ) (6)空山之中一亩田( )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8)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
答案:(1)名 (2)耿 (3)解 (4)置 (5)雪 (6)画 (7)踵 (8)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林: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树木众多。炎:极热。焱:火花;火焰。淼:水 势辽远,同“渺”。磊:石头多。轟:“轰”的繁体,模拟群车行进、放炮、爆炸 等发出的巨大声音。鱻:“鲜”的本字,本义可能是鲜鱼的气味。羴:“膻”的 本字,本义可能是羊或羊肉的气味。“叠罗汉”造的字的意思多是表示某事物 众多的情状。
高中语文第3课神奇的汉字第1节字之初本为画_汉字的起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中的象形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的意义同“ “甘”是声旁,表示“柑”字的读音与“甘”相同。
• 2.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 式?
• 3.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 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并且不断趋向平 条化,构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汉字在演变过程 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 (3)抓住形旁,据义取字。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 旁表示汉字的意思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确字的意 断该字在语境中的应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 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个字“讴、 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 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 字,表示该字与语言和说话有关,“讴歌英雄”当然 语言了,因此,“讴歌英雄”中的“讴”必须写作“ 的形旁是“口”,表明是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即“ 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呕” 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 “沤肥”。
因事悟理
• 1.引子中讲述关于“‘神’的诞生”的故事意在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答:意在说明汉字起源于图画,古人记录自己的语言 事物,常从描绘事物的外形开始。汉字里的象形字、 字都有绘画的痕迹,如日、月、甘、刃、休、采等字 渐变直简约,从而形成汉字。
• (4)重视成语典故的来源。有些成语中的字是由当初该 定的意义决定的,不了解出处,容易出错。如“再接 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 层楼,“励”有“鼓励”的含义。实际上该词最早记 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 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子啄 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 “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又如“班门 指春秋时有名的巧匠“鲁班”,只要记住这个出处, 误写为“搬”。
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三课第一节 字之初 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人文掌故“夫”字探源“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
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
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名句有约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素材积累关于文字的知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具有2000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
高中语文 第3课 第1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黯然销魂出其不意凭添魁梧B.桀骜不驯竭泽而渔诘责快捷C.终身幸福一见忠情终生由衷D.劳雁分飞言笑晏晏鸿燕姿势解析A项凭—平。
C项忠—钟。
D项燕—雁。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解析A项,“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
B项,“惨绝人圜”应为“惨绝人寰”。
D 项,“装祯”应为“装帧”。
答案 C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觉解质疑思辨德艺双馨棒槌里插绣花针——粗中有细B.症候目不遐接芸芸众生飞机上开研讨会——高谈阔论C.福祉连篇累椟穿凿附会电线竿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D.篇幅曲高和寡妍媸必露吊扇下面拉家常——讲风凉话解析B项遐—暇。
C项椟—牍,竿—杆。
D项必—毕。
答案 A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解析C项“蘖根祸种”的“蘖”字,应写作“孽”。
A项“冷寞”应为“冷漠”,“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B项“痉孪”应为“痉挛”,“偏辟”应为“偏僻”。
D项“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扑溯迷离”应为“扑朔迷离”。
答案 C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解析“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为字音相同而误。
答案 B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撼卫签单暗度陈仓赔礼道歉B.宣泄坐镇历行节约灯火阑珊C.谍血跟贴备受欢迎谈笑风生D.煤炭截流出人头地奉为圭臬解析A项撼卫—捍卫。
B项历行节约—厉行节约。
C项谍血—喋血,跟贴—跟帖。
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具备黔驴技穷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答案 B解析B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其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答案 D解析A项具—俱,疚—咎。
B项利—厉。
C项心—欣,雀—鹊。
3.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颠仆不破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膏腴之地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答案 C解析C项蘖—孽。
A项寞—漠,仆—扑。
B项孪—挛,辟—僻。
D项宵—霄,溯—朔。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举案齐眉答案 C解析A项贯—惯。
B项圜—寰。
D项祯—帧。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B.陷阱献愁供恨临摹成群结对C.零售衣不憋体提要栏杆拍遍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答案 A解析B项对—队。
C项憋—蔽。
D项犯—范。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磋商穷形尽相安份守己迅雷不及掩耳B.时蔽豁然开朗既往不咎恨铁不成钢C.申张置若罔闻设身处地树倒猢狲散D.辐射目不暇接怨天尤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 D解析A项份—分。
B项蔽—弊。
C项申—伸。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名曾靠提炼“泔水油”获利不菲.(fēi)的老板告诉记者,炼油点提炼出“泔水油”后会中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存放加工,进行钩兑、添香、加色,然后出售。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配套文档:第三课 第一节 神奇的汉字 字之初 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人文掌故“夫”字探源“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
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
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名句有约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素材积累关于文字的知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具有2000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自主广场一、基础巩固1.下列对文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B.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独立形成的文字,这些文字都跟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D.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便永恒流传,如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
项,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恒流传,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已经消失了。
2.下列关于汉字的造字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后,逐渐发展出一些不同于“画图”的造字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B.像画画那样,用描摹事物形象的方法创造出文字的是象形字。
C.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的,而形声字则是单纯表音的。
D.会意字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造出来的字。
项,形声字的一半符号(形旁)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声旁)表示声音,故而形声字不是单纯的表音字。
3.下列对汉字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隶书、小篆4.下列对汉字的拆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鲜”为左右结构的会意字,鱼和羊都是美味食品,两者结合组成的“鲜”字,即为味美之意。
B.“狱”字乃两“犬”夹一“言”字,在此表示两狗争斗之时的叫声,由狗的撕咬表示争讼、狱讼之意。
“狱”字用两犬守护,又形象地揭示了牢狱这一概念。
C.“杀”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杀”字,恰似一根树枝折断后的样子,尽管仍有少许树皮和树干相连,但枯萎而死仍会马上来临。
D.“匹”是一个象形字,恰似一匹直立的马,所以后来又作计数马的量词。
项,“匹”为一个会意字。
金文的“匹”字左边为石磬之形,右下为石磬断裂为两半时的碴。
两形会意,表示只有一块石头断裂后的两半,才能纹丝相合地匹配。
5.对形声字“问、阔、衷、哀”的结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全部是外形内声B.全部是内形外声C.问、哀是内形外声,阔、衷是外形内声D.问、阔是外形内声,哀、衷是内形外声声;“哀”从“口”,“衣”声。
6.猜谜语,各打一字。
(1)一口咬去多半截( )(2)大火烧到耳朵边( )(3)牛角上边来一刀( )(4)东南西北无弯路( )(5)雨余山色浑如睡( )(6)空山之中一亩田(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名(2)耿(3)解(4)置(5)雪(6)画(7)踵(8)击二、强化提升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应接不暇蚊蝇孪生不敢越雷池一步B.阿谀逢迎行迹可疑八竿子打不着C.愤世忌俗构思颖异人生如白驹过细D.丰功伟迹如鲠在喉三折肱方为良医项,“行”应为“形”;C项,“忌”应为“嫉”,“细”应为“隙”;D项,“迹”应为“绩”。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B.备至照相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项,“踏”应为“沓”;B项,“示”应为“事”;D项,“计”应为“技”。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激活殊不料推心置腹可欲不可求B.彪升双节棍勇往直前摸石头过河C.跌幅捋胡子摩拳擦掌无缚鸡之力D.影碟反顷销反腐倡廉吹胡子瞪眼项,“欲”应为“遇”;B项,“彪”应为“飙”;D项,“顷”应为“倾”。
10.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首称庆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项,“须”应为“需”,“首”应为“手”;B项无错;C项,“理”应为“里”;D项无错。
1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项,“扭怩”应为“忸怩”。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钮扣易拉罐一诺千金独当一面B.赃款一副画分庭抗礼陈规陋习C.先驱入场券风烛残年蛛丝马迹D.作客坐月子激浊扬清三翻五次项,“钮”应为“纽”;B项,“副”应为“幅”;D项,“翻”应为“番”。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共商国事关怀备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B.提携斤斤计较坐收鱼利万变不离其宗C.寒暄山清水秀融会贯通制之死地而后生D.肖像一筹莫展优柔寡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项,“事”应为“是”;B项,“鱼”应为“渔”;C项,“制”应为“置”。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睿智儒雅痛心疾手突如其来B.澄澈装潢堂而皇之卑躬屈膝C.账簿妥贴匪夷所思觥筹交措D.嬉戏深邃纭纭众生殚精竭虑项,“手”应为“首”;C项,“贴”应为“帖”,“措”应为“错”;D项,“纭纭”应为“芸芸”。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B.我坐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浩缈的大海,观看为了一块面包而聒燥的海鸥,打量那些在海滩上寻找斑斓贝壳的孩童,尽量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融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项,“微言大意”应为“微言大义”;B项,“浩缈”应为“浩渺”,“聒燥”应为“聒噪”;D项,“精鹜八极”应为“精骛八极”,“纷烦人世”应为“纷繁人世”。
答案C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思辩金钢钻礼尚往来趋之若鹜B.熨贴绊脚石按部就班和盘托出C.贸然顷刻间纷至沓来优哉游哉D.盅惑身份证仗义疏财各行其是项,“辩”应为“辨”,“钢”应为“刚”;B项,“贴”应为“帖”;D项,“盅”应为“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嬉闹夜宵长年累月以逸待劳B.废驰寥廓出奇制胜哄堂大笑C.辍学跳槽甘拜下风得鱼忘荃D.煽情蛰伏平心而论众志成诚项,“驰”应为“弛”;C项,“荃”应为“筌”;D项,“诚”应为“城”。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晋升老皇历优哉游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B.厮杀黄粱梦拾人牙慧聚沙成塔,积腋成裘C.马甲木版画欢呼鹊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发轫势力眼指手画脚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项,“积”应为“集”;C项,“鹊”应为“雀”;D项,“力”应为“利”。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项,“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B项,“陷井”应为“陷阱”;D项“登陆”应为“登录”。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B.夸夸其谈、好大喜功历来为国人所不耻,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还满嘴“假大空”,老百姓怎么可能信任他?C.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已将追缴的大量赃款赃物返还受害人。
这一举措极大震慑了不法分子,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D.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项,“水乳交溶”应为“水乳交融”;B项,“不耻”应为“不齿”;D项,“批露”应为“披露”。
二、表达交流6.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肩比肩左人正立右倒画人形颠倒表变化,分析例句的特点,形义描述合理,要押韵,而且要把字义“跟随”和“相背”用到句中。
:一人前行一人后后人跟随前人走北:二人站立背靠背字义相背可意会7.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
请根据图中“艺”字的演变过程,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字。
“艺”是个会意字。
甲骨文的“艺”,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手中拿着小禾苗正要向地里栽种。
金文与甲骨文字形完全一致,人的形象很逼真。
小篆左上部仍然是小禾苗,①,表示禾苗根植于土,所以“艺”字本义不是指“艺术”,②。
又因禾苗是草属,所以楷书“艺”的上部增加个草字头;同样由于种植得很好,就是一种技能,③,如“艺术”的“艺”就是从这字义中引申出来的。
②而是“种植”之义③所以“艺”字又可以引申为“才能、技能”8.下面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徽标,图形上半部是黄色丝带,下半部是蓝色丝带,中间是大雁塔。
请仔细观察,完成第(1)~(2)两题。
(1)黄色丝带代表,蓝色丝带代表,大雁塔寓指。
(2)请简要说明徽标图案的整体寓意。
(不超过50字)(2)“一带一路”重新从中国出发,包容中西文明,团结世界各地,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