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一、概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石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想,探讨了正义、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教育理论占据了核心地位,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国家公民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个人灵魂升华和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第三阶段是数学和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智慧。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灵魂的升华。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实现灵魂的和谐与完善。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1. 介绍《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

柏拉图的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真理和智慧,构建了一个宏伟而深刻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他主张通过哲学思辨和内心的修炼,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知,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灵魂境界,使人们更加接近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理想国的合格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柏拉图教育思想

柏拉图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社会学的观点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古代大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和教育家。

公元前387年,他创办了一个学园,取名阿卡德米学园,变称希腊学园。

从此,在这里讲学达四十年,一直到去世。

柏拉图的著作较多,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政治思想,而且详尽地论述了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系统。

《理想国》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卢梭的《爱弥儿》享誉西方古代世界三大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哲学基础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理念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

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暂时的的现象世界和真实及永恒的观念世界。

在观念世界里,没有丝毫真实和不变的东西,而观念世界则是万物生成的原型。

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观念世界的接近对于绝对真理的向往,而这是接近回忆观念世界的方法达成的。

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的认知方法——回忆,实际上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助产术”的发展,是一种纯思辨的方法。

柏拉图在他的教育学体系中运用了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他从雅典教育中吸取了学校制度、缪司教育的思想以及在当时看来已经很广泛的科学范围及和谐发展的思想。

从斯巴达教育中,他接受了国家教育制度原则,严格教育,培养忍耐力能够勇敢精神的音乐和唱歌教材的仔细选择,女子教育的体系。

(一)教育哲学1、教育的本质。

柏拉图注意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

他主张对统治阶级适当的教育是政治的主要工具,必须依靠教育防止统治阶级的退化。

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奴隶等级制度的需要。

2、教育的目的。

教育首先培养的是哲学家,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

在教育目的上明显地反映出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贵族性质。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

谢谢
S
蒙田的教育思想
总结词
强调个性自由,倡导自我教育
详细描述
蒙田认为教育应该尊重个体的自由和个性差异,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他主张教 育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的方式,培养 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蒙田也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
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德行和担当的人。
03 中世纪教育思想
CHAPTER
经院主义教育思想
总结词
重视知识、强调权威、崇尚理性
详细描述
经院主义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研究,重视学术权威和传统,崇尚理 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术素养。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总结词
重视人性、强调个性、倡导自由
详细描述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性、情感和情感教育,强调个性 发展和自由探索,倡导学生自由选择和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通过教育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 惯,使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02 古罗马教育思想
CHAPTER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
语言能力的培养
西塞罗强调人的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目 标应该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公民, 而非仅仅追求实用技能。
西塞罗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拉丁 语和希腊语。他认为语言是表达思想、沟 通交流的基础。
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雄辩术
西塞罗提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认 为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 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塞罗认为雄辩术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 重要能力,因此强调在教育中注重培养雄 辩术。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灵魂的过程,是使人成为理性、公正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途径。

本文将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灵魂的培养。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部分、感性部分和意志部分。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协调和平衡的培养。

在理性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强调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人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在感性部分的教育上,他主张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的开放性,使人能够体验美和善,并对其产生情感共鸣。

在意志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注重道德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人能够具备公正和责任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他认为真理是智慧的根本和目标,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获取智慧。

在教育实践中,柏拉图主张采取讨论和对话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悟出智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德育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主张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人具备自律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他还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应该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亲身体验并学习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方面,柏拉图提出的灵魂的培养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柏拉图强调教育要以真理和智慧为导向,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也提出了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思考和挑战。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什么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什么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什么柏拉图是古希腊顶尖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他非常重视国家教育,认为统治者应该把教育当做头等大事。

柏拉图还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他为西方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认为,国家或者政府应该对教育负主要责任。

政府应该狠抓教育,由政府规定学什么教什么。

再此,他还认为,除了奴隶之外,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接受教育,并且提倡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柏拉图还认为人们应该做好小孩的学前教育,当然这些教育内容主要以与小孩游戏为主,主张给孩子完美的童年。

在孩童少年,应该学习普通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以及一些艺术内容。

最主要的还要包括体育及军事训练。

青年的时候,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

最主要的是进行军事及体育训练,借以强健身心。

到了青年,要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主要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其他的一些技能,这些人才能够成功的管理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如果岁数更大的人,还想要继续学的话,他们便专攻哲学。

几年之后,他们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国家职务。

在经过多年的经历磨练,以及实际的锻炼,这使得他们越来越成熟。

这样他们才能最终成为“哲学王”,成为国家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员。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对于自己的政治思想有一定的描述。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讨论了正义的范围,他认为建立国家需要几大原则,首先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要学会分工,这样大家一起劳动,才能更加和睦的在一起生活。

其次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应该有一定的等级划分,因为人们的性格多种多样,所以等级划分的标准也要明确。

再者,在柏拉图的思想当中,一个正义的国家,应该是有正常的秩序,而确保这实行的就是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其中一个方面,柏拉图还支持共产共妻。

在柏拉图认为,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不准拥有任何私人物品,其余的一切物品都由国家按需配给;而且任何公民都有权参加国家政务,以此来确保各个阶层之间的团结,确保国家的稳定。

希腊柏拉图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希腊柏拉图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希腊柏拉图的思想观点是什么唯心主义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

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

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六、提出四科 •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氏吸收和发展了智 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 ,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 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 (算数、 几何、天文、音乐) ,其后便成了古希 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 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教学观点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 三:真正的教育是追随美与善踪迹的训练过程
•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训练人的心灵,使心灵不断纯化,从 而发展理性,培养情感,节制欲望,主持正义。教育的 最终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以理性驾驭情感,控制欲望的人, 从而达到各私其职为国尽忠。 • 善是万物的本原,一切理念都从它那里取得实在性。 • 善是真理的源泉,它能使人们洞察理念世界的一切。
共享:
体育教育
• 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 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 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 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 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 教育》)。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 各个方面。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 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 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 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 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 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经历:
• 苏格拉底死后,他对民主政体彻底失 望。 • 游历四方考察各地的制度风俗,和各 地学者交流企图实现贵族专制的政治 思想但始终未能实现。 • 重回雅典,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雅 典学园)致力于教育工作。
理想国:
柏拉图在社会观上很推崇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原 始的共产主义,因此,写了专著《理想国》阐述了自己 的主张。《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集中反映。 在柏拉图理想的国家中,将神的最优创造物——人分为 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处于社会最下层的 奴隶不属于以上三个等级,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 三个等级的人应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国家才能维护正 常的运转。公道”是这三个等级的人所共有的品质,即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可越级行事,否则社会就会处于 混乱不堪的境地。显然,这是为奴隶主贵族专制制造的 理论依据。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

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

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在公元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克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

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子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军人是神用银子造的,具有勇敢的美德,意志
在灵魂中占主要成份。肩负着维持国家秩序和 保卫国土的重任。
《理想国》之理想
y
劳动者(农民和手艺人)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具有“节 制”的美德,情感(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在灵魂中占主 要成份。要安于生产,愿意供养统治者。
y 三种人应安分守己,各司其职,便构成一个有序的、 理性的社会。
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y 人的灵魂在和肉体结合前,存在于理念世界之 中,并认识理念世界中的许多东西,甚至可以洞 察最高的理念。 y 但当灵魂和肉体结合投生为人时,由于灵魂受到 惊吓,失去了对原来理念世界的记忆。当现象世 界折射出的理念世界的阴影给灵魂以刺激时,灵 魂就逐渐恢复了原有的记忆。 y 学习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是对理起来,“音乐是求心灵的 美、善的”。 y 主要进行情感的教育,使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发 展起来,形成学生节制的美德。劳动者的子弟 被培养成为顺从的劳动者,不再继续学习。 y 17到20岁:意志教育阶段。奴隶主子弟进入青年 军事训练团,进行体格、军事训练,培养勇敢 的美德,最终成为坚定的保卫国土的军人。
教育思想
y 在具体的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又更多 地吸取了雅典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形成了自 己的教育体系。 y 从出生到3岁:允许儿童按其身体需要生长、发 展,但要在经挑选的国家最优秀的男女公民监 督下进行。 y 4到6岁:把儿童送到附设在神庙的儿童游戏 场,由女仆统一照管和抚养,教育在国家特地 委派的女公民监督之下进行。
教育思想
y 个别“天赋特厚,敏而好学”的人,继续研究辩证法直 到50岁。在经受了各种考验之后,在哲学上具有高深 的造诣,能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最终成为哲学 王,成为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柏拉图的隐喻:“洞穴中的囚徒”
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 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 和洞穴一样宽的亮光一路照进 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 在这洞 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 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 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远 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 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 者之间,有一条路通向洞外。 沿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
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 “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 的阴影,是可见世界中的现象。 y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是真理。
y y y y
隐喻:
y 囚徒们谈论的对象只是“现象”,由此形成的只是 “意见”,而不是“真理”。 y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或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 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 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而崎岖的道路,走出 洞穴,迈向光明世界,寻找一切的原因——“真 理”。 y 这个使心灵离开阴影世界、可见世界转向理念世 界、可知世界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教育思想
y 教育的重要作用: y 通过教育认识最高理念 y 通过教育培养和挑选三种人,从而达到理想国 的目的。 y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奴隶制国家的 顺从公民和“明智”的统治者。 y 赞同斯巴达的教育措施。反对雅典当时盛行的私 人办学,赞同由国家监督、管理一切教育机构, 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
Plato 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生平
y 出身于雅典的奴隶主贵族 家庭。 y 24岁时,雅典被迫与斯 巴达签署了和解协议,结 束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y 20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 习,前后共8年。 y 前387年,在雅典创办阿 卡德米学园 (Academy ),授徒讲 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 德在内的一大批学生。历 时700多年。
y
教育思想
y
教育内容:体育、“四艺”科目(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由 柏拉图提出]) y 算术:计算船只、调兵列阵 y 几何:建造兵营、列阵 y 天文: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 y 音乐:提高斗志、鼓舞士气
教育思想
y 20到30岁:发展智慧阶段。少数有金质的奴隶
主子弟继续学习,发展其理智的美德,成为哲 学家(高级官吏)。 y 内容:“四艺”、哲学(辩证法) y 算术: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考的能力 y 几何:引导灵魂接近真理 y 天文:思索宇宙的无穷,从而承认最高理论 创造万物的魔力 y 辩证法:找出事物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本 质。
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y 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并认为“现 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反映。因此,现象 世界是不真实的,不稳定的,理念世界才是真 实的、永恒的。 y 在宝塔形的理念世界中,最高峰是纯理念即 神,它是真理的化身。 y 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神主宰一切。 y 认为在神的所有创造物中,人是最好的,因为 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
隐喻:
y 教育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引导灵魂使它看它应该看 的地方,并“用力将灵魂向上拉”,引导灵魂臻达一个 光明的实在世界,能直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真 正受到教育的人。
训练摔跤手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在阿卡德米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 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亮光一路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 在 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 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 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 面有一条路。沿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里 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者说话,或者不说 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 以外,就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主题 就是 “ 阴影 ” 。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 声,囚徒们会断定,声音是由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 的。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 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 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 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 外,见到阳光。这时,他会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无法看 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他的痛苦 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 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
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 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 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 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 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 阳光。这时,他会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无法 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 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 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 的原因。
教育思想 注重讲故事、做游戏、音乐、歌唱等活
y
动,其健康的内容对儿童道德影响很大。 y 6岁到17岁:男、女儿童分开居住在国家的集 体宿舍里,开始接受初等教育。由国家指定 的教师辅导。 y 要求所有达6岁的自由民的子女都要上学受 教育,“自愿的固好,即不自愿也得要来”。 y 儿童进入雅典已存在的文法学校、弦琴学 校和体操学校等,学习初步的读、写、 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
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
墙后有一些人手里拿着各种 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 或者说话,或者不说话。这 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 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 外,就什么也看不见。当他 们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主题 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 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 声,囚徒们会断定,声音是 由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发 出的。
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y “灵魂不死”说。 y 社会政治观:反对民主制,主张恢复氏族贵族的专制 统治。 y 社会政治观及其教育思想反映在《理想国》、《法律 篇》等著作中。
《理想国》之理想
y 理想的国家是有秩序的、理性的国家。 y 理想国中存在着神用不同的材料造出的三种人: 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y 哲学家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最高的美德“智 慧”,理性最强。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