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干旱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_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
孝感市2011-2013年旱情初步分析

孝感市2011-2013年旱情初步分析作者:夏苹应张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7期夏苹应1 张峰2(1.孝感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孝感 432000;2.荆门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荆门448000)摘要:我国是一个旱灾明显的国度,特别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等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该文以2011—2013年孝感市旱情为例,用孝感市境内水文站历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对孝感旱情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孝感旱灾旱情分析中图分类号:P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091-02孝感市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
南邻武汉市,北连河南省的南大门信阳市,东连黄冈,西接随州、荆门、天门、仙桃等市。
2012—2013年孝感市境内发生连续三年的旱灾,其中大悟县、安陆市的旱情较严重,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影响,地势较高处旱作物枯死,人蓄饮水受到影响。
根据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降水、径流资料统计分析情况,对孝感市的旱情进行初步分析。
1 2011—2013年降水状况1.1 2011—2013年孝感市降水状况年际分析孝感市境内设有11个国家基本水文站,35个雨量站。
为研究孝感市降水特性,对孝感市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资料作分析,以确定区域内降水状况,通过分析,孝感市所属各县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及2011—2013年降水量年际状况:2011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约769.9mm,较多年平均降水少三成多。
7~9月、10~12月降水较多年平均减少三成多,特别是1~3月降水较多年平均减少将近六成。
2012年1~9月降水较多年平均减少二至三成。
2013年1~3月降水较多年平均减少四成多,特别是10~12月降水较多年平均减少七成多,7~9月降水与多年平均值持平。
1.2 孝感市2011—2013年降水状况年内分布特征为了更精确反映2011—2013年孝感市内所辖七个县市区不同时间段降水与多年平均值偏少在时空上分布的状况,分别对各县市区不同年度降水距平进行统计,根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1年孝感为普遍干旱,1~3月旱情最为严重,旱情覆盖全孝感市,降水距平约为多年平均的-48.4%~-65.5%。
《2024年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范文

《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旱灾频发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要挑战。
湖北省孝感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其农业旱灾的脆弱性日益凸显。
本文以孝感市为例,深入探讨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孝感市农业旱灾脆弱性分析1. 自然环境因素孝感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相对丰富。
然而,由于气候干燥、降雨量分布不均,加之连年过度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资源减少,使得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加剧。
2. 农业生产因素孝感市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如水稻、小麦等。
这些作物的生长对水分需求量大,一旦遭遇旱灾,将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也是导致旱灾脆弱性增高的原因之一。
3. 社会经济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使得农田的耕作管理逐渐粗放。
同时,农业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农民对旱灾风险的认知不足,也加剧了孝感市农业旱灾的脆弱性。
三、孝感市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策略1.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库、渠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水资源储备和调配能力。
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2. 优化种植结构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品种,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3. 推广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农业保险制度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农民对旱灾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同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4.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引进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旱灾应对能力。
同时,引进专业人才和劳动力,提高农田的耕作管理水平。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孝感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的分析以及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可以看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种植结构、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引进等措施对于降低农业旱灾脆弱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干旱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有哪些在全球范围内,干旱区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
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和限制因素。
了解并深入研究这些限制因素,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策略,提高干旱区的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水资源的极度匮乏是干旱区农业发展最突出的限制因素。
干旱区通常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却极大,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量都相对较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业用水往往难以得到充足的保障。
有限的水资源不仅限制了农作物的灌溉规模,还影响着灌溉的频率和质量。
为了获取水源,农民可能需要过度开采地下水,这又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其次,土壤质量不佳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干旱区的土壤往往贫瘠,肥力低下。
由于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少,养分流失严重。
同时,土壤的结构也不够理想,保水保肥能力差,这使得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支持。
气候条件的恶劣对干旱区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除了干旱少雨,高温、强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
高温会加剧水分的蒸发,使得农作物面临缺水的危机。
强风不仅会吹走表层肥沃的土壤,还可能对农作物造成机械损伤。
沙尘暴则会覆盖农作物的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此外,干旱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很容易引发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一旦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加剧,农业生产的条件将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农业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干旱区的农业发展。
与湿润地区相比,干旱区在农业灌溉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和研究相对不足。
例如,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而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可能无法充分适应干旱区的特殊环境。
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是不容忽视的限制因素。
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

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摘要:农业旱灾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探讨该地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研究发现,孝感市的农业旱灾脆弱性主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农田灌溉设施和农民经济状况。
在风险管理方面,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农田灌溉设施的科技含量、改善农民保险制度等。
1.引言农业旱灾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随着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旱灾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日益增加。
因此,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成为农业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成因,并提出相应风险管理研究。
2.农业旱灾脆弱性的成因2.1 自然因素孝感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旱少雨。
这种气候特点导致该地农业生产高度依赖降水,一旦出现旱灾,农作物产量将大幅下降。
此外,该地水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田灌溉困难,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旱灾的风险。
2.2 农田灌溉设施孝感市大部分农田灌溉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灌溉需求。
无故断水、供水不准确等问题频繁出现,使得田地水分缺乏或过量,造成农作物长势不良。
农田灌溉设施的落后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增加了农业旱灾的风险。
2.3 农民经济状况孝感市绝大部分农民依赖农业为生,农作物的收成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经济收入。
然而,由于农民经济状况相对较弱,缺乏应对旱灾的经济支撑能力。
一旦受到旱灾影响,农民的生计将受到严重威胁,增加了农业旱灾脆弱性。
3.风险管理措施3.1 加强水资源管理针对孝感市水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及节约利用工作。
在农田灌溉方面,可以通过建设集雨水池、增加地下水井等措施提供农田灌溉水源,减少旱灾对农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3.2 提升农田灌溉设施的科技含量对于陈旧的农田灌溉设施,应加大科技含量的改造和升级。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报告: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对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向各位同事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干旱情况调查本次干旱调查主要覆盖了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包括XX县、XX市等地。
我们深入了解了干旱的具体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作物受灾情况:大面积干旱导致农田灌溉不足,造成作物枯萎、减产严重。
2. 畜牧业受灾情况:由于草场干旱,牲畜缺乏食物,导致牧民养殖损失较大。
3. 粮食储备:干旱使得粮食产量减少,对粮食储备造成一定影响。
二、应对措施针对以上干旱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防护措施。
2. 推广抗旱农作物品种:加大对抗旱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3.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扩大灌溉面积,确保农田水源供应的稳定性。
4. 加强畜牧业灾害防控:完善畜牧业灾害防控措施,加强对牧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牲畜的抗旱能力。
5. 增加粮食储备:加大对粮食储备的投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三、成效评估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上述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农作物抗旱品种的推广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减少一部分作物减产的损失。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部分地区的灌溉面积已经得到扩大,农田的水源供应得到了保障。
3. 各级政府加大了粮食储备的投入力度,确保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部分地区抗旱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
3. 部分地区对抗旱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抗旱能力的提高。
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抗旱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快工程进展,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鄂东水稻干旱原因分析报告

鄂东水稻干旱原因分析报告近年来,鄂东地区发生了频繁的水稻干旱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的影响。
为了解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经过调查和探究,我们认为鄂东水稻干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起首,气候变化是鄂东水稻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气候异常,降雨量明显缩减。
气候模型猜想显示,气候变暖将导致降雨分布不均,降雨量缩减,并增加蒸发量。
这种变化使得水稻田的水分供应不足,导致干旱。
其次,水资源紧缺是导致鄂东水稻干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鄂东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浇灌用水的供应受限。
同时,鄂东地区的水库和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较弱,无法满足水稻进步所需的浇灌水量,进一步加剧了水稻干旱的程度。
第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也是鄂东水稻干旱的原因之一。
在鄂东地区,大量的农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
而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也较大。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水稻田的水分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干旱。
第四,农业水利设施的缺乏和落后也是鄂东水稻干旱的原因之一。
农业水利设施包括浇灌设施、排水设施等。
在鄂东地区,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滞后,浇灌设施老化,排水不畅,导致水稻田的水分管理不当,从而引发干旱。
综上所述,鄂东水稻干旱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以及农业水利设施的缺乏和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实行以下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提前做好抗旱筹办;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浇灌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农夫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和技术培训,提高水稻田的水分管理能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鄂东水稻干旱问题,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进步。
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区域实际情况,从敏感性和恢复力2 个角度选取1 2 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
指数法构建旱灾脆弱性评价模型,计算区域内各城市的农业旱灾脆弱性指数;最后采用因子贡献度
模 型 对 关 键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识 别 。结 果 表 明 :研 究 区 农 业 旱 灾 脆 弱 性 级 差 化 特 征 明 显 ,总体处于中脆
第 38卷第2 期 Vol.38 No. 2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 of Water Resources
DOI:10. 3880/j. issn. 1006 7647.2018. 02. 003
2018年 3 月 Mar. 2018
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许 朗 1>2, 张 维 诚 1 ( 1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10095; 2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中 国 粮 食 安 全 研 究 中 心 ,江 苏 南 京 210095)
摘 要 :为加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对河南、山东省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评价。结合相关文献与
弱 度 状 态 ;农 业 旱 灾 脆 弱 性 空 间 差 异 显 著 ,河 南 省 脆 弱 性 程 度 高 于 山 东 省 ;河 南 省 农 业 旱 灾 脆 弱 性
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农业人口比重、复种指数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山东省农业旱灾脆弱性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有效灌親面积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业用水量和人均财政收入。
关 键 词 :农 业 旱 灾 ;脆 弱 性 评 价 ;敏 感 性 分 析 ;恢 复 力 ;空 间 差 异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423
《2024年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范文

《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篇一一、引言在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农业旱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
农业旱灾的频繁发生,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也对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针对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深入探讨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及风险管理的现状与策略。
二、孝感市农业旱灾现状及脆弱性分析湖北省孝感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旱灾频发,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孝感市农业旱灾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条件变化:近年来,孝感市的气候变化趋势明显,降水量的减少和降水季节的分布不均,使得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
2. 农业结构单一:孝感市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结构单一,缺乏抗旱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3. 水利设施老化: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有效利用和储存水资源,导致抗旱能力下降。
三、孝感市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策略针对孝感市农业旱灾的脆弱性,应采取以下风险管理策略:1. 完善水利设施: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对老旧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提高其抗旱能力。
2. 推广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3. 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抗旱能力强的作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农业旱灾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农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5. 加强灾害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四、案例分析以孝感市某县为例,该县通过实施了上述风险管理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过去的旱季中,由于水利设施的完善和节水农业的推广,使得该县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储存水资源,大大降低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同时,该县还建立了农业旱灾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农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了灾害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2期孝感学院学报VO L.31 N O.2 2011年3月JOU RNAL OF XIAOGAN U NIVERS IT Y M A R.2011农业干旱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孝感市为例程 静1,2(1.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孝感432000;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 要:科学设计干旱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定量化干旱脆弱性、干旱脆弱性分区与干旱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
以湖北省孝感市7个县市为研究区域,主要从社会经济的视角筛选出最能影响干旱脆弱性程度的1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析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中各个相关因素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干旱脆弱性的评估。
结果表明:孝感市干旱脆弱性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大悟县、孝昌县脆弱性程度最高。
农业干旱脆弱性水平受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缓解干旱脆弱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共同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构建缓解干旱脆弱性的社会安全网。
关键词:农业干旱;脆弱性;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11)02-0092-07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全球气候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快,天气急剧变动引发的农业自然灾害频发,旱灾发生的频度及破坏性程度呈愈演愈烈之势。
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明显的国度,特别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等特点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干旱灾害是干旱风险和社会经济脆弱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灾害学理论认为,减灾应从减小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降低灾害脆弱性两方面入手。
因此,降低干旱脆弱性就成为减灾的主要途径,更是减灾、防灾和治灾的根本。
[1]6-17现存的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方法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脆弱性评估需要更为严格和正式的方法。
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脆弱性进行评估:一类基于农户的微观视角;一类基于国家、社会的宏观视角,并且构建了相应的脆弱性指数(Elisabeth Simelton,2009[2]438-452;Luers et al, 2003[3]255-267;Cesar Calvo,2008[4]1011-1020)。
Jo seph Alcamo等(2008)[5]137-149建立了一个比较和分析不同学科(经济学、政治学、行为科学和环境心理学)估计干旱脆弱性的推理建模方法。
Co lin Polsky等(2007)[6]472-485提出了脆弱性评估的八步法,这八个步骤依次为:界定研究范围与利益相关者;熟知事件的变迁;推测脆弱的主体;制定脆弱性因果模型;确定影响脆弱性的指标;探究脆弱性的可操作性模式;推测未来的脆弱性;创造性的交流脆弱性。
Taenzler等(2008)[7]161-172从政治科学的视角评估政府对干旱的脆弱性,开发了一个便于产生量化指标的推理模型,使用案例研究区域的数据应用模糊理论进行脆弱性的评估。
目前,国内对于农业干旱脆弱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如刘兰芳(2002)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价了衡阳盆地及湖南省的农业旱灾脆弱性[8]19-23。
商彦蕊等(1999)采用定性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灾情-驱动数理模型,评价了保定市农户旱灾脆弱性和河北收稿日期:2011-01-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046),博士点基金项目(20090146110001),孝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r2011004),孝感学院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开放项目(2010K09)作者简介:程 静(1979 ),女,湖北应城人,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92省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
在一定的致灾风险水平下,随着脆弱性增加,风险区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对旱灾风险与脆弱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复杂的正相关关系。
[9]420-425一、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1.研究区概况。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北部偏东,市域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22公里,市域国土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8%。
全市辖三市(应城、安陆、汉川)三县(孝昌、大悟、云梦)一区(孝南区)。
孝感城区位于市域南部、孝南区西部,地处东经113055 ,北纬30056 。
孝感地貌自南向北为平原、丘陵、山区,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湖泊众多,是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
全市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30. 062万公顷,占总面积25%左右,基本农田29.2万公顷,人均耕地约0.725亩,人口密度为569人/平方公里。
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35.8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1.42亿元,占国内总产值的24.53%。
洪涝、干旱成为全市主要的自然灾害。
[10]2.数据来源。
本文以 孝感市统计年鉴 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根据指标选取原则,从经济、社会及政治制度三个方面构建孝感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孝感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
并且于2010年5月对湖北省孝感市所属的7个县市(区),10个乡(镇)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300份,经过初步整理与分析,共得到有效问卷273份,其中云梦县52份,孝昌县39份,大悟县30份,应城市27份,汉川市28份,安陆市25份,孝南区72份。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干旱风险意识及保险意愿等情况进行了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
3.研究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sisH ierarchy Process,简称AH P)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是一种通过逐层分解和比较来处理复杂问题的系统方法。
[11]82-88层次分析法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将问题分层,形成阶梯形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所有因素相对重要性顺序的权重;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减少了人为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弊端,使评价结果更加可信。
但是由于事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因素,专家很难对评价指标做出完全合理的判断。
影响因素V i对目标u的重要性权数w i不同,将目标u的n个因素就其影响程度两两进行比较,其比较结果用矩阵A表示,即A=w1/w1 w1/w2 w1/w nw2/w1 w2/w2 w2/w nw n/w1 w n/w2 w n/w nA即为判断矩阵。
如果A满足一致性条件,则通过解特征值Aw= w得的w=(w1,w2, , w n)T,经归一化处理后就可以作为目标u的影响因素V1,V2, ,V m的权重。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LA.Zadeh)提出的一种定量的科学评价方法。
它在全面考虑和尽量简化评价基本因素的前提下,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推论和演算,将具有不同权重的各专家的评分结果综合成一个总评定值,形成一个综合性判断,然后对评价对象做出优劣程度的等级区分。
其应用的成功之处关键在于正确规定模糊评价的论域和合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应用这种评价方法,各指标的权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权重通常是各专家根据经验给出,难免带有主观局限性。
评价等级论域U确定干旱脆弱性的分级。
设评价等级有n个,其评价等级论域U可表示为:U=(u1,u2, ,u n)。
假设有m个评价因素,评价因素论域V表示为:V=(V1,V2, ,V m),规定好评价论域后,根据评价等级论域U和评价因素论域V之间存在的模糊关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R。
即:R=V1V2V mr11 r12 r1nr21 r22 r2nr m1,r m2, ,r mn=(r ijm n)然后,将模糊评价矩阵与各个因素的权值相乘,将其结果作为评价等级。
93农业干旱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农业干旱脆弱性的评估,充分考虑了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能较好地消除脆弱性评价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弥补了农业干旱脆弱性定量化研究的不足。
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权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主观局限性。
而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科学地定量化评价农业干旱脆弱性,有利于干旱脆弱性的分区与旱灾的防范,从而提高农业干旱风险管理水平。
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在农业干旱脆弱性测度中的应用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最重要的关键性评判指标,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构造多层次指标体系。
基于孝感市的实际情况,我们从经济、社会及政治三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作为干旱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权重指标层子权重农业干旱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A)经济脆弱性U1社会脆弱性U2政治脆弱性U3W1W2W3金融机构贷款/存款比例(%)C11人均G DP(元)C12农业G DP/GDP比例C13外出务工/乡村从业人员总数比例(%)C14第一产业收入/年均纯收入比例(%)C15耕地灌溉率(%)C16婴儿死亡率( )C21医疗卫生支出/财政总支出比例(%)C22教育支出/财政总支出比例(%)C23乡村外出从业人员小学及以下程度所占比例(%)C24乡村女性劳动力就业比例(%)C2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C26税收收入(万元)C31财政总支出(万元)C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C33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C34人口自然增长率( )C35W11W12W13W14W15W16W21W22W23W24W25W26W31W32W33W34W352.构造因素判断矩阵。
将影响农业干旱脆弱性的n个因素就其影响程度两两进行比较,构成判断矩阵A。
A中的元素表示某两个影响因素对干旱脆弱性评价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之比的赋值。
判断矩阵应由熟悉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专家学者独立给出。
判断矩阵中元素的赋值标准见表2。
表2 判断矩阵中元素的赋值标准[11]赋值含义13579 2、4、6、8表示两个元素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表示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表示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表示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强烈重要表示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3.评价因素和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