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得产品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要求。
一、数字化制造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
数字化制造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在设计、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全面、精确、快速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床、机器人等机械制造行业。
数字化制造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同时还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减少产品的损耗,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三维打印技术三维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将数字模型转换为实际产品的制造过程。
三维打印技术具有制造精度高、制造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并且能够制造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
三维打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中,许多关键部件可以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质量,减少了产品的成本。
三、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传统的生产流程转变为智能化的生产流程。
智能制造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产品质量优等优点。
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包装行业中,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分拣等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四、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运用传感器、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将各种设备、器材、物品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品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物联网技术具有信息交互、数据传输等高效优点。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工业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工业制造中,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检测等功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不断地升级和完善。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

先进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先进制造技术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式工程系统为基础,以全过程技术为核心,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工业智能化、绿色高效化的一种综合性制造技术。
以下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几个知识点总结。
1.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仿真与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数字化制造技术,生产过程可以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2.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替代人力完成重复性、繁重或危险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机器人技术还可以实现柔性生产线的搭建,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灵活的生产调度。
3.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叠加打印方式,直接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际的三维实物的制造技术。
相比传统的制造方式,3D打印技术可以更快速、更灵活地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同时减少了生产环节和资源消耗。
由于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3D打印技术在医疗、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4.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利用先进的感知、识别、判断与决策等技术,实现设备、工序、流程之间的智能协同和智能管理。
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监控、自动化调节和优化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指以大规模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和建模等过程,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技术。
在先进制造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点,优化生产方案和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是指将传感器与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物理量和信号的在线监测、分析和控制的技术。
智能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提供数据支撑给其他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生产调度和管理。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技术成为了当下大热的话题。
智能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它将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生产制造、工业自动化等各方面。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
一、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生产制造方面,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物流、智能质量控制、智能设备维护等全方位智能化操作。
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上数据的实时监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智能制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实现智能驾驶、智能航空等特殊功能。
另外,智能制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数字化制造、检测、维护等环节的智能化操作,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城市建设方面,智能制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停车等特殊领域,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程度持续提高。
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会持续提高。
2.制造模式逐步转变。
传统的生产制造流程比较单一和僵化,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流程数字化、模拟化等一系列操作,制造模式将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柔性化方向转变。
3.服务化经济趋势加强。
随着服务化经济的不断加强,智能制造技术也将逐步向应用领域的智能化、服务化和智能服务转变。
4.标准化程度增强。
在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标准化将会逐步增强,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制造业的标准化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协作智能化成为趋势。
智能制造技术将会实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操作,同时制造业还需要实现供应链、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协同操作,实现协作智能化操作成为趋势。
数字化生产制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生产制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一、前言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生产制造已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关键技术之一。
数字化生产制造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先进控制技术,将生产制造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竞争力。
本文将从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概念、技术、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数字化生产制造的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概念数字化生产制造是指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物理和工艺信息数字化、模拟和优化,并将其与供应链、工厂和企业系统整合起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数字化生产制造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生产制造的主要特点包括:1.全生产过程数字化: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予以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和共享。
2.智能化控制:通过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3.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到后期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4.工厂和企业整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生产制造信息与企业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
5.可持续发展:数字化生产制造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还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技术数字化生产制造技术涉及众多领域,包括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先进制造技术等。
其中,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是数字化生产制造的基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则是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则是数字化生产制造的关键保障。
1.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数字化生产制造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等。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
(1)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实现模块化、智能化、活动化、网络化、装配组装化以及动态化的关键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将制造过程中的动态和静态数据完整地进行存储和处理,实现了制造作业的模拟、控制、优化以及实时监控,使制造过程更加严密地集成和规范化。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使机器和机器之间能够实现实时、可靠、高性能的通信,实现了传统制造系统中测控部分的网络化,使集中的监控变得灵活高效,简化了传统制造系统中的调控和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可靠性和实时性的提高。
(3)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精度和高可靠度制造的关键,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利用现有的知识来获取、组织和传递信息,从而做出适当的决策、指令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制造。
(4)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装配组装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技术在制造科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制造科学中的应用1制造科学制造工具和思维是人的2个本质特征,人类的生产及生活与制造活动密不可分,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制造活动和制造技术与人类自身的形成和进步相辅相成,并在满足人类物质文明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它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一个不变的主题.现代意义上“制造”的概念形成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它是指“通过机器进行制作或生产产品,特别是大批量地制作或生产产品[1]。
自蒸汽机发明并开始广泛应用的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200年间,制造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了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的概念并被学术界、工程界及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接受,制造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制造技术与其它专业和学科不断渗透、交叉和融合,形成面向系统地解决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甚至回收中的问题,综合应用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具有集成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等特点的交叉学科——制造工程[2];另一方面,制造已从狭义的以研究制造过程尤其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为主的“机械制造”,拓展到研究设计、工艺和管理一体化的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即为广义的“大制造”,也称为“广义制造”[3]。
制造技术与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高度融合交叉,以解决制造系统中的复杂性问题,同时制造也成为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等基础学科的综合、集成和衍生,因此,制造技术正由一种技术发展成为一门新型工程科学,即制造科学[4]。
1.1制造信息科学这是在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与融汇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信息在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产品的信息含量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受到制造信息的制约。
《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学习心得(3篇)

《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学习心得《先进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现代制造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了解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内容,如计算机集成制造、数字化制造、自动化制造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深刻认识到先进制造技术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另外,这门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环节中,我参与了一系列的实验和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掌握了一些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方法。
比如,在数字化制造方面,我学会了使用CAD和CAM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加工路径规划;在自动化制造方面,我了解了传感器、执行器等自动化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这门课程的知识量较大,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其次,一些理论知识和复杂的算法对我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才能理解。
此外,一些实践项目需要较高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对我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采取了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课程的各个模块分解成小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其次,我主动参与课程的讨论和交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我还积极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和资源,扩大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
首先,我掌握了一些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数控加工、柔性制造系统等。
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是指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
我国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投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高新技术大国。
这也得益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政策和计划。
其中,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通信技术、互联网等方面。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领域中最为成熟和发达的领域之一。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国家,而在软件、集成电路等领域也有了一系列后发优势,有望成为全球高科技领域中的领头羊之一。
二、生物技术领域以生命科学为基础,集成和应用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前沿性研究领域,包括基础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等方面。
生物技术是未来科学和技术中最受关注和投资的领域之一,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
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积极投入,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这些基地为加快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新材料领域以先进材料技术为核心,包括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材料和结构、特种材料等方面。
新材料是21世纪高新技术领域的基础和战略性产业之一,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我国在新材料领域投入巨大,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材料研发和生产体系,为推动新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先进制造领域以精密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领域。
先进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
我国在先进制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加大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产业转型。
五、新能源领域以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为主要代表的非化石能源领域。
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缓解传统能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张伯鹏(清华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84)[收稿日期]1999211224[作者简介]张伯鹏(1932—),男,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研究方向:制造工程、数控技术及机器人等。
张伯鹏 [摘要] 综观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不难看出数字化制造技术实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
阐述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的内涵。
回顾了制造领域20年来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列举了世纪之交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讨论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我国制造业的振兴。
最后,对数字化制造学科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了开展制造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制造科学[中图分类号]T P205;T 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4(2000)022*******D ig itized manufactur i ng is the key techn ique of advanced manufactur i ng technologyZHAN G Bo2p eng(In stitu te of M anufactu ring T echno logy,T singhua U n iversity,Beijing 100084,Ch ina)[Abstract] A comp rehen sive su rvey of modern m anufactu ring techno logy indicated,that the digitized m anufactu ring is the key techn ique of advanced m anufactu ring techno logy.T he con ten t of digitized era,digitized engineering,digitized techn ique and digitized m anufactu ring techn ique are exp lained.A series of i m po rtan t even ts occu rred in the field of m anufactu ring fo r the past20years are review ed.Challenges faced by m anufactu ring indu stry du ring the end of20th cen tu ry are listed.D evelopm en t of Ch ina’s m anufactu ring indu stry and digitized m anufactu ring techn ique are discu ssed.A t last,the developm en t of digitized m anufactu ring engineering is fo recasted,and the i m po rtance on research of m anufactu ring science is emphasised.[Key words] advanced m anufactu ring techno logy;digitized m anufactu ring techn ique;m anufactu ring science 先进制造技术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有效手段,尽管先进制造技术无论就其行业覆盖面和就学科上下游而言,迄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其内涵十分广泛则是公认的。
正因为如此,现有的一些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规划覆盖面常比较宽,作为宏观指导文件这是必要的,但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却加大了实施规划的难度。
众知效益是实施先进制造技术的首要目标,而现有条件则是实施的基础,先进一定要适用才能产生效益[1~3]。
为了有效地在我国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需要明确研究、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重点。
综观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可以看出数字化制造实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实施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的平台。
所以世纪之交在我国利用适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重点应是扩大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继续大力开展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
1 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工程、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世纪之交全球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是过去50年特别是最近30年和未来几十年技术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就是数字化技术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不断扩大的应用并取得日益显著的效益的时代。
数字化工程一般是指在国家经济各个领域,应用数字化技术实施领域上、中、下游作业的数字化运作,所需各种措施的集合。
数字化工程又是一门工程学科,涉及领域数字化需求、领域数字化系统设计、建造、管理、运作、应用、评估、改进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和领域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应用等。
数字化工程是推动国家经济各个领域技术进步,建立现代化国家经济的技术基础和产生先进技术的源泉之一。
数字化技术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信息存储、通信协议、周边设备和互联网络等为技术手段,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包括信息离散化表述、扫描、处理、存储、传递、传感、执行、物化、支持、集成和联网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集合。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通用信息工程技术,具有分辩率高、表述精度高、可编程处理、处理迅速、信噪比高、传递可靠迅速、便于存储、提取和集成、联网等重大技术优势,这些技术优势给各个领域专业技术的改造、革新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数字化技术和各种专业技术相融合就形成了各种数字化专业技术,如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视听技术等。
相对传统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一项融合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且以制造工程科学为理论基础的重大的制造技术革新,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8]。
2 制造领域过去20年的回顾对制造学科发展而言20年的时间不算短,20年来制造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主要有:(1)工业先进国家的制造业历经兴衰,但再次被肯定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受到重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迅速崛起。
但就全球而言,多数产品特别是基础机械产品和耐久消费产品如机床、汽车、家用电器等的制造能力供大于求,客户需求个性化,地区甚至全球性难以预测的经济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技术进步加快,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但商品寿命缩短,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上升。
(2)一方面经贸和产品制造有全球化趋势,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和局域利益又不断冲突。
(3)环保要求日益突出,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被提上日程。
(4)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知识量迅速增加,据国外统计[4]全部科技知识的90%是近30年内创造的,数字化制造知识大致也是这样。
(5)制造过程技术在快速成型、并联机构机床、机器人化机床、多功能机床等整机方面和高速电主轴、直线电机、软件补偿精度、涂层刀具、高速加工及超精加工等单元技术方面先后有所突破。
(6)提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模式如C I M、L P、J IT、并行工程、独立制造岛、AM、I M、分形制造、全能制造、可重组制造、虚拟企业和多智能代理制造等。
(7)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不断融合形成数字化制造技术,其主要内涵是:・以Q FD CADD D FX VM R P CAM CA E 以及成型和加工工艺仿真等为主体的上游骨干技术群。
・由N C N GC M C CN C DN C FM C PFM C FM S PFM S W eb2based制造、无图纸制造和机器人,物流系统等组成的下游数字控制制造技术群。
・以IGES、ST EP、M R P 、ER P、M IS、PDM、TDM、工程数据库和因特网等为主体的制造信息支持技术群。
上述3个技术群之间的关系示意如下:上游骨干技术群 下游数字控制制造技术群制造信息支持技术群 制造业拥有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比重逐年上升,数字化制造技术本身不断得到充实提高,并逐渐成为制造业优质低耗、低成本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首选制造技术。
(8)制造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取得多项成就。
(9)制造科学和制造信息学的系统研究开始起步[5~12]。
(10)微细加工用于制造M E M S已达到实用阶段,纳米加工研究启动。
事实上,促成取得上述成就的诸因素中首推对产品和制造业以及制造技术发展的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增长,其核心是企业的资金流量,即企业必需拥有健全严密的财务制度,并力争不断增加企业资金流量和提高资本效率。
企业处在市场环境中各种干扰总是不可免的,资金充裕面对干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强些,20年来各国不同制造行业的兴衰就是明证。
与此同时,管理和技术领域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全方位应用,则为提升制造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以及竞争力提供了保证。
还要看到制造企业无论多么先进,都需要人去决策、经营、管理和执行,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对企业的可持续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3 世纪之交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世纪之交,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众知建立现代化制造工业实质上是建立现代化社会、经济、工业、农业、科技、文化和国防大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完成它的建设需要时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改进和累积。
洋务运动开始了我国制造工业的创建,但此后多年由于政治腐败而成效甚微。
1949年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建成了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
实施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不断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并加强管理,集体企业和合资企业有了很大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是任何制造企业都不是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静态孤岛,而是与之存在大量联系的动力学系统,环境通过各种联系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并制约着制造业的行为和及其发展,所以要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建成可持续繁荣发展的强大的制造工业,必然还要走相当长的路。
综观过去和现在,世纪之交制造业面对的主要挑战大致是:(1)和过去20年类似,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与机遇并存,仍然是制造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2)知识经济和产业经济并存,产业经济支撑知识经济,经济环境,并会对制造业的繁荣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考虑到20年内科技知识可能会再增长一倍,企业亟需制订面对知识 产业经济环境的竞争策略。
(3)制造业产品的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和生产管理等必需适应保护环境、信息化时代、制造全球化和局域化并存、后工业化和欠工业化并存、人口老龄化等新世纪特点和要求。
(4)国家经济总产值中服务行业比重上升,制造业业务中应用工程比重加大,制造业的服务行为日益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