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图管理条例重要知识点: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知识点:地图编制的概念与原则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知识点:地图编制的概念与原则

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知识点:地图编制的概念与原则地图编制的概念与原则:
1.地图编制的概念
地图编制指编制地图的作业过程,包括:编辑准备、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三个阶段.
2.地图类型
drg、dlg、dem、dom.
3.地图编制的原则
(1)编制地图必须遵守保密法律、法规;
(2)编制地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
(3)编制地图应选择最新地图资料作为编制基础,并及时补充或者更改现势变化的内容;
(4)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数据和专业内容,地图的比例尺应当符合国家规定.
注册测绘师栏目。

制图综合

制图综合

2、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包括: ① 描绘误差(数字化跟踪时产生的误差) 依赖于作业员的技术素养和认真程度。 ② 移位误差 a、当符号发生争位矛盾时的移位 b、为了强调某种特征而产生的移位 ③ 由形状概括引起的误差 a、长度变化 b、方向变化 c、轮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 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 弯曲个数的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1、地图上的图形是有误差的,误差的来源: ① 资料图的误差; ② 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使用的仪器和 制图工艺); ③ 转绘地图内容的误差; ④ 制图综合产生的误差; ⑤ 地图复制造成的误差(印刷工艺)。
一、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 是地图内容设计 的任务; 级别选取: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拟定出确定的选 取标准。 取标准。 1、 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 标准。 标准。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在编图生产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得到广泛的应用。 缺点:①一个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 程度;
二、概括 1、 形状概括
形状概括就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 大来实现。 大来实现。
①删除:制图物体图形中的某些碎部,在比例 尺缩小后无法清晰表示时应予以删除。

第六章 地图综合(1)

第六章 地图综合(1)

2)地图的载负量
衡量地图上内容有多少的一个指标
1)面积载负量
2)数值载负量
3)极限载负量
4)适宜载负量
3)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
1、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其选取标准定得越低 2、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在任何情 况下舍去的都应该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 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
三、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
对制图综合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 题、比例尺、制图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空间数 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制图综合的主导 因素。地图的主题决定某要素在图上的重要程度,因而也影 响制图综合。
位移 为保持地图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正确对比,当主 要的要素占据了准确的位置以后,相邻位置的要素不得不局 部位移。
定位优先级

1)点状符号 ①有坐标位置的点 ②有固定位置的点 2)线状符号 ③只具有相对位置的点 ①有坐标位置的线 ④定位于区域范围的点 ②具有固定位置的线 ⑤阵列符号 ③表达三维特征的线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 保持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4)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图形 的基本特征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 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内部结构的简化 空间数据构成了平面图形,在简化过程中 应保持一定的格局。例如在城市平面图形中,要考虑城市的 功能分区、城市街区的方向、街道的密度对比、对外的交通 联系等进行平面图形的综合。

第六章 制图综合

第六章 制图综合

图比例尺越小,概括的程度则越大。
图形碎部的删除与夸大
图形的合并与分割
(二) 数量特征概括
数量特征是指物体的长度、面积、高度、
深度、坡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达的标志的 特征。数量特征概况,系指减少制图对象的数 量差别和按数量的分级数目,舍弃低于规定数
量指标等级的部分。
地形图的数量简化: 从1∶5万到1∶50万的地形图 上,等高线的间隔逐级增加。 在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通常 根据地势起伏大小具体情况采取变 距等高线表示。
一、 地图内容的选取
指根据地图的主题、内容、比例尺和用途等要求,按编 图大纲规定的数量或质量指标,从大量制图对象中选取某些
较大、较重要、有代表性的表示在地图上,舍弃某些较小、
较次要或与地图主题无关的内容。
资格法 定额法
二、 制图对象的概括
制图对象概括,系指根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要求,
确定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类分级原则,以及对地物的形
密度分区 极密区 稠密区 中密区 稀疏区 极稀区 人口密度/(人/m2) >500 300~500 50~300 5~50 <5 图上居民地的选取 指标/(个/dm-2) 200~250 160~200 120~160 90~120 ≤90
我国地图上河流选取标准
河网密度分区 极稀区 较稀区 中等密度区 密度系数/ (cm/km-2) <0.1 0.1~0.3 0.3~0.5 0.5~0.7 稠密区 极密区 0.7~1.0 1.0~2.0 >2.0 河长选取标准/ (cm) 基本全取 0.5~0.8 0.6~1.0 0.8~1.2 1.0~1.4 1.3~1.5 >1.5
3、移位 ①双方移位:两者同等重要时,采用相对 移位方法。 ②单方移位:两者重要程度不同时,符号 之间保持正确的拓扑关系的 情况下,移动级别低的一。

第四章: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精选文档

第四章: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精选文档
第一节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制图综合的方法第三节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第四节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元懒闽烟豆利涛示迄拐贺擞离还颤擂祖鼻武浇侮咆艳男婿刽教簿荔这芍勘第四章
第四章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制图综合的方法 第三节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第四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27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结构类型、结构密度)。
28
渠网的结构密度对比
29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体现在每一类要素的综合过程中。
30
本章小结

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原则;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图形最小尺寸、地图载负量、制图物体选取的基本规律、 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容的主题。不同用途的
地图,对主题内容的要 求不同。
行政区划图
普通地理图 地势图
19
第四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一、图形最小尺寸问题
受地图用途、视觉极限、图形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制图综
合中应灵活处理图形最小尺寸问题。
二、地图载负量问题
地图载负量 地图的容量(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地图载负量的几种形式: 面积载负量 数值载负量 单位面积里符号和注记的面积。 单位面积里要素的个数。
11
(3)方法:首先确定类别的选取;其次是同类要素的选取。 选取指标有两种形式:选取资格、选取定额 对应的两种方法为:资格法和定额法 a 资格法 确定某一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标准。 如:“1厘米长以上的河流全选”; “乡镇级以上的居民地全选”等。 b 定额法 规定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数量。 如:居民地的选取指标:80-100个/dm2 具体实施时,通常将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地图制图综合解读

二、概括
•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二)制图物体数量特征的概括 • (三)制图物体质量特征的概括
(一)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
• (1)定义 删除制图对象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 大其重要特征,使制图对象构成更具有本图 特性的明晰的轮廓。 (2)形状概括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 来实现。
• 制图物体质量特征指的是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方法,不可能对实地具有某种差别的 物体都给以不同的符号,而是用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实地上 质量比较接近的物体,这就导致地图上表示的物体的分类 和分级。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图面上能够表达出的制图物体的 数量越来越少,这也需要相应地减少它们的类别和等级。 制图物体的质量概括就是用合并或删除的办法来达到减少 分类、分级的目的。 质量概括的结果,常常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差别的减 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分级,以总体 概念代替局部概念。
选取类型
• 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限制,是地图内容的设计任 务; • 级别选取,即在同类物体中选取那些主要的、等级 高的对象,舍去次要的等级低的那部分对象。 • 为克服级别选取的主观性,确保同类地图所表达的 内容得到基本统一,使地图具有适当的负载量,需 要拟定出用数量术语确定的选取标准,通常采用资 格法和定额法。
选取标准
• 1、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 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 制图物体的 数量标志 和 质量标志 都可以作为确定选取 资格的标志。 (1)优点 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2)缺点 ◇资格法只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 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 ◇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很 难控制各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地图管理规定

地图管理规定

2016地图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主权,我国出台了2016地图管理,希望大家喜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制定本。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的编制、审核、出版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以及监督检查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地图工作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

地图的编制、审核、出版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应当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图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称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图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图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国家版图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

第六条国家鼓励编制和出版符合标准和规定的各类地图产品,支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获取、处理、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

第二章地图编制第七条从事地图编制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地图编制工作。

第八条编制地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地图编制标准,遵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

地图上不得表示下列内容:(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三)属于国家秘密的;(四)影响民族团结、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表示的其他内容。

第四章 制图综合

第四章 制图综合
11
四、制图综合的方法步骤
• 1.分类

• •
2.简化
3.夸张 4.符号化
12
• 1.分类
——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 定性特征的概括:
依据地物属性、制图需要及 图解限度所进行的重新分类。
分级:
空间信息进行数量统计时, 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中国土地资源图的分类系统
13
• 2.简化
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弃次要的细部 比例尺概括: 依据比例尺变化而设定取舍标准。 目的概括: 依据制图目的、区域特征的空间信息选取。
34
3、合并 就是合并同类地物的细小碎部。当图形 的细小弯曲或图形间距小到不能清晰显示 时就采用合并的方法来概括地图图形。 4、分割 当采用合并法有损制图对象的图形特征 时(如排列、方向、大小对比等),为保 持图形的主要特征,可采用分割方法将图 形重新组合。它是以牺牲局部图形的真实 性来换取主要特征的保持。
30
(2)定额法 定额法是以地图适宜的负载量为基础, 确定单位面积内地图内容的选取指标(总 量或密度)。目的是解决选多少要素的问 题。通常按照从重要到一般,从大到小的 顺序进行选取,不能超过规定数量指标。
31
2、地图内容选取的顺序
(1)从主要到次要 (2)从高级到低级 (3)从大到小 (4)从全局到局部
38
第三节
制图综合自动化
一、计算机制图综合的发展轨迹
计算机制图综合是伴随着机助制图的发展而发 展的。最早可追溯到Perkal(1966)和Tobler(1966 )的工作。早期的工作多是基于单纯线状符号概括的 程序和算法设计,如线形简化(删减细节)算法设计 、线形平滑(柔缓尖硬折角)程序设计等。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处理技术的发展,大大丰富 了计算机制图综合的方法。象图像增强技术通过改变 图像的频谱、结构,或对已分类专题图像进行简化、 归并处理,或通过再取样和改变像元大小等来实现制 图综合。 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地图管理条例重要知识点:制图综合的基本规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1.制图物体选取的基本规律
(1)制图对象的密度越大,其选取的指标越高,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反之亦然;
(2)遵循从主到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原则进行选取,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舍弃较小的、次要的目标,保留较大的、重要的目标,以保证制图区域的基本面貌;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各区域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2.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
(2)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3)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4)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四)制图要素相互矛盾时的关系处理原则和方法
1.处理原则
编图时常采用舍弃、位移和压盖的方法来处理各要素间的争位性矛盾。

在长期制图实践中形成了如下约定的规则:
(1)考虑各要素的重要性。

①位移。

同种要素矛盾时,保持级别高的要素位置不变,位移低一级的要素;不同种要素矛盾时,保持主要要素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