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战后的又一物流之战:马象之争

合集下载

2022年我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2年是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既是对上一阶段我国电子商务进展成果的一个考核年,同时也是对电子商务行业进展的前瞻年。

在此期间,电商线上线下的O2O融合与冲突初露端倪,物流大战爆发后的衍生价值开头显现,价格战开头偃旗息鼓……这意味着电商在格局和模式上会发生转变。

以下是2022年我国电商行业进展趋势分析:1、电商下沉战略势在必行在一线城市,各种形式的电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加之物流以及网络的发达,“网购”俨然已成为一线城市的居民最为热衷的生活方式,而相对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再到乡镇农村还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待挖掘,而且在二三线城市从事电商行业的公司比较紧缺,其中还有假货泛滥、产品监管有漏洞等不健全的进展因素制约着二三线城市电商业务的进展。

但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二三线城市居民消费观的转变,电商下沉也“水到渠成”。

阿里、京东争相下乡刷墙推广其电商业务,京东帮服务站和淘宝村的模式消失,各大物流公司渐渐扩大派送范围,这些也都为电商下沉铺好了路。

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农村电商必定走向本地化,如何调用第三方厂商服务资源和社会化修理、销售资源,会是2022年电商的角力点。

2、电商格局的双寡头加剧从体量上看,阿里与京东分别引领平台和B2C自营领域,当当、1号店、苏宁等被甩开的距离较远。

品类上,京东在3C家电领域依旧占据优势,但在服装、百货等方面尚处于破冰期,2022年能否突破是一个看点,相比,天猫、淘宝等生态改善会是明年重点,消费者需求变化会加速阿里的自我变革。

但有一点是确认的,京东与天猫的双驾马车局面会进一步巩固,双寡头很难撼动,苏宁、1号店等的距离会连续拉大。

3、基础服务再成行业竞争焦点在经受了价格战、电商“造节”等等进展阶段之后,国内电商通过早期粗放式的抢夺用户开头到如今修炼内功,渐渐转变为精细化的进展模式。

精细化后,例如物流、售后这些直接打算品牌美誉度以及用户黏性的环节,变得尤其重要。

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

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

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及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推进以及电商行业的不断开拓,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支撑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

各国的物流产业也呈现出不同的竞争格局和趋势。

本文将就此对物流产业的竞争格局及趋势进行分析。

一、欧美市场欧美市场物流产业已经相对成熟,具有较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生产配套资源,已成为全球物流发展的风向标。

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首先是以发达的运营网络和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为基础,而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则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进行跨国并购等途径来扩大规模,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和成本控制。

二、亚洲市场亚洲市场物流行业是目前最具活力的市场,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

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物流企业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在这些企业中,以亚洲快递为代表的国内快递行业在全球的排名中已经超越欧美的数家快递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巨大优势。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量随之增加,大量的国际快递企业在这个地区纷纷进军。

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更是给亚洲地区的物流行业提供了新机遇。

越来越多的大型电商企业开始进入亚洲市场,物流政策的竞争也正在加剧。

在中国,政府现已推行数字化贸易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提升中国的跨境电商竞争力。

三、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在非洲,该地区的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对全球物流行业的格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开始进军非洲市场,国际物流企业也已纷纷在该地区设立企业或经销点,竞争就此开启。

四、物流市场的未来趋势未来物流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数字化技术则已成为物流行业的趋势。

随着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物流企业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加完善的物流网络和功效,同时能够更好的管理成本和提供服务质量。

可预见的未来,物流企业在数字化运营方面的创新将逐渐崛起。

此外,适用于物流行业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电商平台价格战 一个深陷不能自拔的泥潭

电商平台价格战  一个深陷不能自拔的泥潭

电商平台价格战一个深陷不能自拔的泥潭在电商平台风起云涌的今天,平台之间的厮杀可谓是愈演愈烈,而这场厮杀的最主要攻城武器,便是价格。

至于这种价格战变味到了什么程度,有个现象能说明点问题。

6月份京东周年庆,天猫,苏宁,国美,当当,易迅等其他大综电商平台集体迎战,微博上演了一部“别”系列的文案大战,电商平台活动能成为微博营销案例,就好比一场歌唱比赛最后大家晒起来肌肉,迷失了原本的初衷,这样的比赛,谁输谁赢?1.它们为什么要进行价格战?展现自己的平台价值。

其实对于大综电商平台来说,价值可以有很多的方面,比如说物流体系、正品保障、品类的覆盖率等,但这些都不足以抗衡“低价”给消费者带来的神经触动力度。

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每个平台要展示的价值只有一个——我这更便宜!这是目前触动、吸引消费者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

那对于价格这个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各个平台也就义不容辞地要证明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价格战,谁都要把自己打造成全网最低价,要把自己的这个平台价值尽其所能地放大,再放大。

花别人的钱,成就自己。

这里的“别人”包含两类人,一类是平台的投资方,另一类是平台的供应商。

对于第一类人的答复是“战略打压”,这类人的钱花的好,会引来更多的钱,京东A轮,B轮,C轮,一轮接一轮,生生不息。

不过对于第二类人的钱花的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你平台战不战略跟自己没多大关系,所以这类钱花不好的结果是,一个,一个又一个,仓皇出逃。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现在国内的电商市场份额,已经趋于饱和状态,所以是有限的平台在共享同一个群体,这个客户如果不是你的,那就是对手的。

我们现在越来越可以把这种价格战理解为一种营销手段了(而且是营销味越来越浓),那营销的目的是什么呢?最基本的一个,让更多的人知道。

因为现在网购人群对于主流电商平台来说,是有很高的重合度的,所以很难说消费者的平台归属,它们之间竞争的是消费者手中的网购额度。

比如平均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额度是五百,那我让他在我的平台消费400,那别的平台就只能分到100的额度,但如果我只让他在我这消费了200,那其他平台就可以获得300的额度分割了。

双十一狂欢背后的物流大考验

双十一狂欢背后的物流大考验

双十一狂欢背后的物流大考验2021年的双十一,再次展现了中国电商平台的战斗力。

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涌入网购平台,刷新了销售纪录。

然而,这场购物狂欢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挑战:物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双十一狂欢背后的物流大考验,以及这一考验如何促使物流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订单爆发和配送压力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的订单数量会急剧增加,物流供应链面临巨大的压力。

无数的商品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包装和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各大快递公司紧锣密鼓地组织人手,加装运输车辆,并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提高效率。

这些努力能够应对短期的高峰压力,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创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仓储和库存管理的挑战在双十一期间,商品需求激增,对仓储和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商企业不仅需要确保有足够的库存满足消费者需求,还需要确保仓库的高效运作和订单的及时处理。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提高仓储效率,并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配送时效和物流成本的平衡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对配送时效提出更高期望。

他们希望尽快收到购买的商品,与传统的电商物流模式相比,时效更高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提升配送时效需要额外投入人力、运输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会增加物流成本。

物流行业需要在提供更快配送服务的同时,平衡物流成本,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智能物流的崛起为了应对双十一期间的物流挑战,智能物流作为一种高效解决方案不断崛起。

智能物流通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仓储、配送和运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无人机和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加速商品的配送流程,减轻人力压力。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调整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和配送准确性。

五、绿色物流的推进在物流大考验中,绿色物流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正在积极推进绿色配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新能源车辆、优化运输路线和减少包装使用是推动绿色物流的措施之一。

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读后感

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读后感

《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读后感在读完《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这本书之后,我对马云,马化腾和当下中国电商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记得马化腾和马云的第一次同台被予以比较,是2004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

在这一年的经济人物评选中,马化腾和马云双双当选,其中马化腾当选为年度新锐人物,马云则更胜一筹,当选为年度经济人物。

关于对马云其人的看法,各界一直存在争议。

崇拜他的人喜欢他的激情四射,口吐莲花;批评他的人说他张嘴就来,蛊惑人心,言行不一;追随他的人说他胸怀大志,意志坚定;反对他的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大忽悠,说的比做的多得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人知道怎么样团结人,以他的对手的话来说,就是马云知道怎样收买人心,知道怎样给他的追随者洗脑。

从对注意力的追逐上,马云和马化腾是两种类型的人。

马云从来不放弃任何自己能出来开口说话的场合,以草根创业家的身份去做公关。

不管承认不承认,马云是个能吸引到注意力的企业家。

他长相独特,脑袋大,看上去充满智慧,眼睛不大但聚光,属于身有异相的那类人;他口吐莲花,出口成章,他做的事情即便没有争议,也希望具有争议,所以他身边就不怕没有故事,而有故事的人总是能吸引媒体的注意力。

为了离客户近一些,当年马云重回杭州。

但杭州与北京相比没有那么多的外界注意力,于是马云搞了个西湖论剑,把一个年度私聚做成行业性的盛会,这让马云每年都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之一。

2001年之后,阿里巴巴制定零公关策略(即不花一分钱公关费),马云则亲自和记者们定期交流,不论资历,不论名气,马云用最原始的方式一遍一遍地和媒体做电子商务的普及工作。

到了淘宝时期,有了充裕的资金做保障,马云更是一跃成为各媒体的座上宾,一时间马云大热,马云力推的淘宝网也大热,特别是马云关于淘宝网将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的话语更是热到诸多草根创业者为之传颂的地步。

而马化腾呢,则恰好相反,他基本上不会主动接受记者的采访,即便因为新闻事件的需要接受采访,也是能推就推,推不掉就推给其他实际负责的创始人或公司高管。

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电子商务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经济贸易领域。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商务成功的案例分析篇1:当当网走自己的路才是对的路借用小沈阳一句话来形容上市初期当当网与麦考林的状况,那绝对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2010年刚上市的当当盈利1480万人民币,收益还算是不错。

但接下来的两年却陷入了连续的亏损状态。

但说到亏损的原因,当当与麦考林却是截然不同。

IPO后的当当立即开始执行转型预案,力图从单一的“书商”转变成“网上超市”。

但悲剧的是,转型转到一半,却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

电商的“烧钱大战”战火开始蔓延,当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先是血拼电商3C大战,后又被拖入电商图书价格战。

图书降价导致毛利润率骤降,而当时当当的主要盈利渠道便是图书产品。

销售品类单一,缺乏纵深防御,没有开放平台支撑盈利,使当当步步艰难。

“转型价格战”的双重压力,让当当网经历了一段相当痛苦的转型期。

但好在,当当坚持了转型的基调,同时走出了一条精细化经营的路子,其实说白了就是精打细算,会过日子。

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

“引进来”比较好理解,就是向第三方商家或平台开放其当当网的流量,这是借鉴了天猫商城的作法。

而“走出去”却需要勇气,作为B2C第五把交椅的当当网放弃尊严,跑到腾讯拍拍、淘宝网上开店。

当当网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一种变向的获取用户的方法,其对财务最直接贡献应是销售费用的减少。

2013年,转型的当当终于迎来曙光,自2012年Q4季度百货营收首次超过图书之后,2013年当当网图书、服装、母婴“三驾马车”都表现出强劲势头。

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低毛利的自营百货得到优化,转化率升至全行业第一,自10年后首次实现了盈利。

如今的当当呈现出一派大好势头。

尽管如今当当10美元的股价大大低于16美元的发行价,市值也大幅度缩水,但当当转型正在逐步深入,今日的当当规模是当年上市时的5倍,有着更强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道理“折腾”的道理

道理“折腾”的道理

道理“折腾”的道理刘强东的“伐谋”第一类价格竞争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大类。

作为发展战略的价格竞争,其实质是成本领头羊战略,即通过明显竞争对手的成本来实现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低价是以公司整体低成本运营能力为后盾,让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在市场消失。

而作为战术的价格竞争,则是在并不具备成本优势甚至处于成本劣势的情况下,人为地增加产品价格,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换取市场份额,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价格战。

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哨探八百甚至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危险游戏,从局部和的角度来看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看其注定是非理性的、自我毁灭性的。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价格战是典型的“攻城”之举,但攻城也可以作为战略来使用,以攻城之名制定战略性进攻。

此次“二东”(刘强东、张近东)之战,就是一场由刘强东此役发起的声东击西之战。

这场所谓的价格战,成功吸引了不小消费者和公众的巨大注意力,但也由于极力营造的声势与实际的效果之间的巨大反差,冒着让消费者和公众彻底失去“看戏”兴趣的风险。

以极端伎俩挥霍性利用公众注意力,造成的后果很可能便是“养成”公众集体性的倦怠和淡漠。

但在倦怠和表面化之余,我们容易忽略刘强东挑起这场战争的初衷。

刘强东深请互联网传播之道,他的好斗往往是一个一种有意为之的姿态,利用相当个人化、富于挑挑衅性的表达方式来换取巨大的广告效应。

微博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达方式让对手不得不接招和回应,而对手一旦回应,就造就了一个万众瞩目的新闻节目。

这种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引发巨大的传播效果,是他的对手——尤其是像苏宁这样的互联网后辈所不绝不擅长的。

但刘强东的真正意图并不止于做一次大广告和大促销。

他选择苏宁为攻击目标,其意图并非只是想从苏宁那里抢加盟商。

来自供应商和投资者的限制和干预,以及京东综合类实力的局限,决定了刘强东不可能甩开膀子打一场血肉横飞的价格战。

开战后的态势已经标示出,京东的动作相当节制,甚至有些拘谨。

电商物流“越界混战”利大于弊

电商物流“越界混战”利大于弊
业务延伸 只不过是对 自身欠缺 的增值补充 ,并非扰 乱市 场 ,而是加速 电商和物流走 向成熟 。
( )可能催 生 “ 3 商流”新模式
随着 电商和物 流行业边缘界 线的模糊化 ,如 果撇开
2 混战之 利
笔者认 为 ,表面上 看 ,从京东 、凡 客等 自建物 流将
逐 渐 加 剧 电 商 物 流 间 的 矛 盾 ,但 在 全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背
苏 宁 、 国 美 继 涉 足 电 商 平 台过 后 ,也 开 始 试 水 自建
扰乱行业市场而显得忧心忡忡 。 但笔者认 为,“ 越界之战” 是把双 刃剑 ,虽有 “ 市之嫌”, 乱 但从 整个大的局面来看 , 跨行业交 战也未尝 不是 一件好事 ,这 将加速两行 业的成 熟 ,驱动整个产业链的前进 。
政策等 “ 不可抗 力”因素的插足 ,电商物流相互 渗透并 且合而 为一将是 经济一体化 背景下的大势所 趋 ,并很有 可能 因此催生物 流 电商 自成一家 的 “ 商流”模式 ,但 新
()恐引发不良竞争 4
伴随着 中国电商物流 市场 空前激 烈的竞争 ,商家们
多在 赔本买卖 ,这一 现象很可 能引发一 系列不 良竞争 出
现 ,比如假 冒伪劣产 品、贩 卖客户信 息、侵犯知识 产权 等 严重问题 ,消 费者 维权难 度大 ,使商 家资本的空洞 最 终殃及消费者 。
发展。 越界并不代表取代,电商还是电商, 物流还是物 流,
Ci ha n
35
电商大战 出现 了史无前例 的疯狂 ,行业 之间的激 烈竞争 已让 电商 资本 “ 吃不消” , 广东网商协会秘书长黄子荣
认 为 , 电 商 巨资 投 入 自建 物 流 ,在 目前 无 法 与 专 业 物 流 公 司 相抗 衡 ,恐 怕 会 得 不 偿 失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商大战后的又一物流之战:马象之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2012年网商大会上,48岁的马云给时代做了一个注解。

是的,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给了阿里巴巴和马云极大想象和战斗空间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个给了航线商城开启海运电子商务的时代。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航线商城和马云、阿里巴巴的物流之战“马象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成为继“价格战”之后的又一电商大战。

物流之战,巅峰对决谁与争锋。

马象之争的爆发,吸引了众多电子商务企业的关注,同时,也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质疑及期待。

今天就让我们揭开战争迷雾,看马象之争背后暗藏的玄机。

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马云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新时代,同时电子商务也成就了互联网的龙头老大—马云。

众所周知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最初是采用免费策略一举战胜ebay中国,成为B2B的龙头老大。

之后马云通过阿里旺旺、雅虎搜索、阿里妈妈兵团击败百度推出的c2c,和腾迅拍拍,成为继B2B之后的又一C2C老大。

加上之后推出的诚信通、Winport旺铺等等,一系列的举动无疑是明智的,为之后支付宝的诞生提供一个更好
的契机。

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行业网站运营最核心的三大环节,尤其是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

在整个电子商务流程中,物流被认为是最难攻克的,马云用淘宝、阿里巴巴和支付宝解决了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成功收购汇通快递,使阿里巴巴进入物流行业。

不过从曾经投资百事物流和收购一达通来看,马云一直想控制物流,都无功而返。

物流,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块短板,谁能走好物流“最后一公里”,谁就控制了电子商务的咽喉。

航线商城CEO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建了全球首家中小货主快速订舱平台——航线商城,为物流商和贸易商提供了一个第三方公立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航线商城痛击阿里巴巴不足,通过发力物流挑战马云,争夺贸易皇冠。

“马象之争“的爆发,让许多业内人士不禁怀疑航线商城究竟有怎样的大野心、大棋局,做马云不能做的事,通过海运,包围贸易,控制物流。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今天我们错过了互联网,我们错过不仅仅是一次机会,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航线商城CEO也曾说,海运未来的生意方向只能是电子商务。

未来是电子商务的未来,随着海运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海运企业应该将电子商务提至战略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