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母鸡》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名校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名校精品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名校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母鸡》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养的一只母鸡,生动地描绘了母鸡的勤劳、慈爱和勇敢,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敬意。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但对于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可能还需要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对母性的尊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对母性的尊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敬意,理解母鸡的勤劳、慈爱和勇敢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道德品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今天的课文《母鸡》。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然后进行分享。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理解母鸡的勤劳、慈爱和勇敢品质,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敬意。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母鸡的印象,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5.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母鸡身上汲取美好的品质,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对母性的尊重。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勤劳慈爱勇敢作者喜爱和敬意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母鸡》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母鸡》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母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母鸡》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照顾母鸡和它的小鸡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生命的珍贵和尊重生命。

2. 内容分析该篇课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小男孩照顾母鸡和小鸡,母鸡带小鸡去觅食,小男孩为小鸡做卫生。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了解到母鸡和小鸡的关系、母鸡的生活习性以及孵化出小鸡的过程。

还能够引导孩子们从情感上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和尊重,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母鸡和小鸡的生活习性;•认识生命的尊严,尊重动物;•培养孩子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绘本、听讲解、讨论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母鸡和小鸡的兴趣;•利用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孩子们崇尚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生命,尊重动物;•热爱自然,善待小动物。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通过《母鸡》这篇课文,传达珍爱生命,尊重动物的信息。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教具或PPT进行简单介绍,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

第二步:讲授课文•利用教案,让学生跟读、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并对本文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让他们了解到生命的可贵性,尊重动物。

第三步: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让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第四步: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尊严和尊重动物的意义。

四、考核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绘本创作、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授课,我深刻地认识到在语文教育中,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当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讲解本文的过程中,我结合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以及尊重动物的重要性。

2020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母鸡》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2020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母鸡》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母鸡》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母鸡》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章记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鸡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描写了母鸡鹅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本文语言风格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崇敬、对母爱的歌颂。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

会写“讨、厌”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词语。

2.默读课文。

能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严谨。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表现。

4.能比较《猫》和《母鸡》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

能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老舍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严谨、准确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不讨厌——尊敬。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圈点批画重点句,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是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接着重点理解“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原因,让学生研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表现,从而体会到,正是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作者看到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所以敬佩母鸡,“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母鸡视频、图片引入课题,学生交流对母鸡的认识。

自然过渡到文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母鸡》这一课。

《母鸡》说课稿

《母鸡》说课稿

《母鸡》说课稿《母鸡》说课稿篇1《小母鸡种稻子》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主要是描写小母鸡想种稻子,它分别去邀请小鸭、小猫、和小猪一起种稻子。

可是小鸭、小猫、和小猪没有答应小母鸡的邀请,小母鸡只好自己种稻子,在稻子熟了后,小母鸡把种好的稻子打成米送给这3个小动物的故事。

培养学生们爱劳动的精神。

我上的是课文的第一课时。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教学依旧是最主要的,所以在课文导入和小母鸡打完招呼以后,在进行课题讲解时,就对“母”字的笔顺和写法进行了渗透识字教学。

板书完课题后请学生读课题,用了指名读和全班齐读的方法。

课文的题目中“种”是多音字,我采取的是随机教学。

问学生这个字咱们以前学过念什么?生回答“zhǒng”然后我又说“这个字在这篇课文里面念什么?”大家都一起说念做“zhng”。

这样多音字的教学就在课题时候进行渗透识字也利于学生们的掌握。

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初读时借助拼音这个老朋友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这篇课文比较长,所以学生们在读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第一步的要求读准字音。

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我出示了词语卡片,让学生们从课文长的句子转到词语,一点一点的读好这样才能读好课文。

在读词语时,我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平舌音,后鼻音,轻声,特别是注意提醒学生们注意词儿词儿连着读。

我采用的方式是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的方法。

一年级的孩子很小,而且也是初次接受这样长的课文,很容易出现唱读的现象,所以对于学生在读词时的要求一定要明确要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但是学生在读的时候,有的学生加上了手势,这点应该改进。

学生学习完拼音这么长的时间了,对于音调的把握已经很好,现在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直接读了,而不再需要加上手势识记音调。

词语读完了,我就把课文里面要求要认识的生字拿出来给学生读。

从句子到词语再到字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落实我的教学计划。

在初读完成后让学生数数课文的自然段,请4人起来读,然后请同学们评读。

这一步的教学让学生们加深了对于自然段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母鸡》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出自其散文集《可爱的北京》。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母鸡相处的一段经历,表现了母鸡的勤劳、善良、慈爱等优秀品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责任的认知。

本课篇幅适中,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母鸡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对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本文的内容应该能够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文中一些词语和句式理解有困难,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鸡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母鸡的优秀品质,理解作者对母鸡的喜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母鸡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3.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母鸡的优秀品质。

4.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总结母鸡的优秀品质,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家庭责任的认知。

5.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写作练习: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母鸡》优秀说课稿_《母鸡》说课优秀6篇

《母鸡》优秀说课稿_《母鸡》说课优秀6篇

《母鸡》优秀说课稿_《母鸡》说课优秀6篇《母鸡》说课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突破方法:找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突破方法:从母鸡动作、神态的句子中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两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2、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母鸡图片。

请大声叫出它的名字吧!2、用你喜欢的词来夸夸它。

过渡:在老舍先生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文章。

板书:18母鸡(67页)二、整体感知1、按自读提示默读课文,并用“”划出作者对母鸡不同的两种态度。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三、自读感悟“讨厌母鸡”的段落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学生自己去课文中找出原因。

1、学生汇报: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板书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板书2、师问:它真是一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怎么样的母鸡?生(讨厌)3、学生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自然段。

四、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的段落1、一只如此令人讨厌的母鸡,又是什么原因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话清楚的告诉我们,比比看谁先找到并画上“~~~”。

(课件出示提示)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获奖说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获奖说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3《母鸡》获奖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母鸡》是一篇描述母鸡养育小鸡的动人故事,通过作者对母鸡的观察,展示了母鸡的慈爱和勇敢。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母鸡的伟大的母爱,同时,也要学习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母鸡的伟大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体验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尊敬和热爱母鸡,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母鸡的伟大的母爱,学习作者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3.课文原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录音,引导学生对母鸡产生兴趣,然后引入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鸡的伟大的母爱。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分享讨论成果。

5.拓展(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母鸡的伟大的母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鸡的伟大的母爱,以及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动物或人物,体验他们的生活,然后写一篇小作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母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母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母鸡》一. 教材分析《母鸡》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小时候养母鸡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对母爱的赞美。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插图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小动物充满好奇和喜爱,对母爱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对母爱的赞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和赞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母爱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对母爱的赞美。

2.难点:学会欣赏和赞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母鸡的特点,从而引出课题《母鸡》。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3.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喜爱和对母爱的赞美。

4.品读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母鸡照顾小鸡的情景,感受母爱的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采用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本文语言风格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欺侮”“一撮毛”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怨如诉”“警戒”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3)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1.品位对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体现,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感受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

2.理解“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这句话的意思。

四、说教法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如,在围绕主题研读课文环节,我请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找出语句,同组讨论交流,体会。

2.赏析词句法。

在体会母鸡慈爱时,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东西”“就紧叫”;“啄一啄”“像汤圆似的”“消瘦了许多”自读谈感受。

教师随即进行点拨。

3.朗读品味法
体会母鸡负责一环,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试着通过母鸡警戒的动作入:警戒、歪着、挺着、看看、警告,读出它的认真负责来。

朗读中心段时,启发学生带着对母鸡的敬重喜爱来朗读。

4.联系实际法。

由母鸡的品质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说出或写出对母亲的爱与感激,随即进行感恩教育。

五、说教学流程
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把握主要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老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特别注意易读错的词语,关键词语,如:欺侮、一撮毛。

2.回顾两种截然不同的态(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整体感知课文情感主线。

3.细读1-3自然段,学生总结讨厌母鸡的原因(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

讨厌母鸡后面尊敬母鸡形成对比。

4.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

课件出示本文中心段(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一位鸡母亲,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围绕主题,研读4-8自然段,通过品读,交流,感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母鸡作为鸡母亲的伟大无私。

理解“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

5.拓展延伸
(1)升华主题,拓展到歌颂自己的母亲。

(2)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3)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