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原料
水产食品原料

第一章水产食品原料第一节水产食品原料的种类和特性一、水产食品原料的种类水产食品原料是指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可供利用的生活于海洋和内陆水域的生物种类。
按其生物学特性,可分为动物性原料和植物性原料。
动物性原料主要包括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腔肠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植物性原料主要是藻类,常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藻类主要是褐藻门(如海带、裙带菜、巨藻、马尾藻等)和红藻门(如紫菜、江蓠、石花菜、麒麟菜等)。
(一)动物性原料根据动物细胞的数量及分化、体制及分节情况、附肢的性状、内部器官的布局和特点等,把动物分为若干个门。
常见的能作为水产食品原料的动物有脊椎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及腔肠动物门的某些种类。
1.鱼类鱼类是终生用鳃呼吸的水生脊椎动物。
体多呈纺锤形,并常覆有保护性的鳞片;终生生活于水中,以鳃呼吸,以鳍运动。
我国产的鱼类近2900种,其中海水鱼类约2100种,淡水鱼类约800种。
鱼类最早的分类方法是穆勒(Muller, J. ,1844)分类系统,他把鱼类作为脊椎动物门的一个纲。
这和动物学的分类一致;但根据拉斯和林德贝尔格(1977)的分类系统,依鱼的形态结构,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1)软骨鱼纲软骨鱼纲的主要特征:内骨骼全为软骨;体被盾鳞或光滑无鳞;鳃孔5~7对,分别开口于体外;雄性的腹鳍里侧具一交配器,称为鳍脚,体内受精;尾为歪尾型;鼻孔腹位;卵生、卵胎生或胎生;肠短,内具螺旋瓣。
软骨鱼纲又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板鳃亚纲鳃孔5~7对,分别开口于体外;背鳍如有硬棘,则固定不能竖垂;上颌不与头颅愈合;椎体分化,脊索分节地缢缩;腰带左半部与右半部愈合为一;具泄殖腔;雄性无腹前鳍脚及额上鳍脚。
全头亚纲体延长,向后细小;头侧扁;口腹位,上额与头颅合;吻短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状;背鳍2个,第一背鳍具有强大硬棘,能自由竖垂;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雄性除具鳍脚外,尚具腹前鳍脚及额上鳍脚。
第3章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营养成分

• 碘Zn硒功能 • 海藻具有富集硒的功能,吃海藻即可得到硒的补
充,海洋生物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
表3-2 鱼贝类肌肉或可食部的一般组成(%)
种类
水分 蛋白质
脂质
糖
灰分
远东拟沙丁鱼 64.6 19.2
13.8
0.5
1.9
鳗鲡(养殖) 61.1 16.4
21.3
0.1
1.1
鲣鱼
70.4 25.8
将生物组织细切后加水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 从浸出物中除去蛋白质、多糖、色素、维生素等成 分之后的游离氨基酸、肽、有机碱、核苷酸及其关 联化合物、糖、有机酸等,总称为浸出物成分(或 提取物成分)。
从广义上讲,浸出物成分可以认为是除去高 分子成分后的水溶性部分。
➢ 研究意义:
浸出物成分都是与生物体代谢有关的物质, 在生化领域早就受到多方面关注。
全氮量
3.54 4.04 2.84 3.03 3.44 3.38 3.62 3.06 3.38 3.51 1.44 2.28 2.75 2.75 3.72
粗蛋白量
22.3 25.3 17.8 18.9 21.5 21.1 22.6 19.1 21.1 21.9 9.0 14.3 17.2 17.2 23.3
6.4 天然鱼贝类与养殖鱼贝类的差异
部位
表3-6 野生及养殖真鲷肌肉的一般组成(%)
真鲷
水分
蛋白质
脂质
灰分
背肉
天然鱼 77.6 (2.5) 19.5 (4.3) 1.2 (107.1) 1.4 (5.0) 养殖鱼 73.6 (4.4) 20.1 (6.7) 4.3 (44.7) 1.5 (4.7)
体 163- 155- 174- 182- 233- 147重 325 274 400 384 397 320
第一章 水产品加工学

♦ 组胺的产生与鲜度有关,非常新鲜的鲐鱼,一般不会 组胺的产生与鲜度有关,非常新鲜的鲐鱼,
产生较多的组胺
鲱鱼(herrring)
(Clupea pallasi)
又称青条鱼,属硬骨鱼纲、鲱形目, 又称青条鱼,属硬骨鱼纲、鲱形目,重要中上层经济鱼类 体形:体长25~ 体形:体长 ~36cm,侧扁,腹部近圆形,体被圆鳞,易 ,侧扁,腹部近圆形,体被圆鳞, 脱落。无侧线,背部灰黑色, 脱落。无侧线,背部灰黑色,两侧及下方银白色 分布: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黄海、 分布:北太平洋西部,中国产于黄海、渤海 鲜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 鲜鱼肉质细嫩,脂肪含量较高(2 ~30%) 。可鲜销,可 ) 可鲜销, 加工鱼糜制品、熏制品、干制品、罐制品、 加工鱼糜制品、熏制品、干制品、罐制品、鱼油等
大眼金枪鱼(bigeye tuna) (Thunnus obesus)
金枪鱼类的一种,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金枪鱼属, 金枪鱼类的一种,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金枪鱼属,为 暖水大洋性中上层鱼类 分布: 分布:中国见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体纺锤形,较高,被细小圆鳞, 形态特征:体纺锤形,较高,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片较 大,形成胸甲。体长可达2m,体重80kg以下,是远洋 形成胸甲。体长可达2m,体重80kg以下, 2m 80kg以下 延绳渔业的主要渔获物 肉味鲜美,素有海中鸡肉之称。冷冻品大多用于罐头,。 肉味鲜美,素有海中鸡肉之称。冷冻品大多用于罐头,。 在日本用金枪鱼肉制作生鱼片, 在日本用金枪鱼肉制作生鱼片,视为上等佳肴
木叶鲽
褐牙鲆
高眼鲽
水产食品原料

去意义。
PH值
pH的测定可用玻璃电极简单而正确进行,但是由于测定的鱼种和鱼体 部位 不同,pH变化的进程也不同,所以有时不能很好地反应整体情况,需 要结 合其他测定方法综合评价。
物理法
鱼肉弹性 鱼肉的导电率
保鲜技术
保鲜技术最常用的是低温保鲜技术,另外还有化学保鲜、脱水与干藏保 鲜、气调保鲜、高压保鲜、辐照杀菌保鲜技术等。
当鱼体肌肉中的ATP分解完后,鱼体开始逐渐软化,这种现象称为自溶 作用。
鱼贝类的死后变化
自溶作用的过程
主要是水解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积极活 动的结果。
自溶
鱼体经过自溶阶段,肌肉组织逐渐变软,失去固有弹 性。
影响自溶作用的因素
种类、盐类、温度。
pH值
自溶作用在pH值4.5时强度最大,分解蛋 白质所产生的可溶性氮、多肽氮和氨基酸含量 最多。
矿物质
鱼类的矿物质含量在骨、鳞等硬组织含量高,肌肉相对含量低,在1% ~2%左右,但作为蛋白质、脂肪等组成的一部分,在代谢的各方面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
水产动物含有的维生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维生 素A、D、E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C,是维生 素的良好供给源,其分布依种类和部位而异。
维生素一般在肝脏中含量多,可供做鱼肝油 制剂。
水产品的低温保鲜技术是将鱼体温度降低,从而抑制、减缓酶和微生物 的作用,使水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鲜度。
了解鱼类的保鲜技术
掌握鱼类死后变化的过程、概念,以及鲜度判 断指标。
气味成分
鱼类的气味成分是存在于鱼类本身或贮藏加工过程中各种具有臭气或香 气的挥发性物质。
这类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但含量极微,主要有 :①挥发性含氮化合物; ④挥发性羰基化合物; ②挥发性脂肪酸; ⑤非羰基中性化合物 ③挥发性含硫化合物;
02水产食品原料

沿海均产,主要产区有辽宁、河北、山东、 江苏沿海。全年均有生产,以 5~ 6月份为盛 产期。
[经济价值 ]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鲜的
美称。
其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9克、脂肪0.8克。
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干品和罐头食品。
活文蛤和冻鲜文蛤肉均是出口创汇的产品。
沙蛤
10 月份产卵期为生产旺季。河北、山东、浙 江、福建、广东均进行人工养殖。
[经济价值 ]泥蚶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
亦可制成干品,壳可入药。
魁蚶
[地方名]大毛蛤、赤贝 [形态特征 ]大型蚶,壳质坚实丑厚,左右两
壳近相等。
[产地、产季 ]黄海北部大连及丹东地区沿海
为我国主要产区,春、秋二季为捕捞期。
角形,俗称“尖脐”。
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螯足,强大并
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
针刺。
斑节对虾
罗氏沼虾 克氏螯虾
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
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
过去常因成对出售,故称对虾。
日本对虾
又叫花虾、竹节虾。 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
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 红海等均有栖息。我国沿海 1 ~ 3 月份及 9 ~ 10月份均可捕到,虾汛旺季为1~3月份。
[经济价值 ]魁蚶是大型蚶。出肉率高,味鲜
美。市销多鲜、冻净肉,即赤贝肉。
牡蛎
牡蛎在北方称海蛎子,南方叫蚝,牡蛎是易
于养殖,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贝类,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生长快。
牡蛎壳和肉都具有生理活性作用,而且为传
统医药中的药材。
北极贝
北极贝是源自北大西洋冰冷深海的一种贝类,
水产养殖原料

• 添加量:<10% • 使用方式:小鱼多用
大鱼少用 密度低时多用 密度高少用 • 使用地区:北方中小 企业
酪蛋白
水分
CP
EE
ASH
DP
11.27 81.24
0.12
2.62
100
鲤鱼
99
DE(KJ/G) 20.43 20.20
虾糠(虾头粉)
豆粕 11.54 43.34 1.62 6.14 100
14.18
干啤酒 8.72 46.62 0.38 6.40 100 酵母
花生粕 9.63 47.8 0.93 6.25 100
后 两
采食量
0.77 ±0.0141a
0.84 ±0.0141b
0.88 ±0.00676c
0.83 ±0.0219b
周
饲料转 化率
1.63 ±0.0692a 1.62 ±0.0535a
1.68 ±0.0242a
1.62 ±0.0311a
用途及不足
特色乳仔料 低档乳仔料 高档水产料 不足
产量有限 工艺尚需完善 机理研究严重缺乏
• 添加量:〈15%
啤酒糟的使用
• 优点:啤酒香味 性价比优
• 不足:质量控制
• 气味:啤酒味 • 添加量:<15%
菜籽粕
• 优点:蛋氨酸较高 性价比优
• 不足:毒素含量高 植酸磷含量高
• 口味:苦味 • 添加量:范围宽 • 产量:500万吨左右
植物蛋白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灰分 DP DE 麦芽根 10.71 36.58 0.66 6.84 100 11.62 膨化大豆 7.38 36.65 16.64 5.15 100 15.56 玉米酒精蛋白 9.12 37.91 10.21 5.00 95.66 11.80 棉籽粕 10.05 41.78 0.78 6.46 100 11.79
水产品类原料基础知识

(二)水产品类原料的化学成分
名称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水 氧化三甲胺
性质
含量在15—20%,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且鱼类中含有胶原蛋白和黏蛋白, 所以在加水炖煮后易消化,冷却后形成鱼冻。 含量在1—7%,低于畜禽肉,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易被人体消化 吸收,但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和腐败,所以鱼类较难保管。 水产品类原料所含无机盐一般以钾、磷、碘、铜较多。海洋鱼中碘、钙 含量较淡水鱼高。 鱼类中核黄素和尼克酸含量比畜肉多。鱼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 鱼肉中含水分较多,一般在52—82%,仅在制作过程中损失较少,所以 在烹调后能保持质地软嫩。 是一种呈鲜物质,极不稳定,容易还原成具有腥味的三甲胺 三甲胺易溶于酒精,并能与醋酸中和。
和
化,冷却后形成鱼冻。
,所以在加水炖煮后易胶
5.水产品类原料中所含的无机盐,一般
以、
、
、
、 较多。
6.鱼肉中含水量较多,一般在
。Hale Waihona Puke 7.海中牛奶是指是指
。
,海中鸡蛋是指
,益智海味
8.烹调中常用的鱼的体形
有
、
、
、
。
9.鱼类的部位分档大体可分为
、
、
三大部分。
10.大部分鱼类的鱼头是肉少骨多,皮层含 肉质肥
较多,
贻贝:被称为“海中鸡蛋”
总之,繁多的水产品品种,在营养作用上
各有特点,大多数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 低,且含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具有较高的 营养价值;部分水产品的食疗作用也较好。
二、水产品类原料的组织结构
(一)、鱼类的体形
水产饲料原材料范文

水产饲料原材料范文水产饲料的原材料是指用于制备水产饲料的各种成分,包括动物类、植物类、无机类以及其他的添加物。
这些原材料通过合理的配比和加工工艺,可以满足水产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繁殖。
一、动物类原材料:动物类原材料包括鱼粉、虾粉、蟹粉、虾青素等。
鱼粉是指利用鱼类加工制成的粉状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虾粉是利用虾类加工得到的粉状原料,富含高品质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
蟹粉是由蟹类经过高温脱水、研磨得到的粉状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虾青素是一种红色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中,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类原材料:植物类原材料包括大豆粕、玉米粉、豌豆粉、小麦粉等。
大豆粕是由大豆加工得到的一种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各种必需氨基酸。
玉米粉是由玉米磨碎而成的饲料原料,含有较高的能量和淀粉。
豌豆粉是由豌豆经过研磨得到的饲料原料,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小麦粉是由小麦加工得到的饲料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无机类原材料:无机类原材料主要包括磷酸盐和钙质添加物。
磷酸盐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矿物质补充源,能够促进鱼类骨骼和鳞片的生长,提高鱼类的饲料转化率。
钙质添加物是为了补充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钙元素,有助于鱼类骨骼发育和鳞片形成,提高抗病能力。
四、其他添加物:其他添加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酶制剂和抗生素等。
维生素是水产饲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免疫机能。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抗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提高养殖效益。
总结起来,水产饲料的原材料包括动物类、植物类、无机类和其他添加物。
合理选用和配比这些原材料,可以制备出适合不同水产动物生长阶段需求的饲料,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环保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海参类
①种类:海蜇、黄斑海蜇、叶腕海蜇、拟腕海蜇 等。 ②特性: 肉质坚韧,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并有 治疗高血压、哮喘、抑制癌症发展。 由于含水量大,加工过程中需用盐和明矾脱水 防腐。
12
(二)水生植物
主要:海水藻类植物。
1)海带: 藻类植物。可食用、药用,并可提取海藻胶、甘露 醇等工业原料。 2)紫菜: 藻类植物。主要种类:园紫菜、坛紫菜、长紫菜 和甘紫菜。 特性:含蛋白质、碘、磷、钙、汞营养丰富的海
5
(3)鱼体的含水量与脂肪含量的关系
根据脂肪量的高低: 少脂鱼类(脂肪含量在1%以下); 中脂鱼类(1%-5%); 多脂鱼类(5%-15%); 特多脂鱼类(15%以上)。 通常含脂量低的鱼类含水量高。淡水鱼一 般含脂量一般较海水鱼低,因而易腐败。
6
2、虾类: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1)种类: 海水虾类:日本对虾(斑节虾)、长毛对虾(大 黄虾)、周氏新对虾(麻虾)、龙虾等。 淡水虾类:日本沼虾(青虾)、秀丽白虾(白 虾)、海南沼虾、中华小长臂虾、中华齿米虾。 (2)特性: 肌肉的主要化学成份与鱼类相同,蛋白质较一般 鱼类高,无机盐丰富,钙、磷和糖元含量高; 但脂肪较少,水份较多,比鱼类更易腐败变质, 需及时冷藏保鲜。
黄姑鱼、比目鱼、鲨鱼、海鳗、河豚鱼等。 ②淡水鱼类:略
4
(2)特性
①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脂肪少、肌肉组织疏松、易消化吸收。 ②鱼肉含水多、皮薄、鳞易脱落,捕捞、运输 中极易受伤。 ③体表粘液是细菌极好的培养。易从眼、鳃、 口等侵入体内大量繁殖,致使鱼肉逐渐腐败。 ④鱼体内酶的活力较强,可加速腐败的进程。
62
钠离子对刀额新对速自溶的影响
64
钙离子对刀额新对虾快速自溶的影响
65
(4)温度的影响
66
(5)紫外线的影响
紫外线:波长为200~380nm之间的光波; 200~280nm:杀菌作用; 320~380nm:光化学作用。 将反应液置于一定高度和一定功率的紫外灯下 照射,通过变换照射时间来确定最佳的照射条 件,不同照射时间下的自溶水解曲线如图所示。
测定甲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
测定挥发性还原物质;
测定组胺; 乌贼的鲜度评定:测定胍丁胺等。
85
(四)物理评定
鱼体的弹性: 新鲜鱼: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随着鲜度的降 低,鱼肉的弹性也下降。 测定仪器:弹性仪; 当用弹性仪在鱼体肌肉上按压时,鱼肉产生一 定形变的压力值,可由指示仪表给出; 根据指示的弹性值,可直接确定被测鱼的鲜度 等级或由标准曲线查得鲜度等级。
86
(四)物理评定
鱼体的导电率: 鱼死后僵硬过程中,随着糖原的降解及乳酸的 生成,其氢离子浓度也发生变化。
氢离子浓度与其导电率有密切关系。
鱼肉压榨液的黏度 眼球水晶体混浊度
87
四、鱼贝类鲜度的保持方法
低温保鲜 电离辐射保鲜 化学保鲜 气调保鲜
88
89
90
冰藏保鲜
第2节 水产原料
马荣琨 2013.2
教学目标
了解水产原料的特性、物理性质 熟悉水产品的主要成分 掌握水产品死后变化、加工过程中的 变化
2
第一部分 水产原料的特性
水产品的种类特性 水生动物 水生植物
3
(一)水生动物
1、鱼类 (1)种类:
①海水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
21
22
(二)肌浆蛋白
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可 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 分子量一般在1万~3万。 低温贮藏和加热处理中,较稳定,热凝温度较 高。
23
24
(四)胶原的结构和性质
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支持结构的主要组成。 在人的身体中这是皮肤、筋、软骨、骨骼及结 缔组织的最主要的蛋白质。
38
抽提物成分
39
六、 鱼贝类维生素
40
(一)脂溶性维生素
41
2、维生素D(Vit D)
天然食物中含脂高的海水鱼及其肝脏是优良的Vit D源,其他动物肝蛋白、奶油相对也较多,其他含 量均较低。
42
3 维生素E(Vit E)
43
(二)水溶性维生素
Vit B1又称硫胺素(thiamin)鱼类中除八目鳗、河鳗、鲫、 鲣等少数鱼肉含量约0.4~0.9mg/100g之外,多数鱼类在 0.10~0.40mg/100g范围,一般来说暗色肉比普通肉含量 44 高,肝脏中含量与暗色肉相同或略高。
1、适用对象:死后僵硬前或者僵硬中的鱼贝类 2、作用: (1)由冰到水,吸收热量,降温; (2)水,冲洗微生物和污物; (3)表面湿润,有光泽,避免干燥。
91
3、注意事项
(1)水清洗鱼体; (2)处理及时迅速; (3)冰量充足; (4)不宜过量堆积; (5)融化的冰水要易于排出; (6)空气温度不宜过低; (7)注意观察荣水温度和外观; (8)3~5d,不宜超过一周。
13
第二部分 水产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鱼贝类的水分 鱼贝类的蛋白质 鱼贝类的脂质 鱼贝类的糖类 鱼贝类的提取物成分 鱼贝类的维生素 鱼贝类的无机质
14
一、 水分
15
二、鱼贝类的蛋白质
16
(一)鱼贝类肌肉组织
17
18
19
20
(二)鱼贝类的蛋白质组织
67
68
紫外线照射时间同自溶反应密切相关: 适当的照射时间,则对自溶反应起促进作用,反 之则效果不佳或起抑制作用。
69
3.腐败变质阶段
定义:
鱼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氨基 酸及其它含氮物质被分解为氨、三甲胺、吲哚、 组胺、硫化氢等低级产物,使鱼体产生具有腐败 特征的臭味,这种过程称为腐败。
25
胶原的氨基酸组成(共性):
26
27
28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氨基酸价
29
鱼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
30
三、 鱼贝类的脂质
31
(一)鱼贝类脂肪含量
32
拟远东沙丁鱼脂肪含量的周年变化
33
(二)鱼贝类脂质的特征
脂肪酸:大都是C14-C20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 酸、单烯酸和多烯酸。 脂肪酸的组成:因动物种类、食性而不同,也随季 节、水文、饲料、栖息环境、成熟度等而变化。 脂质特征:富含n-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46
4 维生素C(Vit C)
47
七、鱼贝类的无机质
48
第三部分 鱼死 后的变化
1.僵直 2.自溶 3.腐败
49
1、僵硬阶段
温度是主要的因素:
不同温度鳕鱼死后僵硬时间的影响情况如下:
死后僵硬开始时间 僵硬持续时间
鱼体温度
35。C 15。C 10。C 5。C 1。C
3—10分钟 2小时 4小时 16小时 35小时
34
四、 鱼贝类的糖类
(一)鱼贝类的糖原
35
36
(二)鱼贝类的其他糖类
37
五、 鱼贝类的提取物成分
定义: 将鱼贝类组织,用水或热水抽提可以溶出各种水 溶性成分,除了蛋白、多糖类、色素、维生素、 无机物以外的有机成分总称为提取物成分。 广义上解释为除去高分子成分的水溶性成分。一 般将只除去蛋白质和脂肪而制的
59
(2)PH的影响
试验发现:鱼的自溶作用在PH4.5时强度最大, 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可溶性氮、多肽氮和氨基 酸含量最多;而高于或低于此pH值时,自溶作 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虾类:自溶的最适pH值在7附近。
60
61
(3)盐类的影响
添加多量食盐:可以阻碍其自溶作用的进行速度, 但即使鱼肉是浸泡在饱和盐水中,其自溶作用仍能 缓慢地进行。 各种盐类对鱼肉自溶作用的影响情况是不同: 当NaCl、KCl、MnCl2、MgCl2等盐类微量存在时, 可以促进自溶作用的进行; 当其大量存在:起阻碍作用; CaCl2、BaCl2、CaS04、ZnS04等:只要存在微量也能 对自溶作用产生阻碍。 虾类自溶反应时,NaCl起较大的激活酶的作用。
51
52
53
54
55
2.自溶作用阶段
定义:指鱼体自行分解(溶解)的过程。 原因:水解酶积极活动的结果。 水解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自溶作用的本身不是腐败分解,但由于鱼肉组织中 蛋白质越来越多地变成氨基酸类物质,则为腐败微 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加速腐败进程。 温度是关键,低温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74
75
三、鱼贝类的鲜度评定
鲜度:是指鱼贝类原料死后肉质的变化程度。 鲜度评定: 是按一定的质量标准,对于贝类的鲜度质量做出判 断所采用的方法和行为。 鲜度评定方法: 感官评定;化学评定;微生物评定;物理评定。
76
鱼类鲜度感官质量指标
77
(二)微生物评定
78
微生物评定的影响因素
9
5、乌贼类:海产
①种类:我国产量最大的是台湾枪乌贼(占全国产 量90%)。金乌贼、无针乌贼。 ②特性: 营养价值丰富,属高蛋白食品,也是名贵的滋补 品。有养血滋阴、益胃通气。 乌贼类的墨汁:高级绘画的颜料。
10
6、海胆类
①种类:紫海胆、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 ②特性:氨基酸组成全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