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食品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水产复习

水产复习

试卷共有五种题型,选择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绪论一、水产食品原料的特性1、多样性(1)种类多;(2)含脂量差异大2、易腐性(1)原料的捕获与处理方式;(2)原料本身的特性3、渔获量不稳定性(1)人为过度捕捞(2)周期性的鱼类资源变化(3)外界环境造成的不稳定性4、原料成分多变性二、水产品的营养特点(功能)。

水产食品的营养功能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组成齐全而且含量平衡,属于优质蛋白质:(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都属于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3)矿物质丰富,如微量元素Zn、Se、Cu、Fe等;(4)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前体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含量都较高;(5)海藻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如海藻淀粉、褐藻酸、纤维素等。

水产食品的感官功能与食品的成分和组织结构有关。

(1)水产食品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经过加工或烹调后,具有一定的状态、造型、光泽、颜色等外观美学特征。

(2)色、香、味、形等俱佳的水产食品,能够给人以愉快的感觉、畅美的享受,能够满足人类内外感受器官的生理需要,形成所谓“好吃”的特点,最终表现出对感官的味觉、嗅觉、视觉的应答功能。

水产食品中含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因子,具有非常重要的保健功能。

水产食品中能发挥保健功能的主要功能因子可分为12大类:(1)活性多糖类,如海参多糖、甲壳素和壳聚糖、海藻多糖等;(2)氨基酸类,如牛磺酸、海带氨酸等;(3)多肽类,如降血压肽、抗氧化肽、抗肿瘤肽;(4)蛋白质类,如藻胆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5)糖蛋白类,如贝糖蛋白、海参糖蛋白、乌贼墨糖蛋白等;(6)活性脂质类,如EPA和DHA、磷脂、糖脂等;(7)萜类,如角鲨烯、卤代萜、海兔素等;(8)天然色素类,如β-胡萝卜素、叶绿素、藻胆色素等:(9)皂甙类,如海星皂甙、海参皂甙等;(10)生物碱类,如甘氨酸甜菜碱、丙氨酸甜菜碱;(11)多酚类,如褐藻多酚、腐殖酸等;(12)微量元素类,锌、有机硒、有机碘等。

《水产食品加工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水产食品加工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水产食品加工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水产品的化学组成成分一、鱼贝类的水分[1]水的作用●溶解物质如糖、盐;分散蛋白质、淀粉等●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调节渗透压●影响产品的加工、保藏和质量[2]食品中水分●游离水,结合水[3]水分活度●Aw=P/p0二、鱼贝藻的蛋白质[1]鱼贝类肌肉组织●普通肉和暗色肉●红肉鱼和白肉鱼[2]鱼贝类的蛋白质组织1.鱼肉类蛋白质●细胞内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纤维蛋白质●细胞外蛋白质◆肌基质蛋白质2.鱼类肌肉蛋白●肌原纤维蛋白盐溶●肌浆蛋白水溶●肌质蛋白不溶[3]肌肉的构造1.肌纤维●细胞组成◆肌膜◆肌原纤维✓粗肌丝✓细肌丝✓肌原纤维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肌浆✓溶酶体◆肌细胞核2.肌基质蛋白(构成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弹性蛋白3.胶原氨基酸共性组成●胶原蛋白●交联◆胶原蛋白的应用◆其它基质蛋白[4]水产品过敏原[5]水产品过敏蛋白[6]海藻蛋白质1.藻胆蛋白2.藻红蛋白3.藻蓝蛋白4.异藻蓝蛋白三、鱼贝类的脂质[1]脂肪1.非极性脂肪2.极性脂肪[2]鱼贝类脂肪含量1.脂质含量2.作用●作为热源●必须营养素●代谢调节物质●绝缘物质●缓冲3.影响脂质含量的因素●环境条件(水温、生栖深度、生栖场所等)●生理条件(年龄、性别、性成熟度)●食饵状态(饵料的种类、摄取量)四、鱼贝类的糖类[1]鱼贝类的糖原●贝类●鱼类[2]水产品的其他糖类●中性粘多糖●酸性粘多糖五、鱼贝类的提取成分[1]Extract的定义1.抽提成分●含氮成分●非含氮成分2.提取物成分研究课题●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食品化学方面的研究●食品工业方面的研究3.提取物成分的分布含氮成分●游离氨基酸●低分子肽●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有机盐类●其他低分子成分非含氮成分●有机酸●游离单糖类六、鱼贝类的维生素[1]脂溶性维生素(A、D、E、K)1.维生素D(Vit D)2.维生素E(Vit E)[2]水溶性维生素(B、C)1.硫氨素(Vit B1)2.核黄素(Vit B2)3.尼克酸又称烟酸(Vit B5)4.维生素C(Vit C)七、鱼贝类的无机质[1]概述1.常量元素(Na、K、Ca、Mg、Cl、P、S)2.微量元素(Mn、Co、Cr、I、Mo、Se、Zn、Cu等)[2]鱼贝类中无机含量的特点●硬组织含量高●肌肉相对含量低●作为蛋白质、脂肪等组成的一部分●体液的无机质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同渗透压力调节和酸碱度平衡相关八、鱼贝类的呈味成分[1]鱼类[2]甲壳类[3]贝类●琥珀酸及其钠盐具有鲜味,其次还有苷氨酸等●糖原具有调和浸出物成分的味,增强浓厚感[4]其他水产食品加工学什么是root effect?答:root effect(鲁特效应):鱼类特有的现象,是指当血液中p(CO2)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下降,而且Hb氧容量也下降的现象。

水产食品学.doc(可打印修改) (2)

水产食品学.doc(可打印修改) (2)

第一篇水产食品原料学绪论一、概述水产食品是以生活在海洋和内陆水域中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动植物原料,经过各种方法加工制成的食品。

二、常见鱼类1、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鲤鱼、金枪鱼。

三、水产食品的特性1、多样性:种类多;含脂量差异大2、易腐性:一是原料的捕获与处理方法;二是其组织、肉质的脆弱和柔软性。

3、渔获量不稳定性4、原料成分多变性第一章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第一节鱼贝类水分1.水的作用:溶解物质如糖、盐;分散蛋白质、淀粉等;影响产品的加工、包藏和质量。

2.食品中的水分:游离水、结合水。

3.水分活度:第二节鱼贝类的蛋白质一、鱼贝类肌肉组织普通肉红肉鱼类鱼肉鱼暗色肉白肉鱼类1、普通肉和暗色肉普通肉:激烈、短时间运动。

如猎食、跳跃、避敌等。

暗色肉:慢速、持续的运动。

如缓慢持续性的洄游运动。

暗色肉的肌纤维稍细,富含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色素蛋白质及各种酶蛋白,并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等。

2、红肉鱼和白肉鱼红肉鱼:金枪鱼等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等蛋白质,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色,一般称为红色肉,并把这种鱼称为红色鱼。

白肉鱼:把带有浅色肉和白色肉的鱼类称为白肉鱼。

如鲤鱼。

二、鱼贝类的蛋白质组织肌原纤维蛋白质细胞内蛋白质鱼肉蛋白质肌浆蛋白细胞外蛋白质——肌基质蛋白质(结缔组织蛋白质)(一)肌原纤维蛋白肌原纤维ATP酶活性的降低或消失,蛋同时肌球蛋白在盐类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白肌钙蛋白(二)肌浆蛋白♦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可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种类复杂,其中很多是与代谢有关的酶蛋白。

分子量一般在1万到3万之间。

♦低温贮藏和加热处理中,较稳定,热凝温度较高。

此外,色素蛋白的肌红蛋白亦存在于肌浆中。

运动性强的洄游性鱼类和海兽等暗色肌或红色肌中的肌红蛋白含量高,是区分暗色肌与白色肌(普通肌)的主要标志。

(三)肌基质蛋白胶原蛋白肌基质蛋白构成结缔组织弹性蛋白(四)胶原的结构和性质♦胶原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支持结构的主要组成。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讲解【范本模板】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讲解【范本模板】

一、填空题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乳酸;琥珀酸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4、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2、持水性下降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琼胶、卡拉胶、褐藻胶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

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肌红蛋白、血红蛋白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僵硬、解僵、自溶、腐败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甘氨酸16、牛磺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原料的生物活性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P234糖类、山梨醇、聚合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P137K值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P112海洋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其他毒素(蟹类毒素、螺类毒素、鲍毒素、海参毒素、海兔毒素、蟾蜍毒素)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课件苯甲酸、苯甲酸钠;(省略后面)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2、4—二氯苯氧乙酸、可用毒性较低的防腐剂代替21、如何使热风水产品烘道内产生负压课件烘道设计成抽风量大于鼓风量,出口处设有抽风机,形成一定的真空.22、水份达标的墨鱼干表层白色物质是何物质 P273甜菜碱,是一种非蛋白的碱性化合物。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4、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5、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7、三大海藻食品胶,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9、水产调味料分类,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16、牛磺酸,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21、如何使热风水产品烘道内产生负压22、水份达标的墨鱼干表层白色物质是何物质23、高脂鱼不适合加工哪类水产食品?24、用鲨鱼肉加工水产食品应先如何处理?25、影响鱼体自溶的因素26、养殖对虾的饲料为什么要添加虾壳粉?27、虾和蟹在加热时为何就会变成红色了?28、在加工某些水产食品有什么方法增强产品香气?29、海产动物的脂质特征富含30、水产品体表色素,31、高度不饱和脂肪酸,32、水产食品呈鲜味成分,33、影响鱼腐败速度的因素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盐溶性蛋白的有:()A肌浆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球蛋白 D弹性蛋白2、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A vitAB vitBC vitCD vitD3、下列氨基酸属于必须氨基酸的有()A LysB GluC ThrD Asp4、牛磺酸属于:()A 游离氨基酸B 结构氨基酸 C必须氨基酸 D含硫氨基酸5、下列物质哪些属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A 牛磺酸B EPAC DHAD 乳酸6、下列属于呈鲜味成分的有()A AlaB GluC IMPD AsP7、下列属于冷冻变性抑制剂有()A 糖B 盐C 味精D 蛋清8、水产品体表色素()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类胡萝卜素9、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 ( )A TVB-NB TMAC K值 D组胺10、海产动物的脂质特征富含( )A饱和脂肪酸 B不饱和脂肪酸 C多不饱和脂肪酸11、鲑鱼红色肉的色素是()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类胡萝卜素 D胆红素12、海马属于何类海洋动物()A节肢动物 B鱼类 C棘皮动物 D爬行动物13、紫菜属于海洋何类海藻植物()A红藻门 B褐藻门 C蓝藻门 D甲藻门14、海蜇属海洋何类动物()A腔肠动物 B棘皮动物 C鱼类动物 D软体动物15、形成鱼糜制品弹性的鱼肉蛋白质A肌原纤维蛋白质 B肌浆蛋白质 C肌基质蛋白质 D胶原蛋白质16、鱼贝类鲜度的常用的保持方法A气调保鲜 B电离辐射保鲜 C低温保鲜 D化学保鲜17、生产鱼糜制品为增强鱼糜制品弹性常用的凝胶化温度A 45℃B 60℃C 80℃D 90℃18、防止鱼糜制品凝胶劣化的温度A 45℃B 60℃C 80℃D 90℃19、水产品体表色素变化是()A肌红蛋白氧化 B血红蛋白氧化 C类胡萝卜素氧化鱼肉的色一般由所形成的()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类胡萝卜素三、判断题1、肌浆蛋白属于盐溶性蛋白()2、鲑鱼红色肉的色素是由来于胡萝卜素()3、海洋鱼类富含琥珀酸()4、牛磺酸属于必须氨基酸()5、DHA属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6、所有的河豚鱼肉都有毒()7、蔗糖是减少鱼肉冷冻变性抑制剂()8、鱼类的中性脂质大多为甘油单酯 ( )9、牡蛎富含锌 ( )10、快速冻结食品其内部组织的冰晶粗大 ( )11、海带属海洋红藻门植物()12、海蜇属海洋腔肠动物()13、夏季的牡蛎风味比冬季鲜美()14、金枪鱼含有丰富的His()15、鲨鱼的鲜度常用化学指标VBN测定()16、海洋生物含碘量比淡水生物低()17、蔗糖是减少鱼肉冷冻变性抑制剂()18、鱼类的中性脂质大多为甘油三酯 ( )19、鱼贝类的脂质特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20、慢速冻结食品其内部组织的冰晶粗大 ( )21、海参是唯一不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 ( )22、海胆是腔肠动物 ( )23、光裸星虫是棘皮动物 ( )24、冻结温度低,能否提高水产食品的原有鲜度( )25、鱼贝类的鲜味与生长季节有关系 ( )26、红肉鱼一般是低脂鱼 ( )27、用冷冻鱼糜为原料制造鱼丸,为提高鱼丸弹性需要漂洗 ( )28、用新鲜鱼为原料制造鱼丸,为提高鱼丸弹性需要漂洗( )29、加盐擂溃鱼糜时间充分可提高鱼丸弹性需要漂洗 ( )30、擂溃鱼糜温度低于10℃可提高鱼丸弹性需要漂洗 ( )31、水产品呈味的核心是谷氨酸、IMP、AMP ( )32、水产品呈味的核心是琥珀酸、甜菜碱( )33、水产品呈味的核心是糖原、脂肪、牛磺酸( )34、紫菜属于褐藻门海洋植物()35、海蜇属海洋软体动物()36、金枪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37、金枪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38、鱼肉赖氨酸含量较高()39、甘氨酸甜菜碱广泛分布于海产无脊柱动物的肌肉中()40、甘氨酸甜菜碱广泛分布于海产鱼肉中()41、鱼类肌肉糖原的含量与鱼的致死方式无相关()42、糖原在贝类的呈味上有间接的相关性()43、鱼贝类提取物成分特在产卵期,前后有显著的变化()44、鱼鲜度指标K值和细菌腐败有关系()45、鱼贝类鲜度的保持常用方法是气调保鲜法()46、鱼贝类低温保鲜方法是微冻保鲜()47、鱼原料鲜度判断的常用方法K值()48、冻结温度低,能提高水产食品的原有鲜度()四、名词解释1、鱼肉凝胶形成能2、食品冻结率:3、K值:4、抽提型水产调味品:5、软罐头:6、鱼糜制品:7、冷冻食品重结晶:8、IQF:9、食品的冻结点:10、鱼体死后僵硬 11、鱼体解僵12、鱼贝类提取物 13、核苷酸关联化合物14、鱼体鲜度评定 15、冷冻鱼糜 16、加工水产干品-罨蒸17、腌制咸鱼-熟成 18、腌海蜇-提干五、问答题1、水产食品冷藏时品质变化的现象?2、用冷冻鱼糜为原料制造鱼丸,如何提高鱼丸弹性?3、水产品呈味的构成成分4、为什么红色鱼肉在食用价值和加工贮藏性能方面不如白色鱼肉?5、水产品加工及贮藏中产生的变色因素有哪些?6、水产软罐头生产注意事项?7、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8、水产食品资源的特性?9、用冰鲜鱼原料制造鱼糜制品,如何提高鱼糜制品弹性?10、有的鱼干色泽为什么不是透明或白色?你有何加工技术减少咸鱼干色泽变深?11、水产食品贮藏各种防腐因子有哪些12、水产贝类马口铁罐头汤汁变黑,你如何解决该技术?13、举例海藻胶在某些食品中作增稠剂的应用?14、鱿鱼丝加工原理—肌肉结构和鱼不同15、采用什么措施保证即食珍味鱼干12个月不发霉?16、关于蚝油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采用哪些技术措施保证蚝油产品的质量?17、从食品安全危害分析生面包虾工艺,哪些工序是关键控制点?18、水产冷冻食品质量取决因素?采用哪些措施保证水产冷冻食品的质量?19、咸鱼腌制过程的化学变化20、金枪鱼肌肉肌红蛋白的氧化速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水产食品学复习题及答案

水产食品学复习题及答案

⽔产⾷品学复习题及答案⽔产⾷品学复习题及答案绪论1⽔产原料的特性有哪些?答:1、原料供给的不稳定性:影响渔获量的⾃然因素(季节、渔场、海况、⽓候、环境⽣态)⼈为捕捞因素:引起种群数量剧烈变动,甚⾄引起整个⽔域种类组成的变化(我国原来的四⼤海产经济鱼类,由于资源的变动和酷渔滥捕等原因,产量⽇益下降;⽽某些低值鱼类如鲐鱼、沙丁鱼和鳀鱼等产量⼤幅度上升;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柔鱼和⾦枪鱼的渔获量正在逐年增加。

)2、原料的易腐性:(1)内因:组织、⾁质的特点(鱼体表⾯组织脆弱、鳞⽚易于脱落,容易遭受细菌侵⼊;鳃及体表附有各种细菌,体表的黏液起到培养基的作⽤;肌⾁组织⽔分含量⾼,结缔组织少,易因外伤导致细菌侵⼊;鱼体内所含酶类在常温下活性较强,因鱼⾁蛋⽩质分解⽽⽣成的⼤量低分⼦代谢物和游离氨基酸,成为细菌的营养物;⼤量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2)外因:原料的捕获与处理⽅式(渔业⽣产季节性很强,渔汛期鱼货⾼度集中,捕获后,除⾦枪鱼之类⼤型鱼外,很少能马上剖肚处理,⽽是带着易于腐败的内脏和鳃等进⾏运输和销售,细菌容易繁殖;鱼类的外⽪薄,鳞⽚容易脱落,在⽤底拖⽹、延绳⽹、刺⽹等捕捞时,鱼体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细菌就从受伤的部位侵⼊鱼体.)3、原料的多样性(1)种类多(2)含脂量差异⼤4、原料成分多变性定义:⽔产动物由于⼀年中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以及⽣长、⽣殖、洄游和饵料来源等⽣理⽣态上的变化不同,造成个体中脂肪、⽔分、蛋⽩质、糖原等成分的明显变化(影响因素(⾃然):环境、种类、性别、年龄、⼤⼩、季节、产卵、饵料⼈⼯饵料对于鱼类肌⾁成分的变化的影响)4、试述我国⽔产品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答:⼀、我国⽔产⾷品加⼯的主要问题1、出⼝贸易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较⼤2、⽔产加⼯受原料、技术⼯艺以及设备装备的影响⼗分突出3、⽔产加⼯⽔平不⾼,精深加⼯潜⼒巨⼤4、从业⼈员整体素质⽋缺⼆、⽔产品加⼯的重点发展⽅向1、⽔产品⾷⽤安全与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2、⾼新技术在⽔产加⼯上的应⽤3、淡⽔鱼加⼯的应⽤基础理论和加⼯4、海⽔中上层鱼类加⼯技术研究5、海产贝类加⼯技术及净化技术开发6、藻类深加⼯技术7、海洋保健品和海洋药物研究8、⽔产品加⼯机械的国产化研制第⼀章⽔产⾷品原料的营养成分1、名词解释:红⾁鱼、⽩⾁鱼、鱼贝类提取物答:红⾁鱼:⾦枪鱼等的普通⾁中也含有相当多的肌红蛋⽩和细胞⾊素等⾊素蛋⽩质,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般称为红⾊⾁,并把这种鱼类称为红⾁鱼。

水产食品科学 答案

水产食品科学  答案

水产食品科学答案一、填空,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14分。

1. 鱼类蛋白质中的肌原纤维蛋白是有肌动蛋白_、_肌球蛋白_、_肌钙蛋白_、_原肌球蛋白组成。

2.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_Lys含量特别高,可与谷物类食物蛋白互补。

3.鱼贝类的脂质特征是富含_n-3多不饱和脂肪酸。

4.鱼贝类提取物的游离氨基酸中最为特殊的两种是His_和Tau。

5.鱼贝类的鲜度评定方法有_感官评定法_、__微生物学法、_化学法_和物理法。

6.海洋鱼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脂肪酸是DHA和EPA 。

二、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肌原纤维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肌动蛋白和(D)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肌浆蛋白 D:肌球蛋白2.鱼类中脂溶性维生素不包括( 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3.下列同鱼类鲜度相关的指标是( A )A:K值 B:过氧化值 C:ATP D:PUFA4.肉中(C)含量增高,则肉变得僵硬。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肌动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5.贝类中含有的主要糖类成分是(C)。

A:淀粉 B:膳食纤维 C:糖原 D:乳糖三、判断分析,指出可能的错误处并改正错误处。

本题共5 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鱼贝类肌肉的蛋白质,由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和肌基质蛋白质组成。

(√)2.鱼类蛋白质消化率低于畜肉。

(×)改:高于3.甲壳质和硫酸软骨素都是鱼贝类中存在的糖类物质。

(√)4.鱼体死后的细菌繁殖从解僵才开始。

(×)改:从一开始就与死后的生化变化、僵硬以及解僵等同时进行。

5.腌制水产品时等渗溶液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

(×)改:最适宜生长四、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鱼贝类提取物:(3分)将鱼贝类组织,用水或热水抽提可以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除了蛋白、多糖类、色素、维生素、无机物以外的有机成分总称为提取物成分。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讲解

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讲解

一、填空题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乳酸;琥珀酸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4、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2、持水性下降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琼胶、卡拉胶、褐藻胶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

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肌红蛋白、血红蛋白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僵硬、解僵、自溶、腐败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甘氨酸16、牛磺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原料的生物活性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P234糖类、山梨醇、聚合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P137K值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P112海洋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其他毒素(蟹类毒素、螺类毒素、鲍毒素、海参毒素、海兔毒素、蟾蜍毒素)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课件苯甲酸、苯甲酸钠;(省略后面)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2、4-二氯苯氧乙酸、可用毒性较低的防腐剂代替21、如何使热风水产品烘道内产生负压课件烘道设计成抽风量大于鼓风量,出口处设有抽风机,形成一定的真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食品学复习题及答案绪论1水产原料的特性有哪些?答:1、原料供给的不稳定性:影响渔获量的自然因素(季节、渔场、海况、气候、环境生态)人为捕捞因素:引起种群数量剧烈变动,甚至引起整个水域种类组成的变化(我国原来的四大海产经济鱼类,由于资源的变动和酷渔滥捕等原因,产量日益下降;而某些低值鱼类如鲐鱼、沙丁鱼和鳀鱼等产量大幅度上升;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柔鱼和金枪鱼的渔获量正在逐年增加。

)2、原料的易腐性:(1)内因:组织、肉质的特点(鱼体表面组织脆弱、鳞片易于脱落,容易遭受细菌侵入;鳃及体表附有各种细菌,体表的黏液起到培养基的作用;肌肉组织水分含量高,结缔组织少,易因外伤导致细菌侵入;鱼体内所含酶类在常温下活性较强,因鱼肉蛋白质分解而生成的大量低分子代谢物和游离氨基酸,成为细菌的营养物;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2)外因:原料的捕获与处理方式(渔业生产季节性很强,渔汛期鱼货高度集中,捕获后,除金枪鱼之类大型鱼外,很少能马上剖肚处理,而是带着易于腐败的内脏和鳃等进行运输和销售,细菌容易繁殖;鱼类的外皮薄,鳞片容易脱落,在用底拖网、延绳网、刺网等捕捞时,鱼体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细菌就从受伤的部位侵入鱼体.)3、原料的多样性(1)种类多(2)含脂量差异大4、原料成分多变性定义:水产动物由于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以及生长、生殖、洄游和饵料来源等生理生态上的变化不同,造成个体中脂肪、水分、蛋白质、糖原等成分的明显变化(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种类、性别、年龄、大小、季节、产卵、饵料人工饵料对于鱼类肌肉成分的变化的影响)4、试述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答:一、我国水产食品加工的主要问题1、出口贸易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较大2、水产加工受原料、技术工艺以及设备装备的影响十分突出3、水产加工水平不高,精深加工潜力巨大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欠缺二、水产品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1、水产品食用安全与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2、高新技术在水产加工上的应用3、淡水鱼加工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加工4、海水中上层鱼类加工技术研究5、海产贝类加工技术及净化技术开发6、藻类深加工技术7、海洋保健品和海洋药物研究8、水产品加工机械的国产化研制第一章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1、名词解释:红肉鱼、白肉鱼、鱼贝类提取物答:红肉鱼:金枪鱼等的普通肉中也含有相当多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等色素蛋白质,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色,一般称为红色肉,并把这种鱼类称为红肉鱼。

(鲐巴鱼、金枪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青鳞鱼、金线鱼)。

白肉鱼:把带有浅色普通肉或白色肉的鱼类称为白肉鱼,如鲤鱼。

提取物成分(Extractives)(萃取物、浸出物或抽提物):将鱼贝类组织切碎后,用水或热水抽提,可以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其中除去了蛋白、多糖、色素、维生素、无机物以外的有机成分总称为提取物成分。

广义:除去高分子成分的水溶性成分。

狭义:一般指只除去蛋白质和脂肪而制的抽提液,其中含有维生素、无机成分等。

2、鱼贝类的蛋白质有哪些组成,特征如何?----不确定,我也不知道怎么说、、、答:鱼肉蛋白质由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外蛋白质组成。

其中细胞内蛋白质有肌原纤维蛋白质和肌浆蛋白质,细胞外蛋白质是肌基质蛋白质。

肌原纤维蛋白是盐溶性蛋白,约占60~70%,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形成的肌动球蛋白与肌肉的收缩和死后僵硬有关。

在冻藏、加热过程中产生变性时,会导致ATP酶活性的降低或消失,同时肌球蛋白在盐类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肌浆蛋白约占20-35%,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的可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其中很多是与代谢有关的酶蛋白。

低温储藏和加热处理中,较稳定,热凝温度较高。

此外,色素蛋白的肌红蛋白亦存在于肌浆中。

肌红蛋白含量的高低,是区分暗色肌与白色肌(普通肌)的重要标志。

红肉鱼类的肌浆蛋白含量多于白肉鱼,腐败速度也大于白肉鱼。

肌基质蛋白约占2-10%,远低于陆地动物的15-20%。

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二者共同构成结缔组织。

3、鱼贝类的脂质功能?264、简述鱼贝类的提取物的组成及其特征?答:一.含氮成分。

1.游离氨基酸是鱼贝类提取物中的最主要的含氮成分。

有显著的种类差异特性的氨基酸:His、牛磺酸(Tau)、Gly、Ala、Glu、Pro、Arg、Lys等,其中以His和Tau最为特殊。

His的作用是呈味,同时会导致组氨中毒:His脱羧生成组氨引发中毒(只发生于进食红肉鱼的情况,His含量少的白肉鱼不发生此类中毒)。

牛磺酸是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的特殊氨基酸。

2.低聚肽三肽:有谷胱甘肽和咪唑化合物。

谷胱甘肽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含有Glu 残基故呈一定的鲜味,由β-丙氨酸与组氨酸或甲基组氨酸构成二肽(咪唑化合物)3.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核苷酸是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核苷酸的分解产物-核苷、碱基等统称为核苷酸关联化合物。

鱼贝肉中含量较高的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腺嘌呤核苷酸、5’-腺苷酸、5’-肌苷酸、肌苷(HxR)、次黄嘌呤(Hx)。

4、甜菜碱类5、胍基化合物:含有胍基(-NH-C-NH-)水产动物组织中含有的胍基化合物:精氨酸、肌酸、肌酸酐和章鱼肌碱。

精氨酸:多存在于无脊椎动物肌肉;肌酸:多分布于脊椎动物肌肉。

精氨酸和肌酸分别来源于磷酸精氨酸和磷酸肌酸,同鱼贝类的能量释放和贮存有关6、冠瘿碱类(opin,音译为奥品):提取物成分中发现一类新物质,分子内均具有D-Ala(丙氨酸),并同其他氨基酸以亚氨基结合的一类亚氨基酸类的总称。

8、氧化三甲氨(Trimetlylamine oxide,TMAO)在鳕鱼中,由于组织中酶的作用,产生特殊的臭气(CH3)3NO→(CN3)2NH+HCHOTMAO DMA甲醛高温加热鱼肉:产生DMA。

作为鲜度指标的VBN法不适于板鳃鱼类二、非含N成分1、有机酸鱼贝类中检出的有机酸:醋酸、丙酸、丙酮酸、乳酸、延胡索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草酸等。

主要成分:乳酸(鱼类)和琥珀酸(贝类)。

2、糖鱼贝类提取物成分中的糖:游离糖和磷酸糖1)游离糖:主要成分:葡萄糖,少量:核糖,微量: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肌醇等2)磷酸糖:糖酵解途径:葡萄糖-1-磷酸(G1P)、葡萄糖-6-磷酸(G6P)、果糖-6-磷酸(F6P)、果糖-1,6-二磷酸(FDP)以及FDP的裂解生成物.磷酸戊糖循环:G6P氧化脱羧基生成的五碳糖磷酸,以及由G6P 同甘油醛-3-磷酸通过非氧化反应生成的C4、C5、C6及C7糖磷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是G6P、F6P、FDP和核糖-5-磷酸等。

第二章水产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1、名词解释:生物活性肽、鲎试剂、鲎素、高F寡聚肽43答:活性肽(activated peptide)是指那些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

鲎试剂(鲎变形细胞溶解物):鲎素(Tachyplesin):鲎血细胞里发现一种17氨基酸的抗菌肽,是一种从中国鲎血细胞碎屑里用酸提取法得到的阳离子肽,主要存在于小颗粒上。

3、简述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和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答:,通过抑制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实现降低血压功能突出优点:对血压正常的人无降血压作用。

4、简述牛磺酸的生理活性?答:一、牛磺酸的生理活性1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2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3防治心血管病: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保持正常血压、防止动脉硬化4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力5其它: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改善肠道菌群、抗氧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6牛磺酸具有条件毒性:有研究发现,大鼠摄入过量的牛磺酸,其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崽鼠的死亡率亦升高。

5、简述鲎试剂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答:鲎试剂的作用:鲎试剂遇内毒素能迅速形成凝胶,检测内毒素鲎素:抑制细菌生长,有抗凝血作用。

6DHA和EPA鱼中DHA含量高,例外:多获性鱼类沙丁鱼油狭鳕肝油EPA含量高。

贝中EPA含量高,例外:扇贝和缢蛏。

7EPA,DHA的生理活性48第三章水产原料中的有毒物质633、鱼类毒素和贝类毒素主要有哪些?答:1)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

2)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1、名词解释解僵1解僵:852鱼贝类鲜度评定872刚捕获的鲜鱼的特点813鱼死后短时间内ATP不会下降太快的原因81 4简述死后僵硬的机理85?答:一、产生僵硬的机理:ATP分解、消失,肌小胞体的Ca2+释放,导致粗丝肌球蛋白和细丝肌动蛋白之间发生滑动,肌节变短,肌肉发生收缩.2解僵的主要原因,引起Z线脆弱的原因853细菌侵入鱼体的途径864试述鱼贝类的鲜度评定方法?答:一、感官评定:通过人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调查物品性状的方法称为感官检查法(sensory test)。

可以在实验室,也可以在现场进行,对某些仪器的测定有时远远超过仪器检测,对异味、异臭还能获得综合评价,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有差别,检测结果难以用数量表达,缺乏客观性。

二、微生物评定:是检测鱼贝类肌肉或鱼体表皮的细菌数作为判断鱼贝类腐败程度的鲜度评定方法。

一般采用琼脂培养基的平板培养法测定菌落总数。

一般细菌总数小于104cfu/g作为新鲜鱼,大于104cfu/g作为腐败开始。

操作繁锁,培养时间长,多用于研究。

三、化学评定:是检测鱼贝类死后在细菌作用下或由生化反应所生成的物质为指标而进行评定的方法。

有以分解产物为指标的挥发性盐基氮(宜作为鱼类初期腐败的评定指标)、三甲胺(淡水鱼中氧化三甲胺含量少,不适用)、K值(鲜活质量指标,反应鱼类初期鲜度变化及与品质风味有关的生化质量指标,20以下是优良鲜度指标,60以下是加工原料的鲜度指标)、PH值及其他方法。

也有以蛋白质变性为指标的评定方法,测定盐溶性蛋白质的溶解性和肌原纤维蛋白质的ATP酶活性。

四、物理评定:鱼体的弹性,鱼体的导电率。

鱼肉压榨液的粘度,眼球水晶体混浊度。

5各种保藏方法的线,温度,范围92第五章鱼贝类的色、香、味1定义鲁特效应1072、鱼臭味成分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114表格答:挥发性盐基类(氨、三甲胺、二甲胺),挥发性低级脂肪酸(甲酸,乙酸,丙酸,戊酸),挥发性羰基化合物(丙酮),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甲硫醇、二甲基硫醇),挥发性非羰基化合物(醇,酚)。

3、鱼类自捕获后以及加工贮藏中都有哪些特殊的气味物质?答:一、一般认为,所有的鱼类产品都具有鱼腥气味,但非常新鲜的活鱼和生鱼片具有优美的芳香,而一部分特殊的鱼类,如香鱼、胡瓜鱼更是具有类似的青瓜或香瓜的芳香气味。

气味成分是C6、C8、C9的羰基化合物和醇类,认为是通过鱼体内酶促氧化反应途径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