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趣味文学常识
小学课外文学常识

(转)小学生语文课内外文学常识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高尔基2、“高岑”指的哪唐代两个边塞诗人---------高适、岑参3.下列那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参与?A《孟子》B《墨子》C《庄子》4、古代怎样表示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堂、令尊5、《水浒传》中林冲、李逵的外号-------林冲(豹子头)李逵(黑旋风)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及其称号?-----李清照易安居士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作者是(),其中诗中的“故人”是() A 王维孟浩然 B 李白孟浩然 C 李白崔颢8、“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是武松9.下列哪个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A《安娜卡列尼娜》B《高老头》C《复活》10、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
11、“而立之年”是指A30岁B40岁C50岁12、《神鞭》的作者是A冯骥才B张抗抗C王宏伟13、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14、《家春秋》被称为A爱情三部曲B农村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15、四大名著是指哪四本书,作者分别是?《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1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17、老舍原名A舒庆春B舍予C芾甘18、《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莎士比亚19、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谁的哪首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21、“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谁的名言?A郑板桥B王冕C王维22、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是----------伊索寓言23、《清贫》出自谁之手?A夏衍B巴金C方志敏24、说出《楚辞》《汉书》的作者?-------《楚辞》屈原《汉书》班固25、朗费罗是哪国浪漫主义诗人?A英国B美国C法国26、四大名著中可称为“龙争虎斗”是哪一部------《三国演义》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出自:A《韩非子》B《战国策》C《孟子》28、《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 。
小六趣味文学常识 ppt课件

01
思考;笼统含糊
指不加咀嚼、把 地吸收知识
枣子整个吞下去
03
用来形容读书 不认真。贬义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对 所接受的知识不加以分析、消化、 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剥,那是得 不到பைடு நூலகம்么收益的。
结语
希望这次展示能引起大家关于语文的更 加浓厚的兴趣,语文世界其实很奇妙, 只要你细细挖掘,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 卡在喉咙多危险呀!”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年轻人自作聪明,如果按他说的办法吞 枣的话,那枣子整个地连核也吞下去了,难以消 化,哪还谈得上什么健脾呢?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02
比喻学习时缺乏
五经?
中国古文化
五经?
中国古文化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中国古文化
六艺?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十二生肖
中国古文化
十二生肖
中国古文化
中国古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中国古文化
二十四节气
猫捉老鼠狗看门 ——本分事
请用一个成语来描述这幅图
一叶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故事
PART
3
读故事,猜成语 同学们上麦读一读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文章大声 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 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 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
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

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大全小学文学常识大全(一)1、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
创造了“竖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2、季羡林,山东临清人。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他的作品《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等被收入小学课本。
3、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
鲁迅兄弟三人(周树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
4、沈石溪,原名:沈一鸣。
上海人,擅长写动物小说。
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代表作有《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等。
代表作《狼王梦》:这是一个关于狼,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梦想的故事。
母狼紫岚在一个狂风骤雨的夜晚诞下了五只狼崽,四只公狼崽,一只母狼崽,但有一只公狼崽因紫岚的疏忽,死于暴风雨中。
它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这是因为这个愿望是紫岚死去的配偶黑桑的心愿。
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它一次一次失败,三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自己也已步入老年。
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所产的狼孙身上。
为了狼孙的安全,它与一只以前吃掉自己儿子的,现在想吃掉自己狼孙的金雕同归于尽。
5、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小六语文第15讲:文学常识积累(教师版)

第15讲文学常识积累一、古代作家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着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集锦

小学六年级文学常识一、基础知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按照乐曲的不同来编排,分为“风”、“雅”、“颂”三类。
在章法上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
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4、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尚书》、《礼》、《易》、《春秋》。
5、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代表作是《史记》,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52万多字,共分为五部分:8书、12本纪、10表、30世家、70列传。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本纪和列传。
它开创了纪传体之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
本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选自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一共写出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9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8、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著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老师》等。
9、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160多篇童话作品。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10、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温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文学常识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
“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3.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诗人代表。
4.《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5.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6.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2018-2019】小六语文常识-精选word文档 (2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六语文常识篇一: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大全语文文学知识语文文学知识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文学常识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文学常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文学常识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
“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3.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诗人代表。
4.《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由孔子修编。
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
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着作。
儒家经典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着。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5.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6.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猜诗人2
-
看图猜诗人2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史"。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 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
YOU
-
-
五经?
中国古文化
-
五经?
中国古文化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中国古文化
六艺?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
十二生肖
中国古文化
-
十二生肖
中国古文化
-
中国古文化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
中国古文化
PART
2
祝同学们
-
中国古文化
-
四大名著作者?
中国古文化
-
四大名著作者?
中国古文化
-
四书?
中国古文化
-
四书?
中国古文化
本教 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 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 言警句。 其中,《论语》、《孟子》分 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 《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 两篇。
-
趣味文学知 识
LOREM IPSUM DOLOR
-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 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 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 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
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它经过千年的积淀,具有
极高的智慧和思想内涵。
-
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中享受快乐
-
01 看图猜诗人
-
看图猜诗人3
-
看图猜诗人3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 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 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
-
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 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吃梨对人 的牙齿有好处,不过,吃多了的话是会伤脾的。 吃枣呢,正好与吃梨相反,吃枣可以健脾,但 吃多了却对牙齿有害。”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 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 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 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 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
比喻学习时缺乏
01
思考;笼统含糊
指不加咀嚼、把 地吸收知识
枣子整个吞下去
03
用来形容读书 不认真。贬义
-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如果对 所接受的知识不加以分析、消化、 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剥,那是得 不到什么收益的。
-
结语
希望这次展示能引起大家关于语文的更 加浓厚的兴趣,语文世界其实很奇妙, 只要你细细挖掘,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
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 卡在喉咙多危险呀!”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年轻人自作聪明,如果按他说的办法吞 枣的话,那枣子整个地连核也吞下去了,难以消 化,哪还谈得上什么健脾呢?
-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
-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02
02 中国古文化
03
成语故事
-
CONTENTS
目
录
看图认识新朋友
PART
1
祝同学们
-
看图猜诗人1
举杯邀明月的李白
-
看图猜诗人1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中国古文化
二十四节气
-
猫捉老鼠狗看门 ——本分事
-
请用一个成语来描述这幅图
-
一叶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 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 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故事
PART
3
-
读故事,猜成语 同学们上麦读一读
-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文章大声 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 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 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