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题(卷)

合集下载

2020-2021年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题纸+答案)

2020-2021年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题纸+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东台美好生态环境的是(▲)A.减少燃煤使用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C.野外焚烧垃圾 D.大力植树造林2.东台东临黄海,有丰富的海产品,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锌,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3.下列图标中,不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4.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5.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6.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A.CO2 B.O3 C.MgO D.HClO7.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30个中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8.稀土元素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

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A.EuO B.EuO3 C.Eu2O3 D.Eu3O29.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最右侧“○”表示(▲)A.氢元素 B.氢原子C.氧元素 D.氧原子10.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元素显正2价 B.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C.2S中的“2”表示二个硫元素 D.Fe2+中的“2”表示2个铁离子11.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C.金属氢不能导电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12.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如图线条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 B.b C.c D.d13.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14.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Word+答案)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Word+答案)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娄底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为阻断疫情传播,下列防疫措施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测量体温B.穿防护服C.酒精消毒D.流水洗手2.(2分)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开发潮汐能等新能源B.多骑自行车出行C.生活垃圾集中焚烧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3.(2分)通过探究实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我们呼出的气体不含氮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C.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D.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2分)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5.(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B.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活动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6.(2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7.(2分)超市有“加铁酱油”出售。

这“铁”指的是()A.铁元素B.铁原子C.铁单质D.铁离子8.(2分)小明将燃着的硫粉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他记录的实验现象不包括()A.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释放大量的热C.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生成二氧化硫9.(2分)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10.(2分)关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的反应速率C.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D.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11.(2分)下列是氧气的检验和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表述都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12.(2分)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冰七”(iceⅦ),这种冰需要在含有大量水源和极高的压强下才能够生成,水分子会整齐排列或排成一列非常整齐有规则的冰晶,像是一个立方体的牢笼裹合物。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

本题共20个,每题2分,共40分)1.铁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是银白色金属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铁锈C.铁的密度比水大D.铁易导电2.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量体裁衣C.火上浇油D.滴水成冰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4.你曾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和结论错误的()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B.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出现一层凝聚的水雾,变得模糊不清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OB. AlC. ND. Fe6. 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法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7. 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B.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出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A.木炭B.红磷C.硫D.铁丝10. 酒精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灭杀效果。

用酒精消毒后,能闻到酒精的气味,原因是()A.液体都有气味B.微粒在不断运动C. 微粒很小D.微粒之间有间隔1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汞C.氯化钠D.水1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B.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13.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一.选择题(共20分)1.某补钙剂中的“钙”一般是指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2.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汞的元素符号是A.H B.Ag C.Al D.Hg3.纳米二氧化钛(TiO2)可净化室内空气,TiO2中Ti的化合价为A.+2 B.-4 C.+4 D.-24.某些食品需要充气防腐。

下列气体最宜充入的是A.氮气B.氧气C.氢气D.空气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稀盐酸C.洁净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测定溶液pHC、点燃酒精灯D、读取液体体积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可燃性C.密度D.沸点8.“●”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9.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比原子大10.常温常压下实验室收集CO2,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A.CO2的密度B.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C.空气密度D.CO2的颜色11.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化镁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2.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A.属于化合反应B.MnO2作催化剂C.氧元素从游离态到化合态D.锂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13.根据化学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A.NO B.N2C.N2O3D.N2O514.对于H2O和H2O2两种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C.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含有氢分子1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该物质是A.铁丝B.硫粉C.木炭D.镁条1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氢分子B.氧分子C.水分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17.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18.下列物质含有原子数最多的是A.18g 水B.3.01 1023个氧分子C.22g二氧化碳D.0.1mol五氧化二磷19.下列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只有一种B.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C.反应物只有一种D.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20.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扬州梅岭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答案

扬州梅岭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答案

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混合物中碳元素质量为 1.2g
B.此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 4.6g
C.无法确定此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此混合物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6:117
Ⅱ卷(共 60 分)
化学反应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21.(19 分)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看似矛盾的两者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0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各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氮气是合成氨工程中重要的原料气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转化为氨气最终制得氮肥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氮肥请分别写出硫酸铵硝酸铵的化学式
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年级 化学学科
(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陈钧;审核人:梁少娟)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后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
D.集气瓶口冒出大气泡后,先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实验桌上
18.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 40mL 刻度线处
初三年级 化学学科 第 3 页,共 6 页
Ⅰ 水——生命之源 (1)走进润扬湿地公园,花香四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是因为 ▲ ;我们可通过取样 滴加 ▲ 的方法来确定公园中的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通过 ▲ 的方法降 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吸附池内常用 ▲ 吸附色素和异味。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
种气态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8ClO2 +2H2O ▲ 。(2 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13.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水分子 D.氧元素
1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单质
C.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77D. 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17.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 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8.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双面使用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C.减少使用塑料袋D.大量使用一次性纸杯
10. 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11. 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A.水 氢气+氧气B.镁+氧气 氧化镁
C.氨气+氯化氢―→氯化铵D.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9.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联合部署开展2020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
A. 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B. 山梨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1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吉林省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三、实验题
18.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1)请写出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A.AB.BC.CD.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净化后可直接饮用
B.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C.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D.天然水净化成自来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分子图象
②丙组实验中的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③丙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红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瓶口,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可能原因:__________,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__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活性炭常用于水的净化,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_性。

2020-2021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020-2021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020-2021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1.春秋原始青瓷簋是常州博物馆馆藏精品,出土于淹城遗址,显示了古人智慧。

瓷器制作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石制泥B.拉坯造型C.晒坯蘸釉D.烧窖成瓷2.虾条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3.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

“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下列做法与这种愿望不符的是A.垃圾就地焚烧,减少运输成本B.燃煤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C.大力发展水电等清洁能源D.监管工业废气达标排放4.钛被称为“航空金属”,国产 C919 大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到 9. 3% 。

已知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 个质子和 26 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 26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8 D.原子核外电子共带有 26 个单位负电荷5.有关如图所示的容器内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都是混合物B.③④属于化合物C.①②④有相似之处:都盛放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D.②和③有相似之处:两种成分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6.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引起火灾B.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C.液体喷出D.污染试剂7.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经常会突发林火“爆燃”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8.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D.②→③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9.图 a 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b 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 (第3页,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4页,共4页)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卷)
九年级化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今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 )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粗盐
B.果汁
C. 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3、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C.分子运动 原子不运动
D.分子质量大 原子质量小 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
D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5.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6、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木灰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液体体积
B .倾倒液体
C . 闻气体气味
D . 给液体加热
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9. 实验室加热150ml 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①烧杯 ②试管 ③酒精灯 ④石棉网 ⑤试管夹 ⑥铁架台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⑥
10.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蜡烛+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B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碳酸钙−−→−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
D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3分。


11.(2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1)2Cl ;(2)Al 3+

12.(6分)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对我省2013年3月气候影响作出评价,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近54年同期最高,降水为近51年同期最少。

水是生命之源,持续的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抗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名称) ;
(2)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他们通常用 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硬度;你能用 检验水的硬度;向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净化后,河水可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

(3)如何防治水体污染,试举一例 。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13.(4分)在“氧气、氮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铁丝”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 (4)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14.(5分)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考场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九年级化学 (第3页,共4页) 九年级化学(第4页,共4页)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15.(6分)某同学对一未知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块并将其投入水中,该金属漂浮于水面,并于水发生剧烈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四处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

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该金属性质:
(1)物理性质: 、 、 、 。

(2)化学性质: 。

(2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7分)
16.(14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 ,若收集氧气选择装置E ,什么时候开始收集最佳?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停止制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3)如何检验氧气?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试分析原因
(5)装置B 和装置C 相比较,装置C 的优点是 (6)晓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7)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留一部分水,其目的是 ,在做硫燃烧的实验时同样要在集气瓶底部留一些水,其目的又是 。

17.(3分)小刚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
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8.(10分)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① ② ③ (3)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
(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4) 该方法得到的净水是 (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原因是 .
得到或失
去电子
(静电作用)原

结合 结合 分解
分子
氢气、氧气、氯化氢等
金属、稀有气体等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
氯化钠等
离子
结合
聚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