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加例题
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超全)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超全)填空题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
(1)和_________;(2)KOH 和_________;(3)和_________;答案:(1)>(2)KOH >(3)>;解析: (1)N 和P 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因此酸性:>;所以答案是:>。
(2)Na 和K 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因此碱性:KOH >NaOH ,Na 和Mg 同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因此碱性:NaOH >,所以碱性KOH >;所以答案是:KOH >。
34H PO 3HNO ()2Mg OH ()3Al OH ()2Mg OH 3HNO 34H PO ()2Mg OH ()2Mg OH ()3Al OH 3HNO 34H PO 3HNO 34H PO ()2Mg OH ()2Mg OH ()2Mg OH(3)Al 和Mg 同周期,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因此碱性:>;所以答案是:>。
2、观察课本附录元素周期表,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共有多少个周期?每个周期各有多少种元素?_____(2)以第2周期、第3周期元素为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又是怎样递变的?______(3)以第1纵列、第17纵列为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列的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又是怎么递变的?_____(4)总结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关于周期表,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_______ 答案:(1)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种 (2)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递增 (3)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递增) (4)周期是按电子层划分,有几个层就是多少周期。
[精品]新高考化学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及答案
![[精品]新高考化学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5ac5f7b14e852458fb57a9.png)
高考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的构成1.在6L、7L、23N、24Mg、14、14N 6种微粒中,包含5种元素,6种核素,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6L、7L,中子相等的核素是23N、24Mg。
2.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原子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电子2倍、3倍的元素分别是和O。
二、元素周期表结构及应用1.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边界、非金属与金属的分界线,在边界的上方、左方分别注明族和周期,并填写N、F、S、N、S、Br的位置。
答案2.根据上述六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N、N、S,属于长周期元素的是F、S、Br。
(2)属于主族元素的是N、S、S、Br,属于过渡元素的是F。
(3)N的原子序比同主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小8;Br的原子序比同主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大18。
(4)能作半导体材料的是S。
3.对角线规则L与Mg,B与A,B与S这三对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
4.几种特殊原子序关系(1)三角相邻关系:7N+8O=15P;1H+11N=12Mg。
(2)同主族2倍关系:16S=2×8O;2(1H+11N)=8O+16S。
三、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对于元素N、。
金属性:N<;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的碱性:NOH<OH。
(2)对于元素、Br。
非金属性:>Br;氢物稳定性:H>HBr;最高价氧物对应水物的酸性:HO4>HBrO4。
(3)试比较沸点高低。
H 2O>H2S PH3<NH3HF>H H4<SH42.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现有元素:N、Mg、A、S、。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Mg>A>S>,其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N+>Mg2+>A3+。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苯的实验式为C6H6C.Cl-的结构示意图为:D.NaCl的电子式:3.科学家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得到“全碳气凝胶”,该固态材料的密度仅是0.16mg·cm-3,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全碳气凝胶”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B.“全碳气凝胶”与石墨互为同位素C.“全碳气凝胶”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D.“全碳气凝胶”的性质稳定,能在热的浓硫酸中稳定存在4.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
关于O4和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等质量的O4和O2所含原子数相同C.它们的摩尔质量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O4和O2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15.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一氯甲烷的结构式CH3ClB.正丁烷的结构简式CH3(CH2)2CH3C.氯化铵的电子式: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6.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2O2+2H2O=4NaOH+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O2的电子式:B.Na+的结构示意图:C.7.8gNa2O2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4N AD.H2O的比例模型:7.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讲义及习题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 1、原子、分子、元素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③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核的构成①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③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3、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近似原子量XAZ ——元素符号质量数 ——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ab+dX c+e4、阳离子(aW m+):带正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 阴离子(b Y n-):带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核 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位”指几种同位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
许多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核内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2、同位素的特点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三、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到下排成列④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2、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2、3周期为短周期,4、5、6周期为长周期,第7周期为不完全周期。
《常考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短周期元素M的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层上排布了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1。
下列有M的说法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M是非金属元素B.M的气态氢化物不一定是电解质C.M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为气态D.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W>X>Y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D.化合物XY与 ZY2中均含有共价键3.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Z M N……Y,也可形成Z2Y22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4.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Z是金属元素,X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W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X<W<RC.WY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D.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5.已知X、Y、Z、W四种元素中,X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元素原子K层和M 层电子总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
下列回答不正确的是A.X2Z常温下为液态B.Y的一种单质可导电C.W的一种氧化物可形成酸雨D.YZ2为碱性氧化物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键只能存在离子化合物中B.共价化合物中只能含有共价键C.化学键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7.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族,Z、Q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8.下列对结构与性质的大小排序不正确的是A.键角:NH3>H2O>P4B.阴离子配位数:CsCl>NaCl>CaF2 C.第一电离能:Se>As>Ge D.酸性:H2SO4>H2SO3>HClO9.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 ℃和80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每日一练)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氢和钠分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三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把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把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按电子层数依次增大从上到下排列的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D。
2、南京理工大学合成出如图所示的离子化合物,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
X、Y、Z、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B.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的沸点C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M 的强D .在该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该物质由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构成,其中有两种10电子离子和一种18电子离子,且X 、Y 、Z 、M 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根据图示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含有的离子为NH 、H 3O +、N 、Cl −,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X 为H ,Y 为O ,Z 为N 元素,M 为Cl 元素。
A .非金属性:O>N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故A 错误;B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同族元素的其它氢化物,故B 正确;C .非金属性N<Cl ,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M ,故C 错误;D .该盐中含有NH 、H 3O +和N 离子,其中NH 、H 3O +含有极性键,N 中的N−N 键为非极性键,故D 错误;故选:B 。
3、短周期主族元素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C 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 、B 、C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整理及典例解析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中子(N 个)1. X核外电子(Z 个)2.Z A n R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例1.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该元素的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 )A.16 B.18 C.20 D.22例2.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 .57 B .47 C .61 D .293 例3.下列关于3 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B .32He 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 .3 2He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3 2He 和4 2He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3.(1)★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 .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D .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 例5. 画出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原子__________; (2)L 层电子数为K ,M 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________; (3)M 层电子数为K 层电子数三倍的原子__________; (4)与Ne 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 2价阴离子__________。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梳理一、原子结构1. 原子A Z X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例1:在离子3n RO中,共有 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则 R 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目是( )A .A-x+n+48B .A-x+n+24C .x-n-24D .x+n-24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例1:已知某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 .第3周期IVA 族B .第2周期VIA 族C .第2周期IVA 族D .第3周期VIA 族例2: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回答下列问题: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 _,属于__ 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 元素、核素、同位素例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 对金属Pt 表面催化CO 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20278Pt 和19878Pt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278Pt 和19878Pt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20278Pt 和19878Pt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20278Pt 和19878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20278Pt 和19878Pt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例2:重水(D 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 与D 互称同位素C.H 2O 与D 2O 互称同素异形体D.与162D 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二、元素周期表1. 编排原则及结构特点例1:下列元素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右边的元素B.原子核外最外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C.原子核外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元素D.2010年科学家首次合成的第116号元素例2: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只有x+1 B.可能是x+8或x+18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三、元素周期律1.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2. 元素的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例1: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 n XO m为强酸,则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例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HClO4>H2SO4>H3PO4B.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镁碱性强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D.最外层电子数X>Y,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3.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4.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例1: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错误的是()A.K>Na>Li B.Na+>Mg2+>Al3+C.Mg2+>Al3+>F—D.Cl—>F—> F例2:A、B、C、D,其A+、B2+、C—、D2-,下列判断正确是()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2+>A+>C->D2-C.A、B、C、D四种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周期D.ABC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5.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四、化学键1.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例:利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HCl②H2SO4③NaOH④N2⑤NH4Cl⑥Ne (1)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私塾国际学府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高一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王凤娟授课主题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目的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和族的概念2、掌握对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3、认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教学重点1、同周期、同主族的性质变化规律2、元素原子结构、位置、性质之间的关系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称为周期(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称为族........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2)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10)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18)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36)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54)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86) 6 32种元素(镧系元素)期第七周期(118)7 32种元素(锕系元素)表主族:ⅠA~ⅡA 、Ⅲ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第ⅠA族(氢除外):碱金属元素(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第ⅡA族:碱土金属元素(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第ⅢA族:硼元素(硼B铝Al镓Ga铟In铊Tl)第ⅣA族:碳元素(碳C硅Si锗Ge锡Sn铅Pb)第ⅤA族:氮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第ⅥA族:氧元素(氧O硫S硒Se碲Te钋Po)第ⅦA族: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0族: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锂Li钠Na钾K铷Rb铯Cs)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②除铯Cs外,其余都是银白色,柔软,有延展性③密度都比较小,由上往下,密度逐渐增大(钾K除外ρ(K)=0.86g/cm3<ρ(Na)=0.97g/cm3)④熔点比较低,导热性导电性好,由上往下,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相似性:①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4Li+O22Li2O 2Na+S Na2S②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③均为强还原剂:M-e-== M+(M代表碱金属)从锂到铯递变规律: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③金属性逐渐增强。
2、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I)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②F2 淡黄绿色气体Cl2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③由上往下,密度逐渐增大④由上往下,熔沸点逐渐升高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卤素原子最外层上都是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卤族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其单质都较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2)从上到下,由于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表现:①与H2反应渐难;②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生成的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XO4)的酸性逐渐减弱:HClO4>HBrO4>HIO4 (F无正价)(3)置换反应:Cl2+2Br-=2Cl-+Br2Br2+2I-=2Br-+I2Cl2+2I-=2Cl-+I2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原因: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是因为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Z 三、核素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2.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氕1H 、氘2H 、氚3H 各为一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氕1H 、氘2H 、氚3H 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一、核外电子的排布★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二、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5 -3 +6 -2 +7-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冷水 剧烈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应慢 —— —(6)氢化物的化学式 —— SiH 4 PH 3 H 2S HCl —(7)与H 2化合的难易 —— 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 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Na 2O MgO Al 2O 3 SiO 2 P 2O 5 SO 3 Cl 2O 7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10)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H 2SiO 3 H 3PO 4 H 2SO 4 HClO 4 —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弱酸 中强 酸 强酸 很强的酸 —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第2周期元素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气态氢化物——————CH4NH3H2O HF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LiOH Be(OH)2——H2CO3HNO3——————★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④单质还原性强(弱)(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⑤单质氧化性强(弱)(Ⅰ)同周期比较:金属性:N a>Mg>Al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碱性:NaOH>Mg(OH)2>Al(OH)3单质还原性:N a>Mg>Al 非金属性: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单质氧化性:Si<P<S<Cl(Ⅱ)同主族比较: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Ⅲ)金属性:Li<Na<K<Rb<Cs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非金属性:F>Cl>Br>I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Cl-<Br-<I-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r(Li)<r (Na)<r (K)(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r(O2-)>r (F-)>r (Na+)>(Mg2+)>r (Al3+)(3)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都相同时,比较电子数r(Cl)<r (Cl-)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3、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4、Cs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5、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中国最负责的教育品牌第三节化学键一、化学键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非金属元素之间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大多数盐类:NaCl、K2SO4、NH4NO4、CaCO3、Na2S离子化合物较活泼的金属氧化物:Na2O、CaO、MgO、Al2O3判断强碱:NaOH、KOH、Ba(OH)2、Ca(OH)2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等:SO2、、N2O5、NH3、H2S、SiC、CH4共价化合物酸类:HNO3、H2CO3、H2SO4、HClO、CH3COOH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不对称: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对称: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