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密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学校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时,老师要求同学们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的空气()A. 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B. 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C. 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D. 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2.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A.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 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C. 铁的硬度比棉花的硬度小D.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3.有三个不同单位的密度,甲为2.7t/m3,乙为2.7kg/dm3,丙为2.7g/cm3,则其中()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4.因为ρ=m,所以()VA.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 对于同一物质,ρ与V成反比C. 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ρ甲,乙球密度为ρ乙,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 ρ甲:ρ乙=3:2B. ρ甲:ρ乙=1:2C. ρ甲:ρ乙=2:1D. ρ甲:ρ乙=2:3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若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7.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余的半杯水()A. 因为质量减半,所以密度减半B. 因为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C. 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D. 虽然质量和体积减半,但密度不变8.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 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冰的密度变小D.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9.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 50mm3B. 50cm3C. 50dm3D. 50m310.2020年3月9日,美国原油市场价格暴跌,某种原油价格跌幅64元1桶(1桶约为160升),折合1吨原油收购价跌了500元,当天该品种石油的密度约为()A. 750kg/m3B. 800kg/m3C. 880kg/m3D. 900kg/m311.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 食油B. 酱油C. 白酒D. 水二、填空题12.一铁块割去一半,余下一半的密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质量________。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1228147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20181228147

第2节 密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减小2.一间15 m2的卧室内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 )A.一支粉笔B.一瓶矿泉水C.一名中学生D.一辆轿车3.右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C.不管甲物质的质量是否减半,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始终是乙物质的两倍D.乙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4.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5.野战部队携带的压缩饼干与普通饼干相比,好处在于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它的密度 ,体积 。

(均选填“较大”或“较小”)6.2016年5月,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

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约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 (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探究创新★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蜡块干松木实验序号体积V/cm 3质量m/g 体积V/cm 3质量m/g①109105②20182010③30273015④40364020(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含答案
B
5. (3分)小阳不慎将钢尺掉入沸水中煮了一段时间,从水中取出后垫上纱布立即测量小课 桌的长度. 他测得的长度比桌子的真实长度(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B
6. (4分)如图KT1-1-1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 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C.茶杯的高度是9.5
D.黑板的宽是1.28
C
3. (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 量程3 m,分度值1 mm
A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4. (3分)下列所示是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A. 乙船肯定向右运动
B. 甲船肯定静止
C. 甲船肯定向右运动
C
D. 乙船肯定静止
6. (3分)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
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
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状态无法确定的是( )
A. 甲机
B. 乙机
C. 丙机
答案:小明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运动 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 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填字母).
D. 都无法确定
C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 密度

6.2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5.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学难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的理解。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想想议议:(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2)怎样知道矿石是什么物质的?(3)怎样知道一卷细铜线的长度?【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想想议议:根据经验回答下列问题:①铁块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__大__。

②木块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越__大__。

③体积相同的铁块与木块相比较,__铁__的质量大。

(2)想想做做: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关于称量的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能提出什么问题?2.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问题与猜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进行实验:学生利用手头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好相关数据,注意分工协作。

分析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描出铝块和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成正比的关系。

小结:(1)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成正比;(2)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它跟质量和体积无关;(3)对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密度 同步练习(带答案)

密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学校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时,老师要求同学们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毒有害的空气()A. 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B. 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C. 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D. 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2.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A.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B. 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C. 铁的硬度比棉花的硬度小D.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3.有三个不同单位的密度,甲为2.7t/m3,乙为2.7kg/dm3,丙为2.7g/cm3,则其中()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4.因为ρ=m,所以()VA.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 对于同一物质,ρ与V成反比C. 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用不同材料制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2个甲球,在右盘上放3个乙球,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球密度为ρ甲,乙球密度为ρ乙,那么它们密度之间的关系是()A. ρ甲:ρ乙=3:2B. ρ甲:ρ乙=1:2C. ρ甲:ρ乙=2:1D. ρ甲:ρ乙=2:3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若V甲=V乙,则m甲<m乙D. 若m甲=m乙,则V甲<V乙7.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余的半杯水()A. 因为质量减半,所以密度减半B. 因为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C. 它的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D. 虽然质量和体积减半,但密度不变8.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 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冰的密度变小D.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9.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A. 50mm3B. 50cm3C. 50dm3D. 50m310.2020年3月9日,美国原油市场价格暴跌,某种原油价格跌幅64元1桶(1桶约为160升),折合1吨原油收购价跌了500元,当天该品种石油的密度约为()A. 750kg/m3B. 800kg/m3C. 880kg/m3D. 900kg/m311.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 食油B. 酱油C. 白酒D. 水二、填空题12.一铁块割去一半,余下一半的密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质量________。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6.2《密度》同步训练题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B.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不变,密度增大2.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kg/m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A.2kg/m3B.4kg/m3C.6kg/m3D.8kg/m33.小欢在探究水结冰的实验中,将水杯装适量水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内,部分水结冰,冰表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水的体积刚好为总体积的一半,此时冰、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0g;然后将水杯取出,当冰全部熔化后,向杯中加入5cm3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

已知水的密度为1.0g/cm3,冰的密度为0.9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全部熔化后质量减小5g B.杯中结成冰的水的体积为45cm3C.空杯的质量10g D.冰熔化前杯中水的质量55g4.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8×103 kg/m3B.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1 6C.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D.用天平测它的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偏右,则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 V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有可能是酒精B.乙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C.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4倍6.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gm40 120液体的体积3/cmV20 120A.该液体密度为32g/cm B.量杯质量为24gC.该液体密度为31g/cm D.量杯中装有60ml该液体时,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84g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A、B两圆柱体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已知液体质量m甲<m乙。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参考答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参考答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参考答案1. D解析:选项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和铁管时,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B,铁块变成铁水时,物态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C,铁块从地球到太空,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选项D,铁块的质量不随形状、位置、物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此选项正确。

2. A解析:选项A,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符合题意;选项B,一粒米与一块铁块一起测量,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不符合题意;选项C,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不符合题意;选项D,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3. A解析: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了砝码,故A选项正确。

4. A解析:根据天平读数的要求,应该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物体的质量,在正确放置时,两边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而现在物体被放在了右盘,所以它的质量应该是m右=m左-m游=50 g+20 g+5 g-2.0 g=73.0 g。

故选A。

5. A解析:可乐掉到地上洒出来一些,则瓶内可乐的质量减小了,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题中条件下,可乐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6. D解析: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密度统一到相同单位下。

甲物质的密度:ρ甲=2.5 t/m3=2.5×103kg/m3,乙物质的密度:ρ乙=2.5kg/dm3=2.5×103 kg/m3,丙物质的密度:ρ丙=2.5g/cm3=2.5×103kg/m3,丁物质的密度:ρ丁=250 kg/m3=2.5×102kg/m3,由此可知,ρ甲=ρ乙=ρ丙>ρ丁,所以丁物质的密度是最小的。

7. C 解析: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是:=1.0×103kg/m3,人的质量大约是:=65kg。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密度1.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熄灭后液态蜡在凝固时会凹陷下去,即凝固时体积会缩小,关于蜡的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凝固时蜡的质量减少了B. 蜡的分子间距没有变C. 液态蜡密度小于固态蜡D. 凝固时蜡的温度保持不变2.将一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克。

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已知ρ蜡=0.9×103kg/m3,ρ酒=0.8×103kg/m3,ρ水=1.0×103kg/m3)A. 8克B. 9克C. 10克D. 11克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变大B. 把铜块压成铜片,质量、体积和密度均不变C. 把铁球加热,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D. 把一铁块锉成圆柱体,其质量和密度都不变4.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cm和5cm。

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A. 1∶4B. 1∶2C. 1∶1D. 4∶1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的密度较大B. 甲的密度为0.5g/cm3C. 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D. 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C.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D.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7.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B. a的密度是b的两倍C. 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kg/m3D. 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m3,它的密度不变8.某同学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后,进行了操作总结和新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本节知识学习的重点是密度的理解,难点是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鉴别物质种类。

中考命题多以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和计算为主,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

一、密度1.定义大量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没有关系,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

在物理学中,把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合而成的,而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所以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立方米”,读作“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kg/m3”表示。

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 1 g/cm3=1x103 kg/m3。

换算过程:二、密度物理意义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一特性。

如水的密度是1.0×103 kg/m 3,它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 kg 。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物质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会随着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当质量增大几倍时,其体积也随之增大几倍故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ρ=m /V 只是密度的计算公式,认为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是错误的。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习惯说“铁比棉花重”就是指贴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因为由于热胀冷缩,体积会变化。

如一瓶水,温度从0 ℃升到4 ℃,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 ℃升到100 ℃,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 ℃的水密度最大。

2.分析密度表得出的规律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 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

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三、密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1.公式中质量、体积、密度的理解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V 成正比;即2121V V m m =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1221ρρ=V V 。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即2121ρρ=m m 。

2.公式的变形根据密度公式mVρ=求解,即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然后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由定义可以变形为m=ρV,即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和该种物质的密度,就可以求出它的质量。

由定义式可以变形为mVρ=,即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该种物质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这个物体的体积。

重难点01密度的理解对于公式密度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D.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A、B、C错误;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故D正确,故选D。

【名师点睛】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1.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从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物质不同,图线不重合,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正确的选择是C。

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参考答案】D构成的,但是密度不同,这是因为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故C错;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铝块密度,由mVρ=可知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的体积小,D对。

故选D。

重难点02密度公式的应用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A. 甲杯 B.乙杯 C. 丙杯 D.原来装水一样多【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公式mVρ=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小的,体积大,由于ρ铜>ρ铁>ρ铝,所以三个金属块的体积关系为V V V>>铜铝铁,杯中放入金属块后的总体积+V V V=水金属,总体积相等,金属体积最小的,就是原来装水最多的,所以装铜块的甲杯原来水最多。

故A正确。

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3:4 B.4:5 C.3:5 D.5:3【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由mVρ=得甲乙质量之比为343455m Vm V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选C。

2.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 B.4:1 C.6:1 D.8:1【参考答案】D1.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___________,水的体积___________,密度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103每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千克变小变小不变【解析】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其物理含义是每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千克,一桶水倒去一半,此时桶中水的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2.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 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 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 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

若将容器中的这种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800 不变【解析】水的质量为m水=m1–m0=700 g–200 g=500 g,因为ρ=m/V,所以容器的体积为V=V水=m水/ρ水=500 g/1 g/cm3=500 cm3;液体的质量为m液=m2–m0=600 g–200 g=400 g,液体的密度为ρ液=m液/V液=400 g/500 cm3=0.8 g/cm3=0.8×103 kg/m3;液体倒掉一部分,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3.“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 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 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_________kg ;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6 不变【解析】根据ρ=m /V 可得:m =ρV =0.16 kg/m 3×100 m 3=16 kg ;若将它切去一半,根据ρ=m /V 可得:体积减半,质量减半,剩下部分的密度不变。

4.我国于2013年12月2号成功发射“嫦娥3号”,嫦娥三号携带“玉兔车”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

玉兔车从地球到达月球后,它的质量_________;玉兔车在月球上采集到一块20 cm 3的矿石,测得质量为70 g ,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kg/m 3;嫦娥三号要将收集到的信息传回地球,若用光速传递,从月球上发射到地球收到需时间约是_________s (光速为3×105 km/s ,保留2位小数)。

【答案】不变 3.5×103 1.275.有关密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公式ρ=m /V 可以说,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B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C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匀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D .密度大的均匀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答案】C【解析】A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是定值,即mV保持不变,A 错;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B 错;C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匀物体,由mV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C 对;D .由m V ρ=可知,密度大的均匀物体,如果体积小,它的质量不一定大,D 错。

故选C 。

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 .3 g/cm 3=3×106 m 3/103 kg =3×103 g/m 3B.2.5 g/cm3=2.5×10-3 kg/10-6 m3=2.5×103 kg/m3C.2×103 kg/m3=2×103×1 000 g/cm3=2×106 g/cm3D.1.5 g/cm3=1.5 g/cm3×1 000=1.5 g/m3【答案】B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 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 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答案】B【解析】由题意获知氧气瓶的容积与氧气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原来瓶中氧气的质量,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用去一半后,气体体积不变,质量减半,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氧气现在的密度。

已知V=10 dm3=0.01 m3;ρ1=2.5 kg/m3;根据ρ=m/V得:m=ρ1V=2.5 kg/m3×0.01 m3=0.025 kg=25 g,用去5g后:m2=25 g–5 g=20 g=0.02 kg 1所以氧气现在的密度是:ρ=m2/V=0.02 kg/0.01 m3=2 kg/m3,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