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精品】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2b c a bc +=+若2sin sin sin B C A ⋅=,则ABC ∆的形状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2.已知直线()1:3210l mx m y +++=,直线()()2:2220l m x m y -+++=,且12l l //,则m 的值为( ) A .-1B .12C .12或-2 D .-1或-23.在ABC 中,已知三个内角为A ,B ,C 满足sin :sin :sin 6:5:4A B C =,则sin B =( ).A B .34C D .9164.满足条件a =4,b ,A =45°的△ABC 的个数是( ) A .1B .2C .无数个D .不存在5.如图所示,为测一棵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 两点,从A,B 两点分别测得树尖P 的仰角为30°,45°,且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m ,则树的高度h 为( )A .(30m +B .mC .(15m +D .(15m +6.要得到函数y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π24y x ⎛⎫=+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A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3π8个单位长度 B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3π4个单位长度C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3π4个单位长度D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3π8个单位长度7.已知圆的方程为2260x y x +-=,过点1,2的该圆的所有弦中,最短弦的长为( )A .12B .1C .2D .48.若将函数y=2sin2x 的图像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像的对称轴为A .x=26k ππ-(k ∈Z ) B .x=26k ππ+(k ∈Z ) C .x=212k ππ-(k ∈Z )D .x=212k ππ+(k ∈Z ) 9.函数sin()y A x 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A .2sin(2)6y x π=-B .2sin(2)3y x π=-C .2sin(+)6y x π=D .2sin(+)3y x π=10.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且满足20OC OC OA OB OB →→→→→⎛⎫⎛⎫-⋅+-= ⎪ ⎪⎝⎭⎝⎭,则ABC △的形状为(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正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11.已知2tan()5αβ+=,1tan()44πβ+=,则tan()4πα-的值为( ) A .16B .2213C .322D .131812.如图,已知OAB ∆,若点C 满足()2,,AC CB OC OA OB R λμλμ==+∈,则11λμ+=( )A .13B .23C .29D .92二、填空题13.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a |=2,|b |=1,则|a +2 b |= ______ .1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b =2,c ,且C =4π,则△ABC 的面积为_____.15.一束光线从点()1,1A -出发,经x 轴反射到圆()()22:231C x y -+-=上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______.16.若曲线y =y x b =+始终有交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题17.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cosC+ccosA=2bcosA . (1)求角A 的值;(2)若b c +=2a =,求△ABC 的面积S . 18.已知向量a ,b 满足2=a ,4b =.(1)若()20a b b -⋅=-,求向量a 与b 的夹角及3a b +.(2)在矩形ABCD 中,CD 的中点为E ,BC 的中点为F ,设AB a =,AD b =,试用向量a ,b 表示AE ,AF ,并求AE AF ⋅的值.19.已知圆22:4C x y +=和直线:34120l x y ++=,点P 是圆C 上的一动点,直线l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点A 、B .(1)求与圆C 相切且平行直线l 的直线方程; (2)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20.已知函数y =4cos 2x -4sin x cos x -1(x ∈R ).(1)求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2)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及其相对应的x 值; (3)求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4)求出函数的对称轴.21.为绘制海底地貌图,测量海底两点C ,D 间的距离,海底探测仪沿水平方向在A ,B 两点进行测量,A ,B ,C ,D 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 海底探测仪测得30,BAC ∠=45,DAC ∠=45,ABD ∠=75,DBC ∠=A ,B 两点的距离为海里.(1)求的面积;(2)求C ,D 之间的距离.22.已知向量()sin ,cos a x x =-,()3cos ,cos b x x =,设函数()12f x a b =⋅-. (1)写出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若ππ,42x ⎡⎤∈⎢⎥⎣⎦,求函数()f x 的最值及对应的x 的值;(3)若不等式()1f x m -<在ππ,42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 【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出A 的值,进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得到:b =c ,最后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且b 2+c 2=a 2+bc .则:2221222b c a bc cosA bc bc +-===,由于:0<A <π, 故:A 3π=.由于:sin B sin C =sin 2A , 利用正弦定理得:bc =a 2, 所以:b 2+c 2﹣2bc =0, 故:b =c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2.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可知系数满足()()()()3222{3212m m m m m m m +=-+∴⨯≠⨯-的值为-1或-2 考点:两直线平行的判定 3.C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即可得出. 【详解】由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A B C==,以及sin :sin :sin 6:5:4A B C =,得::6:5:4a b c =, 不妨取6,5,4a b c ===,则22236+16259cos 226416a c b B ac +--===⨯⨯,又()0,B π∈,sin B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4.D 【分析】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 值的个数.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 由正弦定理知5sin sin sin 4a b B A B =⇒=无解,即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 【点睛】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 值的个数.很多时候还需要结合“大边对大角”特点.属于中档题 5.A 【分析】先利用正弦定理求出PB =,再求出h 得解. 【详解】∵45BAP APB ︒∠+∠=,∴4530APB ︒︒∠=-.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60sin30sin 4530PB︒︒︒=-,∴()30sin 4530PB ︒︒===-. ∴sin 45h PB ︒=⋅(302=+⨯=+.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6.B 【分析】利用函数()sin y A x B ωϕ=++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 【详解】要得到函数2y x x π⎛⎫==-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π24y x ⎛⎫=+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到函数π4y x ⎛⎫=+ ⎪⎝⎭,再向右平行移动3π4个单位长度,即3π442y x x ππ⎛⎫⎛⎫⎛⎫=-+=- ⎪ ⎪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sin y A x B ωϕ=++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 7.C 【解析】试题分析:222260(3)9x y x x y +-=⇒-+=,最短的弦长为2=,选C.考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8.B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将函数2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2sin(2)6y x π=+,由2,62x k k Z πππ+=+∈,得,26k x k Z ππ=+∈,即平移后的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26k x k Z ππ=+∈,故选B . 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sin()f x A wx ϕ=+的图象与性质,着重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及三角函数的对称轴方程的求解,通过将函数2sin 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解析式2sin(2)6y x π=+,即可求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9.A 【详解】试题分析:由题图知,2A =,最小正周期2[()]36T πππ=--=,所以22πωπ==,所以2sin(2)y x ϕ=+.因为图象过点(,2)3π,所以22sin(2)3πϕ=⨯+,所以2sin()13πϕ+=,所以22()32k k Z ππϕπ+=+∈,令0k =,得6πϕ=-,所以2sin(2)6y x π=-,故选A. 【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名师点睛】根据图象求解析式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根据函数=sin()y A x h ωϕ++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确定A ,h 的值,由函数的周期确定ω的值,再根据函数图象上的一个特殊点确定φ值. 10.A 【分析】由20OC OC OA OB OB →→→→→⎛⎫⎛⎫-⋅+-= ⎪ ⎪⎝⎭⎝⎭,推出0AC CB AB →→→⎛⎫⋅+= ⎪⎝⎭,可知ABC △的中线和底边垂直,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 【详解】∵20OC OC OA OB OB →→→→→⎛⎫⎛⎫-⋅+-= ⎪ ⎪⎝⎭⎝⎭, ∴0AC CB AB →→→⎛⎫⋅+= ⎪⎝⎭,∴AC CB AB →→→⎛⎫+ ⎪⎝⎭⊥,∴ABC △的中线和底边垂直,∴ABC △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A. 【点睛】考查向量的运算和利用向量的方法判断空间线线垂直关系,知识点较为基础,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向量相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容易题. 11.C 【解析】由题意可得:()()()tan tan 44tan tan 41tan tan 43.22ππααββπαββπαββ⎡⎤⎛⎫⎛⎫-=+-+ ⎪ ⎪⎢⎥⎝⎭⎝⎭⎣⎦⎛⎫+-+ ⎪⎝⎭=⎛⎫+++ ⎪⎝⎭=本题选择C 选项.12.D 【分析】把2AC CB =转为1233OC OA OB =+,故可得,λμ的值后可计算11λμ+的值.【详解】因为2AC CB =,所以()2OC OA OB OC -=-,整理得到1233OC OA OB =+,所以12,33λμ==,1192λμ+=,选D. 【点睛】一般地,O 为直线l 外一点,若,,A B C 为直线l 上的三个不同的点,那么存在实数λ满足()1OC OA OB λλ=+-;反之,若平面上四个不同的点满足()1OC OA OB λλ=+-,则,,A B C 三点共线.13.【详解】∵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060,21a b ==,∴021cos601a b ⋅=⨯⨯=.∴2222(2)4(2)444a b a b a a b b +=+=+⋅+=++=故答案为点睛:(1)求向量的夹角主要是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2) a a a =⋅ 常用来求向量的模. 141 【分析】先根据正弦定理求出角B ,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角A ,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三角形面积. 【详解】因为b =2,c ,且C =4π,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 c B C=,所以2sin sin 4B π=,所以2sin21sin 2B π===, 因为b c <,所以B 为锐角,所以6B π=,所以76412A B C πππππ=--=--=,所以△ABC 的面积1sin 2S bc A=172sin 212π=⨯⨯sin()34ππ=+coscossin )3434ππππ=+ 12=1=.1.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属于中档题. 15.4 【分析】求出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则最短路径的长为A C r '-(圆的半径),计算求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圆心()2,3C ,半径1r =,点()1,1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1A '--,如图:所以5A C '==,最短路径的长514A C r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理的应用,求一个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体现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16.[- 【解析】由题设可知x b +=b x =有解,令借cos ,[0,]x θθπ=∈,则sin θ=,所以sin cos )4b πθθθ=-=-,由于0θπ≤≤,故3444πππθ-≤-≤,结合正弦函数的图像可知sin()14πθ≤-≤,则)[4b πθ=-∈-,应填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思路是依据题设条件将其转化为方程x b +有解,进而分离参数b x =,然后通过三角换元将其转化为求函数sin cos )4b πθθθ=-=-的值域问题,最后借助正弦函数的图像求出其值域使得问题获解.17.(1)3A π=(2【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化简可得sin 2sin cos B B A = ,结合sin 0B ≠ ,可求cos A ,进而可求A 的值;(2)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平方和公式可求bc 的值,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得解.试题解析:(1)在△ABC 中,∵acosC+ccosA=2bcosA, ∴sinAcosC+sinCcosA=2sinBcosA, ∴sin(A+C )=sinB=2sinBcosA , ∵sinB≠0, ∴1cos 2A =,可得:3A π= (2)∵2221cos 22b c a A bc+-==,,∴b 2+c 2=bc+4,可得:(b+c )2=3bc+4=10,可得:bc=2.∴13sin 22S bc A ==.18.(1)23π2)12AE a b =+ 12AF a b =+ 10AE AF ⋅= 【分析】(1)由条件利用两个向量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其几何意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结果;(2)根据两个向量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其几何意义,求得AE ,AF ,再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得AE AF ⋅的值. 【详解】(1)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0,θπ∈,由2=a ,4b =,()20a b b -⋅=-∴()22cos 20a b b a b b a b b θ-⋅=⋅-=-=-,即1cos 2θ=-,23πθ∴=,()222339636a b a ba ab b ∴+=+=+⋅+=+.(2)在矩形ABCD 中,设AB a =,AD b =,则a b ⊥,即0a b ⋅=,1122AE AD DE AD AB a b =+=+=+,1122AF AB BF AB AD a b =+=+=+, 2211151114016102224222AE AF a b a b a a b b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向量的加减法的法则,以及其几何意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属于中档题.19.(1)34100x y ++=或34100x y +-=(2)11 【分析】(1)根据题意设所求方程为340x y a ++=,根据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 =求出a 的值,即可得所求直线方程;(2)当过P 的直线与AB 平行,且与圆相切时,可得点P 到直线AB 的最大距离为d +r ,即可得PAB ∆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40x y a ++=, 由题意得: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 r =,即25a=,解得:10a =±,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4100x y ++=或34100x y +-=.(2)由直线:34120l x y ++=与两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即()()4,0,0,3A B --,5AB ∴==,设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125d ==, ∴ 点P 到直线AB 的最大距离1222255d '=+=, ∴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12251125PABS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涉及的知识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直线平行时斜率的关系,以及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熟练掌握公式及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20.(1)T =π;(2)y 最大值=5, x =kπ-6π(k ∈Z );(3)-23π+kπ,-6π+kπ](k ∈Z ) ;(4)x =2k π-6π(k ∈Z ) 【详解】 y =4cos 2x -4sin x cos x -1=4×1cos22x+-4sin x cos x -1=2cos2x -2sin2x +1=4(12cos2x -3sin2x )+1 =4cos (2x +3π)+1 (1)T =π(2)当cos (2x +3π)=1时,y 最大值=5,此时2x +3π=2kπ,x =kπ-6π(k ∈Z )(3)令-π+2kπ≤2x +3π≤2kπ,得-23π+kπ≤x ≤-6π+kπ,∴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3π+kπ,-6π+kπ](k ∈Z )(4)令2x +3π=kπ,得x =2k π-6π∴对称轴方程为x =2k π-6π(k ∈Z ) 21.(1)33+平方海里;(2)海里【分析】(1)在△ABD 中,由题可知∠BAD=75︒,∠ADB=60︒,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得AD ,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三角形ABD 的面积;(2)由题可知∠ABC=120︒,又知30,BAC ∠=所以∠BCA=30,所以AB=AC=,在△DBC 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CD. 【详解】 (1)如图所示,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则的面积113sin 2244S AB AD BAD +=⋅∠==(平方海里) (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海里)答:的面积为平方海里,C ,D 间的距离为海里.22.(1)(),63k k k Z ππππ⎡⎤-++∈⎢⎥⎣⎦(2)见解析(3)11,2⎛⎫- ⎪⎝⎭【分析】(1)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化简()f x 的解析式,在由正弦函数的基本增区间即可得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根据x 的范围可得到26x π-的范围,利用()f x 单调性和值域求出()f x 的最值;(3)由()1f x m -<,得()11m f x m -<<+,即有112m -<-,且10m +>,解不等式求得m 的范围. 【详解】(1)由已知得()211cos 2113cos cos 222222x f x a b x x x x +=⋅-=⋅--=--,即()sin 216f x x π⎛⎫=-- ⎪⎝⎭, 由()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得(),63k x k k Z ππππ-+≤≤+∈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63k k k Z ππππ⎡⎤-++∈⎢⎥⎣⎦.(2)由(1)知()sin 216f x x π⎛⎫=-- ⎪⎝⎭, 因ππ,42x ⎡⎤∈⎢⎥⎣⎦,则π5π2,636x π⎡⎤-∈⎢⎥⎣⎦,∴当226x ππ-=,即3x π=时,()max 03f x f π⎛⎫== ⎪⎝⎭; 当5266x ππ-=,即2x π=时,()min 122f x f π⎛⎫==- ⎪⎝⎭.(3)由()1f x m -<,得()11m f x m -<<+, 当ππ,42x ⎡⎤∈⎢⎥⎣⎦时,由(2)知()112f x -≤≤,若不等式()1f x m -<在ππ,42x ⎡⎤∈⎢⎥⎣⎦恒成立,即112m -<-且10m +>, 解得112m -<<, 故m 的取值范围为11,2⎛⎫- ⎪⎝⎭.【点睛】本题考查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公式,正弦型函数的值域,正弦型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第三次月考测试卷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心肌细胞B.团藻细胞C.青菜叶肉细胞D.洋葱根细胞2.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是( )①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毒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 ④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变形虫伸出伪足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④⑤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4.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5.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是(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是储能的物质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 ①③B. ⑤C. ①D. ②④6.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7.下列变化中,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①[]22H O H O →+ ②ATP ADP Pi →++能量③361265C C H O C →+ ④253CO C C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分析下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A.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有氧呼吸D.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9.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a 、b 、c 分别代表了什么( )A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B .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C .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D .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10.“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核体积缩小B.细胞内水分减少C.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11.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科学家用18O 标记同一组的CO 2和H 2O 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 2中的O 来自H 2O④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DN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④12.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 )A.选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C.科学设计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D.大胆假设,F 1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13.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与感病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14.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时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
云南省曲靖市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一、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1.下列各种蛋白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糖蛋白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载体蛋白2.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 D.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淋巴和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较多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D.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7.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9.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0.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11.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蝌蚪饲喂拌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能促进蝌蚪的发育B.寒冷条件下,垂体的分泌活动受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影响TSH和TRH 的分泌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这属于反馈调节12.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错误的是()A.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B.通过体液运输C.激素是信息分子D.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1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1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15.下列与人体三道防线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专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B.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人体的三道防线所起的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D.人体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细胞16.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7.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C.白血病人的免疫系统功能健全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18.下列疾病中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血友病B.过敏性鼻炎C.艾滋病D.系统性红班狼疮19.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20.生产上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雌蕊柱头,获得无子番茄果实,应选择的时期和条件是()A.开花后,不去雄蕊 B.开花后,去掉雄蕊C.花蕾期,不去雄蕊 D.花蕾期,去掉雄蕊21.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的生长素可用于疏花疏果B.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时不能成活C.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马铃薯的块茎能抑制其发芽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棉花的顶芽能解除其顶端优势22.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23.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24.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25.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获得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枝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C.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26.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27.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8.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29.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如果用N t=Noλt表示,则其中λ是一个变化值30.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5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志鼠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125只B.250只C.270只D.300只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图中①过程是,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③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2)正常糖代谢水平,血糖浓度为.某人血糖浓度长期高达185mg/dL,一部分血糖通过④排出体外,因此,此人可能患.(3)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是.32.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回答:(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即浓度促进生长,浓度抑制生长.(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填序号).(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点左右(用字母表示).(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3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感受器,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2)图乙中的②表示,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3)在乙图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简述理由.(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34.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回答(1)如果种群呈a曲线增长,说明种群处在的环境中,称为增长曲线.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的特性.(2)如果种群呈b曲线增长,说明该种群处在的环境中,称为增长曲线,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1.下列各种蛋白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糖蛋白B.血浆蛋白 C.血红蛋白 D.载体蛋白【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解答】解:A、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血浆蛋白可位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B.2.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B.C. D.【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解答】解:A、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A错误;B、血浆不能进入淋巴,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箭头应该是双向的,B错误;C、该图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正确;D、淋巴不能直接进入组织液,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淋巴和组织液与血浆相比蛋白质含量较多【考点】E8: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解答】解: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细胞外液约占,B正确;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C正确;D、血浆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和淋巴,所以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考点】E1: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条件,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例如一些遗传病,C错误;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例如尿毒症等,D正确.故选:C.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6.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D.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6: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解答】解:A、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错误;B、膜外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C、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C错误;D、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D正确.故选:D.7.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的通路正常,所以针刺会有感觉,但传出神经受损,效应器不能接受信号,所以不能运动.故选:B.8.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6: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a点受刺激时,Na+内流,导致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正确;B、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次经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B正确;C、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兴奋不能传到最右边的神经元上,所以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正确;D、由于电表①能偏转,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所以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故选:D.9.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分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答】解: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B、大脑皮层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能写字,B错误;C、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如排便排尿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受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故选:B.10.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考点】DC:动物激素的应用.【分析】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小分子物质,有的是大分子物质.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大分子物质的激素如果通过“饲喂法”进行人为补充,则会被消化而失去功效.生长激素属于多肽物质、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所以它们都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甲状腺激素属于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属于脂质,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解答】解: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脂质,蛋白质类的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只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用“饲喂法”补充不会经过消化道被分解.因此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故选:C.11.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蝌蚪饲喂拌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能促进蝌蚪的发育B.寒冷条件下,垂体的分泌活动受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C.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影响TSH和TRH 的分泌D.切除甲状腺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这属于反馈调节【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能够蝌蚪的发育,缩短其发育时间,所以用添加了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蝌蚪,可以使其提前变成小型青蛙,A正确;B、TRH可促进TSH释放,甲状腺激素可抑制TSH释放,所以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与TRH相互拮抗共同调节TSH分泌,B正确;C、缺碘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对于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影响TSH和TRH 的分泌,C错误;D、当甲状腺被切除后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将会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减少,反馈到下丘脑.下丘脑感觉到促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会立刻分泌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所以,当甲状腺被切除后,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加,只属于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C.12.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错误的是()A.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B.通过体液运输C.激素是信息分子D.具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考点】DB: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是有机物,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发出器官,激素的作用进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动物激素通过体液传送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即可以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之外的其他器官或者细胞,A错误;B、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B正确;C、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C正确;D、激素有微量、高效的作用特点,D正确.故选:A.1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考点】E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解答】解: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的时间长,A正确;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B正确;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部分是激素,还有其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C错误;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等需要体液传送,D正确.故选:C.14.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低温时,通过体温调节使体温维持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但由于低温时散热量大,故产热量也多,低温时出汗少,尿量多.【解答】解: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散热量增多,通过调节增加产热,故耗氧量增加;同时汗液蒸发减少,使尿量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减少;由于体温保持不变,故酶活性不变.本题选:B15.下列与人体三道防线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等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专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B.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人体的三道防线所起的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D.人体第三道防线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吞噬细胞【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高一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 下列细胞分裂图解中,在某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 ( )2.图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3.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三个品种的过程。
据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I 、II 过程为杂交育种B .I 、III 、V 过程为单倍体育种C .I 、IV 过程为多倍体育种D .IV 、V 过程均需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4.下列有关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照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C .磷酸、五碳糖和碱基共同构成了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D .各种生物之间遗传信息的不同在于DNA 中碱基数量的差异5.关于DNA 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正确的是( )A.实验中有两次加入蒸馏水,第一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Nacl 溶液 的浓度,析出DNA 。
B.DNA 遇二苯胺在常温下变成蓝色C.该实验可以用人成熟的红细胞来进行试验D.DNA 不溶于乙醇,所以可以用乙醇来进一步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6.在一个DNA 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
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 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21%、12% B .30%、24% C .58%、30% D .34%、12%A B C D29.(14分)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这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
(1)番茄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2)抗病性基因A、a分离在时期。
(3)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和抗病黄果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全为抗病红果,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以确定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3月份考试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考试高一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据2010年10月22日中新网报道,巴西官方已宣布发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这与南亚发现的“超级细菌”不同,几乎能够抵抗所有抗生素,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报道。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B.细菌的有氧呼吸是在线粒体上进行的C.该细菌与乳酸菌、酵母菌一样,同属于原核生物D.该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B.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余的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C.破坏唾液腺细胞的核仁不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D.含有多个细胞核的细胞仍能正常生活3.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为求乙病的发病率,要先知道乙病的显隐性D.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4.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的过程5.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表现型比为1∶1∶1∶1的亲本组合是( )A.EeFf×EeFfB.EeFf×EeffC.Eeff×eeFf D.EEFf×eeff6.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 )A.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后代D.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后代7.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生物试题 (2)

照对市爱民阳光实验学校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40小题,每题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是家探究基因本质的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运用类比推理,提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方法,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运用同位素标记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2.以下关于遗传学的根本概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别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3. 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位基因遗传。
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A. 1/16B. 1/2C. 1/8D. 1/34. 图1表示细胞内合成RNA的酶促过程;图2表示a、b、c三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并沿着mRNA移动合成肽链的过程。
以下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1不会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该DNA片段至少含有2个基因B.图1中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每个基因中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 C.图2中最早与mRNA结合的核糖体是a,核糖体沿箭头①方向移动D.图1碱基的配对方式为A—U、G—C、T—A,图2为A—U、G—C5.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这些基因位于5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此个体可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A. 4种B. 8种C. 16种D. 32种6. 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卷

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A. A museum.B. A bank.C. A supermarket,2.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have lunch?A. In the park.B. At home.C. In the office.3. What’s the time now?A. 7:50.B. 7:55.C. 8:00.4.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A. Work.B. Find a job.C. Have a walk.5. How did the man know the temperature?A. From the weatherman.B. From the newspaper.C. From the woma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rn?A. Computer.B. English.C. Driving.7. How long does the course last?A. 20 days.B. 37 days.C. 45 days.8. When will the final exams be held?A. From August 16 to 18.B. From September 16 to 18.C. From July 15 to August 20.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生物

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年级 生物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5.0分,共150分)1.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 A . 能利用光能合成糖类 B .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C .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D . 是蛋白质与脂质合成的“车间”2.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 . 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C . 在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D . 在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B . 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 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D .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4.狗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卷毛雌狗与直毛雄狗交配,其子代中有1/4直毛雌狗、1/4直毛雄狗、1/4卷毛雌狗、1/4卷毛雄狗。
据此分析,下列哪种判断是不可能的( ) A . 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 B . 卷毛性状是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C . 卷毛性状是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D . 卷毛性状是X 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 5.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B .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 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D .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6.家蚕为ZW 型性别决定,人类为XY 型性别决定,则遗传的隐性致死基因(伴Z 或伴X 染色体)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如何( )A .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B .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C .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D . 家蚕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7.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 ) A . F 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 B . F 1全部是黄色圆粒C . F 2中出现了黄皱和绿圆2种类型D. F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8.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