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世界形成
现代世界的形成

现代世界的形成1. 现代世界的起始(15、16世纪)15、16世纪西欧的历史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2. 现代世界的兴起(17、18世纪)17、18世纪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为工业文明的到来提供了政治保障,奠定了思想基础3. 现代世界的形成(19、20世纪)18、19世纪英国率先开展和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此后,工业革命推动了现代化进程,在欧洲、北美和东亚,逐次扩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法国、德国和俄国),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先后实现了工业化,这些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各具特色,并且通过殖民主义形式形成了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
特征: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现代世界体系。
它们是工业品的生产国和输出国,资本输出国,东方亚、非、拉国家是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欧美殖民者打断了殖民地国家原有的历史进程,破坏了殖民地的政治、经济主权,剥削、压迫、奴役殖民地人民,造成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是为破坏性的一面;从客观上说,被殖民的国家相对于欧美的历史发展进程是落后的,发展也是相对封闭的,因此,伴随着殖民者的到来,封闭的社会状态被打破,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科学技术、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影响殖民地国家和人民,有利于他们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的历史发展,是为建设性的一面。
1.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16世纪)2.现代化的启动阶段(17—18世纪)3.现代化的扩展阶段(19世纪)4.现代化的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5.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21世纪)1.16世纪准备阶段:民族国家、君主专制、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等为工业文明诞生准备条件2.17-18世纪启动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放为现代化到来奠定基础。
工业革命是现代化起点,英国率先启动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原型。
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形成于流动空间

e o om is cn c m a Al g p on w ih n o m a i n n t i f r to a d
会 中 支 配 性 过 程 与 功 能 的 物 质 形 式 , 以至 可
少 用 两 个 层 次 的 物 质 支 持 加 以描 述 : 先 是 首
过 命 令 和 控 制 中心 来 协 调 、 新 与 管 理 跨 国 创
公 司 的全 球 网 络 _ 3 论上 , 。理 先进 电子 通 讯 系
传统地理学意 义上的客观存在 的物质 空间 , 即 实 体 空 间 ( h s l p c , 指 现 实 生 活 p y i a e)是 as 中各 种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的 物质 载体 , 社 会 经 由
郑 伯红 朱顾娟 Z E o o g Z U S u j a H NG B h n H h n u n
擒
要: 世界城市网络化是世界经济 的映射。 随着
著 名 城 市 社 会 学 者 卡 斯 特 尔 斯 把 一 个 由计 算 机 网络 所 创 造 的新 的生 产 与 管 理 空 间 , 义 为 流 动 空 间 {o n p c )又 称 信 定 f wi s a e , l g 息 空 间 ( fr t ns a e 或 数 字 空 间 i omai p c ) n o
际 性 顾 问 与 企 业 服 务 上 共 同 占 有 5 % 以上 0
技 术 空 间 演 化 而 来 , 初 是 为 了 数 据 的 存储 最 与 传 输 , 后 由 于 人 的 参 与 , 将 人 的 意 志 之 就
和 意 识 强 加 给 了这 个 空 间 , 此 它 是 一 个 拟 因 人 化 的空 间形 态 。 在 空 间 上 具 有 无 限 超 越 它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1.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914——1945)政治上:另种不同社会制度处于武装对峙与竞争共处状态,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也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经历了由相对稳定到危机动荡的社会交替。
经济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十月革命后,苏联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另一方面,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摆脱了危机,并开创了资本主义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文化上: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推动了物理学和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为现代科技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由于战争及工业化给人们所带来的普遍的精神危机,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取代现实主义成为主流学派。
2. 两级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政治上:一方面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并在70年代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经济上:一方面苏联为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不断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另一方面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第三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表明战后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日益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文化上:以现代信息技术、原子能及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二战以来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更加色彩纷呈,影视艺术日新月异。
3.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1991—— )政治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多极化格局不断加强,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经济上: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主流。
黄金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黄金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7年第5期人对财富有一种本能的渴望,黄金则扮演着“看不见的手”的角色,让秩序从混乱中产生,使人类进步,摆脱贫穷。
这条“黄金法则”成为现代英美及西方国家迅速崛起的重要支柱。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财富便成为进步的最大诱惑和动力。
在长期的历史中,黄金一直是财富的典型象征。
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是黄金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虽然黄金曾让人倍感神秘,但其实黄金本身是极为单纯的。
与其他金属不同,黄金在自然界中是单质而非化合物存在的。
黄金的性质极为稳定,因此它的光泽是永恒的。
在所有金属中,黄金的密度最高,这种高密度意味着即使非常少量的黄金也拥有极高的价值。
钢铁可供我们建造大楼、桥梁、轮船、汽车和各种机器,而黄金在实用性上却百无一能,但当钢铁最终锈迹斑斑的时候,黄金依然历久如新,正是这种永恒的光芒,使人们渴望黄金而轻视钢铁。
从古到今,人们对黄金的崇拜始终未变。
柏拉图想象的亚特兰蒂斯就“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金羊毛的传说,还有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迈达斯国王贫穷而善良,酒神赐予他这种神奇能力,但可怜的迈达斯却陷入黄金的困境——当他碰到食物时,食物变成了黄金;当他拥抱女儿时,女儿也变成了黄金……历史上,黄金主要承担了两种社会角色:最早只是用作装饰物,以显其富足与权力;后来逐渐发展到作为高价值的货币。
作为货币的黄金人类社会有两种基本的货币形式:一种是商品本位制,即金(银)本位制;一种是信用货币,即纸币。
纸币本身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只能作为货币使用。
在人类早期商业中,很多商品都扮演过货币角色,比如玉石、海贝、丝绸、粮食、家畜(如牛)等。
黄金作为货币出现得相对较晚,但很快就成为最完美的货币。
和其他货币比起来,黄金不会生锈、发芽、焚毁、发霉、破碎、死亡或被吃掉,它有美丽的光泽,数量稀少而稳定;黄金可以任意分割,其重量和纯度很容易鉴别,携带也很方便。
世界制度知识点归纳

世界制度知识点归纳【世界制度知识点归纳】一、世界制度概述世界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国际关系制度。
它对国家间的互动、合作和竞争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世界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对于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世界制度的发展历程1. 古代世界制度古代世界制度的特点是多极分布,古代帝国制度世界主要由古代帝国构成,如中国、罗马、波斯等。
这些帝国通过战争征服外部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
2. 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制度现代世界制度的形成以欧洲为中心,以西方国家为主导。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了新的世界制度的形成,其中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维也纳体系》为代表。
现代世界制度的关键特征是以国家为基础的主权国家体系。
3. 冷战后的现代世界制度冷战结束后,现代世界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冷战时期的世界制度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主导,而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此后,全球化、多极化和跨国性问题成为世界制度的主要特征。
三、世界制度的主要特征1. 主权国家体系主权国家体系是现代世界制度的核心特征。
各国之间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主权,国家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尊重他国的主权。
2. 国际公认的国际准则世界制度需要建立一套国际公认的准则,如《联合国宪章》中所规定的国际法原则,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章程、协定等。
3. 国际组织与多边合作世界制度需要借助国际组织进行多边合作,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这些国际组织承担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等重要任务。
4. 跨国性问题的应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贸易争端等日益突出。
国际社会需通过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形成共识并采取行动。
四、世界制度的演变趋势1. 多极化与新兴大国的崛起目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兴大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力量格局,对世界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全球治理与公共产品供给全球治理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协调、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公共产品。
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一、引言历史是一门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学科,它不仅讲述了过去发生的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是学生们首次系统地接触历史知识的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教授和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事件,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考能力。
二、单元教案单元 1:史前人类与文明的曙光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早期文明的出现和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革命、早期城市和国家等主题。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文物、故事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单元 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传播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情况,理解文化交流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等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单元 3:中世纪欧洲与亚洲目标:让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和亚洲的发展情况,理解宗教、战争、贸易等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封建社会、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扩张、文艺复兴等主题。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观看、案例分析、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
单元 4:现代世界的形成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演变,理解全球化、科技、战争等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包括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等主题。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三、课时教案第1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进步,理解新石器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讲述考古发现,展示人类起源的证据,讨论早期农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讲解+课堂讨论第2课:古代城市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城市和国家的发展历程,理解城市和国家形成对文明的影响。
现代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历史教案

现代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历史教案。
一、现代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1.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标志着现代国家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和商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力量。
16世纪初的意大利,城市已经成为商业中心,城市商人的财富和权力超过贵族。
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贸易的扩大,商业经济成为推动力量之一。
2.统治型国家的形成1598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发表《南特敕令》,保障新教徒的信仰自由,这是欧洲统治型国家形成的开始。
自此,成为统治型国家,政府权力开始向个人而非贵族集团集中。
17世纪英国的议会制、18世纪法国的封建状况、19世纪德国的建国等过程,皆是统治型国家形成的表现。
3.民族国家的形成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影响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为大革命的出发点”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的口号,支持法国大革命的人们,实际上反对的是封建特权制度,是争取所有人享有共同政治权利和社会福利的斗争。
民族国家通过民主和国家主权制度建立起来,积极激励国民同心协力争取国家民族利益。
4.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近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现代国家的形成的推动影响。
如1720年代后大量进口的印度战役中,获得的赔款,以兴建舰队、修建堡垒等为主要部分,大幅推动了英国现代造船业的兴起。
而工业革命带给人们重大的取得并掌握能源的经验,西方各国“能源国家”的建设形成了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相对来说更为平稳。
二、现代国家形成的影响1.经济上的影响现代国家的形成,伴随着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恶性循环。
经济增长改善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但也造成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不和谐、不稳定和贫富不均等问题。
随着国家适度调节和干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渐趋稳定,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现代市场经济。
2.政治上的影响现代国家的形成,使政治权利从个人和贵族的手中向平民集中。
此后,众多的国家公民他们的财产,人身安全和民主权利得时被保护,政治参与改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