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何炼成引我进入经济学殿堂
张 佳:宋老师把我引入知识殿堂

张佳:宋老师把我引入知识殿堂宋老师把我引入知识殿堂张佳(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宋才发老师是把我引入知识殿堂的引路人。
踏进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的大门,当我还处在焦虑迷茫的状态,思考如何度过这珍贵的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时候,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宋才发老师的指点,真是我莫大的机遇和殊荣。
第一次课上课前,当我见到已年过花甲之年宋老师的时候,他正坐在讲台边的椅子上,身体微微侧着面对着教室的大门外,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每一个快步走进教室的同学,作为学生的我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从入学伊始,我就听闻中央民族大学宋才发教授很“厉害”。
果不其然,那么大的阶梯教室早已座无虚席,都期待着这位从京城来的教授,给我们干渴的心田带来知识的阳光雨露。
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课程是《法学方法论》。
在总共八次课的讲授过程中,他为我们这些刚入门的硕士研究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启迪。
他讲授的内容,不仅包括著名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读书方法、研究生的资料积累、研究生的学术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而且还启导我们如何治学、如何处事、如何做人。
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主题,就是研究生的读书方法。
他详细地为我们解读着每个阶段读书方法的特点和要点。
宋老师说,在大学本科读书期间,同学们更多的是注重死记硬背,就是“拿着口袋装知识”的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那就是“母鸡带着小鸡找知识”的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带着研究的问题在知识河床两岸,自由地采摘知识的花果。
宋老师说,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是有研究的题目却没有答案,需要靠自己去寻求不同的或是更正确的答案。
同时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与大学本科读书不同的地方就是完全靠自学,靠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取长补短,通常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果在这阶段能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融汇贯通,就表明已经进入了研究生读书的良好状态。
祝贺与期望

作者: 何炼成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
出版物刊名: 人文杂志
页码: 4-4页
主题词: 改革开放实践;思想资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点与热点;体制改革;市场经济观;西北大学;现代企业制度;百家争鸣;优良传统
摘要: 祝贺与期望何炼成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教授《人文杂志们979年ic月复刊以来,到今年第2期已是第100期。
值得祝贺。
综观这100期的内容,较之过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最突出的是紧密结合我国近17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紧扣我国经济体制...。
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受聘我院名誉教授

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受聘我院名誉教授
佚名
【期刊名称】《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12)1
【摘要】在2006年10月27日上午举行的经贸系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上,举行了隆重的名誉教授聘请仪式。
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何炼成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郭立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忠民教授受聘我院名誉教授,院党委书记杜平研究员向他们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总页数】1页(P111-111)
【关键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学科建设;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25
【相关文献】
1.海外著名经济学家刘遵义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本刊讯 [J],
2.著名国际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受聘浙商大名誉教授 [J],
3.著名经济学家多米尼克·索尔韦托瑞受聘我院客座教授并作学术演讲 [J],
4.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受聘我院名誉教授并作学术演讲 [J],
5.中国工程院江欢成院士、著名工程结构专家王铁梦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何炼成经济学思想评述

何炼成经济学思想评述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对何炼成教授的经济学思想进行评述,主要有: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理论;密切联系时代背景,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原理,发展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西方发展经济学为基础,开创与探索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治史方法,创建了中国价值学说史和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研究;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高度统一,努力践行创新的经济学教育思想。
关键词生产劳动理论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中图分类号〕F0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03-0037-10何炼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的“新中派”代表人物,是中国《资本论》研究的权威学者,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创建的奠基人之一。
何炼成教授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立足于《资本论》的教学和广泛传播,同时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将《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精髓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在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中国发展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研究、经济学教育思想研究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创新。
本文就上述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和思想,进行全景式评述。
一、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生产劳动理论也是最基本的范围之一。
如何认识生产劳动理论关系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辩也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学术争鸣的焦点问题之一。
何炼成教授以其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开启讨论之端,并以极高的研究热情参与始终,先后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理论观点。
①1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概念的多视角阐发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济学家的论著中,从不同角度对生产劳动进行了多个定义。
从单纯的劳动过程来考察,马克思给出了第一种含义的生产劳动,即“生产劳动一般”,这是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生产劳动最初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使用价值产生,抽象劳动凝结其中。
让能源富集区的农民也真正富裕起来--访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

让能源富集区的农民也真正富裕起来--访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
教授
张义学
【期刊名称】《新西部(上旬刊)》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 塌陷的土地、枯死的树木、当地政府的苦衷,还有农民求助的目光……陕北一个星期的采访,在记者心中留下了久久难以抹去的阴影.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记者又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炼成教授--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张义学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访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 [J], 王书昆
2.花旗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让更多的人利用小额贷款富裕起来——访花旗集团中国区CEO施瑞德(Richard Stanley) [J],
3.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受聘我院名誉教授 [J],
4.勇做“聚宝盆”里的“探宝人”——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刘池阳教授 [J], 王大锐
5.永业邀请专家为农民富裕支招第六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在京召开[J], 张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突破——读何炼成主编《中国发展经济学》一书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突破——读何炼成主编《中国发展经济
学》一书
曹钢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科学》
【年(卷),期】2000(022)003
【摘要】@@最近,我有幸阅读了何炼成教授主编的50多万字的大作《中国发
展经济学》,深感受益匪浅,同时对本书在发展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新突破颇有体会。
发展经济学作为本世纪40年代才起于探索的一门新兴学科,尚处于开创发展的过程中。
...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曹钢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经济学研究的新贡献——评何炼成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 [J], 李平安
2.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切入、逻辑与中国化——评陈世华的《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一书 [J], 李铁锤; 陈艳辉
3.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评何炼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 [J], 赵炳章
4.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尝试——简评蔡孝箴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一书 [J], 郭青
5.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尝试——简评蔡孝箴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一书 [J], 田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登堂入室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这个东西其实才是本质的东西,是一流人物不同于学术工匠的根本所在。
在很多人眼中,比如说,科学是一个象大理石一样坚固完美的东西。
我们作学术就是同样地去找一个坚固完美的大理石,然后放在科学圣殿里头。
次一等的人呢?就看看大理石的边边角角是不是不太好看,然后修修补补。
更次一点的呢?都不知道圣殿在哪里,随便那块石头都觉得看起来想大理石。
这样的人呢,会把在科学期刊上发布的任何东西都认为象大理石一样坚固和近乎完美,不敢越雷池一步,帮人家修修补补,或者改改条件,或者用到不同的模型上。
而真相是什么呢?也许所谓科学圣殿的支架都没搭好,地基也不很牢靠;圣殿里头绝大部分都不是大理石,不过是坑坑洼洼的木头作的;圣殿旁边堆的更都是杂草,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圈子里头的人为了种种理由而炮制出来的东西。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就是要登堂入室啊。
就是你要进去了,要触摸到,才知道真相是这样的。
也许进去后,你还不一定能成功。
但是你的眼界到了:--原先的坚固完美的圣殿轰然倒塌--原先的巨大而高高在上的偶像也不过是凡夫俗子--很多的文章漏洞百出,都是灌水文章这情形就如张无忌在光明顶上,看鹰爪王和飞天蝙蝠在打斗的时候,发现破绽百出,以为他们在演戏。
其实是他自己修为眼界到了。
就因为你看到了,所以你可以建立自己心目中的圣殿,你可以踩在高大偶像的脑袋上,因为他们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了。
你开始明白:----你也可以是游戏规则的创立者。
只有这样,一切才可以刚刚开始,一个新世界才可以建立!当然,登堂入室才只是一个真正的开始。
这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作出不朽的贡献。
但是薪尽火传还是可以作到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传承真正的学术精神。
什么人是没有登堂入室的呢?太多了。
比如:--所谓填补国内空白--偶像或者牛人崇拜--作什么都是外国的什么研究表明所以我其实在“没有牛人”里破了“偶像”,在这里又破了“圣殿”。
其实的科学圣殿也许并没有围墙,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断的有人往里头放东西,往外丢东西。
教坛写春秋——记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

教坛写春秋——记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
春野;蒋文昌;高立勋
【期刊名称】《国际人才交流》
【年(卷),期】1993(000)011
【摘要】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11办公室,你常常可以见到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学者,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掩卷沉思,时而……他就是该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
何炼成教授,1928年5月生,湖南浏阳人,1947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自1951年到西北大学执教至今。
1953年——1956年在北京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春野;蒋文昌;高立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62
【相关文献】
1.一腔热血写春秋创新甘当孺子牛——记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天津市红日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进之 [J],
2.教坛绘蓝图躬身写春秋——记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讷河市二克浅镇中心学校校长张佑武 [J], 董悦今
3.攻深探盲,科技创新写春秋r——记西南石油大学郭小阳教授固井工程科学团队[J], 段海旺;王晨
4.挥笔教坛写春秋——记滑县第三职业高中校长李景铎 [J], 王新杰
5.写大地科研铸能源春秋——记浙江大学教授、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昊 [J], 吕腾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师何炼成引我进入经济学殿堂
我从事经济学,实属偶然。
1977年恢复高考,我才知道还有文、理科之分。
我本来喜欢数学,但由于上高中时,正搞开门办学,理化没有怎么学,考理科没希望,就只好报考文科。
在我的脑子里,所谓文科,就是中文,所以报考志愿栏填写的都是中文系,但大概是语文成绩不怎样,没有一个大学的中文系录取我,事实上,我根本没有被录取。
77级学生进校一个多月了,我还在农村种地。
后来听说一些没有被录取的老三届给邓小平写信,中央决定扩大招生。
因为我不属于老三届,所以并不抱什么希望。
1978年3月收到了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实在是没有预料到。
可以说,我是搭了老三届的便车进大学的。
我被录取在政治经济学专业,不是我报考志愿里写的中文专业。
4月入学后,方知道这个班50位同学都是扩大招生招来的。
原来,这个专业是何炼成为首的8位老师(被评为“八大金刚”)借扩大招生的机会新办的。
真是邪乎!要不是何老师,我大概没有机会学经济学的,也许根本就没有机会上大学。
也许因为我们是头胎,何老师对我们特别疼爱。
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晚上,自己还是晕乎乎辨不清东南西北,何老师就来宿舍看大家。
我是班里最小的学生之一,何老师对我们小同学显得特别关心。
我现在还精楚地记得,何教师在问我的名字后,摸着我的头问寒问暖。
我们上的第一堂就是何老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尽管对我来说,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何教师的生动讲解使我听得津津有味。
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学问,它使我回想起在家乡里有鸡蛋换盐的事。
可以说,何老师的第一堂课,就`使我喜欢上了经济学。
何老师教学的认真态度可以说是少有的。
每讲一章(或一节),他总要布置一些作业给我们,其中有些作业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有些则是学生写文章(短文)。
我的经验是,上完他的一学期课后,除学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外,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我敢肯定,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他都认真批改,否则,他怎么能发现我作业中的错别字呢?
我刚进校时,看到那么多城里的同学,知识面比自己宽得多,对任何问题都是侃侃而谈,很感自卑。
是何老师给了我自信心。
记得第一学期,何教师总是要求同学们组织讨论,每次讨论由一位同学主讲,其他同学提问。
主讲实际上是让学生自己讲课,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我第一次主讲大概在开学后二三周,讲的内容是关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举的例子是绵羊与斧头。
尽管我的普通话讲得不好,陕北方言重,同学们反映还不错,何老师也表扬了我。
还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陕北农村收入分配的短文,何老师写的批语建议我向报纸投稿,尽管我并没有投,但他的批语使我很受鼓舞。
常常听说有不少老师总是按自己的模子塑造学生,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观点想问题、写文章。
但何老师从不这样。
事实上,他总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可以说,当何老师的学生,享受最大的自由。
我上研究生之后,常常
谈一些在当时看来是“离经叛道”的观点,何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
他的唯一要求是“自圆其说”。
在研究生期间,我组织了一个读书班,专门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每次由我主讲(我感到最好的学习办法是讲课)。
因为我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生,有人认为这是歪路,何老师知道后,不仅没有批评,而且非常高兴。
我到北京工作后,有人说我的微观经济学很地道,我想,这与何老师的“自由放任”政策是分不开的。
何老师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老师。
他很早就认识到数学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从我们77级开始,就安排了数学课程,而且是一学年的课程,从数学系请来最好的讲课老师,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我上研究生之后,他还鼓励我去听数学系和物理系的数学课。
我今天能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学问题,与何老师的远见分不开。
何老师或许是国内经济学家中第一位从数学专业的学生中招收研究生的老师,栗树和1983年从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是他们班的高材生,何老师硬是把他留在经济系,随后又招他读研究生。
何老师关心西北大学经济系的发展,希望培养一支强大的教学队伍,但他同样为他的学生的前途着想,有些他得意的学生离他而去,他虽然难过,但从不阻拦,在我的印象里,魏杰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他曾多次讲话,希望魏杰能接他的班,魏杰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后,没有回西大,他感到遗憾,但更为魏杰的成就而自豪。
我1984年毕业时,决定到国家体改委工作,记得在送别的会上,何老师很动感情地说,他是很舍不得我走的。
或许我们太自私,一个个相继离他而去,我常常为此而内疚。
我从师恩何炼成整整7年,不,应该说整整19年了。
不论我在什么地方,导师的教诲总在伴随着我,是何老师将我引入经济学的殿堂,教给我经济学的知识。
今天,我自己也有幸成为一位教师。
我希望尽自己的所能,教出最好的学生,以报答何老师及其他许多教过我的老师。
1997年1月20日于北京大学
【作者简介】张维迎,1959年,陕西吴堡县人。
1978年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系,1984年获硕士学位。
在国家体改委任职期间,参与策划中国经济改革。
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利斯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
著有《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
是中国最杰出的青年经济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