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题五

合集下载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复习题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2、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3、最早依法建立和维护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法律是()。

A、奴隶制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4、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C、规章D、国际惯例6、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B、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愿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C、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上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D、严格要求按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来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7、立法体制主要是指()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体制8、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英美法系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9、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10、关于共产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A、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法律对政策的实施具有保障作用,两者相辅相成B、政策决定法律,法律对政策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C、政策与法律在指导思想和制定机关方面相同,两者不可分离D、政策是法律的评价标准,法律是政策实施的有效手段11、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练习题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练习题

1.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交换方式B.产品分配方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2.国家的本质在于它是(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B.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力量D.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3.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18世纪的法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英国,但在哲学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德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在哲学上却高于英国和法国。

这说明( )A.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没有普遍性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4.社会革命的爆发取决于多种原因,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化B.革命家的出现和革命思想的形成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激化D.人民群众革命要求和革命意识的增强5.从历史作用来看,杰出人物一般是指( )A.著名的科学家B.伟大的政治家C.杰出的军事家D.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人物6.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从根本上说这是( )A.由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由国家的正确科技政策决定的C.由生产实践发展的需要决定的D.由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决定的7.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提高个人的素质B.利用良好的社会环境C.参加社会实践D.寻找合适的机遇8.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A.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B.社会秩序的稳定C.民主法制的健全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9.“天赋人权”论的共同哲学基础是( )A.性善论B.性恶论C.抽象人性论D.性无善无恶论10.社会产生阶级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一部分人用暴力掠夺另一部分人的财产B.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与私有制的出现C.社会产品分配不公D.市场上的不等价交换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物是感觉的集合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理在事先D.心外无物E.吾心便是宇宙12.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B.普遍性C.前进性D.重复性E.稳定性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综合基础知识题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考试综合基础知识题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和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的交织起来的画面……”据此回答1~2题。

1.恩格斯的话说明了( )。

A.人们必须深思熟虑的认识世界B.世界由自然界、人类历史、精神活动组成C.联系是人们首先认识的D.联系是普遍的2.上述材料还表明( )。

A.联系是可以认识的B.客观事物的联系和人的意识不可分离C.人不深思熟虑就不能反映客观事物D.联系是人类意识作用的结果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这段话说明( )。

①物质和运动不可分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先有物质,后有运动,运动是物质的产物④先有运动,后有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势必导致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 )。

A.形而上学不能体现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形而上学只能与唯心主义结合C.形而上学的孤立、禁止、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D.形而上学是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坐井观天”的错误在于( )。

A.混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C.违背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原理D.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6.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但人们又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引水上山。

这说明( )。

A.规律是可以被利用的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C.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D.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7.我国已经加入WTO,WTO框架下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迫在眉睫。

但我国国内市场的分割状态是人所共知的。

省际间、地区间的贸易,投资壁垒比比皆是,“诸侯经济”至今未能铲除,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这种“诸侯经济”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统一C.事物运动的规律性D.一切从实际出发8.进入网络时代,患者可以不去医院,而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和医生交流。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知识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知识

1.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意识对物质有无反作用的问题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唯物主义最初的历史形态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自然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条件是( )A.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B.被统治阶级奋起反抗统治阶级C.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资产阶级由进步阶级变为反动阶段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普遍联系性C.永恒发展性D.直接现实性5.某种思想是否正确,在于它( )A.是否符合领导的意图B.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意见C.是否符合人们的主观愿望D.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6.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制定的B.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不能认识7.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B.实践的C.相互联系的D.发展变化的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0.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 )A.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B.事物的各个部分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C.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变化不平衡性的表现D.事物的整体变化和局部变化不同步性的表现11.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医生给病人看病B.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耕种土地D.演员演唱歌曲14.人们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说明人的认识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 )A.社会性B.创造性C.客观性D.历史性15.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社会性和历史性D.主观性和能动性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等于承认(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1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D.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8.对生态平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动物的活动B.植物的变化C.人类的活动D.微生物的繁殖19.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D.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20.在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中,最直接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劳动者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D.教育发展程度。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复习题五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复习题五

试题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A: 华侨代表B: 妇女代表C: 军队代表D: 少数民族代表答案: D试题2: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从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答案: C试题3:宪法规定,公民在()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 有病B: 年老C: 丧失劳动能力D: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答案: D试题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 国家民族关系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C: 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D: 国家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 C试题5:新中国成立后,从()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A: 1954年B: 1975年C: 1978年D: 1982年答案: A试题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答案: C试题7: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民主集中制D: 政治协商制度答案: B试题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答案: B试题9: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神圣不可侵犯。

A: 全民所有制经济B: 公共财产C: 集体所有制经济D: 计划经济答案: B试题10: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

A: 国家主席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 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D: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答案: C试题1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反革命犯罪B: 流氓犯罪C: 其他刑事犯罪D: 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答案: D试题12:刑法是()的法律。

A: 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B: 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C: 国家法律中最重要D: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答案: D试题13:刑法学是研究()的科学。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考前冲刺题五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考前冲刺题五

试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之一是()。

A: A. 修改宪法B: B. 决定国家重大问题C: C. 解释宪法D: D.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答案: C试题2: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是()。

A: A. 隶属关系B: B. 代理关系C: C. 平行关系D: D. 委托关系答案: A试题3: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根据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周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A: A. 40 B: B. 45C: C. 50 D: D. 55答案: B试题4:国籍是指一个人作为某一个国家的成员的()上的身份或资格。

A: A. 法律B: B. 实际C: C. 血缘D: D. 政治答案: A试题5: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另一方面表现为()。

A: A.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B: B. 公民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C: C. 国家机关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D: D. 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答案: D试题6: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是()。

A: A. 依法受教育 B: B. 参加生产劳动C: C. 保护环境D: D. 依法纳税答案: D试题7: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A: A.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 B.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 C. 宪法有严格的修改程序D: D. 宪法确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答案: D试题8: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称为()。

A: A. 民主统一战线B: B. 统一战线C: C. 爱国统一战线D: D. 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答案: C试题9: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是()。

A: A.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 B. 各级人大常委会C: C. 各级人民政府D: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D试题10: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复习题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基础复习题

1.甲、乙为夫妻,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遇难,甲、乙没有子女,也没有遗嘱。

甲有父母、乙没有继承人。

对于甲、乙的遗产()。

A.甲的遗产由其父母继承,乙的遗产归国家所有B.甲、乙的遗产均归国家所有C.甲、乙的遗产均由甲的父母继承D.甲、乙的遗产一半归国家,一半归甲的父母2.甲(4岁)的父亲于1993年死亡,甲继承其父亲遗产房屋5间。

甲随其母亲改嫁到乙家后,继承的5间房,由他们共同居住。

1996年甲的母亲去世。

甲仍然和乙一起生活。

1997年乙因为要外出,就将这5间房屋卖给了邻居丙,双方订立了书面协议,乙收了价款,并且办了过户手续。

后来甲的外婆知道了此事,就向法院起诉,主张此协议无效。

为此该买卖协议是否有效,理由是()。

A.买卖协议无准备,因为乙与甲是继父与继子关系,乙不是甲的监护人,因而无权处理甲的房屋B.买卖协议有效,因为乙与甲是继父与继子关系,乙是甲的监护人,因而有权处理甲的房屋C.买卖协议无效,因为乙与甲虽是继父与继子关系,并且乙还是甲的监护人,但乙无权因乙的利益需要而处理甲的房屋D.买卖协议的效力特定,因为乙与甲的继父与继子关系,乙虽是甲的监护人,但毕竟不是血亲关系,故此处理甲的房屋,还需要甲的外婆同意或者追认3.张某的父亲70有余,退休后获得一笔技术转让费,有数万元之巨。

其父将这笔钱交给张某的哥哥保管。

张某见父亲越来越不愿管事,担心父亲死后哥哥一人独吞这笔钱,便要求哥哥分一半给他,哥哥说,父亲的后事还没办,以后再说,张某就到法院起诉,要求提前解决其父的遗产分配问题,对于此案,你认为()。

A.法院应当受理,预先防止纠纷的发生,是件好事B.张某与其兄预分家产,有利社会安定C.其父未去世,此钱不是遗产,法院不予处理D.此事是家庭纠纷,可弟兄间协商预分4.老王的儿子于5月5日因落水而死,留有妻子和一儿一女三人,分别是甲、乙、丙,老王死后留有个人财产12000元。

老王的妻子还在。

为此甲、乙、丙三分别可以继承多少()元。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练习题精选

2013年云南省政法干警招聘考试练习题精选

1 财产所有权的权能包括( )A.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B.占有、利用、收益、处分权C.占有、使用、收益、转让权D.控制、使用、收益、处分权2 下列事实中,哪一种事实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 )A.债务人清偿未到期的债务B.接受赠与的财产C.养子女给其生父母的赡养费D.顾客多付售货员货款3 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撤销的婚姻是( )A.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B.未到法定婚龄的C.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D.因胁迫而结婚的4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A.不能作为继承人,除非被继承人没有其他任何继承人B.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C.可以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D.不能作为继承人,但可分得适量财产5 在我国,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民事代理人6 继承法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开始A.出生时B.死亡时C.立遗嘱时D.遗产分割时7 甲乙两人分别出资4万元合伙经营一饭店,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用合伙财产清偿全部债务后,还欠丙4万元。

现甲已经无力偿还该债务,丙对乙提出请求,乙只同意偿还2万元,为此引发纠纷。

甲乙对所欠丙的债务负何种责任?()A、无限按份责任B、有限按份责任C、无限连带责任D、有限连带责任8 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同意延期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将在法律上引起()A.诉讼时效的中止B、诉讼时效的中断C、诉讼时效的延长D、诉讼时效的开始9 张某因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其一间私房被其配偶李某继承。

李某与王某再婚,并将该房出租。

后张某回来,要求李某返还房屋,引发纠纷。

经查,李某共收租金2万元。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张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B、李某应返还房屋,但无需返还租金C、李某和王某离婚后,与张某的婚姻关系继续有效D、李某应返还房屋和租金给张某10 王某生前有多份遗嘱,按时间先后顺序为自书、公证、代书、录音遗嘱,则王某死后,应按何种遗嘱执行?()A、自书遗嘱B、代书遗嘱C、公证遗嘱D、录音遗嘱11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12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13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14 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1:债的担保方式包括;()。

A: 保证B: 抵押
C: 预付款D: 定金
答案: ABD
试题2: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是()。

A: 政党B: 公司
C: 企业D: 机关
答案: BCD
试题3:下列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的有()。

A: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末声明的B: 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C: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D: 法人的名称权受到侵害的
答案: ABC
试题4: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A: 立遗嘱B: 赠与
C: 无权代理的追认D: 放弃继承
答案: ABCD
试题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A: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人身自由D: 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 AB
试题6: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D: 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答案: BCD
试题7:法律上保护人身权有以下方式:()。

A: 民事制裁B: 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D: 批评教育
答案: ABC
试题8: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

A: 引导作用B: 促进作用
C: 保障作用D: 制约作用
答案: ABCD
试题9:物权一般包括()等。

A: 所有权B: 抵押权
C: 典权D: 留置权
答案: ABCD
试题10:根据《民法通则》()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公民B: 法人
C: 个体工商户 D: 联营组织
答案: ABCD
11、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

12、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戴河,气候温和宜人,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13、甘肃省敦煌县的莫高窟、山西大同市的云岗石窟、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规模特大,艺术最精,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14、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三大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保存了长达1000多年的古代珍贵壁画和彩塑艺术品,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宝库。

15、冬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温度较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地区,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

146、夏季中国大多数地方气温普遍较高。

17、中国的吐鲁翻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18、夏季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摄氏度以上,人称"火州"。

19、由于吐鲁番盆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宜瓜果生长。

这里出产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全国有名。

20、夏季中国长江沿岸的不少沿江城市气温较高。

重庆、武汉、南京号称中国"三大火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