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word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2.14《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名师精编学案 北师大版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学案●精题精讲例1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建立②南宋灭亡③定国号为元④元朝统一全国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例2 元政府设置的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A.市舶司B.行中书省C.司农司D.宣政院●我夯基我达标1. 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蒙古政权的人是()A.耶律阿保机B.铁木真C.完颜阿骨打D.忽必烈2.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的时间是()A.1206年B.1260年C.1271年D.1279年3.忽必烈时,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中没有()A.户口增B.田野辟C.秩序安D.赋役平4.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B.中书省C.六部D.尚书省5.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6.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互相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回族B.藏族C.满族D.蒙古族7.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元朝D.宋朝8.元朝编写的刊行全国的农书是()A.《农桑辑要》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王安石10.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列相关知识。
(1)_______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__。
(2)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________和_________政策,把各族人分为__________等。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观点?为此他统治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3)元世祖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反映了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学案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程标准】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史实的学习,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新课探究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物的学习,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态度;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责任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民族团结、友好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的措施与意义难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元朝的特点【课前预习】(一)“一代天骄”的崛起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________民族。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蒙古族杰出首领__________。
________年,蒙古贵族在____________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__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____________。
蒙古政权实行__________的国家体制,定都__________。
成吉思汗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二)忽必烈改制1.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___________继承蒙古汗位,__________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是元世祖。
2.忽必烈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内容是:(1)建立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的___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推行________政策。
下令把许多_______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_________。
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__________”,规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案课题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蒙古政权的建立、忽必烈改制、行省制度的创立、元朝的疆域等重要史实,学会叙述基本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等史实,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图像,观看《成吉思汗》电影片段,完成忽必烈改制的简表,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的改制,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文天祥的抗元的经历中知道责任心的重要性;能从“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一目的学习中,增强民族团结友好的意识。
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改制等。
难点评价忽必烈改制和民族歧视政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通过毛泽东诗词中历史人物引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来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1、元帝国之――拓展统一篇(1):让学生阅读教材75页,自主学习“一代天骄”的崛起。
(2):让生复述成吉思汗的功绩。
(3):播放视频《成吉思汗》片段,体验其奋斗历程。
(4):生自主完成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大事年表。
(5)听小故事,谈谈感想。
体会文天祥抗元中表现出的责任心,高尚的气节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6)历史上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认识元朝疆域图,通过比较认识元帝国疆域的辽阔。
2、元帝国之――制度改革篇(1):生根据表格完成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及作用。
(2):根据地图分析行省制度,特别关注今西藏地区。
(3):读史料分析元世祖重农政策。
(4):归纳忽必烈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3、元帝国之――民族关系篇(1):让学生阅读教材78页,自主学习“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2):通过问题认识和理解元民族政策的实质。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导学案及习题答案

七年历史下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导学案及习题答案课型:展示反馈课执笔:邹平审核:东山中学历史备课组时间:2012-3.31【学习目标】2. 通过对成吉思汗、忽必烈等人物的学习,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态度;学习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与责任感;通过学习本课,形成民族团结、友好的意识。
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一) 自学提示:1、学生自学教材2、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3、问题:(1)统一蒙古的人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2)成吉思汗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3)元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时候建立的?元统一全国时间?(4)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是谁?元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有何目的?(5)忽必烈都采取了哪些重要的统治政策?(二)个人默学课本(8分钟)(三)小组交流(2分钟)二、展示与质疑:三、点拨与归纳:教学反思:四、巩固与检测(一)巩固训练(二)检测反馈: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的时间是()A.1206年B.1260年C.1271年D.1279年3、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最主要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B.交通发达C.对外开放D.国家统一4、元政府设置的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 )A. A.市舶司B.行中书省C.司农司D.宣政院5、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B.中书省C.六部D.尚书省6、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鲜卑族B 女真族C 满族D 回族7、元朝时创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A 行省制度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8、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元朝D.宋朝9、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的名称是()A 流求B 琉球C 夷州D 澎湖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铁木真B.忽必烈C.文天祥D.王安石11、"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句话是谁说的()A 唐太宗B 元世祖C 宋太宗D 宋神宗12、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A.澎湖和琉球B.河北、山东C.西藏D.岭北13、元朝编写的刊行全国的农书是()A.《农桑辑要》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学习后记:1.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学案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学习内容】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学习目标】(1)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等史实。
(2)能正确看待元朝人分四等的政策和文化趋同的结果。
【探讨之旅】一、预习与导学1、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_________,完成蒙古族统一的是蒙古族杰出领袖_________。
________年,蒙古贵族在_________举行大会,选举_________为蒙古族的最高领袖,尊称为_________,成立蒙古政权。
该政权实行_________的国家体制。
2、_________年,成吉思汗之孙_________继承汗位,_________年该国号为元,成立元朝,第二年定都_________。
3、忽必烈继位后大力推行以_________为要紧内容的改革。
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成立_________制度。
在中央设_________,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址设_________,进行有效统治。
他还推行_________政策,朝廷专门设立治理农业的机构_________,并诏令该司编写_________,刊行四方。
4、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掉队的因素,突出表此刻蒙古贵族实行_________政策,把各族人民分为_____等。
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大一统的同时,同意中原先进文化,提倡_________,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_________的学校_________。
随着时刻的推移,_________慢慢缓和,呈现出以_________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二、合作与导学活动一、材料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地”——《元史》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试探:一、若是采取材料一的方法,会造成什么后果?二、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为此采取了哪些方法?活动二:阅读讲义P79—P80的材料阅读,试探:一、什么缘故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中原后不行汉法,“皆乱亡接踵”?忽必烈仿效汉法改制的全然目的是什么?二、忽必烈改制的内容有哪些?3、到元朝为止,咱们学习了几回割裂以后的大一统局面?元朝的统一是如何增进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的?4、这种民族融合中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三、巩固与检测一、被称为“一代天骄”的蒙古族英雄是()A、阿骨打B、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二、元朝都城多数确实是今天的( )A、北京B、沈阳C、吉林D、呼和浩特3、“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说的是哪朝的疆域( )A、西汉B、东汉C、唐朝D、元朝4、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A、中书省B、辽阳行省C、陕西行省D、河南江北行省五、元朝时我国显现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B、藏族C、回族D、满族六、以下历史事件中,与成吉思汗无关的是(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B、成立了蒙古政权C、在位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D、衰亡了南宋7、忽必烈仿效中原的政治体制,成立了( )A、三省六部制B、节度使制C、内阁制D、行省制度八、西藏地域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代九、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10、以下少数民族政权中,由蒙古族成立的是( )A、辽B、西夏C、金D、元四、发挥才干,展现你的学习功效吧!【资料链接】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周围星。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word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基业》word学案
2. 明白得文化趋同的含义和表现,通过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政权,元朝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和人格魅力
学习重难点:元朝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朝的统一终止了五代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业进一步拓展,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
它确立的行省制度,有效的管辖了边疆地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阻碍。
知识点:
1. 蒙古族的统一、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有关史实。
2.铁木真把蒙古族的统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建立的事实?
4.元朝时我国的疆域有多大?元朝拓展疆域有什么阻碍?
5.元朝统一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
6.讨论,文天祥抗元斗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7.元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8.元朝人分四等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阶级差异是什么?
9. 元朝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10.讲解了回族形成的史实。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14课_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dao学案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2.了解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实【学习重点】蒙古政权的建立【学习难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自主学习】1. 年,蒙古贵族在召开大会,杰出首领被推举为最高首领,尊称为“”,建立蒙古政权,定都。
实行的国家体制。
忽必烈改制(1)年,继承蒙古汗位,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
忽必烈就是。
(2)年,元军统一了全国,领导武装抗元的南宋大臣兵败被俘,最后慷慨就义。
2:忽必烈改制内容1、消极的民族分化政策:实行民族 和 政策,人分四等,达到 的目的。
2、积 极 的 民 族 融合:①原因: 为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内各民族的 和 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表现: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 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 。
3、文化趋同:元朝统治者接受 ,提倡 ,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_________的学校——__________,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呈现以__________ 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
【研讨探究】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2、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3、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的?【拓展练习】1、被称为“一代天骄”的蒙古族英雄是( )A、阿骨打B、元昊C、铁木真D、忽必烈2、元朝都城大都就是今天的( )A、北京B、沈阳C、吉林D、呼和浩特3、“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说的是哪朝的疆域( )A、西汉B、东汉C、唐朝D、元朝4、今天的山东省辖地在元朝时归哪一机构管辖( )A、中书省B、辽阳行省C、陕西行省D、河南江北行省5、元朝时我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蒙古B、藏族C、回族D、满族6、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成吉思汗无关的是(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B、建立了蒙古政权C、在位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D、灭亡了南宋7、忽必烈仿效中原的政治体制,建立了( )A、三省六部制B、节度使制C、内阁制D、行省制度8、西藏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元朝时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中书省1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由蒙古族建立的是( )A、辽B、西夏C、金D、元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1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word教案 (4)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和人格魅力。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政权,元朝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②认识目标:掌握蒙古政权的建立、忽必烈改制、行省制度的创立、元朝的疆域等重要史实;了解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等史实。
【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展示成吉思汗的图片,说一说他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学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
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57 “课前思考”。
2.自学内容2:“一代天骄”的崛起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75-76“‘一代天骄’的崛起”一目内容,思考完成下表:(1)成吉思汗为什么能统一蒙古高原?(2)成吉思汗对蒙古族作出了哪些历史贡献?3.自学内容3:忽必烈改制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76—78 “忽必烈改制”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2)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4.自学内容4:民族压迫和文化趋同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78—79 “民族压迫和文化趋同”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你身边有回族的同学或朋友吗?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和汉族不一样?你知道回族的形成是在哪朝完成的?有哪些人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回族?(2)元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完成创造性练习P53—55(四)反思小结【加速一】探究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加速二】阅读下列材料:“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2. 理解文化趋同的含义和表现,通过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强大政权,元朝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和人格魅力
学习重难点:元朝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业进一步拓展,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期。
它确立的行省制度,有效的管辖了边疆地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影响。
知识点:
1. 蒙古族的统一、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相关史实。
2.铁木真把蒙古族的统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元朝建立的事实?
4.元朝时我国的疆域有多大?元朝拓展疆域有什么影响?
5.元朝统一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
6.讨论,文天祥抗元斗争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7.元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8.元朝人分四等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阶级差异是什么?
9. 元朝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10.讲解了回族形成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