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全球各地农业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

农业现代化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提供更好的农产品质量和确保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探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正在取得显著成就。

由于科技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种植业方面,基因改良技术的应用使作物抗病能力和产量大幅提高。

在畜牧业方面,养殖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此外,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业现代化还带来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通过科技手段,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储存环节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和优质。

此外,农业现代化还促使了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附加值的提升。

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在农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方面有了更多创新,农产品可以被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二. 农业现代化的未来趋势在未来,农业现代化将继续迎来细分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需要更高效、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因此,农业科技的研发将更加注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抗性,以及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农业机械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将促使农业转向更可持续的发展。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机农业通过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生态农业则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持。

例如,农作物与农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此外,科技进步还将推动农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农业生产和管理过程将得到更好的监测和控制。

例如,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无人机和卫星图像可以提供精准的农田信息,帮助农民做出决策。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趋势。

一、农业现代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其次,在农业科技方面,我们取得了众多的创新成果,如转基因技术、遥感技术等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节约资源。

再次,在农业产品供给方面,我国粮食、棉花、蔬菜等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然而,农业现代化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和退化是一个严重问题。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的短缺,这些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农业基础设施的相对薄弱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有的地方农村供电不稳定,灌溉设施不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一些农产品过度施用农药、兽药,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农业现代化的趋势1.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目前,我们正迈向更加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将带来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

同时,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助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种植业方面,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

在养殖业方面,加强环境管理,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3.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当前,我国农业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富余产能过剩,一方面是一些农产品供给不足。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养殖结构,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求。

4.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现代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重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1.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现代农业运用了大量的高技术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农业生产、种植和养殖等环节使用了精细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缓解了人力成本的压力。

2.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中国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向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转变,逐渐从传统的粮食主导型农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发展,如温室蔬菜、水产品养殖、生态农业等,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3.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中国现代农业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土地利用方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保护了耕地资源,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灌溉效果,降低了浪费。

4.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加强:中国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了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了人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

二、发展前景分析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未来,中国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现代农业需要在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注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4.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还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一、高科技农业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高科技的应用成为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

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

1.生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核心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领域。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将会出现重大突破,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就,这将集中体现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建、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能源开发和新空间领域拓展等方面。

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创造家畜和作物新品种,从而使培育新品种的时间从20,25年缩短到3,5年,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海洋作物,可以实现使用海水灌溉,从而节约淡水资源的使用。

“分子农业”则是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

由于利用植物生产提取类物质,易于操作和规模化生产,为农业发展的工厂化奠定了科技基础,它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

2.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业领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开辟新的生物资源,拓宽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如通过工厂化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将形成非绿色植物的、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研究开发可更新的纤维素、工农业废气、废液、废渣,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单细胞工业及海藻生物技术产业等;在水产、畜牧、园艺温室及多年生果树栽培领域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人工创造环境,建设全过程自动化工厂,以达到高效率、高产值和高质量。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全球粮食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疫情的冲击也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将农业生产推向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探究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智能农业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熟。

比如,面向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生产自动化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农业投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指导农民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生产过程。

智能设备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输入,更好地实现应用和管理。

2. 农业智能可视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农业的可视化系统可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加灌溉效率,降低耕作成本,减少劳动力的浪费。

智能可视化系统使得农民种植更加便利,不需要手工操作,不需要过多耗费人力,只要在控制系统内输入相关数据和种植方案,农民就可以轻松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等关键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样,农民可以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进行种植,避免浪费。

这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成为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3. 农药和化肥的系统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是较为常见的农业劳动工具,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例如,农药和化肥的过多使用导致的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很多农业企业已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农民使用“长效肥料”和“微生态农药”,这些农业用品可以被系统地管理,避免过度使用带来的害处。

这种应用已经成为了高效、可持续、环保的现代农业生产的核心理念。

4. 合理利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农业作为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也在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理念下向环保和节能方向转变。

例如,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等,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及合理地利用天然气、煤等不同能源类型进行实现。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前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给全球农业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尤其是现代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

本文将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农业产业的前景。

一、智慧化农业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智慧化农业。

智慧化农业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模式。

智慧农业通过采集和整合各类农业数据,对种植、育种、施肥、防疫等生产环节进行精准监测和管理,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又能保障粮食安全和质量安全。

目前,智慧化农业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中国的京津冀智慧现代农业试点工程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

另外,美国的智慧农业技术也处在全球领先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和农业控制技术,使农民的收成更加丰收,同时平衡了生态和环境。

可以预见,未来智慧化农业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模式。

二、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出现,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革,还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生物技术农业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创造出了一系列新品种和新技术,例如,转基因作物、抗生素耐药性、农药的代谢途径等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农业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例如,转基因作物改变了植物的外貌和形态,使它们更适应极端环境,提高了种植产量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此外,制定安全、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模式,研发绿色生物农药、植物激素等推动着农业发展朝着绿色生态、高效生产方向发展。

三、农业机器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运用。

农业机器人是指用机械手或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对农业作物、家禽、家畜进行采摘、病原体检测、信息采集、灌溉、喂养等工作的机器。

农业机器人同时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中人工作业的难题,例如,农民需花费大量时间人工浇水、施肥等,而使用机器人自动作业,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省成本。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环境的恶化,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智越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资源,成为J'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智效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智・农业的发展现状智慧农业的核心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目前,智怒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中国为例,智然农业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或要手段。

通过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实时监测上壤湿度、气温、气候情况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决策。

同时,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也为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智.植农业还可以帮助农民精准施肥、精细管理作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环境。

智慈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显著的效益,更为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 .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陋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大数据和人【智能将在智裁农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智慈农业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农田管理和作物生长愤测,为农民提供更合理的决策支持•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识别和管理病虫害,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2 .精准农业的推广和应用精准农业是智念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利用先进的传修涔和设备,将施肥、喷药、潴溉等农业活动精确到每一块上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将在更广泛的范困内推广应用“农业从业者可以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在不同地块上实施差异化的管理,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和作物痛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生态农业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潮流.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史,强调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现代化正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下面将就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明显成就,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现代化农业装备逐渐普及,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劳动强度降低,全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现代农业保障政策的出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腾飞。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农民收入等方面。

首先,农业现代化将推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智能化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物联网、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政策。

例如加大对农机具、节水灌溉设备、农业生产资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等。

这些政策举措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农业现代化的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的需求,还要为国家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

因此,农业现代化需要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综述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龚德平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

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

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

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

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

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

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

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

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

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技术,有机肥的生物分解和商品化技术,高效和固氮新型作物培养技术,精确农业施肥技术,新剂型和控释肥料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和声、光、电、风和磁等物理肥料方面,生物肥料技术是当前肥料技术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养殖场粪便、农林副产品加工厂剩余物等有机废弃物的有机肥转换生产技术,高产特效菌株和微生物复合系筛选技术,海藻有机肥、蚯蚓有机肥等新型肥料开发技术,“专用”生物有机肥开发技术和“液态”生物有机肥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当前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基本原理,利用多种农业生物菌落降解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促进物质能量循环和地力培肥。

4、工厂化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是工厂化农业研究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生产中,使工厂化农业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

在植物种苗生产方面,研究开发了包括人工光源技术、无糖组培环境控制技术、促根灌水技术等工艺技术;在植物栽培技术方面,研究建立了相关植物的基于植物生理模型的工厂化生产环境调控技术体系,针对产业化条件好的工厂化良种扩繁技术,各国研究推出了多种工厂化育苗工艺模型。

此外,温室新型覆盖、保温材料、适用于设施条件下使用的生物制剂、天敌等也是目前国内外工厂化生产研究的重要领域。

5、生物灾害控制技术获得新的发展,呈现出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自动化、防止决策信息化、控制精准化与环境友好化等新特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灾害控制技术开始由传统动、植物疾病化学药物防控技术向高技术发展,研究开发人蓄无害、环境友好的生物灾害控制技术成为目前国内外科技界的共识。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重大疫病分子诊断技术,对监测得到的生物灾害信息和农业环境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为及时有效地治理提供预警预案和决策,成为生物灾害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昆虫雷达监测技术以及农田小气候、大范围气象和作物布局的自动化监测技术是国内外最新的动、植物病虫害的监控技术。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与环境相触的化学农药、仿生农药的开发,生物农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分子诊断试剂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和抗性育种,是目前生物灾害控制的重点研究领域。

6、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DNA 检测溯源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检测能力大幅度提高,针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土壤污染途径监测技术、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等的深入研究,使产地环境质量安全调控技术开始应用于生产过程。

生物技术和食品制造业相结合催生了食品生物技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食品酶、生物色素、生物香味剂、生物防腐剂、生物甜味剂、生物胶及食品功能因子等。

(二)、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后一、二十年间现代农业高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依然是农业高技术群的主导,进一步催生出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集团)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成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

2、农业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加速融合,有效提升集成创新技术的效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潜力。

如农业动、植物超级品种的培育与快繁,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等技术及联合运用将使得动植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生物制剂产业化,并形成一些新的农业高技术企业。

3、农业技术趋向集成化、定量化和规范化。

如设施种植/养殖业、水肥药联合施用以及灌溉自动化、复混肥和控释肥、栽培—饲养—生产管理模式化等将克服传统农业技术的经验性和分散性弱点,向着集成化、定量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4、资源高效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高技术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

如土、肥、水能源的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渔业的协调发展、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以及食物安全等农业高技术将得到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高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5、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空前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征。

农业的区域性和分散性以及技术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对信息技术的强烈要求,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农业信息技术要与常规农业技术结合,如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专家系统、栽培/饲养/生产的辅助决策系统、服务于施肥、灌溉、气候和病虫灾害防治的5S(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DS-数据库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农业信息网络技术等。

(三)、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趋势1、基因资源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分子育种技术正在成为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发展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方向,将成为现代农业种子产业的技术核心。

由于分子育种技术能够克服传统常规技术育种效率低、育种周期长等问题,可以扩大基因资源的利用范围,快速探寻新的优质、高产、抗性基因,实现对多个目标性状同时进行有效的改良,促进优异种质创新,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可实现对基因的直接、准确、高通量与高效操作和选择,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已经成为现代育种学的发展趋势,其中新型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成为发展分子育种技术的核心领域。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机、标准化技术将被广泛应用。

在动、植物专家系统、智能机械、环境控制、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等方面研究与应用将更加深化。

专家系统将成为未来数字农业示范与农业信息化服务的重要趋势。

农业基础信息(气象、土壤、森林、水利、市场等)采集、处理、存储、积累和服务正在向网络化、数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以及多种网络(计算机网络、电视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和电信网络)传输相互支持的格局。

3、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向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自动化、防止决策信息化、高效安全友好化、灾害风险最低化和治理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采用3S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向有害生物预测自动化、为及时有效地治理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发展严格的检疫措施和控制技术手段,研究检测、鉴定烈性传染病和外来入侵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提出抗性治理对策和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开发对靶标高效、对非靶标安全、环境友好化的新型农药/畜药;研究预防控制危险性基因工程微生物、毁灭性病原菌等技术、方法,构筑国家生物反恐技术体系,使生物灾害防治风险最低化和治理效益最大化。

4、农业资源利用趋向循环化和综合化,资源管理趋向精准化,循环农业技术产业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把农业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呈现出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能源化和食品化趋势。

5、动物疫苗、农业生物制品等农业药物技术将成为国际产品竞争的新领域,农业生物药物研究向基因工程化、发酵工程化趋势发展。

6、农产品加工与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向工艺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多样化、质量标准化、营养均衡化、食用方便化、保鲜简易化、监控自动化的趋势发展。

7、农业现代装备高技术向智能化、高效化、多功能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工厂化农业技术与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剂节本增效技术的集成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生物质能源产业将成为清洁能源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向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和能源生物技术的趋势发展。

9、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趋向于智能化、速测化、程序化、便携化、产地控制化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