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和管理
秸秆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生产中的应用

脚, 接种完毕用铁锨拍振秸秆堆上部, 使菌种与秸秆 充分接 触。一般标准棚 反应堆用料 1 0 200 0— 0 5 k。反应堆填料接种后, g 随即按料水 比 106的比例 :. 向秸秆均匀喷承 , 时隔一天接料水比 1 09的比例 :.
相应菌种反应 。 内外置反应堆 , 0- C 棚 在 : O 交换机
向秸秆均匀喷水, 此后盖膜 . 膜上加盖遮荫物 , 接着 开机供氧, 使菌种加速萌发, 启动反应堆降解秸秆造
气。
的驱动下, 反应堆产生大量 c :热量及抗病虫害的 O 微生物孢子,供大棚作物生长发育和防治病虫害所 需。经过在温室大棚中的应
一
三、 内置反应堆建造 内置反应堆在大棚播种或定植前 7 天建造完毕 即可。报据所种作物的行距布置 , 确定反应堆位置,
~般在定植行 内顺行距挖一条深 03 .5m、宽 05 一
、
外置反应堆的建造和棚 内 C O 交换机底盘
06m、 . 长与行长相等的一条淘, 该小槽形淘与棚前 外置反应堆地下东西循环贮气大淘相连通 ,使内置 反应堆产生 的 c 0 气体流人贮气池供大棚作物所 用。( 见图 3 ) 秸秆的填加方法 . 底部用整硬秸秆 I 如玉米秸 、
维普资讯
山 尊 盏 某
Sadn hei hnogSua
20 02兰
第 2期
秸秆 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 生产中 的应 用
马德 山 苏纯 强
( 济南市 历城 区华 山镇蔬 菜站 2 0 0 5 10)
秸杆反应堆就是利用作物秸秆 、 壳皮 、 杂草等农 作物下脚料 , 将这些下脚料加人秸秆反应堆中, 接上
3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作者:张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摘要]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促进农产品增产、增质、增收的新技術。
这种技术在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的应用中,不但对蔬菜产量进行提高,而且使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使蔬菜品质大大提升。
[关键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温室大棚蔬菜措施[中图分类号] S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63-01秸杆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有效解决当前大棚蔬菜栽培中存在的二氧化碳亏缺、地温过低、病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等四大难题,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
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身的新技术。
我镇连续两年代表莱芜市莱城区承担了山东省生态示范县中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在我镇的柳行沟村、卢家庄村和王方下村的500个温室大棚中进行了试验推广,效果比较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镇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镇地处莱芜市西部,为典型的平原地区,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作为莱芜市的菜蓝子,拥有3000多个蔬菜温室和大棚,蔬菜主要以黄瓜和西红柿为主。
由于连年生产,各种地病和蔬菜病虫害比较严重,其中黄瓜和西红柿中的线虫病发生比较严重,同时连年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蔬菜的品质,影响到了菜农的收益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CO2亏缺。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温室大棚蔬菜生长不可或缺的气体肥料。
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在冬季时大棚内的气温很低,而且进行通风换气的次数少,在植物生长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大棚内的CO2的浓度逐渐降低,出现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O2浓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大棚蔬菜高产的重要因素。
2.温度相对较低,病害发生严重由于受温室大棚外温度影响,棚室内温度尤其是地温较低,夜温更低,而且湿度又大,植物根系生长缓慢,吸肥吸水能力差,植株长势弱,因此抗病能力差。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标准化应用技术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标准化应用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养料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无公害。
其技术特点是: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有机栽培技术表现成本低、容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益显著。
秸秆生物反应堆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内外结合式三种。
内置式反应堆又分为: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穴中内置式和追施内置式四种。
一、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各种物料的标准量1.秸秆用量及辅料行下内置式和行内内置式:每亩一次用秸秆粉3000kg~4000kg,麦麸120kg~160kg,饼肥150kg。
穴中内置式:每亩一次用秸秆粉400kg~500kg,麦麸80kg~100kg,饼肥60kg~75kg。
追施内置式:每亩一次用秸秆粉800kg~1000kg,麦麸80kg~100kg,饼肥120kg~150kg。
2.菌种用量行下内置式和行内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6kg—8kg。
穴中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4kg—5kg。
追施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4kg—5kg。
3.草食动物(牛、马、羊等)粪便用量只有行下和行间内置式应用,每亩一般用量3立方~4立方。
4.注意事项种植蔬菜、水果和豆科植物必须杜绝使用鸡、猪、人、鸭等非草食动物粪便,化肥作底肥。
二、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做法1.冬暖式温室蔬菜行下内置在定植或播种前,在种植行下开挖一条宽60—80cm,深15—20cm,长度与行长相等的沟,在沟内铺放秸秆(玉米秸、麦秸等),铺放厚度为25—30cm,铺放办法:一般底部放整齐秸秆(如玉米秸、高粱秸、棉柴等),上部铺放碎软秸秆(如麦秸、稻草、杂草、树叶、食用菌下脚料等),并使秸秆连沟的两头露出10cm长,以便覆土浇水进入氧气。
如果没有碎秸秆也可全用整秸秆。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秸杆反应堆技术是利用秸杆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热量、抗bing孢子、有机无机养料等有益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抗bing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项新技术。
秸杆生物反应堆分为外置式反应堆和内置式反应堆两种。
应用外置式反应堆能有效补充冬季温室内CO2亏缺现象;内置式反应堆能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内置式反应堆又分为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两种方式,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应用意义1、增加棚室内CO2浓度,进而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据测定,大气中的CO2浓度不足350PPM。
据资料报导,若将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至1000PPM时,黄瓜可增产42%,芹菜增产50%,番茄可增产35%,其他各种蔬菜也同样可增产14~45%左右。
北京市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杆反应堆技术能直接提高CO2浓度5倍左右,能有效缓解“植物CO2光合饥饿现象”。
2、协调温室气温、地温比例,解决越冬难题。
据资料报导,应用本项技术在冬季能提高20cm地温4~6℃,棚内气温增加2~3℃,能使蔬果提前10~20天上市,大大提高保护地栽培的收益。
3、消化秸秆,改良土壤。
由于农yao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有hai物质的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劣化。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料,不但能消化秸秆,还能消除土壤中常年积累的有hai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4、生物防治,解决连茬障碍。
保护地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差过大、叶面结露等问题导致植株bing虫hai比较严重,单纯使用化学农yao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持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
这些有益微生物能有效抵抗、抑制致bing菌,从而达到防治bing虫hai,生产无公hai产品的目的。
二、菌种处理购买专用菌种。
按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10公斤饼肥,干着拌匀,再加水35~40公斤,混合拌匀,以手能攥出水滴为宜。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11期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废弃的秸秆通过生物菌剂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增加棚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从而增强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蔬菜产量及综合抗性,是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的创新栽培技术。
一、操作方法秸秆生物反应堆现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二种形式,一般采用内置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配制菌种。
建造一亩标准大棚的内置式秸秆反应堆,约需秸秆2500~3500千克,所用固体菌种6~8千克,再按1千克菌种加20千克麦麸比例拌匀,然后加水,水量以拌好后手攥,手缝滴水为宜。
液体菌种约1千克,对水稀释100倍,喷在秸秆和农家肥上。
2 开沟。
在蔬菜栽植行的位置,南北方向挖一条略窄于小行距的沟,沟宽30—50厘米,深20-30厘米。
3 填埋秸秆。
将备好的秸秆填入沟内。
秸秆不必切碎,但要用干料,种类不限,玉米秸、玉米芯、麦秸、稻草、谷秸、高粱秸等都可。
铺放均匀、踏实,南北两端让秸秆露出地面5~10厘米,以利沟内通气。
4 接种菌种。
填放秸秆厚度为深度一半时,踩实,把拌好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撒匀后用铁锨轻拍一遍秸秆,让菌种漏入下层一部分。
然后铺秸秆,踩实至地面水平,可适量加入有机肥,再撒剩余菌种。
5 覆土。
回填土时边填边敲打,覆土厚度一般20厘米左右,覆土后应形成高畦,耧平。
6 启动反应堆。
①浇水。
在反应堆间的沟内浇水,水面高度应达到垄高的3/4,利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湿透反应堆的秸秆,但要防止水面过高,以免垄土板结,影响栽种。
②打孔。
浇水后4~5天,反应堆已开始启动,这时要及时打孔,以通气散热,增加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
打孔用14号钢筋,间隔20~25厘米,深度要达到秸秆底部。
以后每逢浇水后,气孔堵死,都必须再打孔。
③微灌,覆地膜。
在栽植行间铺上两根微灌或滴灌软管,禁止大水漫灌。
然后覆盖地膜,地膜边沿应压实,禁止在畦垄上对缝覆盖。
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因连作障碍、生产成本增加、异常气候、棚室老化等因素,使得菜农生产效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约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丰产增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推广使用。
为了该项技术的顺利推广和规范使用,切实解决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现主要就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蔬菜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均为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直接关系到区域“菜篮子”工程的建设,蔬菜生产历来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0世纪80年代开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开始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该生产模式产量高、效益好的优势更加明显,应用非常广泛,栽培面积逐步增加。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旧温室大棚生产历史较长、结构较为简单、设施开始老化,导致其保温效果不佳;加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地块存在多年连作、重茬生产等问题,导致盐分积累较为严重,继而使得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加剧,影响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和效益。
与此同时,一些菜农盲目地追求产量,超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也加剧了蔬菜种植地块土壤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蔬菜食品安全。
面临产量无法保证的现状,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诸多问题,急需改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实现增产、增质,更好保证蔬菜质量安全。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概述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含义秸秆生物反应堆是指以秸秆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改善植物生长条件,提升植物产量与品质。
其理论依据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饥饿理论、植物叶片主被动吸收理论、秸秆矿质元素可循环重复再利用理论。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秸秆在微生物、净化剂等物质的作用下,定向转化为植物生产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酶、抗病孢子、养料等,进而实现植物的增产、提质和有机栽培。
秸秆反应堆在大棚果蔬栽培中的应用

秸秆反应堆在大棚果蔬栽培中的应用我市每年建成不少大棚,但充分利用的还不多。
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正在向山东全省重点推广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利用作物秸秆做原料,拌上特制的菌种,使秸秆快速分解放出大量CO2 、热量、抗病微生物孢子,从而使农作物,特别是大棚瓜果菜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据山东省统计:大棚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每亩可降低成本50%。
瓜果菜平均每亩增产30%以上,增收40%以上,效益相当可观。
建成秸秆生物反应堆有哪些好处呢?第一,解决了大棚内CO2浓度太低造成的植物饥饿症,CO2浓度提高3-5倍,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光合效率。
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作物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豆科植物固氮活性提高 1.9倍。
二,冬天地温太低,往往会造成作物生长不良,秸秆内置式生物反应堆能提高地温4-6℃,大大改善了冬季作物根系的生长温度条件。
三,秸秆生物反应堆所用的专用菌种中有16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叶片上,它们有的能抑制病菌生长,有的能杀灭病菌,防治效果在60%以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有的棚能达到基本不打农药。
这也就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大棚内病虫害越来越重,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四,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秸秆分解总要剩下一些残渣,大体上是秸秆总量的13%,这些残渣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留在大棚的土壤中,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如何建造秸秆生物反应堆一、开沟在小行也就是蔬菜种植行的位置,顺南北方向挖一条略宽于小行的沟,沟宽70~80厘米、深20厘米。
二、填埋秸秆、接种菌种把准备好的秸秆填入沟内,秸秆不必切碎,但要用干料,种类不限。
凡作物秸秆,像玉米秸、麦秸、稻草、稻糠、豆秸、花生秧、花生壳、谷秸、高梁秸、烟柴、向日葵秸、树叶、杂草、糖渣、食用菌栽培后的菌糠等等都可以用。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不宜 ”即开 沟不 宜 过 浅过 深 、 土 不 宜过 厚 、 孔 不 宜过 覆 打 晚。
在 种植行下 挖沟 , 沟深 2 0~ 3 e 沟宽4 0 m, 0~ 6 c 0 m。
关键词 : 秸秆 ; 生物反应 堆; 内置式 ; 室; 菜 温 蔬
中图分 类号¥ 2 。 ; 7 5 6 6 5 X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0— 7 1( 1)1 — 6 0 2 7 7 2 1 0 3 0 2 1 — 0 9
温室蔬 菜生产 上一直存 在病虫 害多 、 春季 节温度低 、 冬 二氧 化碳 不足等 问题 , 重影 响蔬菜 产业 的发 展 。 严 近年来 ,
16 9
安徽农学通报 ,A h i r SiB l2 1 ,7 1 ) n u ^gi c. u1 0 l1 (2 . .
内置式 秸秆 生物 反应 堆技 术在 温室蔬 菜生 产 上 的应 用
毛 丹
( 本溪 市平 山区农业技术推 广 中心 , 辽宁本溪 1 7 0 1 0 0)
摘 要: 介绍了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主要包括: 栽培技术、 生长期管理、 注意事项 等, 并分析 了该项技 术的优 势和效益 , 为农 业生产提供 参考 。
匀。
4 秸秆反 应堆技术 表现 出的优势
41 提高温 室 内二氧 化碳浓 度 .
应用这项 技术 可 以使冬 春寒冷 季节温室 内二 氧化碳浓 度提 高2~4 , 而提 高光 合利用 率 , 提高农 产 品的产 倍 从 来 量和 改善 品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和管理
摘要详细介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定植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和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操作技术及其在大棚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和管理,并从施肥、浇水、揭盖草帘等方面阐述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与大棚蔬菜生产配套管理进行相结合。
关键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大棚蔬菜;应用;管理
近年来,我县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将实施技术创新、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摆在了突出位置。
自2003年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以来,通过试验研究、典型示范、技术培训等措施,使该技术在我县得到快速推广。
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增产达到75t/hm2,增收突破15万元/hm2。
1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因其具有显著的二氧化碳效应、地温效应、有机改良土壤效应和生防效应,且适用作物品种广泛、投资小、增产作用大而深受用户的欢迎。
秸秆种类如玉米秸秆、麦秸、玉米皮、玉米芯、棉柴、豆秸、谷草、稻草、杂草、树叶、木屑、牛粪、羊粪、马粪等均可使用。
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定植行下和行间内置反应堆2种。
1.1定植行下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定植前在小行(种植行)下开沟,沟宽与小行相等,一般60~80cm,沟深15~20cm,沟长与小行长相等,起土分放两边,接着填加秸秆,铺匀踏实,厚度30cm,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填完秸秆后,按每沟所需菌种量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锨拍振1遍后,把起土回填于秸秆上,灌沟浇水湿透秸秆,2~3d后,整平起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15cm左右,然后定植。
盖膜后,按20cm见方,用14号钢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内置反应堆菌种用量120~150kg/hm2。
秸秆用量根据种植作物品种确定,有限生长品种为37.5~45.0t/hm2,无限生长品种为60~90t/hm2。
此种形式的好处是:根区传热快、增温值高、根系直接向反应堆延伸,吸水保水性能好,适合于多种蔬菜,尤其是块茎类、叶菜类,如土豆、地瓜、萝卜、菠菜、芥菜、百合、洋葱、大姜、大蒜、芹菜、菜豆等应首选。
1.2行间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一般小行高起垄(20cm以上)定植,等待秸秆收获后在大行内起土15cm 左右,铺放秸秆30cm厚,踏实整平,按每行用菌量撒1层处理好的菌种,用铁锨振拍1遍,回填所起土壤,覆土厚5~10cm左右,浇水湿透秸秆,待2~3d 后,盖地膜打孔。
打孔要求:在打行两边靠近作物处,每隔20cm,用14号钢筋打1个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菌种和秸秆用量与定植行下内置式相同。
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只浇第1次水,以后浇水在小行间按常规进行。
管理人员走在大行间,也会踩压出二氧化碳,抬脚就能回进氧气,有利于反应堆效能的发挥,此种内置反应堆,应用时间长,田间管理更常规化,初次使用者更易于掌握。
已经定植或初次应用反应堆技术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豆角、芸豆等作物的可以选择此种方式,也可以把它作为行下内置反应堆的一种补充措施。
1.3内置反应堆操作的注意点
一露,即内置沟两端秸秆要露出茬头;三足,即秸秆用量要足、菌种用量要足、第1次浇水要足;三不宜,即开沟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打孔不宜过晚。
2菌种的处理
使用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即按1kg菌种对掺15kg麦麸,加水14kg,混合拌匀后,堆积4~5h就可使用。
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降温放热,第2天继续使用,一般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d。
麦麸也可用饼类、谷糠替代,但其数量应为麦麸的3倍,对水应视不同用料的吸水量确定(以手轻握不滴水为宜)。
3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与植物疫苗配合应用
植物疫苗具有良好的防治病虫害作用,是实现无公害生产农产品的根本出路,与生物反应堆配合应用,可以收到增产增效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内置反应堆,都应该接种植物疫苗。
方法:在蔬菜定植时,先将处理好的疫苗一小把,与穴内土壤混合,然后放苗定植。
对于已经定植的,则应先清棵(半径8~10cm),使其穴内的毛细根有破伤或断根,将植物疫苗撒于穴内,接着铺放秸秆建造反应堆就可以了,用量45~90kg/hm2。
预处理与菌种相同。
4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与大棚蔬菜生产配套管理相结合
4.1施肥
3年以上的棚区有机肥按常规施用量,化肥不作底肥,只作追肥,底肥严禁施用未充分腐熟或加工的人畜粪尿,实践证实这些粪便是传播根线虫和其他病害的主要途径。
可用牛、马、羊、兔等食草动物的粪便和各种饼类,数量以常规用量为准,集中施在内置反应堆的秸秆上。
4.2浇水
适时供应充足的水分是高产的基础。
但水量过大,一则使根系缺氧;二则给病害发生创造条件;三则降低地温。
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于灌溉方式。
冬季浇水的要点是“三看”(看天、看地、看苗情)和“五不能”(一不能早浇、二不能晚浇、三不能勤浇、四不能阴天浇、五不能降温期浇)。
进入11月份,一定要在上午9∶30以后,下午2∶30之前浇水。
当天浇不完要停浇,到第2天同样的时间再进行,并注意浇水后的3d内放风降温。
4.3揭盖草帘
对于冬暖大棚,揭盖草帘要依据光照和作物的生育特点进行。
揭草帘主要强调一个“早”字,只要晴天,天亮以后草帘揭开越早对光合作用越有利,揭开越晚损失产量越严重。
盖草帘强调一个“巧”字,过早或过晚都对作物不利,主要依据棚内气温,每天下午当气温下降至18~20℃,就应该及时放帘覆盖,这主要是将1d制造的有机物运往花、果、根、生长点等部位,为叶片的光合清理车间,否则就会出现有机物积聚在叶片中,叶片肥厚、茎细、坐瓜少、生长缓慢等。
5参考文献
[1] 王子勤,王振学,孙晓艳.生物秸秆反应堆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吉林蔬菜,2005(4):44.
[2] 马德山,苏纯强.秸秆反应堆技术在温室大棚生产中的应用[J].山东蔬菜,2002(2):31-31.
[3] 尹超,侯东升.秸秆反应堆生物新技术[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2(7):45.
[4] 孟庆福,黄明智,董德军.综合利用秸秆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