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项目环评技术要点汇总

合集下载

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重点

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重点

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重点作者:陈晔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8期摘要:以技术评估视角,梳理了医院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关注的重点内容和常见问题。

关键词:医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this paper states the key points and common problems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du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ospital projects.Key words:Hospita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Technology assessment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强新冠肺炎的防控立即成了全国首要的重点任务,而医院在防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改善医疗环境,防控疾病的危害,特别是传染疾病的危害,医院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以及部分地方主管部门的细化规定,医院建设项目均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因此,梳理医院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对医院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医院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

医院建设项目自身有着非常高的环境敏感性[1],同时又产生医疗机构特有的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等污染物。

因此,医院建设项目关注的重点内容不同于其他工业污染类建设项目。

1 環评技术评估关注的重点内容医院建设项目施工期的影响与其他类型项目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和装修施工,将经历平整土地、开挖土方、结构、装修等作业,将产生废气、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研究

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研究

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研究作者:廖伟洪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15期廖伟洪(汕头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广东汕头 515041)【摘要】本文分析了医疗卫生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的要点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The Main Poin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Medical and Health ProjectLIAO Wei-hong(Shantou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hantou Guangdong 515041,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medical and health projects,and discussed the main poin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medical and health projects.【Key words】Medical and health project;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search医疗卫生项目在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医疗产品和服务需求量也随之日益增加。

医疗卫生项目不断地投入实施,形成了一类新型的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1 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特点由于直接造福于社会的特征以及污染物排放数量不大的事实,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难度、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评价责任风险很容易被低估。

生物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

生物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

生物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摘要:生物制药行业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大量的废水,若是缺少科学的处理措施,必然会为周边的环境带来破坏性影响。

所以,当前需要对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特点进行了解,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实现生物制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章对生物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一直以来,医药工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些年来生物制药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因为生物制药行业属于精细化学产品,产业结构复杂性强,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生产原料,还有着产品种类繁多的特点,由于生物制药行业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原料利用率偏低的现象,产生很多副产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中,生物制药行业废水是最大的污染源,对生态和环境的安全影响很大,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够维持生物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物制药行业项目特点生物制药是指以生物工程、发酵工艺、提取工艺等方式,利用生物体制造药物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物制药工艺、产品有很多,如动物细胞生产蛋白产品,微生物生产蛋白及疫苗产品等。

从生物制药项目的特点分析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同类产品的生产工艺相似,仅是在原料配方、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过于偏高,整体生产过程的用水量很大;三是需要处置的固体废物量非常大;四是在应用有机溶剂纯化工艺的项目中,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五是生物安全风险高。

二、生物制药行业水污染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一)进行有效的物料和水分供给平衡分析从生物制药行业生产环节分析来看,生产过程耗费的原材料量非常大,且价格高、种类多。

但是,具体生产期间,如果对于生产工艺的控制缺少科学性,这就会对原材料的转化利用率带来消极影响,转化不当会出现大量的有毒物质、废水等,污染成分结构明显。

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摘要: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给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在分析了医药类工程项目环评内容及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并就做好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医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据统计,我国医药企业4900多家,生产出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约80万吨/年。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污染成分复杂、环境影响严重的行业,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固废给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2013年,环保部督查的178家医药制造企业中有18家环境违法问题突出,“三废”超标排放问题严重。

因此,医药企业应积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重视医药项目环保工程设计,落实环保“三同时”,为医药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决策提供指导。

1、医药类项目环评内容及方法1.1污染源强分析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医药类项目工程分析内容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物料衡算分析和污染源强分析,其中,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是物料衡算和污染源强分析的基础,通过充分分析生产过程所需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了解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排放方式。

例如,某些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长,反应步骤多,同时伴有大量的副反应,在每步反应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多次精制,最终产品的收率仅为10%左右,在此过程中所用的大量原辅材料转换成了“三废”,成为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污染物处理工艺分析医药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还包括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治理及利用分析。

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在环评阶段,根据污染物产生源强,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充分论证污染防治设施的经济可行性及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可行性。

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是造成医药类工程项目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医药工程项目环评时,要对医药企业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多方比选,充分论证,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经济可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医药化工项目环评中工程分析浅析

医药化工项目环评中工程分析浅析

医药化工项目环评中工程分析浅析【摘要】医药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较复杂的类型,工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环评报告质量密切相关。

本文从资料收集与初步分析、工艺分析与产污环节分析、物料衡算与水平衡、污染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等角度总结了医药化工项目环评中工程分析的一些工作技巧,为以后进行医药化工项目工程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工作技巧一、医药化工项目环评的特点医药化工项目环评的一般特点是:涉及的危险物质较多、工艺流程长、工艺复杂、主副反应多、反应时往往处于高温高压等危险状态、产污环节多、污染物种类多且成分复杂、污染物源强确定困难等。

即使同类、同一产品的化工项目,也因生产方式、工艺过程的不同,使得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排放量等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都决定了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医药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编写要点有别于其他建设项目,其环评工作普遍具有工作量大、难度大、编制时间长等特点,而这一特点在工程分析阶段尤为突出。

工程分析是环评工作中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内在因素的重要环节,它是环评工作的根本,是环评报告编写的基础。

一般来说,工程分析的质量,决定了环评报告的质量,为此许多环评工作者把工程分析放在环评工作的首要位置。

工程分析作为医药化工项目环评文件中的核心内容,分析是否到位是决定环评报告质量好坏的关键。

二、医药化工项目环评工程分析工作技巧浅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医药化工项目环评工程分析的工作技巧做初步的探讨:1、资料的收集与初步分析收集资料是工程分析的第一步。

医药化工项目,尤其是新工艺、新产品的精细化工项目,相关资料很少,在收集资料时不要放过任何可能有用的信息。

工程分析收集的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类项目的环评报告、初步设计和试生产数据,以及实地考察同类企业的环评报告和常规监测数据、操作规程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收集验收监测报告、清洁生产报告、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相关论文、设计规范、专利等。

生物制药工程施工技巧与环保要求

生物制药工程施工技巧与环保要求

生物制药工程施工技巧与环保要求节施工前的准备生物制药工程的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制定施工方案,明确工程范围、施工任务和时间进度。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及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

最后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节建设施工现场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布置和建设。

建设施工现场时,要确保原料的正确存放,避免受潮和污染。

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确保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

节施工现场管理对生物制药工程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首先是进行施工现场布置规划,确保各个设施的合理布置和协调。

其次是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进行现场巡查和调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节设备的安装验收生物制药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是设备的安装验收。

在设备安装前,要进行合理的设备布局规划,确保设备之间的空间和通道符合工艺要求。

设备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节管道的布置与维护生物制药工程中涉及复杂的管道系统,管道的布置和维护非常重要。

首先要进行管道的合理布置,确保各个管道之间的连接和通道畅通无阻。

其次是进行管道的维护保养,避免管道的磨损和泄露,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节清洁和消毒操作生物制药工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操作。

清洁和消毒是保证生物制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必要环节。

在清洁和消毒操作中,要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清洁和消毒的彻底性。

节垃圾和污水处理生物制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水。

对于垃圾的处理,要选择合适的垃圾分类和处置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污水的处理,要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方法,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要求。

节环保设施的建设环保设施的建设是保证生物制药工程施工过程环保要求的重要环节。

环保设施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等。

在建设环保设施时,要确保设施的选型和建设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并进行有效的运行和维护。

医药类项目环评技术要点

医药类项目环评技术要点

3、生物制品药



生物制品药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 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 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产品。 生物制品生产原理是通过基因、细胞、蛋白质、 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工程,以获得产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 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






2、部令局令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 令第81号)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 生部令第79号)(GMP ) (3)《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72号) (4)《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局令第29号) (5)《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6)《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局令第27号) (7)《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国家工商总局局令 第27号) (8)《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26号)号)
天然药物是指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界 中存在的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具有 治疗、保健作用的药物。 天然药物几乎等同于中药,区别在于是否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药 。

2、化学合成药


化学合成类药是一个化学反应或者一系列化学反 应生产的具有活性成分的药物; 化学合成药物 是一种具有预防、治疗和调节机体功能及诊断作 用的化学物质。 生产多为间歇法,分为三种:①全化学合成:用 基本化工原料及产品经各种化学反应制得;②半 合成:以具有一定基本结构天然产物为中间体进 行化学加工;③化学合成并结合微生物(酶催化) 来合成。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3个部分

制药企业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方案

制药企业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方案

制药企业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方案制药企业是一个高风险和高污染的行业。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重,制药企业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并制定目标指标和环境方案。

首先,制药企业应确定一系列环境目标指标,包括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环境目标指标:1.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制药企业应设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如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等。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2.减少能源消耗:制药企业通常需要大量能源来驱动设备和生产过程。

因此,要设立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可以采取设置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

3.减少水资源消耗:制药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

企业可以制定减少水资源消耗的目标,比如改善设备的用水效率、加强水的回收再利用等措施。

4.促进可持续发展:制药企业还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在目标指标中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

企业可以设定一些目标,如参与社区环境保护项目、推广绿色供应链等。

在确定了目标指标后,制药企业还必须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方案。

以下是一些环境方案的例子:1.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药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职责,并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2.加强环境监测和报告:制药企业应加强对环境状况的监测,并定期报告该企业的环境表现。

这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制药企业应积极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

这包括使用低排放的设备、工艺技术和原材料,以及采取循环再利用措施等。

4.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制药企业应加强员工的环境意识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遵守环境政策和指导原则,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的环境方案。

总之,制药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方案,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 (1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听证规则(试行)》(局令第23 号) (1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局令第21 号) (12)《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4号) (1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局令第13号) (14)《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局令第11号) (15)《药 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2号) (16)《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3号) (17)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局令第1号) (18)《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局令第32号) (19)《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局令第21号) (20)《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10号) (21)《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 (22)《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局令第25号)
3、提取类制药

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方法,将生物 体中起重要生理作用的基本物质提取、分离、净 化而制得的药物。
4、中药类制药源自以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为主要原料,按照 国家药典,生产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各类剂 型。
5、生物工程类制药

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等,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为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作为治疗、诊断用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疫苗 等。(不是传统微生物发酵所生产的抗生素)
(5)主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①《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保
部公告 2012年第18号 ); 从清洁生产、水气固废、生物安全性、 二次污染防治等方面全面规定了污染防 治技术要求。 ②《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 技术政策 》(环保部公告 2013年 第31 号 )。
3、规划要求
二、制药项目环评相关政策


(一)制药生产相关政策 1、主席令国务院令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号)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360号) (4)《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06号) (5)《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08号) (6)《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国务院令 第374号) (8)《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5号) (9)《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
(2)相关环保法规(很多) ①、大气“国十条” (2013.9) ②水“国十条” (2015.4) ③土壤 “国十条” (2016.5)









(3)排放标准 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有6个( 21903~8-2008 ), 环评时一定要弄清每个标准适应范围。 以《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1904-2008)为例: 适应范围:化学合成类制药、专供医药中间体的精 细化工企业、与化学合成类药物结构类似的兽药生 产企业。 标准值应用对象:向环境水体排放。当排入集中污 水厂时,与接纳污水厂商定报当地环保局备案。 指标设定:25个指标(6个车间排口指标,5大重金 属+烷基汞) 特别限值:基准排水量。
1、给出原料、中间品、最终产品关联关系; 2、明确中间品、产品生产规模及方案;说明所生产产品批准许可情 况,给出生产证及准字号(新药应介绍其开发进展情况,医药中 间体或原料药生产应给出产品质量标准)。 3、各明确中间品、产品年生产批次,每批次生产周期,各产品对于 相应主要设备装置的生产计划安排; 4、明确各生产工序、生产车间GMP要求(ABCD级) 5、给出对应各中间品、产品生产所需原辅料、水、蒸汽等单耗、单 批次消耗及年用量; 6、给出项目总计原辅料、水、蒸汽等年用量。明确各原辅料成分、 含量、形态、包装运输及厂内储存方式,介绍各原辅料理化毒理 性质; 7、明确各原辅料在各中间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原料参 加反应、作为溶剂不参加反应、作为催化剂不参加反应等);






2、部令局令
(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 令第81号)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 生部令第79号)(GMP ) (3)《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72号) (4)《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局令第29号) (5)《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 (6)《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局令第27号) (7)《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国家工商总局局令 第27号) (8)《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26号)号)
6、混装制剂类制药

利用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通过混合、加工 和配制形成的剂型药物。(非中成药)
(四)几个定义

药品: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 体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性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 量的物质。(需生产许可) 原料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 构成药品的有效成分和活性成分,是药品原料的一 部分。 (需生产许可) 医药中间体:指用于药品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化工 原料或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不需要药品的生 产许可证,在普通的化工厂即可生产,只要达到一 些的级别,即可用于药品的合成。
8、给出主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及主要副反应,明确反应中过量物质, 说明不过量物质反应转化率; 9、主体工艺流程简述按批次生产进行。说明各物质配比、物料加 投入顺序及加投料方式、计量方式。 10、工艺流程框图应按不同中间品、产品给出,框图中应对应生产 设备或生产工序绘制;流程框图中产排污节点应结合废气(G)、 废水(W)、废液(L)、固废(S)按序号给出;涉及溶剂回 收的可单独给出溶剂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图,亦可在主体 工艺流程中体现。 11、物料平衡按单批次及全年分别给出,并尽可能结合工艺流程图 给出。平衡中注意: (1)物料带着水、反应生成水情况; (2)各物质的去向(反应消耗、进入溶剂回收系统,进入废气处 理系统、进入废液、进入废水、进入固废等); (3)关注物质关注元素应给出其平衡关系(如重金属、剧毒物质、 主要溶剂、氨、氯化物等) 。 12、水量平衡应在完成单批次及全年生产各产品工艺水平衡的基础 上(即生产工艺水平衡,注意物料带着水、反应生成水情况。不 含公辅仓储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初期雨水),再行进行全厂水 平衡(含公辅仓储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初期雨水等)。
产业 政策
环保法律法规标 准导则规范
一、药的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药: 植物用药: 动物用药: 药按适用对象: 在生产管理上:人用药、兽用药的要求是一致
(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二)药的类别
中药与天然药物
化学合成药 生物制品药
1、中药与天然药物
(2)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6年修订) 限制类: 无 禁止类: ①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和《中 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中药材加工 ②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 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



2、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导则及技术规范
(1)相关环保法律
(三)制药工业分类
发酵类制药 化学合成类制药 提取类制药
中药类制药
生物工程类制药
混装制剂类制药
1、发酵类制药

通过传统发酵的方法产生抗生素或其他活 性物质,然后经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 制得的药物。
2、化学合成类制药

采用一个化学反应或者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的具 有活性成分的药物。
3、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美国CGMP、欧盟CEP、我国 GMP。 我国的GMP共分14章313条(2010年版,实施 2011.3.1) (1)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 注册批准的要求; (2)选址所处的环境应当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 污染的风险 ; (3)产尘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 粉尘扩散;实验动物房应当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 (4)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饮用水。制剂产品不得进行重新 加工。 (5)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 分A、B、C、D四级。
3、生物制品药



生物制品药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 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 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产品。 生物制品生产原理是通过基因、细胞、蛋白质、 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工程,以获得产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 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



(4)导则 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④《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⑤《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⑦《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规定了相关评价方法,“报告书”分17章。
(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战
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见(川府发 [2007]16号 ) (2)园区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要求 的符合性
三、医药类项目环评要点(以 化学合成类制药为例)
(一)结合项目的建设性质开
展环评工作——与其它工业项 目一样
新建?
搬迁技改?
技改扩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