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第一卷(选择题,30题,共60分)1.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2.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D.明代的内阁官员3.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4. 阅读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相关知识,完成序号处内B. ①国王②任期制③世袭制④无⑤内阁C. ①总统②世袭制③任期制④有⑤首相D. ①首相②任期制③任期制④无⑤内阁5.“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6.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B.理性C.法律D.宗教7.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成都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成都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成都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作用,然而,它不仅没能成为巩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矛盾,倭寇之乱屡禁不绝,耗费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使明王朝疲于应付。

据此可知,明朝海禁政策A.因自然经济占主导而实行B.成为巩固海防的唯一选择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本质D.导致内忧外患局面的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很多中国人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沿海地少、地贫瘠,无法依靠农业生存,从而转向成为海盗,海盗骚扰沿海地区,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故D正确。

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故A错误;根据史实,海禁不是巩固海防的唯一选择,故B错误;题意侧重于海防,海禁政策是指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沿海的往来,强调对内,故C错误。

【点睛】海禁政策是禁止人民海外贸易,不许下海出国。

是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有谓“尺板不得出海”。

海禁政策的具体实施随着政策不同而有张有弛,一般认为,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有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和走私、保障社会稳定等。

2.1957年初,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原属中央和加盟共和国各部管理的企业一律交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

对此,赫鲁晓夫信心满满地认为“放松中央控制会推动生产发展”。

但是,执行的效果并不明显。

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未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B.违背了斯大林的工业化模式C.苏联工业结构发展的失衡D.美苏争霸激化苏联国内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这次改革只不过把部门管理体制改为经济行政区管理体制,即由“条条”管理体制改为“块块”管理体制。

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没有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难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高一(下)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高一(下)历史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5.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欧洲经济B.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实施杜鲁门主义D.稳定世界经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自由制度”即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因此B是根本目的,A是直接目的,排除。CD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
8.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考点: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美苏交锋·冷战
6.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编辑推荐]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

在这里中国()为各位考生整理了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

”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B.排斥商品经济c.霍氏家训严格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器仅用于农耕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主要用于殉葬3、“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推动棉纺织业技术重大革新的是A.战国郑国B.东汉王景c.南北朝贾思勰D.元代黄道婆4、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争论不休。

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于A、官营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5、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高2026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高2026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腓尼基字母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人。

向西,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向东,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来、波斯等民族的字母。

这反映了()A.腓尼基字母是人类文字之母B.西亚地区最早进入文明时代C.古代文明在交流中得到发展D.世界文明具有阶段化的特征2.波斯帝国大流士制定了统一的铸币制度,规定中央政府有铸造金币的特权,省区总督只许铸造银币,各自治城市只许铸造铜币,大流士铸造的金币叫“大流克”,重84克,成色最好,纯金含量98%。

大流士的做法()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集权B.导致了货币流通混乱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3.罗马共和国时期,众多官职候选人为了在竞选中获胜,以发放“面包”福利和举办“马戏”活动为手段笼络民心,形成独特的“面包与马戏”现象,且在共和国后期愈演愈烈。

该现象()A.加速了共和国的灭亡B.增强了对外扩张的动力C.促进了民主制的完善D.维护了君主政治的稳定4.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汇报时,展示了以下三张图片,该同学的研究主题是()三种人”(僧侣、骑士、农民)封君封臣制示意图封建庄园示意图绘画作品A.忠君思想在西欧传播B.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A.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主题B.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C.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D.鲜明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9.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

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体制,没收教产;用拉丁文写的这份论纲,被人们译成德语,争相传播。

据此可知宗教改革()A.表达资产阶级的诉求B.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致力于稳定社会秩序D.激发德意志民主意识10.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下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1910—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84年,伴随着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热播,内地掀起了第一轮“金庸热”。金庸小说一夜之间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约有14家出版社,出版了将近20种金庸小说单行本。这最能说明
A.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B.朝贡贸易大大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增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关系
C.朝贡贸易通常体现为炫耀国力意味,是国人“一国独尊”心态的反映
D.朝贡制度是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走向消亡
6.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
A.关东地区远落后于江淮地区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D.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曾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物勒工名,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这一制度
A.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
B.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
C.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
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下列工具(技术)与两汉时期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是A.石锄B.骨耜C.耦犁法D.曲辕犁2.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交子的出现B.坊市界限的突破C.商帮的形成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3.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较宋代空前提高,成为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

下列瓷器种类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白瓷B.青瓷C.粉彩瓷D.青花瓷4.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

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

”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A.最早提出者是商鞅B.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C.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D.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缩影,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鬼国通商是南浔地区经济发生变化的诱因B.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6.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第一卷(选择题,30题,共60分)【试卷综析】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试题内容包括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教材全部内容,试题注重基础,总体难度不大。

但是,试卷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知识点】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随着血缘关系因时间的发展而疏远,这种维系作用越来越弱。

题干中信息所反映的正是这一点,解答时一定要注意题中的限定条件:“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但要注意“封建秩序”是分封制的意思,即宗法制破坏后分封制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故选B。

【思路点拨】对于宗法制度,要掌握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2.某段材料描述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D.明代的内阁官员【知识点】明代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 D 解析:从“无相名”来看,在明代已经不存在“丞相”这一名称,在所给的四个朝代中,明代废“丞相”,设立内阁,故答案为D。

【思路点拨】了解“丞相”制度的历史演变史。

3.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