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专版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部分教材系统复习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课件20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复习题(1)

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解析:D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B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目没有变化,反应前后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物质M N P Q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D解析:DA、待测值:18g+1g+2g+32g﹣26g﹣2g﹣12g=13g,反应后M、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N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M、Q反应生成N,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P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8g﹣13g):(32g﹣12g)=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M、Q反应生成N,因此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相同C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C 解析:CA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A 选项错误;B 、氦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层电子层,排有两个电子,已经排满,故其化学性质稳定,而镁元素有三层电子层,最外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但只排了2个电子,故化学性质不稳定,故B 选项错误;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C 选项正确;D 、中子不带电,但不是分子或原子,故D 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方法A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加入二氧化锰,B硬水与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C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取样,观察颜色D氮气与二氧化碳向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A.A B.B C.C D.D3.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质软—作电极C.木炭可燃—作燃料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4.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酒精蒸发,分子体积增大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6.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病人吸氧的塑料管接在b 端D .输氧时,可通过此装置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 倒入澄清石灰水 B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鉴别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观察药品的颜色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A .AB .BC .CD .D 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氢气用作燃料B .红磷可制作烟幕弹C .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9.电视节目《荒野求生》中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武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 .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A解析:A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从0开始增加,直至镁完全反应,图象正确;B 、加热高锰酸钾会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随着加热的不断进行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只剩下锰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质量不能为0,图象错误;C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氧气的质量,而该图象中催化剂增加了生成物的质量,图象错误;D 、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图象错误。

故选A 。

2.下列物质间转化完全正确的是( )A .铜绿受热分解: 23ΔCu(OH)CO CuO B .氢气燃烧:222H H O 点燃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Δ433NH HCO NH −−→ D .镁条燃烧:2Mg+O 2点燃2MgO D解析:D A 、铜绿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选项错误;B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点燃2H 2O ,选项错误; C 、碳酸氢铵在受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ΔNH 3↑+H 2O +CO 2↑,选项错误;D 、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O 2点燃2MgO ,选项正确。

故选D 。

3.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B解析: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NH +6NO 5N +6H O 催化剂。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doc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doc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 12; O : 16; S : 32; Ca : 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含碳元素的是( )A. 金刚石B.石墨C. CaCO 3 D . CuSO 42、鉴別CO 、CO2两种气体,不可行的方法是(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D.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4、“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创意么一。

钻 石就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这句广告词能体现的金刚石的性质是( )A. 硬度大B.不能导电C.化学稳定性好D.熔点高 5、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一“T •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 层是SiO 2o 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A. 干水吸收CO?的过程中只发主物理变化 C ・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可以将CuO 还原成铜B.在一定条件下CO?能够转变成COC. C02能使彼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金刚石、石墨和Ceo 都是碳元素的单质7、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C.所制气体的颜色D.反应的条件8、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冇的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 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足罐的石灰水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9、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氏径为几纳米 (lnm=10_9m )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碳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人,吸附能力强的性质C ・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碳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10、2013年3刀,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授轻的材料——“碳海绵”。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D.单质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2.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 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A.10 g B.13.4 g C.30 g D.40 g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已知:Cu+2H2SO4(浓)ΔCuSO4+SO2↑+2H2O。

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D.实验中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可推理SO2溶于水生成酸5.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关于二氧化碳的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制取二氧化碳B.检验二氧化碳C.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证明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O2可助燃,CO2可灭火B.乙炔(C2H2)与O2反应产生高温时,生成物只有CO2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够实现O2和CO2的相互转化D.光合作用和海水吸收是维持空气中O2、CO2含量保持基本不变的主要途径7.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8.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题集锦(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答案:BA、物质①是CO2,根据化学式代数和为0,其中氧为-2价,因此C为+4价,A选项不合题意;B、物质而为CaCO3,其阳离子为钙离子,符号为Ca2+,因此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物质③为CH4,其是由C、H两元素组成,C选项不合题意;D、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反应为C和C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因此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2、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答案:A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正确,符合题意;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B.CO 具有还原性,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答案:D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正确;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2)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2)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2)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膜”B.将块状石灰石垂直投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C.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4.关于CO2与 CO 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 CO 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CO2 不能燃烧,CO 有可燃性C.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O 用于冶炼金属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6.“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D.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8.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 +H2O=H2CO3B.CaCO3高温CaO+CO2↑C.Zn+H2SO4=ZnSO4+H2↑D.2NaOH+H2SO4=Na2SO4+2H2O9.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包含答案)

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留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由于单质碳拥有()A.可燃性B.复原性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开朗D.吸附性2、“抽烟有害健康” ,我国政府规定:公共室内严禁抽烟。

烟草焚烧开释的物质中,文库能与血红蛋白联合惹起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尼古丁D.焦油3、以下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都比空气重B.都能够用碳和氧气反响获得C.都有复原性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响4、“低碳生活”倡议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资料要尽量减少,进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下做法不切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 等即时通信工具C.夏季为了更凉爽,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倡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5、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议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拥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分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应严禁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构成元素同样,在必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变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以前,一定做灯火试验,是由于二氧化碳有毒6、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资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 个碳原子,直径约 6 到 9nm ,在低于- 183°时,泡沫拥有永远磁性。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B.“碳纳米泡沫”是混淆物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式的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英钟的性质同样7、以下说法不切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大批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B.大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8、以下对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C 能够将 CuO 中的 Cu 复原出来B.在必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为COC.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9、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查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快速制备大批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刻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0.以下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CO与 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划分B. CO 拥有复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 CO2的过多排放可致使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构造中碳原子摆列方式不一样11.碳和一氧化碳都拥有的化学性质是()①常温下都较稳固②都能在空气中焚烧③常温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响④在必定的条件下都能争夺金属氧化物中氧⑤在反响中都表现出氧化性⑥在反响中都表现出复原性A.②④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⑥12、氧化铜和木炭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选项是()13.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置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采集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